第十四章 苏俄心理学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时期的主要人物。主要著作有《科学的改革》(1920)、 《科学心理学概论》(1921)、《心理学概论》(1927)、 《记忆与思维》(1935)等。 布隆斯基把心理的发展看作是从 “沉睡的生命”向 “完全清醒的生命”的转化。 沉睡的生命-原始清醒生命-不完全清醒的生物行为 -完全清醒生命 布隆斯基第一次试图站在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 义的立场上,从广泛的方面系统地考察心理学的最重 要问题——心理发展问题。
编。20世纪60年代以来,以斯米尔诺夫为代表 的苏联心理学界对记忆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从 意识与活动统一观推进了对记忆的研究。斯米 尔诺夫等人对记忆过程、不同年龄儿童的逻辑
识记方法、记忆的年龄差异和个体差异等进行
了大量的研究。
(四)个性研究的新动向
、鲍诺维奇等人对关系研究的新进展
鲍诺维奇 (L.I.Bozhovich , 1908 - 1980) 是苏联研究 个性心理学与教育心理学的著名学者、教授,在苏联 教育科学院创建了个性心理学实验室,并长期担任该 实验室的领导工作。鲍诺维奇对个性进行研究的最大 特色在于运用维果茨基关于心理机能的社会起源理论 对各项问题进行实际的研究,她采用独特的形成性的 自然实验方法,为解决心理学与教育实践的结合问题 作出了贡献。

三、 20世纪60年代以后的苏联心理学的发展
(一)1962年的全苏心理学会议 1962年5月在莫斯科召开的“高级神经活动生理学与心理学的哲 学问题”全苏会议是继1930年召开的批判行为主义大会之后的又 一个里程碑,对苏联心理学的变化和发展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二)巴普洛夫学说的新发展 1、安诺兴及其机能系统理论 安诺兴( B.K.Anoxin , 1898 - 1974 ),生物学博士、教授,苏 联生理学家、心理生理学家,苏联科学院和医学科学院院士。安 诺兴的研究主要体现在对巴甫洛夫学说的发展,即提出了机能系 统理论。
一、十月革命前的俄国心理学 (一)俄国的社会历史背景 革命风暴(1905年和1917年)前夕,社会意识形态领域呈现唯物主义与 唯心主义的斗争。 在自然科学领域,俄国自然科学家的唯物主义思想在心理学中也产生了 巨大的影响。 19世纪俄国的革命民主主义者赫尔岑、别林斯基、车尔尼雪夫斯基等人 的思想对俄国进步心理学思想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
3、兰格
兰格( nger )是俄国实验心理学的创始人之一,
20 世纪俄国进步心理学最卓越的代表,他曾经在莱比 锡跟随冯特学习,但他不同意冯特的内省主义心理观, 在处理“心”与“物”的关系上坚持唯物主义立场。
1888 年兰格提出了注意的运动理论,认为注意的起伏
是由于肌肉动作的连续性而产生的。
立于一般世界观之外的经验科学。

二、向传统心理学开战的早期著名心理学家
20 世纪 20 年代,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哺育下,苏联心
理学界出现了一批积极主张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作指导, 对传统心理学进行改造的年轻的心理学家,其中布隆 斯基、柯尔尼洛夫和维果茨基最具有代表性。
1、布隆斯基
布隆斯基(P.P.Blonsky ,1884-1941),苏联心理学初创
(三)、心理学基础研究的新成就 1、 列维托夫论“心理状态”
列维托夫( Levytov , 1890 - 1972 )提出了“心理 状态”的概念,认为人的心理活动的结构应该包括心 理过程、心理状态和个性特征三部分。1964年列维托 夫发表了专著《论人的心理状态》,专门介绍其多年
的理论与实验研究的结果。
巴甫洛夫的主要理论思想
巴甫洛夫发展了反射理论 条件反射实验(图) 创立了高级神经活动学说
——兴奋与抑制的扩散与集中及其相互诱导 ——条件反射和暂时神经联系 ——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规律
——动力定型
第一信号系统和第二信号系统 高级神经活动类型学说 (表)
巴甫洛夫的条件反射实验
巴甫洛夫的高级神经活动类型学说
兰格认为心理的进化与完善化是由于它有效用,反对
把生存竞争、自然选择学说推广到人类活动的所谓社 会达尔文主义。
他强调人的社会本质,人是社会、历史的实体。
(二)俄国唯心主义内省心理学的主要代表人物 1、格罗特
格罗特( Gelot )是俄国最著名的唯心主义内省心理学学

派的主要代表之一。 是冯特心理学在俄国的代表人物,坚持内省法是研究心理 学的基础。 认为心理学的目的:研究“不伴随物理和生理过程的纯心 理内容”。心理学的使命就是论证宗教和唯心主义。 格罗特批评了谢切诺夫“真正的实验心理学家只能是生理 学家”的观点。 格罗特心理学思想的另一个重要内容是关于心理能量的观 点。他从唯心主义出发,把能量守恒和转化的规律运用于 心理学,认为能量不一定依赖于物质。
2、巴甫洛夫生平
巴甫洛夫(I.B. Pavlov,1849— 1936 ),俄国伟大的生理学 家,诺贝尔奖获得者,苏联 科学院院士。 1904 年由于在 血液循环和消化系统研究方 面的贡献而获得诺贝尔奖金。 主要著作有:《动物高级神 经活动客观研究二十年:条 件反射》( 1923 )、《大脑 两半球机能讲义》( 1927 ) 和《巴甫洛夫星期三》( 三卷 本)等。
第十四章 苏俄心理学
所谓苏俄心理学,就是指苏联与俄罗斯的心理
学,具体说来,应该包括十月革命前俄国的、苏
联时期的以及现在俄罗斯的心理学。 第一节 苏俄心理学的产生与发展 第二节苏俄心理学的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要代表人物 第三节 苏俄 心理学的现状 和未来
第一节 苏俄心理学的产生与发展
苏俄心理学历史发展主要包括三个阶段:十月革命前的俄国心 理学、苏联前期的心理学以及 20 世纪 60 年代俄罗斯的心理 学。
以辩证唯物主义思想指导的心理学目标,在心理学界基本达
成共识。

20 世纪 30 年代,在苏联包括心理学在内的许多学科都非常 明显地受到政治因素的影响。 文化-历史理论为中心的心理学论战,同时对外国的行为主 义、格式塔、精神分析等心理学流派进行了批判。
从1931年开始,苏联心理学开始了以批判反射学、反应学和
(二)、苏联心理学基本体系的形成
(1917-1936)
1 、 20世纪 30 年代研究人行为的代表大会的 召开
1930年1月在列宁格勒召开的全苏关于研究人 行为的代表大会成为苏联心理学史上的重要里 程碑。会议明确了以马克思列宁主义哲学作为 基础建立新型的心理学体系以及研究心理的物 质本体即脑机能的工作方向。
大型群体即宏观社会共同体的社会心理现象小型群体即微观社会群体中的社会心理现象个性的心理现象六心理学教材内容体系的变化六心理学教材内容体系的变化1普通心理学教材的变化2儿童与教育心理学教材的变化七维果斯基心理学思想日益受到重视1维果斯基心理学思想的复兴2从两次国际会议看维果斯基思想的影响第二节苏联心理学的主要代表人物一十月革命前俄国心理学的主要代表人物一俄国心理学中唯物主义的自然科学传统的代表人物1谢切诺夫imsechenov18291905哲学的唯物主义者俄国伟大生理学家心理学家俄国生理学和心理学中自然科学学派的奠基人
(五)社会心理学研究的复兴
苏联的社会心理学自成体系,不同于西方的社会心理
学体系。 彼得罗夫斯基在集体形成、结构、层次、水平等各个 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他的“集体层次测量观”受 到国际心理学界的重视。 另一个具有国际影响的是安德烈耶娃的研究 。著有 《社会心理学》(1980)、《群体中人际知觉》等。 它的研究对象是人们在群体的相互交往过程中产生的 各种社会心理现象: ——大型群体,即宏观社会共同体的社会心理现象 ——小型群体,即微观社会群体中的社会心理现象 ——个性的心理现象
2、切尔班诺夫
切尔班诺夫( K.I.Chelpanov )是格罗特的得意门生,曾在冯特
的心理学实验室工作和学习,深受冯特和斯顿夫的影响。
宣扬冯特的内省主义心理观,把自我观察看作是“认识心理现象
的唯一源泉”,坚持心理学中的内省主义方向。
在心理学的教学和研究中他始终顽固地坚持唯心主义立场。 反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对心理学的指导作用,认为心理学是一门独
2 、捷普洛夫与涅贝利岑对神经活动类型学说研究的新 进展
捷 普 洛 夫 ( B.M.Tiepulov , 1896 - 1965 ) 和 涅 贝 利 岑 (B.T.Nebalizin,1930-1972)都是苏联教育科学院院士或通讯 院士。巴甫洛夫曾提出三种最主要的神经系统特性:强度、平衡 性、灵活性并由此归纳出四种高级神经活动的类型:兴奋型、活 泼型、安静型与弱型。50年代后捷普洛夫和涅贝利岑等人以人为 对象进行了大量的实验研究,补充了神经过程的易变性、动力性、 皮层兴奋的集中性以及皮层的激活性等高级神经活动的特点,进 一步发展了巴甫洛夫关于高级神经活动类型的学说,为人的个性 差异的生理基础增添了有科学依据的内容,从而在苏联创立了差 异生理学学派。
(一)俄国心理学中唯物主义的自然科学传统的代表人物 1、谢切诺夫(I.M.Sechenov,1829-1905),哲学的唯物主义者,俄国伟大生理学家、心 理学家,俄国生理学和心理学中自然科学学派的奠基人。 重要著作:《脑的反射》(1863)、《神经中枢生理学》(1891)、《谁去研究和如 何研究心理学?》(1873)等。 谢切诺夫长期从事神经生理学的实验研究,发现了“中枢抑制”现象并建立了新的反射 理论。 谢切诺夫把反射理解为有机体与环境的相互作用,包括外界对有机体的作用、反射的中 枢部分脑内进行的神经过程、机体的应答活动。 新反射理论揭示了心理与大脑的联系,证实了客观世界对心理的制约性,同时否定了 心理学中的内省方法,确定了心理活动规律必须借助客观方法研究的客观性质。
(二)心理学中唯心主义与唯物主义的斗争
俄国意识形态的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斗争也体
现在心理学领域中,并带有浓厚的政治色彩。
反映在心理学思想领域虽然也有唯物主义因素,
但反映当时官方意识形态的唯灵论和思辩学派的 唯心主义占着统治的地位。 物质本质即神经过程的科学方法,给唯心主义心 理学家所宣扬的灵魂论以有力的打击。
神经类型 强度 均衡性灵活性 (气质类型)
兴奋型 (胆汁质) 活泼型 (多血质) 安静型 (粘液质) 抑制型 (抑郁质) 强 强 强 弱 不均衡 均衡 均衡 灵活 惰性
行为特点
攻击性强,易兴奋, 不易约束,不可抑制 活泼好动,反应灵活, 好交际 安静,坚定,迟缓, 有节制,不好交际。 胆小畏缩, 消极防御反应强
谢切诺夫、别赫捷列夫等倡导的研究心理现象的
二、苏联前期的心理学
苏联前期的心理学从1917年十月革命成功到1989年苏 联 解 体 的 70 余 年时 间里 经 历 了苏 联 心 理学 初 创 时期 (1917-1936)和心理学体系形成时期(1936-1960) (一) 苏联建国初期的形势及心理学的状况 ( 19171936) 以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展开了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改造 一切文化领域的运动。 别赫捷列夫建立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遵循谢切诺夫的 实验路线研究心理现象的物质本性,即神经过程。 。
(六)心理学教材内容体系的变化
(六)心理学教材内容体系的变化 1、普通心理学教材的变化 2、儿童与教育心理学教材的变化 (七)维果斯基心理学思想日益受到重视 1、维果斯基心理学思想的复兴 2、从两次国际会议看维果斯基思想的影响
第二节 苏联心理学的主要代表人物
一、十月革命前俄国心理学的主要代表人物
2 、马克思列宁主义哲学 —— 苏联心理学的理论 基础
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关于心理、意识的论述为苏联
心理学的建立提供了理论指导: ——心理与物质的关系 ——心理、意识是人脑的机能 ——心理是客观世界的反映 马克思列宁关于心理实质的基本理论:心理是人脑的 机能,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 ——“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 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马克思,1972) ——“我们的感觉反映客观实在,就是说,反映是不依赖 于人类和人的感觉而存在的东西。”(列宁,1988)
切尔班诺夫,培养了一大批执行内省主义心理学路线,并肆
虐歪曲马克思主义的接班人。 两种势力展开激烈的论战 —— 以 布 隆 斯 基 、 柯 尔 尼 洛 夫 和 维 果 茨 基 为 代 表 的 心 理 学家主张改造传统心理学,建立马克思主义心理学 的纲 领、原则。 —— 以 切 尔 班 诺 夫 为 代 表 的 心 理 学 家 坚 持 内 省 主 义 , 公 开向马克思主义心理学派挑战 1923年1月4日,在莫斯科召开了全俄第一届精神神经病学代 表大会,它标志着辩证唯物主义心理科学的首次胜利,确立 了马克思主义对苏联心理学的领导权。
2、 洛莫夫等人对人的感觉研究的新进展
洛莫夫( B.F.Lomov , 1927 - 1990 )是苏联科学院 通讯院士,苏联科学院心理学研究所所长,提出了操
作阈限,即最佳识别阈限的新概念。
3、斯米尔诺夫等人对记忆的研究 斯米尔诺夫(A.A. Smirnov,1894-1980),
苏联教育科学院院士,《心理学问题》杂志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