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年高中地理章末过关检测四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湘教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1-2022年高中地理章末过关检测四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湘教版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
1. 读我国局部地区地形分布图,“蜀道难,难于上青天”意指古代的四川交通落后,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
A.气候B.植被
C.河流 D.地形
解析:选D 该处地势起伏大,是影响古代四川交通落后的主要因素。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19次缔约方会议于2013年11月22日在波兰的首都华沙落下帷幕。
大会就全球气候变暖的援助基金等问题进行了谈判。
据此回答2~3题。
2.下列现象与全球气候变暖有关的是( )
A.我国种植水稻的界限向南推移
B.内蒙古草原将会变成亚寒带针叶林
C.海南岛的面积将会变大
D.黄河三角洲的土地盐碱化会加剧
3.防治全球气候变暖的有效措施是( )
A.将石油和煤炭转化为气态燃料
B.全面禁止使用氟氯烃类制冷物质
C.植树造林,增加绿地面积
D.开发新能源,禁止化石能源的使用
解析:2.D 3.C 第2题,全球气候变暖会导致北半球农作物种植界线北移;内蒙古草原更加干旱,不会变成林地;气候变暖会导致海平面上升,岛屿面积缩小;气候变暖使蒸发加剧,有可能使土地盐碱化更严重。
第3题,防治全球气候变暖应从减少化石燃料的燃烧、提高能源的利用率来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通过植树造林来吸收空气中已存在的二氧化碳,从而达到减少二氧化碳的目的。
水资源利用率是指流域或区域用水量占水资源可利用量的比率。
国际上一般认为,一条河流合理开发的上限是水资源利用率为40%。
读我国部分地区及世界平均水资源开发利用率比较示意图,完成4~5题。
4.图中所示我国部分地区水资源利用上的共同问题是( )
A.水资源更新速度快 B.利用率过低
C.水污染严重 D.土壤盐碱化
5.河西走廊水资源缺乏的主要人为原因是( )
A.河流径流量较小 B.城市密集,生活用水量小
C.灌溉用水量小 D.水资源统筹管理程度低
解析:4.D 5.D 第4题,读图可知,我国部分地区水资源利用率偏高,不合理灌溉导致土壤盐碱化是图中所示部分地区水资源利用上的共同问题。
第5题,灌溉用水量大、水资源统筹管理程度低是河西走廊水资源缺乏的主要人为原因。
读我国两省 (区)全年风速大于3 m/s小时数等值线图,完成6~7题。
6.随着温室效应和能源紧缺的状况越来越突出,风力发电作为一种清洁能源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推崇。
图中①②③④地最适宜兴建风力发电站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7.下列有关甲、乙两省(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影响两省(区)环境承载力差异的主要因素是土地资源数量的多少
B.两省(区)风能资源都很丰富,但风力较大的季节不同
C.N河流量的季节变化大于M河,年际变化小于M河
D.甲、乙两省(区)均有丰富的太阳能和天然气资源
解析:6.B 7.B 第6题,②地经济发达,能源需求量大,能源紧缺状况突出,而且②地地处沿海,风速大,最适宜兴建风力发电站。
第7题,两省(区)风能资源都很丰富,新疆冬季风力较大,江苏夏季风力较大。
读我国重点缺水地区分布示意图,回答8~9题。
8.对各地区缺水原因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
A.①地降水量小,农业用水量大
B.②地生产用水量大,水污染严重
C.③地降水量小,近海养殖用水量大
D.④地降水变率大,生产用水量大
9.解决③地缺水最有效的措施是( )
A.增加人工降雨 B.修建梯田
C.大力开采地下水 D.跨流域调水
解析:8.C 9.D 第8题,结合四地所处的位置及其自然和人文特点可知③位于华北地区,地处东部季风区,春季降水少,蒸发旺盛,加上经济发达,需水量大,造成该地区水资源缺乏。
第9题,解决我国华北地区供水紧张的最有效措施是跨流域调水。
2013年10月7日台风“菲特”在福建省福鼎市沙埕镇登陆,给浙闽两省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其中宁波余姚市全城70%被淹五天。
读图,回答10~11题。
10.当“菲特”中心到达沙埕镇时,处于“菲特”影响范围内的台州市的风向是( ) A.东南风 B.西南风
C.东北风 D.西北风
11.图Ⅱ的四条曲线,最能反映“菲特”登陆前后沙埕镇气压变化过程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解析:10.C 11.A 第10题,当“菲特”中心到达沙埕镇时,台风中心位于台州市南侧,根据台风在北半球的水平气流的运动可判断:此时台州市的风向为东北风。
第11题,台风是低压(气旋)影响下形成的天气现象,台风中心气压最低,所以在台风经过沙埕镇时,
当地气压最低,所以A正确。
二、综合题(共56分)
12.阅读分析下列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26分)
材料一福建省略图。
材料二福建省各种海拔高度范围所占面积的比重表。
海拔200 m以下200 m~500 m 500 m以上
比重/% 12% 52% 36%
(1)
形态的外力以________作用为主。
(6分)
(2)福建省铁路运输路线主要分布在________(地貌类型)上,选择这种地貌类型建设铁路线的有利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分)
(3)据图说明福建省主要城市聚落的地理位置分布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
试从河流地貌对城市聚落发展的有利条件方面加以简要分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分)
解析:第(1)题,根据材料分析,福建地形以丘陵、低山为主。
因降水丰富,外力以流水作用为主。
第(2)题,材料一显示图中铁路主要分布于河谷地形中。
河谷地势相对和缓,工程的造价低,难度小。
第(3)题,观察图中城市分布,城市多沿河及沿海分布。
这些地区地形相对平坦开阔,河运及海运条件优越。
答案:(1)丘陵山地流水
(2)河谷(福建地形复杂坡度大)河谷地势相对和缓,工程的造价低,难度小
(3)沿河和沿海分布城市主要分布在河流的冲积平原上(洪积扇-冲积扇、河漫滩平原和三角洲平原),这里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水资源丰富、水运交通条件便利13.[加试题]读下面两图,回答下列问题。
(30分)
(1)近50年来,世界气候明显变________,造成这种现象的人为原因是什么?(6分)
(2)从空间分布看,我国气候变暖有明显的__________。
其中,中纬度地区______________,低纬度地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分)
(3)气候变暖对江苏省可能带来哪些影响。
(至少列举三点)(12分)
(4)近年来我国政府提出了“节能减排”的号召,请你说一说“节能减排”的重要意义。
(6分)
解析:从近50年来的气候变化看,气温总体上波动上升。
从我国近百年来气温上升幅度的分布图中看,我国西北地区上升幅度最大,由此可判定气候变暖的地域差异。
气候变暖对江苏省的影响从海平面上升、产业结构调整、旱涝灾害等方面分析。
“节能减排”的意义从资源利用、环境保护等方面分析。
答案:(1)暖过度砍伐森林、燃烧矿物燃料等。
(2)地域差异(或区域性) 明显变暖变暖不明显
(3)海水入侵,淹没土地;风暴潮加剧,海岸侵蚀加强;土地盐碱化;港口、航道功能受影响;产业结构调整;降水变率增大,易形成旱涝灾害等。
(任答三点即可)
(4)节约能源,缓解能源紧张状况;推动经济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有利于环境保护,减缓大气增温的速度。
25821 64DD 擝 32603 7F5B 罛26267 669B 暛25097 6209 戉32518 7F06 缆ZB29924 74E4 瓤=36706 8F62 轢38045 949D 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