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课程游戏化精神引领下生成活动的实施策略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幼儿课程游戏化精神引领下生成活动的
实施策略
摘要:游戏不仅是一种娱乐活动,也是在幼儿成长过程中锻炼幼儿肢体协调性、思维创新、合作交流能力、沟通能力、观察能力的重要举措。

游戏活动对幼
儿的成长有着良好的影响作用,老师在利用游戏活动促进教学时,需要注意挖掘
游戏活动中的精华部分,并结合幼儿具体活动情况进行游戏创新,良好的游戏模
式可以让幼儿在放松的状态下使其语言、肢体、思维都能得到锻炼,促进学生的
综合素质得到有效提升。

关键词:幼儿园、游戏活动、课程、策略
引言:
教育学家陈鹤琴先生提到过:“游戏是幼儿的生命”,游戏融合语言、思维、行为为一体,是寓教于乐的有效载体和良好平台。

教师通过课堂融入民间游戏的
形式来组织教学活动,是符合幼儿智力和肢体发育规律的,有利于幼儿在发展技能、锻炼体能的同时,促进幼儿认知发展、启蒙智力、情感体验。

教师要为幼儿
选择科学的游戏活动,为幼儿提供合理的游戏模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
幼儿体验多样的游戏活动,不是幼儿发展的必需品,能够让孩子在愉快的学习氛
围中健康成长。

一、游戏教学重要性
幼儿阶段儿童的学习能力较弱、理解能力不足,对于知识往往缺乏科学的掌握。

如果幼小衔接阶段教师过早开展知识教育,容易加重幼儿的学习负担,导致
他们对于学习缺乏兴趣、形成厌学心理。

而通过儿童喜欢的游戏教学模式,在游
戏的过程中开展小学阶段的情景预演、生活指导,既能够调动幼儿的学习兴趣,
也能够促进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积极参与游戏活动,在游戏的过程中掌握相关的
知识与技能,为幼小衔接阶段学习活动的开展提供丰富的教学契机。

二、幼儿课程在游戏活动方面存在的问题
(一)教育观念存在错误,对游戏活动缺乏重视
受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导致大部分的幼儿教师教学理念上存在着一定
的错误,对户外体育活动环节呈现可有可无的态度,并对内容的安排上缺乏一定
的重视。

现阶段的幼儿园教育,老师、家长、学校过于重视智力教育,对于户外
活动的内容,并不被多数人认可,认为只要在活动中保证好幼儿的安全,就算完
美的完成了活动任务。

但是活动量不足、内容不新颖、缺乏专业教师指导等情况,会让孩子们身心发展受到一定的影响。

(二)场地限制,活动质量较低
由于教育群体存在着一定的特殊性,并且他们的生活社会经验有限,导致在
进行户外活动的时候,教师经常给孩子们划分明确的场地,限制他们活动的范围,对于一些年龄较小的幼儿,在活动器械上都有了一定的限制,目的就是为了保证
孩子们的安全。

但是这样的方式无法充分释放儿童的天性,并且由于多种因素限制,活动质量也受到了不同程度上的影响,大大降低了体育活动的教育价值。

(三)时长不足,经常挪用活动时间
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人们的精神压力也越来越大,为了满足家长们的心理
需求,在幼儿阶段的教学课程中融入了多门知识学科,导致儿童们的一日活动安
排的过于紧凑,经常出现时间不充足的情况。

而教师们为了解决这一现象,便占
用了户外活动的时间,加强智力教育的内容,导致这一环节的时长处于长短不一、可有可无的地位,甚至有些个别的教师,直接取消了当日的户外活动,更是严重
违背了儿童的身心健康发展。

三、幼儿游戏活动的有效实施策略
(一)创新游戏活动形式
幼儿对新鲜事物的兴趣较高,所以游戏模式也不能是一成不变的,教师要创
新活动的内容和形式。

例如在学习“垃圾分类”的时候,教师可以事先准备一些
物品充当可回收垃圾、不可回收垃圾、有害垃圾,然后让学生排队,依次把自己
认为最恰当的垃圾放到相应的垃圾桶里,最后老师对比分类的准确度,来进一步
教学。

这一过程,能让孩子切实体验垃圾分类的乐趣,同样丰富了活动形式,打
破了固定的游戏模式。

而且这种方式能够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降低教师教学难度,教师利用游戏的机会可以及时为学生补充垃圾分类的知识,同时可以从深层
次告知学生垃圾分类的目的是保护环境,保护环境人人有责,逐步培养学生的绿
色环保观念。

(二)建立正确教育理念,创设多样游戏情境
错误的教育理念对孩子们的身心有着非常大的影响,老师们要将教师观中终
身学习的要求铭记于心,随着社会的发展不断的提升自己的能力,将教学理念做
到与时俱进的更新。

游戏活动在幼儿园教育中占有很大的比重,充实的游戏活动
可以加强儿童的身体素质,并且一定的户外活动也是极为必要的,外界的空气可
以保证幼儿的呼吸道、身体的健康成长。

游戏是幼儿阶段学习活动的重要方式,在游戏的过程中,通过符合幼儿身心
需求、贴合幼儿认知基础的游戏方式,便于有效激发幼儿参与游戏的兴趣。

让他
们在游戏中通过不同区域活动、不同材料选取,创设多养的游戏情境,获得认知
能力与行为习惯的综合提升。

例如教师可以给幼儿创设“我是小老师”的游戏场景,让幼儿通过角色模拟的方式成为“小老师”,完成教师每天的工作,感受到
老师的不容易,进而培养他们尊重教师、尊重教师劳动成果的良好品质。

此外还
可以给学生创设“我是卫生员”的游戏场景,让幼儿负责幼儿园某一处的卫生清
洁工作,让他们感受到卫生工作的繁重,进而培养他们不随地丢垃圾、养成良好
卫生意识的行为习惯。

在良好的行为习惯指导下,帮助幼儿形成健康的行为品质,提升他们的综合素质。

(三)重视生活材料投放
幼儿阶段由于儿童年龄小,家长们大多会给幼儿大包大办,不少家长不仅会
帮幼儿洗衣服、叠被子,甚至还会帮幼儿穿衣服、扣扣子,更有不少家长还会给
幼儿喂饭……这样的情况往往会导致幼儿缺乏良好的生活自理能力,导致不少幼
儿鞋子掉了不会穿、衣服脱了穿不上。

幼儿教师要重视这些生活材料的投放,指
导孩子们能够通过游戏的方式学会整理衣物的基本方法,养成整理书包的良好习惯,更好的提升他们的生活实践能力与生活自理能力。

比如教师可以在游戏区设
置“宝宝会整理”的场景,通过生活中常用的生活用品,例如鞋柜、浴室柜、洗脸池、床头柜等内容的设置,指导幼儿开展物品的归类整理,逐渐形成良好的归类意识。

另外教师还可以通过指导幼儿收拾学习用品、整理书包等活动开展综合实践,让幼儿将生活中的各种素材进行合理归位,提升他们的生活实践能力。

结束语:本文对幼儿园游戏教学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并对其提出了有效的改进策略。

但是在具体实践当中,教师要根据幼儿的特点和活动的多种形式,来去挖掘和设计组织幼儿活动。

幼儿教师和幼儿教育工作者在开展游戏活动教学的时候,一定要拓宽教育角度,在结合领域教育的同时,将游戏活动的价值得到更加充分的运用,将幼儿园课程真正的趣味化、将游戏活动教学灵活化。

参考文献:[1]张卉颖.幼儿园游戏组织及指导策略分析[J].教育
界,2020(30):79-81.
[2]程晔.幼儿园户外情景式自主游戏指导的思考[J].当代家庭教育,2020(20):1-
2.
[3]何文娟.幼儿园区域游戏的指导策略[J].启迪与智慧(中),2020(05):2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