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湖北省襄阳市中考生物一模试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年湖北省襄阳市中考生物一模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6.0分)
1.进入青春期,人的身体和心理会发生一定变化,下列关于青春期的认识或行为错误的是()
A. 男生在睡梦中有时会出现遗精,这是很正常的现象
B. 女生在月经期间应注意清洁卫生,保持心情舒畅
C. 男女生会产生朦胧的依恋,应学会正确处理同学关系
D. 在学校不与同学交流,在家嫌父母啰嗦,不与父母沟通
2.眼、耳是人体从外界获取信息的重要器官。
下列关于眼、耳的叙述,错误的是()
A. 长时间近距离看书、写字容易引发近视
B. 发生近视的人可以通过配戴凹透镜矫正视力
C. 用尖锐的东西挖耳朵容易使鼓膜受损
D. 内耳包括鼓膜、半规管和耳蜗三部分
3.克隆羊多莉的实例说明,控制这生物的发育和遗传的结构是()
A. 线粒体
B. 细胞质
C. 细胞膜
D. 细胞核
4.从行为的形成过程(获得途径)看,下列与”小鼠走迷宫”相同的是()
A. 候鸟迁徙
B. 鹦鹉学舌
C. 蜘蛛结网
D. 母鸡孵卵
5.生物多样性不包括()
A. 生物数量的庞大繁多
B. 遗传基因的多种多样
C. 生物物种类的多种多样
D. 生态系统的多种多样
6.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越来越关注健康问题。
下列有关用药的常识和急救的方法中,
不可取的是()
A. 病毒型流行感冒,可以服用抗生素进行有效治疗
B. 遇到有人晕倒时,立即拨打120急救电话
C. 即使是非处方药,在使用之前也应该仔细阅读使用说明
D. 抢救因煤气中毒停止呼吸的病人,可以用人工呼吸的方法进行急救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24.0分)
7.青蛙是人类的朋友,害虫的天敌。
近几年来,人们为了品尝鲜美的蛙肉,大肆捕杀田间青蛙。
使得古人诗句里的“青草池塘处处蛙”的现象绝迹。
与此同时,田间秧苗害虫成灾,也让农民
们心烦不已。
为了缓解虫灾,农民只能大量使用有机农药来杀虫。
进而引发了食品安全领域的“毒大米”事件。
(1)诗句中的“青草池塘处处蛙”中的“青草池塘”属于______。
A.种群 B.群落 C.植被 D.生态系统
(2)下列是一条关于蛙的食物链:秧苗→害虫→蛙→人。
该食物链中能量的流动特点是______。
8.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在人体消化道中,食物中的淀粉最先在______中开始被消化,最终被消化成______被人体吸收。
(2)雾霾中含有多种有害物质和病原体,对人体健康危害很大。
吸入雾霾时,人体最先受到损伤的是______系统;某人因雾霾天气引发支气管炎,请推测他血液中明显增多的血细胞是______。
(3)尿液形成过程中,原尿中的营养物质、水分和部分无机盐等可被______重新吸收。
9.现有一台显微镜,配有两个物镜A(10×)、B(40×)和两个目镜C(40×)、D(10×)。
请回
答下列问题。
(1)对光时,物镜________(填字母A或B)应正对通光孔上方。
(2)若要在显微镜视野内看到的细胞数目最多,应选择的目镜和物镜是________(填两个字母,顺序可以颠倒)。
(3)将写有字母的透明胶片放在显微镜下观察,看到的物像如图,则该字母是________。
(4)要想将右图中的字母移动到视野中央,则应向________方移动透明胶片。
(5)如果视野中有污点,转动目镜时污点跟着动则污点可能在________上。
(6)在用显微镜观察到的细胞后,将物镜由10×转换成40×,显微镜下的视野会变________(亮/暗)。
10.南山村的小明学习了遗传的知识后,对村里3个患有白化病家庭的情况进行了调查(如表),
请根据表中的信息回答(A、a分别表示显性基因和隐性基因):
(1)根据1号家庭可以判断白化病是_________性致病基因导致的遗传病,如果1号家庭生了第二个孩子,则第二个孩子患有白化病的概率为_________。
(2)2号家庭父亲的基因组成是_________,3号家庭父亲的基因组成是_________。
(3)依据国家的政策3个家庭都可以生第二个孩子,如果3个家庭再生第二个孩子,则_________号家庭生育出正常后代的可能性最大。
(4)政府对小明的家乡开展“送药送医下乡”活动,解决了农民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
请找出下列不能通过药物治疗的遗传病,并将其序号填写在横线上。
________
①苯丙酮尿症②红绿色盲③地方性甲状腺肿④佝偻病
-------- 答案与解析 --------
1.答案:D
解析:解:A、进入青春期,男生在睡梦中有时会出现遗精,这是很正常的现象,正确;
B、女生在月经期间应注意清洁卫生,保持心情舒畅,正确;
C、进入青春期,男女生会产生朦胧的依恋,应学会正确处理同学关系,正确;
D、进入青春期,在学校同学间应互相交流和帮助,跟师长密切交流,健康地度过这人生的金色年华。
错误。
故选:D。
青春期是指青少年生理发育和心理发展急剧变化的时期,是童年向成年过渡的时期,也是人生观和世界观逐步形成的关键时期。
心理健康也是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青春期容易产生心理问题,所以平地应该注意心理卫生,促使身心全面健康发展。
2.答案:D
解析:解:A、长时间近距离看书、写字容易引发近视,正确;
B、发生近视的人可以通过配戴凹透镜矫正视力,正确;
C、用尖锐的东西挖耳朵容易使鼓膜受损,正确;
D、内耳是由半规管、前庭、耳蜗三部分组成,错误;
故选:D。
耳分为外耳、中耳和内耳,其中内耳是由半规管、前庭、耳蜗三部分组成的。
如下图:
熟记耳的保健的重要性。
解答时从保护听力的措施方面来切入。
3.答案:D
解析:解:细胞核是遗传物质储存和复制的场所,是细胞代谢活动和遗传特性的控制中心,在细胞中起决定性作用。
克隆羊多莉其特征与供核母羊相似,这个实例说明控制生物的发育和遗传的结构是细胞核。
故选:D。
细胞核是细胞遗传性和细胞代谢活动的控制中心。
遗传物质能经复制后传给子代,同时遗传物质还必须将其控制的生物性状特征表现出来,这些遗传物质绝大部分都存在于细胞核中。
理解掌握细胞核是细胞的控制中心。
4.答案:B
解析:解:ACD、候鸟迁徙、蜘蛛结网、母鸡孵卵是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的先天性行为,ACD不符合题意;
B、鹦鹉学舌是动物出生后通过学习得来的行为。
因此与“小鼠走迷宫”属于同一类型,符合题意。
故选:B。
先天性行为是指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称为先天性行为例如:蜜蜂采蜜,蚂蚁建巢,蜘蛛织网,鸟类迁徙等。
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的一种本能行为,不会丧失。
学习
行为是动物出生后通过学习得来的行为。
动物建立学习行为的主要方式是条件反射。
参与神经中枢是大脑皮层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动物在成长过程中,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新的行为。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动物行为获得途径和特点。
5.答案:A
解析:
本题解考查生物多样性的内涵。
生物多样性通常有三个主要的内涵,即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遗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A.生物多样性通常有三个主要的内涵,即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遗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不包括生物数量的庞大繁多,A错误;
B.基因的多样性是指物种的种内个体或种群间的基因变化,不同物种(兔和小麦)之间基因组成差别很大,同种生物如兔之间(有白的、黑的、灰的等)基因也有差别,每个物种都是一个独特的基因库,B正确;
C.生物种类的多样性是指一定区域内生物钟类(包括动物、植物、微生物)的丰富性,如我国已知鸟类就有1244种之多,被子植物有3000种,即物种水平的生物多样性及其变化,C正确;
D.基因的多样性决定了生物种类的多样性;生物种类的多样性组成了不同的生态系统;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是指生物群落及其生态过程的多样性,以及生态系统的环境差异、生态过程变化的多样性等。
如我国具有陆地生态系统的各种类型约7种,各种亚类型生态系统约600种,我国海洋和淡水生态系统类型也很齐全。
表明我国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十分丰富,D正确。
故选A。
6.答案:A
解析:解:A、抗生素是某些真菌产生的能杀死某些致病细菌,对病毒不起作用,A错误;
B、遇到有人晕倒时,立即拨打120急救电话,B正确;
C、是药三分毒,都有一定的毒副作用,不能随便服用,即使是非处方药,在使用之前也应该仔细阅读使用说明,C正确;
D、人工呼吸是常用的急救措施,抢救因煤气中毒停止呼吸的病人,可以用人工呼吸的方法进行急救,常用的是口对口吹气法,D正确。
故选:A。
是药三分毒,要安全用药;遇到紧急情况要及时拨打120急救电话;处方药和非处方药都要仔细阅读说明书使用;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压是常用的急救措施,据此解答。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掌握相关的安全用药和急救的知识,并灵活解答。
7.答案:D;单向流动和逐级递减
解析:解:(1)青草池塘即包括了环境,又包括了此环境中所有的生物,因此属于生态系统。
(2)在生态系统中,能量是沿着食物链依次流动的,营养级越多,能量流动中消耗的能量就越多,因此,“在食物链中”,能量流动的特点是单向流动和逐级递减。
故答案为:(1)D
(2)单向流动和逐级递减
生态系统是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生物与环境形成的一个统一整体。
由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组成。
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植物)、消费者(动物)、分解者(细菌和真菌)。
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等。
熟练掌握生态系统的概念和组成。
8.答案:(1)口腔;葡萄糖
(2)呼吸;白细胞
(3)肾小管
解析:
本题考查食物的消化过程,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能力,血液的组成和功能,尿的形成过程,解题的关键是理解食物的消化过程,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能力,血液的组成和功能,尿的形成过程。
(1)淀粉的消化从口腔开始,口腔中的唾液淀粉酶能够将部分淀粉分解为麦芽糖,当淀粉和麦芽糖进入小肠后,由于小肠中的胰液和肠液中含有消化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的酶,因此,淀粉等糖类物质在小肠内被彻底消化为葡萄糖。
(2)雾霾中含有多种有害物质和病原体,经呼吸道进入肺,所以吸入雾霾时,人体最先受到损伤的是呼吸系统;白细胞具有吞噬病菌的作用,某人因雾霾天气引发支气管炎,其血液中明显增多的血细胞是白细胞。
(3)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对人体有用的物质,如全部的葡萄糖、大部分的水和部分无机盐被肾小管壁的上皮细胞重吸收进入包绕在肾小管外面的毛细血管中,送回到血液里。
故答案为:
(1)口腔;葡萄糖
(2)呼吸;白细胞
(3)肾小管
9.答案:(1)A
(2)A和D
(3)d
(4)右上方
(5)目镜
(6)暗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显微镜的结构和使用方法,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熟知显微镜各部分结构以及功能。
(1)在用显微镜观察物体时,要先对光。
对光时,先转动粗准焦螺旋,让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因为在低倍镜下,视野宽容易发现物像),左眼注视目镜,让较大的光圈对准通光孔,转动反关镜(反光镜朝向光源),直到看到一个白亮的视野为止。
(2)显微镜的放大倍数与所观察到的范围之间的关系是: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所观察到的物像体积越大,视野内所看到的细胞数目越少;相反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小,所观察到的物像体积越小,视野内所看到的细胞数目越多。
所以用显微镜观察细胞临时装片的同一部位时,要使视野内所看到的细胞数目最多,应该是放大倍数最小的显微镜,故应选择的目镜和物镜是A和D。
(3)我们在显微镜下看到的物像是上下颠倒、左右也颠倒的放大的图像,在显微镜的视野中看到一个“P”,那么,玻片上写的是完全倒置的“d“。
(4)显微镜看到的物像不但上下颠倒,左右也颠倒。
我们移动玻片标本时,标本移动的方向正好与物像移动的方向相反。
如我们向右移动玻片标本,而在显微镜内看到的物像则是向左移动的。
较理想的图象位于视野右上方,要想把它移到视野中央,应该向右上方移动玻片标本。
(5)我们视野中能看到污点的位置只有目镜、物镜与玻片标本,判断的方法是转动目镜或移动玻片。
转动目镜污点动就在目镜,不动就不在目镜;移动载玻片,污点移动就在装片,不动就不在装片;如果不在目镜和玻片标本,那就一定在物镜上。
题干中,转动目镜,污点跟着动,说明污点在目镜。
(6)在使用显微镜观察到细胞后,若将低倍物镜转换成高倍物镜,显微镜下的视野会变暗。
10.答案:(1)隐;25%
(2)Aa;aa
(3)1
(4)①②
解析:
本题考查基因显性和隐性判定,基因在亲子代之间的传递和遗传病的常见类型,解题关键是理解基因显性和隐性判定,基因在亲子代之间的传递和遗传病的常见类型。
(1)子代中出现了亲代没有的性状,则子代新出现的性状是隐性性状,亲代的性状是显性性状,亲代的基因组成是杂合体。
根据1号家庭父母亲均正常,孩子患病,可以判断白化病是隐性致病基因导致的隐性遗传病,基因组成为aa,则父母基因组成均为Aa。
如果1号家庭生了第二个孩子,父亲提供a的可能性是50%,母亲提供a的可能性是50%,则第二个孩子患有白化病aa的概率为25%。
(2)2号家庭父亲正常,则基因组成可能是AA或Aa,但是他的孩子是白患病患者aa,子代的遗传物质一半来自父方,一半来自母方,则2号家庭父亲的基因组成为Aa;3号家庭父亲为白化病患者,基因组成是aa。
(3)依据国家的政策3个家庭都可以生第二个孩子,如果3个家庭再生第二个孩子,则1号家庭生育出正常后代的可能性最大为75%;2号生育出正常后代的可能性为50%;3号生育出正常后代的可能性为0。
(4)属于遗传病的是①苯丙酮尿症和②红绿色盲;③地方性甲状腺肿是饮食中缺碘导致甲状腺激素合成不足引起的;④佝偻病是缺钙或者缺维生素D导致的,③④不属于遗传病。
故答案为:
(1)隐;25%;
(2)Aa;aa;
(3)1;
(4)①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