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课题申报模板:513-医学专科生礼仪素养培养的途径与方法探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医学专科生礼仪素养培养的途径与方法探究
1、问题的提出、课题界定、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选题意义与研究价值。

(1)问题的提出
一方面,进入21世纪,礼仪作为一种学科、一种文化,已贯穿于人类活动的全过程,遍及社会的各个领域,渗透到各种社会关系之中。

另一方面,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医学模式由原来的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的大环境下,对医务工作者整体素质提出更高的要求。

近几年来我国的医患关系日趋紧张,医疗纠纷日益增加。

从医院的角度出发,为避免及缓和医患纠纷,对医生护士以及相关服务人员必然会有更高的医护礼仪要求;从医护人员的角度出发,在具备扎实的医护技巧外,具有较高的医护礼仪水平,能够迅速拉近医患关系,缓和医患矛盾,有利于营造新的医护服务氛围。

学校如何培养具有较强的礼仪素养的医学专科生,提高学生的职业素质水平,塑造良好的医学职业形象,实现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服务,成为当前医专类学校需要重点关注的一项严峻的课题。

(2)课题的界定
本课题中“医学专科生”,是指全日制高等专科学校医学专业学生;本课题中“礼仪素养”,是指待人接物时礼貌礼仪方面的作风和行为习惯。

本课题以医学专科生中的医护礼仪为研究目标,医护礼仪在医学专科生教育中的应用出发,以医护礼仪教学为载体,以礼仪教育下的医学专科生为研究对象。

拟从医护礼仪的教学目的、内容和方法入手,探索如何将医护礼仪贯穿医专学生教育全过程,从而提升医学专科生的礼仪素养。

(3)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就国内当下对如何提升医学专科生礼仪素养的方法途径研究而言,主要涉及医学专科生的整体素质现状、医学专科生的礼仪素养缺乏的原因、医学专科生加强医护礼仪教学的必要性、医护礼仪具体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四部分:
医学专科生的整体素质现状。

普遍认为,高职院校学生生源层次较低。

学生普遍具有责任意识弱化、权利与义务概念模糊;自信心不足、沟通能力较差;对美的认识模糊、缺少高雅脱俗追求;对礼仪知识了解较少、停留在表面和形式化等特点。

医学专科生的医护礼仪缺乏的原因。

通说认为,医学专科生的医护礼仪缺乏的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礼仪知识的匮乏;二是社会不良风气熏染。

医学专科生加强医护礼仪教学的必要性。

主要包括,加强医学专科生医护礼仪教育是社会精神文明建设的客观需要;是转变医护模式、医学教育发展的客观需要;是学生完善自我、提升能力的客观需要。

医护礼仪具体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主要分为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两部分。

在理论教学上,要求学生能够掌握礼仪的简史、特点和原则以及和本专业有关的工作礼仪和求职礼仪;在教学方法上,要通过静态与动态教学相结合,更多运用演示、讨论、角色扮演、实践练习等方式培养学生。

总体而言,不论从社会客观需求还是从当前医专类教育实践来看,医护礼仪在医学专科生中具有良好的教育作用。

如何进一步发挥医护礼仪在营造良好的校园教育环境、丰富专业课外实践和提升学生综合素质方面的作用,也是我们值得研究的一个重要命题。

(4)选题意义与研究价值
医护礼仪具有广泛性,其运用贯穿医学专科生学习、生活、工作的各个环节;而医护礼仪也有局限性,医护礼仪的应用对象主要在医务人员之间、医患之间。

作为医专类而言,医护礼仪对学生综合成长具有重要价值,但实际上,部分医专类高校对于礼仪教学的不重视普
遍存在。

对于授课教师而言,礼仪教育应当是医专高校育人环节中重要组成部分,但实际上,礼仪教学与传统文化、校园文化脱节,职业化和技能化长期存在。

因此,如何重视医学专科生的医护礼仪教育,转变授课教师授课教条形式,是一个急需关注的研究领域,值得教师、学者们去研究、探求、挖掘。

本课题拟通过结合学校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学校文化建设等多方面实际,对当前医护礼仪教学现状进行分析,以期在提倡整体护理的今天,将医护礼仪的教学融入到学生职业教育中,为完善医学专科生人格、提高礼仪修养、树立良好形象奠定基础,提升学生就业竞争力。

2、课题理论依据、研究目标、研究内容、研究假设、创新之处。

(1)课题理论依据
1.十八大报告关于提高人民健康水平有关要求:
十八大报告要求要“提高医疗卫生队伍服务能力,加强医德医风建设。

”作为医学人才培养摇篮的学校,要进一步加强医护礼仪教学与实践,提升学生礼仪素养与职业素养,培养职业技能与礼仪技能兼具的医护人才。

2. 《福岗宣言》对于医护工作者的在医护礼仪方面的要求:
世界医学教育联合会著名的《福岗宣言》指出:“所有医生必须学会交流和处理人际关系的技能。

缺少共鸣(同情)应该看作与技术不够一样,是无能力的表现。

”明确说明了医生或护士要成为一个成功的社会人,必须具备精湛的医术,同时培养并不断提高自己的医患沟通能力,这两方面的能力缺一不可。

3.江泽民同志有关医疗工作者的论述:
“古人说,无德不成医”。

医务工作者的一举一动关系着病人的健康和生命安全,一言一行影响着卫生工作者的社会形象”。

也强调了医护工作者的职业道德。

因此只有从学校抓起,把好“出口关”,才能树立医护工作者良好的形象、维护好病人的健康和生命安全。

(2)研究目标
本课题拟通过在进一步了解当前医学专科生礼仪素养现状基础上,在理论上改进、丰富、拓展利益教学内容,在实践教学上多样化开展社会实践,并引入校园文化建设与礼仪教育相结合、校园活动与礼仪实践相结合的模式,探索医学专科生礼仪素养培养的新方法与新途径。

(3)研究内容
如何将中医文化、校园底蕴与医护礼仪相结合,营造环境育人、全员育人,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整体形象,增强学生就业竞争力,是我们研究的重点。

本课题以医学专科生中的医护礼仪为研究目标,本课题从医护礼仪在医学专科生教育中的应用出发,以医护礼仪教学为载体,以礼仪教育下的医学专科生为研究对象。

首先从当前“90后”医学专科生素质现状探讨加强医学专科生医护礼仪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其次从中医文化历史、中华传统礼仪文化和现代医护礼仪文化结合点出发,在礼仪理论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教育。

第三,从礼仪教学实践出发,一方面探索教师医护礼仪授课规范;另一方面,加大对礼仪实践的环境构建,探索礼仪养成教育;第四,从拓展礼仪教学的载体出发,将常规礼仪教学与校园活动相结合,将礼仪教学融入到校园文化建设大环境中,相互促进,相互发展。

本课题通过普适性和应用性的角度入手,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希望能够取得理论上和实践上的重大意义。

(4)研究假设
我们认为:
1.医护礼仪是高职学生医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礼仪教育是一种道德内化,一种健全人格的教育。

2.当前很多高校不重视礼仪教育,主要原因在于在教学过程中让礼仪教育成为了教条形式, 使高校和学生对礼仪教育产生了认识偏差。

将医护礼仪还原人格教育本质,激发学生职
业道德,是本课题的重要研究内容。

3. 当前礼仪素养的培养要破除礼仪教育的教条形式,让学生真正理解礼仪的本质, 让学生对于美有着更深层次的理解,让学生认识到自己所表现的美不只是要装扮这个社会,而是要唤起自己所服务的对象——病人对生命的热爱, 对健康的追求。

这是本课题所明确的核心目标。

(5)创新之处
首先,本课题将教学理论研究与教学实际相结合,通过尝试“教”、“练”一体,力求使学生从理论和实践上都能正确认识医护礼仪;其次,本课题将学校特色中医文化与教学内容相结合,拓展了校园文化建设途径,拓宽了医护礼仪教育平台,力求达到校园文化建设和医护礼仪教学的双赢;其三,将传统文化传承和现代医护礼仪教育相结合,力求将传承传统文化和掌握礼仪技能齐步走;第四,将立德修身的长远教育与提升技能水平的短期教育相结合,将礼仪教育和品德教育相结合,充分发挥医护礼仪教育的认识高度和重要性。

3、研究思路、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实施步骤。

(1)研究思路
本课题拟从医护礼仪的教学目的、内容和方法入手,探索如何将医护礼仪贯穿医专学生教育全过程。

通过丰富礼仪教育内容,引入授课教师、辅导员、学生干部等共同参与的礼仪实践教育,引导学生在懂得尊重别人的同时获得自尊,在礼敬别人的同时获得自信, 在遵守学校、家庭、社会礼仪规范的同时获得自重,从而逐渐形成健康的人格。

(2)研究方法
本课题主要采用以下可行性方法进行具体探究:
文献研究法:我们打算充分利用校内外图书馆、互联网、检索、收集相关论著,仔细研读相关资料,通过收集、整理、分析相关学术文献,掌握有关的科研状态、前沿进展,形成对当前医护礼仪的教学、应用范围和发展方向、教学方法相关方面的科学认识。

为文献综述实证研究、问题分析、问题的解决做充分准备。

观察法:通过对医护礼仪课程中,学生在各个授课阶段的表现以及表现出的兴趣,来挖掘医护礼仪理论与实践的契合点,探索医护礼仪教学实践环节中,如何加强学生的主动性和参与度。

比较研究法:通过对同一系别内开设有医护礼仪课程班级和没有开设医护礼仪的班级学生进行比较观察,研究医护礼仪课程的开设对学生具体的、实际的、显性的作用,来论证推广开设医护礼仪课程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行动研究法:在当前所在学校护理系《医护礼仪》授课教学上,按照教学计划,结合教学实际,有针对性的开展实际教学和模拟情景,加大演示和角色扮演的教学比,通过学生对知识的具体应用和个人训练,让学生将礼仪知识学以致用,为今后参加工作夯实基础。

(3)技术路线
查阅资料、确定研究问题→制定计划、进行研究→个案观察、整理资料、发表中期成果→前期研究回顾→载体研究、平台研究、创新实践→整理材料、修改报告、发表终期成果(4)实施步骤
1.2015年8月—2015年9月,收集文献资料,进行研读;
2.2015年10月—2015年11月,进行个案观察和小组对比研究,形成中期研究形成中期材料;
3.2015年12月—2016年3月,发表前期研究成果,对医护礼仪载体、平台进行研究;
4.2016年4月—2016年6月,形成结题报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