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入化疗联合放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效果观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介入化疗联合放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效果观察
石德强;祁波;许晓清;王翠娇
【摘要】目的探讨介入化疗联合放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5年3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以及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予以单纯介入化疗治疗,观察组予以介入化疗联合放疗治疗,实验结束后,对两组患者近期疗效、远期疗效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近期疗效、远期疗效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对于单纯介入化疗来说,介入化疗联合放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疗效显著,近期疗效与远期疗效均较为可观,且毒副反应发生率较少.
【期刊名称】《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年(卷),期】2017(008)019
【总页数】2页(P90-91)
【关键词】介入化疗;放疗;非小细胞肺癌;临床效果
【作者】石德强;祁波;许晓清;王翠娇
【作者单位】青岛市胶州中心医院放射科,山东青岛 266000;青岛市胶州中心医院放射科,山东青岛 266000;青岛市胶州中心医院放射科,山东青岛 266000;青岛市胶州中心医院放射科,山东青岛 266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3
肺癌是临床常见的恶性肿瘤,已成为导致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发病率较高且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肺癌主要包括两种类型,即非小细胞肺癌以及小细胞肺癌,其中以非小细胞肺癌发病率最高,严重威胁到患者的生命安全[1]。
临床对肺癌的
治疗所采用的方式为手术治疗、放射治疗、生物治疗以及化学治疗,其中以化学治疗为主[2]。
本次研究主要对介入化疗联合放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效果进行
探讨,希望可以为临床工作提供借鉴,现报告如下。
选取2014年3月—2015年3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60例作为
研究对象。
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以及对照组,每组各30例。
其中,观察组中,男18例、女12例;年龄区间53~76岁,平均年龄(64.5±8.5)岁。
对照
组中,男20例、女10例;年龄区间54~77岁,平均年龄(65.5±8.5)岁。
两
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1 对照组予以单纯介入化疗治疗,具体方法如下:通过数字减影监视使用Seldinger技术对股动脉进行穿刺,在肿瘤供血的支气管动脉或者其他肿瘤供血动脉选择性插入5Fcobra导管,尽量超过脊髓动脉,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三联
用药,药物主要有8 mg丝裂霉素、6 mg顺铂、40 mg阿霉素以及1 000 mg
5-FU,将以上药物与生理盐水进行稀释后缓慢注入。
术后拔管并进行加压包扎,
保持下肢平卧12~24 h,每隔4~5周重复一次,并根据患者的病情选择重复的
次数,一般为2~3次。
1.2.2 观察组予以介入化疗联合放疗治疗,具体方法如下:化疗方法同对照组。
在化疗间歇期实行常规放射治疗,采用60Co-γ线对患者气管隆突下淋巴结引流区、原发灶、双侧纵隔以及同侧肺门进行照射,所选用的照射方式为前后两野对穿照射,剂量为每次2 GY,1天1次,每周5次,总剂量达60 GY/30次,总疗程为6周[3]。
对两组患者近期疗效、远期疗效进行比较分析。
近期疗效包括完全缓解:经治疗患
者胸闷憋气、咳嗽以及咳血等症状消失,生命体征恢复正常;部分缓解:经治疗患者胸闷憋气、咳嗽以及咳血等症状明显好转,生命体征有所恢复;无变化:经治疗患者胸闷憋气、咳嗽以及咳血等症状轻微好转,生命体征轻微恢复;进展:经治
疗患者胸闷憋气、咳嗽以及咳血等症状未好转甚至恶化,生命体征未恢复[4]。
远
期疗效主要是对半年、1年、1年半生存率进行分析。
采用SPSS 17.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近期疗效、远期疗效均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表
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观察组患者中,完全缓解8例(26.7%),部分缓解20例(66.7%),无变化1
例(3.3%),进展1例(3.3%),总有效率为93.3%(28/30);对照组患者完全缓解5例(16.7%),部分缓解15例(50.0%),无变化6例(20.0%),进展4例(13.3%),总有效率为73.3%(22/30),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320,P<0.05)。
观察组患者半年生存率为96.7%(29/30),1年生存率为73.3%(22/30),1
年半生存率为50.0%(15/30);对照组患者半年生存率为76.7%(23/30),1
年生存率为46.7%(14/30),1年半生存率为23.3%(7/30),观察组低于对
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192;4.444;4.593,P<0.05)。
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发病初期症状尚不明显,无典型症状,部分患者会出现胸痛、咳嗽、胸闷憋气以及咳血症状,导致患者警惕性不高,自行延误病情或者选择服用抗生素治疗,在医院就诊时已错失最佳治疗时机,对其健康造成严重影响,甚至威胁到患者的生命安全[5]。
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患者近期疗效、远期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原因分析为:(1)介入化疗治疗肺癌有助于提高患者局部动脉灌注区域化疗药物的浓度,还可增高肿瘤以及邻近区域的药物浓度,进而保证最大程度上增强化疗药物的细胞
毒性作用,降低肿瘤细胞远处转移发生率[6]。
经过介入化疗后可有效缩小肿瘤体积,改善肿瘤血供状况,进而有效降低乏氧细胞比率,增加放疗的敏感性。
同时化疗药物还可对肿瘤细胞修复放射性损伤产生抑制作用,可增强治疗效果[7-8]。
(2)放射治疗肿瘤细胞的M期敏感度最高,对S期的敏感性较低,化疗药物对G2/M 期的敏感度较高,两者之间具有互补的作用。
放射治疗适用于出现较大支气管受压征象或者局限性病变患者,可有效缩小肿块以及缓解阻塞性肺炎、肺不张现象,减缓临床症状的进展,进而不断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介入化疗联合放疗可促使化疗发挥细胞毒性,杀灭放疗区以外的亚临床灶,有助于提高肿瘤细胞远处转移率[9]。
综上所述,相对于单纯介入化疗来说,介入化疗联合放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疗效显著,近期疗效与远期疗效均较为可观,且毒副反应发生率较少。
【相关文献】
[1] 许映华,李伟,王明伟,等. 中药艾迪联合放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效果观察[J].实用中西
医结合临床,2016,16(12):29-30.
[2] 何学军,崔林,王露,等. 三维适形放疗同步 TP 化疗联合细胞免疫对Ⅲ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
治疗效果[J]. 实用癌症杂志,2016,31(6):944-946.
[3] 胡永强. 多西紫杉醇联合顺铂化疗同步放疗治疗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效果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13,8(15):158-159.
[4] 赵静,李晓方. 调强放疗联合同期化疗治疗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效果观察[J]. 河南医学研究,2016,25(10):1847-1848.
[5] 招翔,嵇先国. 化疗(DP方案)联合放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观察[J]. 医学综述,2013,19(10):1895-1897.
[6] 姚艳春. 低分割三维适形放疗联合化疗治疗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临床效果评估[J].中国民康医学,2016,28(2):66-67.
[7] 罗旭,张震. 尿多酸肽联合NP方案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临床效果观察[J]. 中国冶金工业
医学杂志,2014,31(6):727-728.
[8] 秦志. 放疗、化疗或放化联合治疗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临床对照分析[J].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6,7(7):69-70.
[9] 闫泽,兆天欣,邢影,等. 化疗联合放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疗效观察[J].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3,13(15):2908-2910,29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