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系统的评价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
新系统的开发花费了大量的人力、财力、物力,这样大的 投入是否达到了预期目标?差距多大?是否会得到预期的 收益?还存在哪些问题?这是用户和项目开发组都关心的 问题。要回答这些问题就需对系统作全面考核与评价。通 过评价可以肯定系统的正确的功能和合理的指标,也可以 发现系统存在的问题便于做出改进。 系统评价的目的:检查系统的目标、功能及各项指标是否 达到了设计要求,满足程度如何?差距如何?检查系统中 各种资源的利用程度。包括人、财、物,及硬件、软件资 源的利用情况。 评价的根据是系统规划中规定的新系统的各项指标。如性 能指标、经济指标、管理指标。 1.2 信息系统评价内容 对信息系统产生效益的评价是一个十分困难的工作。信息
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
传统的评估方法注重直接效益是因为投资的主要部分是以 有形资产,如实物、货币、土地、厂房的方式出现的。有 形资产的直接产出,可以用提高产销率、提高质量等指标 来衡量。也就是说,可以“归集为效益的货币形态”。传 统的衡量标准关注量化的指标,大多是财务的指标。与传 统的建设项目评估相比,信息系统完全不同。信息系统对 企业的整体贡献,在间接效益及价值潜力方面得以更充分 的体现。正是由于信息系统项目本身所具有的复杂性,导 致其评估方法要比传统建设项目复杂得多,评估的难度比 较大。信息系统价值评估的复杂性还在于,评估的对象和 评估的标准体系都在不断变化。因此,信息系统的评估需 要借鉴新的思想和方法,比如360度绩效评估、平衡记分 卡等。随着信息系统项目建设监理机制的建立和完善,信 息系统价值评估的指标将逐步量化。
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
1. 系统的技术效果 对信息系统技术方面的评价主要是针对系统的性能。包括 系统的可靠性、高效性、适应性、可维护性、易用性、可 移植性等。 系统的可靠性取决于系统软/硬件可靠性和数据可靠性,以 及系统的安全保密性。 系统的高效性涉及系统平均无故障时间、联机响应时间、 数据处理速度、信息吞吐量等指标。 系统的适应性一方面是指系统适应运行环境的广泛性,能 适应不同的硬件接口或操作系统;另方面是系统能适应用 户需求等客观因素变化的能力,以及系统的可扩充性,体 现在性能和功能的可扩充性。 系统的可维护性要求整个系统的模块化程度要高,通过提
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
促进组织机构、管理体制、业务流程、人员结构的变革, 使企业的社会地位和竞争力得到提高。 系统的好坏用户最具发言权,用户满意度是指用户对系统 使用过程全方位的评价,包括系统使用效率、功能覆盖面、 系统处理速度、用户界面等各方面的满意程度。 系统的使用效果是从系统提供的信息服务的有效性方面考 查系统,包括对提供信息的有用程度和提供信息的及时性、 准确性和完整性。 3. 系统的经济效果 对信息系统经济效果的评价是企业必然要考虑的内容,包 括运用货币指标和非货币指标评价来对系统的投资额、运 行费用、运行带来的新增效益、投资回收期等。经济效果 的评价可以从系统费用、系统收益和投资回收期等经济指
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
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
信息系统的评价 信息系统开发阶段完成后,就得到了一个可以运行的系统。 但系统是否达到了预期目标?是否能满足用户的需求,真正 提高资源管理效率?这需要把新系统与预定目标作个比较, 并请有关专家评价才能定论;经评价认可的系统便是合格的 系统,可以正式移交给用户使用。启用新系统,将
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
高每个模块的内聚度,使系统设计和实施达到简明、高效、 易于纠错、易于修改。 系统的易用性遵循用户是上帝的原则,系统应该具有友好 的界面和简捷快速的输入。新用户能在短时间内学会操作; 老用户能快速完成操作。 系统的可移植性是指现有系统能通过很少的工作量就能移 植到新的软/硬件环境中去。 2. 系统的管理效果 对信息系统管理方面的评价主要是确定信息系统目标的实 现程度,以及新系统在科学管理方面的贡献。信息系统的 目标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时间的推移、客观环境的变化、 新的管理需求而不断更新,通过对信息系统的评价,检查 系统是否能够满足新的要求,同时要重新检查目标的合理
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
系统产生的效益,是广泛的,即不仅有经济效益,还有社 会效益;不仅有当前效益,还有长远效益;不仅有明显效 益,还有隐含效益;不仅有固定效益,还有机会效益;不 仅有固有效益,还有派生效益。 信息系统评价方法主要有定量/定性方法和动态/静态方法。 根据信息系统是一个社会的、发展的系统特点,要对系统 有一个全面、正确、公正的评价,必须有一个科学的评价 指标体系,其指标包含定量、定性、动态、静态指标。这 种多指标评价体系根据各指标参数对系统的贡献,通过加 权等方法组合成一个综合指标体系。这个指标体系是评价 信息系统的依据。 信息系统评价的内容可以从三方面考虑:系统的技术效果、 系统的管理效果和系统的经济效果。
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
原系统切换到新系统。此后,新系统便替代原系统正式投入 长期地运行与维护阶段。 在这一节中,我们主要回答两个问题:为什么要进行信息系 统的评价?如何对信息系统进行评价? 1.1 信息系统评价的目的 对企业信息系统的评估,是从企业引进信息技术的战略目的 出发,考察信息技术应用给企业经营和管理带来的影响。 信息系统是企业利用IT既计算机软/硬件技术和网络技术等 一系列现代化技术,通过现代管理理念对信息资源的深度开 发和广泛利用,不断提高生产、经营、管理、决策的效率和 水平,从而达到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和企业竞争力的目的。由 于企业信息系统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行业的不同、企业 规模的不同、建设阶段的效性。在评价中如发现系统目标与实际管理需求不 符则要提出修改系统的意见或建议。评价可以从系统目标 实现度、资源利用率、管理的科学性、用户满意度以及系 统的使用效果等方面,采用现场调查、审计系统文档或运 行日志、面谈、统计分析等方式进行。 目标实现度是考查信息系统是否实现了规划制定的目标, 其管理功能实现的程度如何,可以从高、中、低三层分别 进行有关战略、战术、操作管理的检验。 提高资源利用率是信息系统最重要的目的之一,资源包括 物质、技术和信息等企业重要资源。资源利用率从根本上 反映了系统开发的成功程度。 管理的科学性主要体现在定性管理向定量管理的发展,定 量管理可以通过信息系统得以实现。信息系统的应用会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