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管圈活动在提高护士止血带一人一带使用依从性中的应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品管圈活动在提高护士止血带一人一带使用依从性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品管圈在提高护士止血带一人一带使用依从性中的作用。
方法成立品管圈小组“爱儿圈”,通过对儿科输液室现况进行调查,分析导致护士止血带一人一带使用依从性低的原因,制定相应的整改措施,并组织实施。
结果护士止血带一人一带使用依从性由72.11%提升到99.89%。
结论品管圈活动提高了护士止血带一人一带使用的依从性,圈员各方面能力得到提升。
标签:品管圈;一人一带;依从性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 e the role of QCC in to improve nurse “aperson a tourniquet”. Methods We established the QCC team called “love children Circle ”,then investigation on the status of pediatric transfusion room ,to analysis of the causes of low compliance of nurses,to develop and implement the corresponding rectification measures;Results The use of compliance by the nurses in “a person a tourniquet” is raised from72.11%to99.89%;Conclusion QCC improve the compliance of nurses in a person a tourniquet ,while improving the capacity of all aspects of the ring member.
[Key words] QCC;A person a tourniquet;Compliance
品管圈活动是指同一工作现场的人员自发的进行品质管理所组成的小组,这些小组作为全面质量管理环节中的一环,在自发、相互启发的原则下,使用各种统计工具,以全员参加的方式不断进行维护和改善自己工作现场的活动[1]。
有资料显示:在科室开展品管圈活动可有效提高护理效果[2]。
2015年该科积极相应医院领导号召,开展品管圈活动。
止血带在医院使用频率高,直接接触患者皮肤,连续使用1 h后,病原菌检出率为100%,且检出有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芽孢杆菌等条件致病菌[3],医院要求止血带做到一人一带一消毒,针对该科护理人员依从性相对较低的现状,于2014年11月—2015年4月开展品管圈活动,以“提高护士止血带一人一带使用依从性”为活动主题,经过圈员的共同努力,达到预期目标值,收到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该科室为儿科输液室,每日接待儿科门急诊输液病人300人左右,护士17人,均为女性,年龄22~45岁,护士长1人,本科7人,大专8人,中专2人。
此次品管圈活动针对儿科输液室穿刺时使用橡胶止血带一人一带使用依从性情况。
1.2 方法
1.2.1 实施方法(1)成立品管圈小组。
该科按照自愿参加的原则,由8名护士组成一个圈,年龄24~34岁,其中护师7人,护士1人,由其中1 人担任圈长。
圈长资质:职称为护师并在该科室工作6年、教学小组成员。
圈长负责对活动进度进行统一管理和统筹安排;圈员参与每个步骤的实施、轮流负责活动的计划安排。
辅导员由护士长担任,负责对整个品管圈活动进行指导和监督。
第一次圈会大家头脑风暴讨论初步确定圈名,圈徽。
(2)主题确定。
透过头脑风暴法,每人提出1~2个主题,大家讨论,选出其中三个候选主题,根据上级政策、重要性、迫切性、圈能力的原则,以评价法选定主题,各位圈员依照各项目进行打分,累加候选主题各项得分,总分最高“提高护士止血带一人一带使用依从性”为本期品管圈活动的主题(见表1)。
止血带一人一带使用定义为输液过程中使用的止血带一位患者一根止血带,一用一更换一消毒。
选题理由是:①对医院来说:可以降低院内感染风险,提升医院形象;
②对病人来说:一带程度上可以保证病人安全,减少病程及费用;③对护理人员来说:可以做好标准预防,保护自己,保护病人,提升护士形象。
(3)现况调查。
全体圈员共同制定出主题相关的工作流程及人员分工。
2015年3月2日—15日每天观察30~50名穿刺护士止血带一人一带使用依从性情况,14天共收集674次穿刺人数,其中188次操作未做到一人一带使用止血带。
护士依从性为72.11%。
圈员通过讨论分析,其中病人集中输液高峰期时及下班前交接班时段为依从性低的时段,占79.8%确定这两个时段为重点改善的时段。
(4)现况分析。
通过特性要因图(又称鱼骨图)从人员、环境、物品、制度4个方面进行解析,分析影响因素为:①08:00~11:30 输液病人多较集中,工作繁忙,穿刺护士有限,病人多埋怨等待时间长,不更换节约时间;护士压力大,年轻护士流程不熟悉,执行不到位;慎独性差,无人监督,缺乏系统培训,院内感染意识不强;②标识不清或缺失;物品摆放不合理,拿取丢弃不方便;止血带补充不及时,数量不够;③无叫号系统穿刺处地方小,病人拥挤环境嘈杂,止血带拿取丢弃不方便;④无相应的奖惩措施,交接班制度不完善,工作流程不完善,院内感染培训不到位。
通过真因验证,总结归纳主要为5个方面:①护士消毒隔离意识不强,会忘记;②病人多工作量大不更换可提高工作效率;③物品拿取丢弃不方便;④对于奖惩制度制度不完善;⑤受交接班制度的影响,下班前保持清洁交班。
(5)目标设定。
通过表一得出圈能力为90%。
未更换目标值=改善前-改善前×改善重点×圈能力=27.89%-27.89%×79.80%×90%=7.86%,更换目标值=100%-未更换目标值=100%-7.86%=92.14%。
(6)对策拟定及实施。
圈员共同讨论制定对策拟定表评价项目,以可行性、效益性、圈能力指标进行对策选定,评价方式:优5 分;可3 分;差1分。
圈员共8人,总分120分,以80/20定律,≥96分为实施对策,针对主要因实施可行对策如下:①认识不够,消毒隔离意识不强,会忘记:共同学习院感知识,并进行考核;爱儿圈查找相关污染止血带使用危害的文献知识通过小讲座、展板、微信等形式增加认识;制作标准化流程(见图1):每月由依从性最差者进行小讲座所有护士共同学习,尤其新入科规培护士增强记忆;②对于工作量大,病人等待时间长,为提高工作效率,会忘记等导致依从性低:制作标识提醒,护士长
弹性排班,适当增加在岗人员,同事之间相互帮助,通过比赛让大家知道更换止血带不会浪费很多时间;③交接班制度导致的依从性低:制定更为合理的交接班制度,新巡视班工作流程,做好污染止血带的交接班;④物品摆放不合理,拿、丢不方便:针对操作台面较小,使用较小的穿刺车,合理布局车面,使得拿丢顺手方便;⑤缺乏相对应的奖惩措施:制定奖惩制度并实施,每月进行不定期抽查,依从性高者予以考核分奖励,并有小礼品,成为大家学习的榜样;依从性差者,扣考核分,并负责查找相关文献资料,制作小讲座供大家学习。
2 结果
2.1开展品管圈的有形成果
通过实施5个对策,护士止血带一人一带使用依从性从72.11%提升到99.89%(见表2),活动实施后目标达标率=(改善后-改善前)/(目标值-改善前)=136.85%,进步率=(改善前-改善后)/改善前=38.52%,品管圈活动采取的措施后依从性达到预期目标。
2.2 开展品管圈的无形成果
通过品管圈活动,全体圈员对品管圈的认识和运用能力有了明显的提升。
圈员在责任心,自律性,解决问题的能力,团队合作能力,个人素质修养以及品管圈的手法掌握程度都有所提升,见表3。
3 讨论
爱儿圈通过品管圈活动提高了科室止血带一人一带使用依从性,而降低院感风险,一定程度上保证病人的安全。
此外通过品管圈活动地顺利开展,提高了全科护理人员对品管圈活动的认识和运用能力。
圈员在活动中互相协助,积极沟通,运用品管手法找出问题分析问题设定目标,并自己制定措施,检验措施、实施措施,发挥每一位成员的潜能。
有报道,随着时间延长,品管圈活动的效果和效益会降低[4],而该科室通过标准化流程可以较好保持现有成果,与此同时该科护理质量管理不再仅仅是护理人员的个人任务,而是科室全体成员积极参与共同实施,即一种共同参与管理的工作模式[5-6]。
推行品管圈活动为我们奠定扎实地理论基础和实践基础,使护理质量越来越好。
[参考文献]
[1] 周东梅.品质管理[M].上海:复旦大学社,2008:1501-1502.
[2] Kitazawa K,Osada H.Innovation by small group activity and organizational learning—an empirical study On quality control circle activity[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novation and Learning,2012,11(3):233-249.
[3] 刘玉兰,章喜枝,章连民.输液止血带规范使用依从性调查分析[J].中华
医院感染学杂志,2013,23(2):355.
[4] Reza.The effect of quality circles on job satisfaction and quality of work-life of staff in emergency medical services[J]. International Emergency Nursing,2013(21):264-270.
[5] 张莉萍,戴晓冬,杨宁俐.品管圈活动在造口患者护理质量持续改进中的应用[J].护理学杂志,2013,28(22):388-389.
[6] J Faber,I Gaborone ,A Ni,et al. Skeletal findings in children recently initiating glucorticoids for the treatment of nephritic syndrome[J].Osteoporosis International,2012,23(2):751-760.
(收稿日期:2015-0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