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语文会考文言练习(有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5 语文会考文言文
(一)烛之武退秦师1. 解释下列词语
2、翻译下列句子
(1)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3、根据文意,为下列句子补出省略的内容。

(1)“⋯⋯子亦有不利焉。

”(烛之武)许之。

(2)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之,指“灭亡郑国” )烦执事。

5、请简要回答烛之武是如何打动秦伯,使秦退军的。

见考试说明P125 首先⋯⋯又以⋯⋯继而⋯⋯接着⋯⋯最后⋯⋯最终打动了秦伯
劝学》
3、 将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君子的本性同一般人没有差别 ,只是善于借助各种客观条件罢了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借助舟楫的人,不会游泳,也能横渡江河 登高而招,比非加长也。

而见者远 登到高处而招手,手臂并没有更长,可是远处的人也能看得到 金就砺则利
金属做的刀剑,放到磨刀石上去磨,就变得锋利了
4、荀子认为人生下来就是恶的,但“性恶”有时可以改变的。

在《劝学》中,他运用一系 列类比,论证了
这个观点。

请根据原文填空,将作者的论证补充完整。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就 (那么) 顺承连词 ④登高而 招
不翻译 表修饰的连词
君子博学而 日参省乎己 而且
递进连词
①其曲中.规 中: 合乎
②声非加疾.也 疾 ③而闻者彰.
彰:
清楚
④而绝.江河

2、解释下列各组句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①青,取之于.蓝 从 介词
而寒于.水 比 介词
②輮使之.然也
它 代词
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助词
强 横渡
1、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
③故木受绳则 直 就 顺承连词
1.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的字。

A .怒.而飞 奋发 B C .适.千里者
往 D
2.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的字的意义和用 天之苍
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 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风之.积也不厚 之.二虫又何知 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水浅而.舟大也 去以.六月息者也 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
3.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语。

A .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B .野.马.也,尘埃也,
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C .三餐而反,腹犹果然..
D .蟪蛄不知春秋..
4.选文在写法上有什么突出特点?
① 《逍遥游》运用 大量的寓言 把“ 无所待 ”的思想寄托于生动的形象之 中。

例如本篇中作者借 鲲 、 鹏 、 蜩 、 学鸠 、 斥鴳 形象展开议论,使 人不知不觉进入他所创造的意境,受到感染。

② 《逍遥游》 想象丰富 , 意境开阔 。

如文章开头写 鲲的神奇变化 , 鹏的遨游太空, 想象 十分奇特。

写鹏的南徙,一“击” ,一“抟”,“三千里” ,“九万 里”,“蜉蝣”,直上, 意境 何等壮阔。

丰富的想象 使文章汪洋恣肆,充满 浪漫主 义色彩 。

③ 《逍遥游》运用 比喻 、 夸张 、 拟人 等多种修辞手法。

如写积水负舟
⑤金 ⑩就砺 1○4 利
⑥性恶之人
博学(学习)
1○5 知明而行无过 (或者“君子”)
逍遥游》
.志.怪者也 记载 .小年.不及大年
寿命
是⋯⋯ 表选择,连词
它(大鹏) 代词
不译 助词 取独 这 代词
不译
表修饰,连词
可是
转折连词 凭借 介词 凭借
介词
海动 游动的
雾气 很饱的样子 指:四季
是以 水 比风,以 大舟 比鹏鸟;写鹏鸟南飞“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 里”是 夸张 。

将学鸠赋予人的情性是 拟人 ⋯⋯这些都好增强 了文章的表达效果。

(四) 《归去来兮辞》
1、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

⑴三径就.荒 就: 接近
⑵将有事于西畴 .
⑶善.万物之得时
善: 羡慕 ⑷或植杖而耘耔
二、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三、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 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

向行人打听前面的路程,恨天亮得太慢
2. 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

富贵并不是我的意愿,修炼成仙是没有希望的 四、
“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这句话表现了 大自然中万物悠闲自在,无拘无束的真实 生命状态者以这样的景象表现 归隐田园所追求的生活理想 。

本文还有多处情托于物,情寓于景。

请你另举一例作简要分析。

答:
本文多处情托于物,情寓于景。

请你试举一例作简要分析。

“三径就荒,松菊犹存”这句话的意思是庭院小路虽将荒芜,却喜园中松菊还存。

松和菊 都象征了坚贞、高洁的品性,表达了作者归隐的决心及他不愿同世俗合污的高洁品格。

“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这句话表现了初春时节大自然草木葱茏,欣欣向荣;清 泉涓涓,蜿蜒而下的充满生命力的景象,给人以喜悦、明快之感。

表达了作者归隐田园后 愉悦的心情和对自热的热爱。

畴: 田地
耔: 培苗
1、 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含义。

① 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__ 何况寿命长短随造化而定最后一切都化为乌有 ② 固知一死生为虚诞 本来知道把死生等同起来的说法是不真实的。

5、文中“信可乐也”句中“乐”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请结合作者的思想和感情加以解释。

文中“信可乐也”句中“乐”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请结合作者的思想感情加以解释 答:
①“群贤毕至,少长咸集”的同道相逢之乐;②“崇山峻岭,茂林修竹,清流激湍, 映带左右。

”“天朗气清,惠风和畅。

”的环境优雅、气候宜人之乐;③在此情此景中“仰 观宇宙之大” ,“俯察品类之盛” ,畅叙幽情感悟大自然之乐。

六《滕王阁序》
临:从高处往下探望 披:打开,推开 襟:胸襟 穷:困厄,处境艰难。

选:即冈峦之体势、觉宇宙之无穷
彭泽:指彭泽令,陶渊明,此句有比喻座中也有像陶公之雅量。

宣室:汉未央宫前殿正室叫宣室。

汉文帝曾在宣室接见贾谊,谈话到半夜。

李广:汉武帝时的名将,多年抗击匈奴,军工很大,却终身没有封侯。

五)《兰亭集序》
A .群贤毕.至: __全都 _____________
B
C .信.可乐也: ____ 实在 __________
D 2、 解释下列词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

及其所
之.既倦 : __往、到达。

动词 __ 感慨系之.矣 :
___ 它,代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请补出下列句子括号中省略的内容。

A .( 群贤 )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 C .引(清流激
湍 )以为流觞曲水 D
4、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列坐其次.:___旁边 _____________ .夫人之相与 : ____ 交往 ________
所以.游目骋怀 :_ 用来,介词 __________ 以.之兴怀 : ____ 因为_,介词 _________ B .映带( 在兰亭的 )左右
.每览昔人( 对生死 )兴感之由
阮籍:三国时的诗人。

他有时独自驾车出行,到无路处恸哭而返,借此宣泄不满于现实的苦闷心情。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是千古流传的名句,句中的加点词语是怎样生动优美的描绘出深秋的景色的?
落霞、孤鹜、秋水、长天,青天碧水,天水相接,上下浑然一色;彩霞自上而下,孤鹜自下而上,相映增辉,构成一幅色彩明丽而又上下浑成的绝妙好图。

作者谈到“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
也”。

这是我认识到:要取得真正的成功,往往要付出比常人更多的努力,无论治学处事,都必须有坚定
的志向,勇往直前。

八(赤壁赋)
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苏子愀然愀然:神秘的样子应为忧愁的样子
B.山川相缪缪:缭、盘绕
D .吾与子之所共适
适:享有
7. 下列语句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2分) d
①此非曹孟德 之 诗乎 ③下江陵,顺流 而东也
②驾一叶 之扁舟
④逝者如斯, 而 未尝往也
A .①②相同,③④不同
B .①②相同,③④也相同
C .①②不同,③④相同
D .①②不同,③④也不同 8. 对下面句子的意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2分) b
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

A 本不是我该占有的东西,即使无足轻重也不索取。

B 假如不是属于我的东西,即使一丝一毫也不索取。

C 本不是我该占有的东西,即使一丝一毫也不索取。

D 假如不是属于我的东西,即使无足轻重也不索取。

9.用选文原句,将下面一段分析文字补充完整。

( 4分)
“客”由眼前所见联想到历史英雄,他们尚且如此渺小,何况 “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 麋鹿的常人。

进而, 客以寄蜉蝣于天地, 渺沧海之一粟形象地表达出对生命短促、 个人渺小 的感慨。

鸿门宴》(不考)
1、指出下列语句中的通假字并注音,写出本字
2、指出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在句子中的含义,如果与现代汉语用法不同,请写出现代汉语
的意思
A 、为之奈.何. 怎么办 (古今基本相同)
B 、约为婚.姻.
儿女亲家 今: C 、秋.毫.不敢有所近 丝毫 (古今基本相同) D 、项伯许.诺.
答应
(古今基本相同)
3、指出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
且为.之奈何?

动词
C .酾酒临江
酾酒:斟酒 A 、距关,毋内诸侯 B 、张良出,要项伯 C 、沛公奉卮酒为寿
D 、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距=拒 内 =纳
要=邀 无通假字 具 =俱 倍=背
4、翻译下面两句话
今事有急,故幸来告良
现在事情危急,所以幸亏他来告诉我
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明天早晨不可以不早些亲自来向项王道歉
5、《鸿门宴》刘邦这一人物形象,有人认为他是英雄,有人认为他是无赖,请结合节选的部分加以评判,并谈谈你的看法。

答案:我认为刘邦是英雄。

刘邦大难当头,自知以十万军不敌项羽之四十万军,并未自乱阵脚,而是当机立断听取张良的意见,马上笼络项伯。

他善于拉拢人,见到项伯后,“以兄事之”,并与他约为婚姻,使项伯成为他的保护伞。

并且答应项伯第二天一早就亲自向项王道歉,表现出他能屈能伸的特点。

因此,刘邦可以称得上是一位英雄。

我认为刘邦是一个无赖。

他在与张良对话时,为了掩饰自己的野心,称给自己出主意的人为“鲰生”,其实他的意见是深得刘邦之心的。

在见到项伯后,他又称自己“遣将守关”的原因是“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掩饰自己称王的野心,这些都表现了刘邦的狡黠善变,善于伪装的特点,所以说刘邦是个无赖。

《陈情表》(不考)1、给下列语句中的加点字注音并解释。

(1)常在床蓐.ru4 垫子(2)门衰祚.薄zuo4 福分
(3)不矜.名节jin1自夸(4)责臣逋.慢bu1逃脱2、下列语句中,采用了委婉说法的是【(1)】【(4)】
(1)慈父见背(2)愿乞终养(3)猥以微贱(4)舅夺母志
3、补出下列各句中省略的内容
(1)(臣)外无期功强近之亲(2 )
欲苟顺私情,则告诉(苦衷)不许(3)(皇帝恩遇优厚)非臣陨首所能上报(4)逮奉圣朝,(自己
)沐浴清化4、解释下列各句中“以”的用法
(1)臣具以.表闻用,介词2)臣以.供养无主因为,由于,连词
(3)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用,介词(4)谨拜表以.闻来
,标目的连词
(5)但以.刘日薄西山因为,由于,连词
5、从③、④段文字看,李密申述暂时不应召赴任的理由有哪几条?
答案:其一,怜惜劳而有功德的旧臣,能体现圣朝名主的恩德。

其二,家中状况困难,九旬已过的父母无人照顾,我应急尽孝道才是。

其三,许诺一旦祖母享尽天年,再为朝廷作犬马。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