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物理一轮复习第十章浮力知识点-+典型题及解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选择题
1.如图甲所示,木块A 的重力为10N ,将合金块B 放在木块A 上方,木块A 恰好有五分之四的体积浸入水中;若将合金块B 取下放到水中,如图乙所示,B 沉底,木块A 露出水面的体积为自身体积的二分之一,此时B 受到容器底部的支持力为2N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木块A 的密度为0.8×103kg/m 3
B .图乙中水对A 底部的压力为2N
C .合金B 的密度为1×103kg/m 3
D .从图甲到图乙水对容器底部压力的变化了8N
2.先把一个重为0.5N 的木块放人装有水的烧杯中,木块处于漂浮状态;再沿烧杯壁往烧杯中缓慢地倒人浓盐水并观察现象。

本实验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
A .在水中静止时,木块受到的浮力为0.5N
B .加入盐水后,木块受到的浮力将变大
C .加入盐水后,木块排开盐水的体积将变小
D .加入盐水后,木块排开盐水的质量将不变
3.将一小石块和小木块抛入一杯水中,结果发现木块浮在水面上,而石块却沉入水中,就此现象,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木块受到浮力,石块不受浮力
B .石块沉入水中,所受浮力小于自身的重力
C .木块受到的浮力一定大于石块所受的浮力
D .木块浮在水面上,所受浮力大于自身的重

4.如图所示,在水平桌面上放置一个平底轻质薄塑料杯,杯子底面积为-32210m ,高为0.1m ,杯中装满水,水的质量为300g ,将体积为3100cm 、重为1.8N 的小球缓慢的放入水中,当小球静止时,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g=10N/kg )( )
A .溢出水的体积为310cm
B .水对杯底的压力为3N
C .水对杯底的压强为1500Pa
D .小球受到的浮力为1N
5.将一小球放入盛满水的溢水杯中,当其静止后有36g 水溢出,再将其捞出擦干后轻轻放
入盛满酒精的溢水杯中,当其静止后有32g酒精溢出,(ρ酒精=0.8⨯103kg/m3,g取
10N/kg)下列说法中()
①小球在水中受到的浮力是0.36N
②小球在水中一定漂浮
③小球在酒精中一定下沉
④小球的密度为1.125⨯103kg/m3
A.只有①正确B.只有②③正确C.只有①②③正确D.①②③④都正确6.弹簧测力计下挂⼀长方体物体,将物体从盛有适量水的烧杯上方离水面某⼀高度处缓缓下降,然后将其逐渐浸入水中如图甲;图乙是弹簧测力计示数F与物体下降高度h变化关系的图像。则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物体的体积是400cm3B.物体受到的最大浮力是4N
C.物体的密度是2.25×103kg/m3D.物体刚浸沉时下表面受到水的压力是5N 7.一弹簧测力计下挂一实心圆柱体,将圆柱体从盛有水的烧杯上方离水面某一高度处缓缓下降,然后将其逐渐浸入水中,如图已经给出整个过程中弹簧测力计示数F与圆柱体下降高度h变化关系的图象.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圆柱体的高度为4cm
B.圆柱体的重力为12N
C.圆柱体所受的最大浮力为8N
D.圆柱体的密度为3×103kg/m3
8.如图甲所示,水平地面上有一底面积为100cm2的圆柱形薄壁容器,容器中装有质量为lkg的水.现将一个质量分布均匀、底面积为60cm2 ,体积为300cm3的物块(不吸水)放入容器中,物块漂浮在水面上,物块露出水面的体积为30cm3.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物块受到的浮力大小2.7N
B.物块的密度900kg/m3
C.用力F向下压物块使其恰好完全浸没在水中(水未溢出)如图乙,克服物体重力做功为0.0135J
D.用力F向下压物块使其恰好完全浸没在水中(水未溢出)如图乙,此时水对容器底的压强为 1300Pa
9.用质量相同的黄金制成大小不同的两个空心金球,放入质量相同的甲、乙两种不同液体中(两个水槽相同),静止时如图所示,不计球内空气的质量。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小金球受到的浮力较大B.大金球受到的浮力较大
C.甲液体的密度较小D.甲、乙两液体对水槽底部的压强一样大10.甲、乙两个圆柱形容器完全相同,静止放在水平桌面上,容器中分别盛有体积相同的A、B两种液体,将一个小球先后放入两个容器中,静止时,小球在甲容器中漂浮,在乙容器中沉底,如图所示。

若A、B液体的密度分别为ρA、ρB,小球在A、B液体中所受浮力分别为F A、F B,A、B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分别为p A、p B,甲、乙两个容器对桌面的压强分别为p甲、p乙,则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A.ρA<ρB B.F A=F B C.p A>p B D.p甲<p乙
二、填空题
11.一艘轮船的排水量是8000吨,它装满货物在长江中航行时,受到的浮力是______N (g=10N/kg)。

船从长江驶入大海时,它将______一些。

(选填“上浮、下沉”)
12.如图所示,重为8N的金属块用轻质的细绳系在弹簧测力计的挂勾上,当金属块浸没在水中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7N,则此时金属块受到的浮力大小为___N;若将该金属块
浸没到酒精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___N(ρ水=1.0×103kg/m3,ρ酒精 =0.8×103kg/m3)。

13.边长为10cm的正立方体木块,漂浮在水面上时,有五分之二的体积露出水面,如图甲所示,将木块截去一部分后,再用少许粘合剂(其质量和体积忽略不计)固定上与截去部分体积相同的合金材料后,投入某种液体中仍漂浮,如图乙所示,此时液体对它竖直向上的压强为1×103 Pa,ρ合金=2.6×103 kg/m3,则合金材料的质量是________kg。

(g=10N/kg)
14.质量为1kg的柱形薄壁容器放在水平面上,底面积为0.01m2,高为0.6m,装有0.5m 深的酒精(ρ酒精=0.8×103kg/m3),如图所示。

求:
(1)酒精对容器底部的压强____;
(2)容器对水平面的压强______;
(3)在酒精中放入一个固体,保持酒精不溢出,使酒精对容器底部压强的增加量最大的情况下,同时使容器对水平面压强的增加量最小,请计算固体的质量_____,并判断固体密度ρ与酒精密度ρ酒精之间的大小关系,即ρ固________ρ酒精。


15.如图所示,两个完全相同的柱形容器盛有甲、乙两种深度不同的液体,若轻轻放入两个完全相同的物体,物体沉没在容器底后(无液体溢出),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相等,则两容器对桌面的压力F甲、F乙的关系是F甲________F乙。

16.如图所示,A、B为密度=3.0×103kg/m3的实心正方体物块,其边长L A=L B=10cm,将A 浸没于水中,然后在B的右侧施加水平拉力F2,使物块B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滑动过程中B受到桌面的摩擦力是其自身重力的0.2倍(匀速运动过程中,A一直浸没于水中,不计A上升过程中水的阻力细绳重及机械间摩擦)求:
(1)物块A所受到的浮力多大?
(2)B受到的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
(3)细绳对B的拉力F1多大?
(4)拉力F2多大?
17.边长为10cm的正方体木块漂浮在水面上,如图(甲)所示,露出水面的高度为
4cm,则木块的密度为___________g/cm3。

若在木块上放一金属块,如图(乙)所示,此时木块恰好完全浸没在水中,则金属块的质量为___________g。

(g取10N/kg)
18.一个底面积为100cm2、足够高的柱形容器内装有一定量的水,一个质量为1.5kg的实心物块挂在弹簧测力计下,物块高为20cm、底面积为50cm2把物块缓慢进入容器中,当它恰好与容器底接触时,物块浸在水中的深度为6cm,将弹簧测力计上方固定,如图所示。

则图中物体受到的浮力________N,现向容器中缓慢加水,直到弹簧测力计示数不再发生变化为止,则再往容器中加水的体积至少为_________cm3. (已知在弹性限度内,弹簧受到的拉力每变化1N,弹簧的形变量为1cm) .
19.同学们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在某种液体中探究"阿基米德原理”,轻质弹簧A原长
cm的长方体物体,其下底面刚好接触足够深且装满液体的10cm,下面挂着底面积为602
溢水杯液面,此时弹簧长为13cm。

调节升降台,使溢水杯缓慢平稳上升了8cm,弹簧刚好处于原长,弹簧测力计B的示数增大了3.6N,则液体的密度为________kg/m3。

继续调节升降台缓慢上升,使物体刚好浸没在液体中,弹簧A的长度又改变1.5cm,则物体下表面受到液体的压强为_________Pa(物体上表面始终与液面平行,下表面没有接触杯底,弹簧
的仲长量与拉力成正比)。

20.如图所示,将物体A放入水中时悬浮,将物体B放入水中时有一半的体积露出水面,将物体A置于物体B上再放入水中时,物体B有三分之一的体积露出水面,则两物体的体积V A:V B=_____,物体B的密度是_____kg/m3
三、实验题
21.小明在游泳时有一个发现:人在水中越往深处走感觉自己越来越轻。

由此他猜想到,浮力的大小可能与以下三个因素有关:
A、液体的密度
B、物体浸入液体中的深度
C、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
为了验证猜想,他找来金属块、测力计、烧杯和水等器材进行了如图所示的探究。

(1)小明猜想的三个因素中,有一个因素是不能依据他的发现而得到的猜想,这个因素是:_________;(A、B或C)
(2)根据实验数据,小明绘制了测力计的示数随金属块浸入液体中深度而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当金属块完全浸没水中后所受的浮力是_________N;
(3)图像中bc段是一条水平的直线,这说明浮力的大小跟_________无关,而ab段测力计的计数逐渐减小,表示浮力在增大,这是因为_________;
(4)根据图像中的信息,还可以计算出金属块的密度是_________kg/m3。

22.初二物理社团的同学们在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实验中,按如图所示的步骤进行实验:
(1)通过比较B、C、D三幅图,小田得出结论:浮力的大小与______有关,通过比较D、E 两福图可以得出浮力大小还与________有关。

(2)物体的质量为______kg,物体浸没在水中受到的浮力______N。

(3)根据已有条件,请你求出E图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________N(ρ酒精
=0.8×103kg/m3)。

(4)同组的小佳在工地上找到一金属块B,他决定测量其密度,但是测量工具仅有刻度尺。

所以他设计了以下实验方法:
①小佳找了一个圆柱形的烧杯A,让其在大水槽中漂浮,如图甲所示,A露出水面的高度为h1;
②然后将金属块B吊在烧杯A下方,如图乙所示。

A露出水中水的高度为h2,水槽中水的深度为H2;
③将金属块B放入烧杯A中,如图丙所示,A露出水面的高度为h3,水槽中水的深度为H3,通过比较,小佳发现水槽中水的高度为H2_______H3(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已知水的密度为ρ水。

则小佳测量出金属块B的密度用物理量表示为ρ金
=______;
小泓同学提出在实验步骤乙丙中,将沾有水的金属块B放入烧杯A中,测出金属块的密度将______(选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23.如图所示是小芳“探究阿基米德原理”的实验,其中桶A为圆柱形。

(1)小芳用弹簧测力计分别测出了空桶A、B的重力,如图甲、乙所示,桶A重
_______N,桶B重1.6N;
(2)将空桶A轻轻放入盛满水的溢水杯中,用桶B接住溢出的水,如图丙所示,则空桶A 受到的浮力为_______N;
(3)测出桶B和溢出水的总重力3.6N,丁所示,则桶A排开的水的重力为_______N;(4)接着,小芳往桶A中加入沙子进行实验,得到的四组数据如下表所示,其中有明显错误的是第_______次,实验中,随着加入沙子增多,桶A浸入水中就越_______(选填“深”或“浅”);
(5)分析以上探究过程可以得到的结论是: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该物体_______;
(6)小芳进一步探究,她将装有适量沙子的桶A分别放入水中和另一未知液体中,桶A 浸入水中的深度为h1,浸入另一液体中的深度为h2,设水的密度为ρ水,则另一液体密度的表达式为_______。

(用题中所给和所测物理量的字母表示)
24.物理兴趣小组在进行“探究浮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实验中,用弹簧测力计挂着一实心圆柱体,以下图a、b、c、d、e分别为实验情景。

(g取10N/kg)
(1)通过a、c两次实验,可知物体浸没在水中所受浮力大小是______N;
(2)通过______两次实验,可探究物体所受浮力大小与浸没深度的关系;
(3)通过c、e两次实验,可探究物体所受浮力大小与______的关系;
(4)在某种液体中进行探究的过程中,记录实验数据,得到如图f所示弹簧测力计读数与圆柱体下表面浸入深度的关系图像,则该液体的密度为______kg/m3。

25.小明从井中提水时发现盛满水的水桶露出水面越多,提桶的力就越大.由此他猜想:浮力大小可能与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于是他找来一个金属圆柱体、弹簧测力计和烧杯进行了如图所示的探究.
(1)分析图中实验步骤①②③④可知,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大,所受的浮力越_____.
(2)实验结束后,小明绘制了两条(图中曲线a与b)力与物体浸入水的深度变化曲线,其中有弹簧测力计对金属圆柱体的拉力和金属圆柱体所受浮力随浸入液体深度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ρ水=1.0×103 kg/m3,取g=10 N/kg)分析图象甲可知:
①曲线______(a/b)描述的是金属圆柱体所受浮力的变化情况.
②该金属圆柱体浸没在水中所受的浮力为_____N,该金属圆柱体的密度为____kg/m3.
(3)小明的同学小聪找了另外一种材料做的金属圆柱体,按照小明的实验步骤也绘制弹簧测力计对金属圆柱体的拉力和金属圆柱体所受浮力随浸入水深度变化的曲线,但是小聪忘了
在图像中记录弹簧测力计示数, 如图像乙所示,小聪所用金属圆柱体的密度是 _____kg/m3.
四、作图题
26.在图中画出静止在水面上的物体的受力示意图。

______
27.画出图中木球漂浮在水面时所受力的示意图。

(______)
28.请在图中画出潜水艇所受浮力的示意图.
(__________)
五、计算题
29.“振华30”轮船是我国自主研制的世界最大起重船,有“大国重器”之美誉。

某次施工中,“振华30”轮船将重达几千吨的海底隧道接头装置,匀速缓慢的从其上表面距海面 10 m 深的水下提升到空中。

“振华30”起吊装置、滑轮组示意图如图甲,提升过程中,绳子自由端拉力F的功率随时间变化如图乙所示。

接头装置脱离水面后,滑轮组机械效率为80%。

不计绳重及摩擦,不计海水阻力,ρ海水=1.0×l03kg/m3,g取10N/kg)。

求:
(1)开始提升前,隧道接头装置上表面受到的压强;
(2)隧道接头装置的重力;
(3)隧道接头装置的密度。

30.如图所示,某施工队利用滑轮组从水中提取质量为2000kg、体积为1m3的物体,上升过程中物体始终不接触水底和露出水面,g=10N/kg,水的密度为1.0×103kg/m3。

(1)物体完全浸没在水中时,求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
(2)已知动滑轮重2000N,若不计绳重和摩擦,当浸没在水中的物体披匀提升时,求电动机对绳子的拉力;
(3)求此滑轮组做功的机械效率(结果保留1位小数)。

31.如图所示,在容器底部固定乙轻质弹簧,弹簧上端连有一边长为0.1m的正方体物块
A,当容器中水的深度为20cm时,物块A有3
5
的体积露出水面,此时弹簧恰好处于自然伸
长状态(ρ水=1.0×103kg/m3,g取10N/kg).求:
(1)物块A受到的浮力;
(2)物块A 的密度;
(3)往容器缓慢加水,至物块A 刚好浸没水中,立即停止加水,弹簧伸长了3cm ,此时弹簧对木块A 的作用力F .
【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
一、选择题 1.C 解析:C 【详解】
AB .甲图中,AB 为整体
10AB AB B A B F G G G G N ==+=+
114
=5
AB A A F F gV g V ρρ==⨯⨯液水排
图乙中
210N A A F G ==
图乙水对A 底部的压力为A 受到的浮力等于10N
21
2
A A F gV g V ρρ==⨯⨯水水排2
由受力分析
2N B B B G F F F =+=+支持
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得
B B F gV ρ=水
1=10N 2
A g V ρ⨯⨯水
解得33
=210m A V -⨯,
由G mg =得
10N ==1kg 10N/kg
A A G m g =
33331kg
0.510kg /m 210kg /m
A A A m V ρ-=
==⨯⨯ 故AB 错误; C .由题意可知
3333114
=110kg /m 10N/kg 210m =16N 5
A F gV ρ-=⨯⨯⨯⨯⨯水排
116N 10N 6N B A A G F G =-=-=
2N B B G F =+
可得4N B F =,由B B F gV ρ=水,得43
410m B V -=⨯,由G mg =可得
6N ==0.6kg 10N/kg
B B G m g =
33430.6kg
=1.510kg /m 410m
B B B m V ρ-=
=⨯⨯ 故C 正确;
D .由甲图容器底受到的压力等于水和A 、B 的总重力,乙图容器底受到的压力小于水和A 、B 的总重力,由于B 受到容器底部支持力为2N ,所以减小2N ,故D 错误。

故选C 。

2.B
解析:B 【详解】
A .静止时漂浮,浮力大小等于重力为0.5N ,故A 正确,A 不符合题意;
B .加入盐水后,木块仍然漂浮,所以浮力大小等于重力,保持不变,故B 错误,B 符合题意;
C .加入盐水后,浮力不变,根据公式=F V g
ρ浮
排液 可知,ρ液变大,所以排开盐水的体积变小,故C 正确,C 不符合题意;
D .加入盐水后,浮力不变,根据阿基米德原理,浮力大小等于排开液体的重力,所以排开盐水的重力不变,质量不变,故D 正确,D 不符合题意。

故选B 。

3.B
解析:B 【详解】
A .一切浸入液体中的物体都受到浮力作用,所以石块和木块都受浮力,故A 错误.
B .根据浮沉条件可知,当受到的浮力小于自身重力时,物体会下沉,故B 正确.
C .由于不明确它们排开水的体积的大小关系,所以无法比较二者所受浮力的大小关系,故C 错误.
D .木块浮在水面处于静止状态,有二力平衡条件可知浮力等于自身重力,故D 错误.
4.D
解析:D 【详解】 A .小球的密度
33-63
1.8N
=1.810kg/m 10N/kg 10010m
m G V gV ρ=
=
=
⨯⨯⨯球球球球

因为ρρ>球水,所以,小球放入水中静止时沉入水底,则会全部浸没水中,溢出水的体积为3100cm ,故A 错误; BC .杯底部受到的水的压强
333110kg/m 10N/kg 0.1m=110Pa p gh ρ==⨯⨯⨯⨯底水
则水对杯底的压力
3-32110Pa 210m =2N F p S ==⨯⨯⨯底底
故BC 错误;
D .小球在水中静止时受到的浮力
33-63110kg/m 10N/kg 10010m =1N F gV gV ρρ===⨯⨯⨯⨯浮水排水
故D 正确。

故选D 。

5.C
解析:C 【详解】
AB .该物块小球放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
0.036kg 10N/kg=0.36N F G m g ===⨯浮排排
该小球放在酒精中时,受到的浮力
0.032kg 10N/kg=0.32N F G m g '='='=⨯浮排排
通过上面的计算可知,小球在酒精中受到的浮力小于小球在水中所受的浮力,而物块的重力不变,因此小球在水和酒精中不可能都漂浮,只能是一漂一沉,由于酒精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则根据F gV ρ=浮液排得小球的体积
-533
330.32N =410m =40cm 0.810kg/m 10N/kg
F V V g
ρ'
==
=
⨯⨯⨯浮物排酒精酒精
小球在水中时,其排开水的体积
-533
330.36N =3.610m =36cm 1.010kg/m 10N/kg
F V g
ρ=
=
⨯⨯⨯浮
排水水
因为排开水的体积小于排开酒精的体积,所以小球在水中漂浮,故①②③正确,故AB 不符合题意;
CD .因为小球在水中漂浮,所以小球的重力等于浮力(排开水的重力),则
36g m m ==物排水,
则小球的密度
333
3
36g =0.9g/cm =0.910kg/m 40cm m V ρ=
=
⨯物物物
故①②③正确,④错误,故C 选项符合题意,D 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C 。

6.D
解析:D 【详解】
AB .由图像可知,当物重力是9N ,体完全浸没时,拉力是5N ,则物体受到的浮力
==9N-5N=4N F G F -浮拉
根据阿基米德原理=F gV ρ浮液排得
433
334N =
410m 400cm 1.010kg /m 10N /kg
F V g ρ-==⨯=⨯⨯浮排液 因为完全浸没所以物体的体积等于排开水体积等于3400cm ,A 和B 正确; C .根据
G mg gV ρ==
物得物体的密度
33439N =
2.2510kg /m 10N /kg 410m
G gV ρ-==⨯⨯⨯物 ,C 正确; D .物体刚浸沉时下表面受到水的压力即为浮力,所以由图可知
==4N F F 下浮
D 错误。

故选D 。

7.D
解析:D 【详解】
A 、由图象可知,圆柱体在刚浸没时,下表面所处的深度为7cm-3cm=4cm h =,因此圆柱体的高度为4cm ,故A 选项说法正确;
B 、由图象可知,当h =0时,弹簧测力计示数为12N ,此时圆柱体处于空气中,根据二力平衡条件可知,12N G F ==拉 ,故B 选项说法正确;
C 、由图象C
D 段可知物体完全浸没后排开水的体积不再改变,受到的浮力不再改变,则圆柱体受到的浮力12N 4N 8N F G F =-=-=浮,故C 选项说法正确;
D 、图象中CD 段是圆柱体完全浸入水中的情况,则圆柱体受到的浮力8N F =浮, 又F gV 浮水排ρ=, 4333
8N
810m 110kg/m 10N/kg
F V V g ρ-==
==⨯⨯⨯浮物排水,由公式G mg =可求出圆柱体的质量12N 1.2kg 10N/kg
G m g =
==,则圆柱体密度 33
43
1.2kg 1.510kg/m 810m m V ρ-=
==⨯⨯物物,故D 选项说法错误. 8.C
解析:C 【详解】
A .物块排开水的体积:
V 排=V-V 露=300cm 3-30cm 3=270cm 3=2.7×10-4m 3,
则物块受到的浮力:
F 浮=ρ水gV 排=1.0×103kg/m 3×10N/kg×2.7×10-4m 3=2.7N ,
故A 正确,不符合题意;
B .因物块漂浮时受到的浮力和自身的重力相等,所以,物块的重力
G=F 浮=2.7N ,
由G=mg 可得,物块的质量:
2.7N =0.27kg 10N /kg
G m g =
=, 则物块的密度:
3-630.27kg =900kg /m 300?10m
m ρV =
= , 故B 正确,不符合题意; C .1kg 水的体积:
-333
33
1kg =1?10m =1000cm 1.0?10kg /m m V ρ=
=

水水 ,
物块漂浮时水的深度:
3312
1000cm +270cm =12.7cm 100cm
V V h S +=
=水排

, 物块漂浮时露出水面的高度:
3
22
30cm =0.5cm 60cm
V h S ==露 , 用力F 向下压物块使其恰好完全浸没在水中时,假设水面深度不变,则物块重力下降的高度为0.5cm ,而实际上,物块下沉时会引起水面上升,则上升的高度
3
32
30cm =0.3cm 100cm V h S ==露容 ,
所以,物块重心下降的高度:
△h=h 2-h 3=0.5cm-0.3cm=0.2cm=0.002m ,
物体重力做的功:
W G =G △h =2.7N×0.002m=0.0054J ,
故C 错误,符合题意; D .此时水的深度:
h =h 1+h 3=12.7cm+0.3cm=13cm=0.13m ,
此时水对容器底的压强:
p =ρ水gh =1.0×103kg/m 3×10N/kg×0.13m=1300Pa ,
故D 正确,不符合题意.
9.D
解析:D
【详解】
AB.两球质量相等且都处于悬浮状态,由沉浮条件可知,浮力等于球的重力,故浮力相等,故AB错误;
C.由图可知左侧球体积小于右侧球,即排开液体体积左侧小于右侧,又由阿基米德原理可知,当浮力相同时,排开液体体积越小,液体密度越大,故甲密度大于乙密度,故C错误;
D.甲、乙两液体对水槽底部的压强都为G G
S
+
球液,故压强相等,故D正确。

故选D。

10.C
解析:C
【详解】
A.小球在甲容器中漂浮,所以ρA>ρ物,在乙容器中沉底,ρB<ρ物,所以ρA>ρB,故A 错误;
B.小球在甲容器中漂浮,所以F A=G物,在乙容器中沉底,所以F B<G物,所以F A>F B,故B 错误;
C.由于容器中分别盛有体积相同的A、B两种液体,所以V A=V B,由A选项可知ρA>ρB,根据m=ρV可得m A>m B,根据G=mg可得G A>G B,所以A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比较大,
由于容器的底面积相同,根据
F
p
S
=可知,底面积一定时,压力大的压强大,所以A液体
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大,即p A>p B,故C正确
D.由C选项可知G A>G B,所以A容器对地面的压力较大,由于容器的底面积相同,根据F
p
S
=可知,底面积一定时,压力大的压强大,所以装液体A的容器对地面的压强大,即p甲>p乙,故D错误。

故选C。

二、填空题
11.8×107 上浮
【详解】
[1]这艘轮船的排水量
m排=8000t=8×106kg
由阿基米德原理可得,它装满货物在长江中航行时所受浮力为
F浮=G排=m排g=8×106kg×10N
解析:8×107上浮
【详解】
[1]这艘轮船的排水量
m排=8000t=8×106kg
由阿基米德原理可得,它装满货物在长江中航行时所受浮力为
F 浮=
G 排=m 排g =8×106kg×10N/k g =8×107N
[2]因为轮船始终漂浮,则
F 浮=
G 船
且船的重力不变,所以,轮船由长江驶入大海后,受到的浮力不变,又因为F 浮=ρ液gV 排,且海水的密度大于江水的密度,即液体的密度变大,所以,轮船排开海水的体积变小,则船身将上浮一些。

12.7.2 【详解】
[1]金属块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 F 浮=G-F=8N-7N=1N
[2]据阿基米德原理知,金属块的体积
那么金属块浸没在酒精中受到的浮力 F 浮1=ρ酒精gV 排酒=ρ酒
解析:7.2 【详解】
[1]金属块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
F 浮=
G -F =8N-7N=1N
[2]据阿基米德原理知,金属块的体积
43
331N 10m 1.010kg/m 10N/kg
F V V g ρ-==
==⨯⨯浮排水水 那么金属块浸没在酒精中受到的浮力
F 浮1=ρ酒精gV 排酒=ρ酒精gV =0.8×103kg/m 3×10N/kg×10-4m 3=0.8N
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F 1=
G -F 浮1=8N-0.8N=7.2N
13.【详解】 木块的体积
V=0.1m×0.1m×0.1m=0.001m3
由木块漂浮在水面上,有体积露出水面,得
F 浮=
G 木 又
F 浮=ρ水V 排g=ρ水Vg ,
G 木=ρ木Vg
故 ρ水Vg=ρ木Vg
解析:0.52
【详解】
木块的体积
V=0.1m×0.1m×0.1m=0.001m3
由木块漂浮在水面上,有2
5
体积露出水面,得
F浮=G木

F浮=ρ水V排g=ρ水3
5
Vg,G木=ρ木Vg

ρ水3
5
Vg=ρ木Vg
可得
ρ木=3
5
ρ水=
3
5
×1×103kg/m3=0.6×103kg/m3
设截去木块的体积为V′,∵在某种液体中仍漂浮,∴剩余木块的重加上合金重等于受到液体的浮力,即
G木+G金=ρ木(V-V′)g+ρ金V′g=F浮′
∵木块受到液体的浮力
F浮′=F下表面-F上表面=F下表面=ps=1×103Pa×0.01m2=10N
可得
ρ木(V-V′)g+ρ金V′g=10N

0.6×103kg/m3×(0.001m3-V′)×10N/kg+2.6×103 kg/m3×V′×10N/kg=10N
解得
V′=2×10-4m3
合金材料的质量
m金=ρ金V′=2.6×103 kg/m3×2×10-4m3=0.52kg
14.3920Pa 4900Pa 0.8kg
【详解】
(1)[1]酒精对容器底部的压强为
p=ρ酒精gh=0.8×103kg/m3×9.8N/kg×0.5m=3920Pa
(
解析:3920Pa 4900Pa 0.8kg
【详解】
(1)[1]酒精对容器底部的压强为
p=ρ酒精gh=0.8×103kg/m3×9.8N/kg×0.5m=3920Pa
(2)[2]容器的重力
G1=m1g=1kg×9.8N/kg=9.8N
容器中水重
G 2=m 2g =ρ酒精Vg =ρ酒精Shg =0.8×103kg/m 3×0.01m 2×0.5×9.8N/kg=39.2N
容器对水平面压力
F =
G 1+G 2=9.8N+39.2N=49N
所以容器对桌面的压强为
2
49N 4900Pa 0.01m F p S ===
(3)[3]酒精对容器底部压强会增加主要是因为放入固体后液面会上升,要使增加量最大,即液体的深度最大,依题意知液面上升最大为0.1m ;要使容器对水平面压强的增加量最小,即容器对水平面压力的增加量最小,即固体的质量与放入固体后排开酒精的质量相等。

固体的质量为
3320.810kg/m 0.01m 0.1m 0.8kg m m V ρ=∆='=⨯⨯⨯=酒精酒精
[4]固体的质量与放入固体后排开酒精的质量相等说明:所放固体处于漂浮或悬浮状态,根据浮沉的条件:此时满足ρ固≤ρ酒精。

15.> 【详解】
轻轻放入两个完全相同的物体,这两个物体体积相等,排开水的体积相等,两个容器的底面积是相同的,那么液体上升的高度是相同的,因为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相等,即,而、,没放入物体前,液体甲的高
解析:> 【详解】
轻轻放入两个完全相同的物体,这两个物体体积相等,排开水的体积相等,两个容器的底面积是相同的,那么液体上升的高度是相同的,因为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相等,即
p p =甲乙,而p gh ρ=甲甲甲、p gh ρ=乙乙乙,没放入物体前,液体甲的高度是大于液体乙
的高度,放入后,上升的高度又相同,那么h h >甲乙,可知ρρ<甲乙;因为放入物体后,物体是沉底的,那么在甲、乙液体中物体受到的浮力分别是F gV ρ=甲浮甲物、
F gV ρ=乙浮乙物,可得到F F <浮甲浮乙,由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物体对甲、乙液体的作用
力关系是''
F F <甲乙;由于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相等,而两柱形容器底面积相同,所以液
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相同,而这个压力又等于液体自身的重力和物体对液体的作用力,所以甲液体自身的重力大于乙液体自身的重力,两容器对桌面的压力等于柱形容器、液体、物体的重力之和,柱形容器和物体的重力相同,那么两容器对桌面的压力F F 甲乙>。

16.10N 6N ,方向水平向左 F1=20N F2=26N 【解析】 【详解】
(1)物体A 排开液体体积等于自身体积,V 排=1×10-3m3,所以A 所受到的浮力大小为F 浮=ρ水
解析:10N 6N ,方向水平向左 F 1=20N F 2=26N。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