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科版物理八年级秋期期末检测(含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沪科版物理八年级秋期期末模拟检测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学号:________ 成绩:________
量结果将会
A、偏大
B、偏小
C、一样大
D、无法确定
2、甲、乙、丙、丁四位同学用同一把分度值是厘米的刻度尺测量同一物体的长度,记录结果依次为6.1cm,6.2cm,6.14cm,6.3cm,其中记录结果错误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3、关于速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通过路程长的物体速度大
B、运动时间短的物体速度大
C、单位时间内通过路程长的物体速度大
D、运动时间长的物体速度大
4、有甲、乙两架飞机,甲飞机的速度是1800km/h,乙飞机的速度是500m/s,两者相比,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甲速度大
B、乙速度大
C、两者速度一样大
D、不能比较
5、一个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在4s内通过12m的路程,那么这个物体在第12s内的速度是
A、36m/s
B、3m/s
C、144m/s
D、12m/s
6、关于噪声和乐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噪声的响度大,乐音的响度小
B、噪声的音调高,乐音的音调低
C、噪声的音色差,乐音的音色好
D、乐音也能成为噪声
7、关于声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有振动的声源,就一定有声音
B、有声音,就一定有振动的声源
C、振动快的物体能够发声,振动慢的物体不能发声
D、不振动的物体有时也能发声
8、要使人的眼睛看到物体,其必要条件是
A、物体是光源
B、必须有物体发出(或反射)的光射入眼睛
C、物体和眼睛在一条直线上
D、只有白天才能看到物体
9、物体在平面镜中所成像的大小取决于
A、镜面的大小
B、观察像的角度
C、物体的大小
D、物体到镜的距离
10、下列现象中,属于光的拆射的是
A、灯光下,地面上出现的人影
B、平静的湖面上出现岸边建筑物的像
C、站在哈哈镜前的人看到自己镜中的像
D、站在岸边的人看到水中的鱼
11、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在磁铁吸引铁钉的相互作用中,正确的是
A、磁铁吸引铁钉的力更大
B、铁钉吸引磁铁的力更大
C、因为磁铁吸引铁钉,所以只有磁铁对铁钉有力的作用
D、它们相互吸引,其作用力一样大
12、一个物体在空中由静止变为竖直下落(不记空气阻力),在下落过程中,假设物体突然失去重力,那么物体将
A、立即停止运动
B、速度越来越慢,最后停止运动
C、以失去重力时刻的速度继续下落,做匀速直线运动
D、继续下落,速度越来越大
13、要改变力的作用效果
A、必须同时改变力的三个要素
B、至少要改变力的大小和方向
C、至少改变力的大小和作用点
D、只要使力的三要素中的一个要素发生改变
14、关于摩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静止的物体一定不受摩擦力
B、摩擦力一定是阻碍物体运动的
C、用滚动代替滑动可以减小摩擦
D、摩擦对生产、生活总是不利的
15、弹簧测力计下挂有重15N的物体,当用手竖直向上托住这个物体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10N,则手对物体向上的力大小是
A、10N
B、5N
C、15N
D、20N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30分)
1、一根头发丝的直径约8.2µm,合___________m。
一辆汽车的速度是72km/h, 合___________m/s。
2、同一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___________,这就是运动的___________。
3、一个同学测一个圆筒的外径是2.85cm,从测量数据看,这位同学所用刻度尺的分度值是___________,准确值是___________,估计值为___________。
4、听到声音的条件是___________发声,___________传声,人耳还原声音。
5、我们能从不同方向看到本身不发光的物体,这是由于光在这些物体表面上发生了________反射的缘故。
2008年8月1日在我国部分地区能观测到日全食,这是光的________________引起的现象。
6、一弹簧不受拉力作用时长度是10cm,受2N的拉力时,长度为13cm,若受4N的拉力时,弹簧的伸长为___________,长度为___________。
7、某人用300N的力竖直向上提起重为200N的木箱,木箱受到的合力为___________,方向是___________。
三、作图题。
(每小题4分,共12分)
1、如图1所示,用50N的水平推力向右推重30N的小车前进,画出推力和重力的示意图。
2、如图2所示,一光线斜射向一块玻璃砖,请作出透射光的方向。
3、如图3,完成光路图。
F F
图1 图2 图3
四、科学探究。
(本题共14分,每空1分)。
1、如图所示,用不同的尺子测量同一木块,
上图的长度是_______,下图的长度是
_______。
2、在研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先在光具
座上从左到右依次放置蜡
烛、_______和_______。
再调节它们的高
度,使它们的中心在______________上,
然后使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大于凸透镜
焦距的两倍,并将光屏沿光具座移动,直
到发现光屏上出现的像最清晰为止。
若在
光屏上已得到烛焰的缩小的像后,为了在
光屏得到烛焰放大的像,应该把蜡烛移动到_____________________,同时移动光屏使像最清晰。
而当蜡烛位于凸透镜焦距以内时,光屏上______________。
3、在研究摩擦力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
①把木块放在长木板上,用弹簧测力计拉木块,使木块匀速运动,读出这时弹簧测力计的拉力,则拉力与木块的摩擦力大小_______,方向_______。
②在木块上放砝码是为了增大_______。
③在水平长木板上固定好砂纸或棉布,这样做是为了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④大量实验表明,滑动摩擦力的大小既跟压力有关,也跟接触面粗糙程度有关,压力越大时,滑动摩擦力就_______ ,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就_______。
五、本题共14分,每小题各7分。
1、已知A、B两物体,它们的重力之比为G A∶G B=4∶1,已知B物体的重量为400N,求A物体的质量。
2、有一车队由10辆汽车组成,每辆车以36千米/小时匀速行驶,每相邻两车间隔25米,车身长为6.7米,最前面一辆车开到街道横道线时,有一个行人也刚到横道线,他若要等车队过后再横穿马路,求这个人等待过马路的时间。
答案:
一:1、B,2、C,3、C,4、C,5、B,6、D,7、B,8、B,9、C,10、D,11、D,12、C,13、D,14、C,15、B。
二、1、观察目的、原因、条作;2、参照物、相对性;3、0.1cm、2.8cm、
0.05cm;4、声源、介质;5、漫、镜面;6、测力计、越长;7、大小、方向、同一直线上。
三、
四:1、凸透镜、光屏、高度、蜡烛、向左、不能成像;2、(1)相等、相反(2)压力(3)接触面的粗糙程度(4)越大、越大。
五:
1、已知:路程S=3000m=3km,速度v=20km/h
求:时间t=?
解:由v=s/t得
t=s/v=3km÷20km/h=0.15h
0.15h=9min
答:他至少要提前0.15h小时动身;合9min分。
2、已知:拉力F=120N,一块砖的质量m=2.5kg,g=9.8N/kg
求:最多能提起砖的块数n?
解:由G=mg得
G=2.5kg×9.8N/kg=24.5N
则能提起砖的块数:
n=F/G=120N×24.5N≈4.8=4(块)
答:最多能提起4块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