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与饮食》教学大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疾病与饮食》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中文/英文):疾病与饮食(Disease and Diet)课程编号:3301104
学分:1
学时:16总学时16学时分配(讲授学时:16实验学时:上机学时:讨论学时其他学时:)开设学期:2010-2011学年
授课对象:全校本科生
一、课程性质与目的
本课程是研究日常生活中常见疾病的发病原理及其与饮食的相互关系,以及常见疾病的饮食问题和营养特点、饮食预防和治疗的基本原则和方法的科学,是适合于各专业的一门科普性较强的综合教育课程。
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正确理解人体疾病的发生与饮食的关系,比较全面地掌握各类生活中常见疾病的饮食问题和营养特点,了解在日常生活常见疾病的发生中,饮食和营养素所扮演的角色,了解营养学在食品科学和生命科学中的重要地位,提高对食物生理调节功能的认识,为今后从事营养与保健、疾病的预防与控制及进行相关学科的科学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课程简介(200字左右)
本课程内容结合当前健康生活的主题,主要讲授日常生活中常见疾病的发病原理及其与饮食和营养的相互关系,常见疾病的饮食问题和营养特点、饮食预防与营养治疗的基本原则和方法,是适合于各专业的一门科普性较强的教育课程。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正确理解人体疾病的发生与饮食的关系,比较全面地掌握生活中常见疾病的饮食问题和营养特点,了解营养学在食品科学和生命科学中的重要地位,并能结合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和需求,提高对食物生理调节功能的认识,为今后从事营养与保健、疾病的预防与控制及进行相关学科的科学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教学内容
章节名称知识点学时教学目标*备注
一、绪论
1.民以食为天
2.饮食与免疫
3.营养素与药物间的相互作用概述饮食与人体健康之
间的紧密联系,饮食习
惯、膳食结构、营养素与
人体免疫功能、药物之间
的相互关系
2了解并熟悉饮食与
营养对免疫系统、
疾病和寿命等的作
用关系
二、常见心血管疾病与饮食常见心血管疾病的发病6掌握常见心血管疾
-53-
1.冠心病与饮食
2.高脂血症与饮食
3.高血压病与饮食原因;饮食、营养与常见
心血管疾病的关系;饮食
预防和营养治疗的基本
原则和方法
病的饮食问题;理
解该类疾病的营养
特点;了解该类疾
病的饮食预防和营
养治疗的方法
三、内分泌和代谢性疾病与饮食
1.糖尿病与饮食
2.肥胖症与饮食
3.骨质疏松症与饮食糖尿病、肥胖病和骨质疏
松症的发病机理;常见内
分泌和代谢性疾病与膳
食和营养的关系;治疗和
预防上述疾病的健康饮
食方法
4掌握常见内分泌和
代谢性疾病的饮食
问题;理解该类疾
病的营养特点;了
解该类疾病的饮食
预防与治疗方法;
四、食物过敏与食物不耐受症食物过敏和食物不耐受
症的发病原理及其饮食
预防的基本原则
2掌握食物过敏和食
物不耐受症的发病
机理;了解饮食预
防方法;
五、肿瘤与饮食癌症的发病机理;癌症发
生与饮食、营养的关系;
治疗和预防癌症的健康
饮食方法2掌握食品中致癌的危险因素和癌症的
饮食营养问题;了
解预防癌症的健康
饮食方法;
四、教学基本要求
教师在课堂上应对营养学的基本概念、生活中常见疾病的发病原理、饮食问题和营养特点以及饮食预防和营养治疗的方法进行必要的讲授,并详细讲授每章的重点、难点内容;讲授中应注意理论联系实际,结合生活中的实例讲授理论知识,通过讨论启迪学生的思维,加深学生对有关概念、理论等内容的理解,并应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加大课堂授课的知识含量。
本课程自学内容的量应不少于理论教学时数的20%,主要安排在各章节中有关背景资料和易于理解的内容上;学生进行自学前,教师应下发自学提纲或有关思考题,并进行必要的检查。
五、教学方法
1.以现代教学理念和教育思想为指导,变单一注入式课堂教学方法为灵活多样的启发式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和兴趣。
2.理论与实际相结合。
结合存在于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大量实例,讲授理论知识。
3.教师讲授与课堂讨论相结合。
师生互动,使学生由被动接受知识转变为主动探索问题。
-54-
4.适当利用多媒体、影像资料
考试主要采用开卷结合小论文方式,考试范围应涵盖所有讲授及自学的内容,考试内容应能客观反映出学生对本门课程主要概念的记忆、掌握程度,对有关理论的理解、掌握及综合运用能力。
总评成绩:小论文占20%、课堂讨论和出勤占20%、理论考试占60%。
六、参考教材和阅读书目
参考教材:
何志谦编著,《疾病营养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年12月,第2版
阅读书目:
1.蔡美琴主编,《医学营养学》,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7年,第2版。
2.蔡东联主编,《实用营养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年,第1版。
3.周千郁主编,《疾病中的饮食宜忌》,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年,第1版。
4.田呈瑞,姚晓玲主编,《现代饮食营养与健康》,2007年,第1版。
5.宋圃菊主编,《癌症的营养防治》,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1版。
6.鲁纯静主编,《肥胖病的营养治疗》,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1版.
7.沈恺主编,《心脑血管疾病的营养治疗》,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1版。
七、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联系与分工
本课程是营养学、免疫学和食品科学学科知识的交叉与融合,《食品营养学》讲授的是营养学的基础知识,本课程则结合当前健康生活的主题,把营养学基础知识应用于实践中,重在讲授常见疾病的发病原因及其与饮食、营养的关系,了解“病从口入”的科学本质,常见疾病的饮食问题和营养特点,饮食预防和营养治疗的基本原则和方法,通过学习使学生对生活中常见疾病的发生、饮食预防和营养治疗有一个总体上的把握与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