润物细无声——浅析班主任如何进行初中德育教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德育建设
极思考解决问题的办法,张扬个性,更能在讨论中得到思维的碰撞,绽放智慧之花。
在讨论的过程中,同学能学会思考,给予自己观点的主动阐述;能学会聆听,给予别人以尊重。
所以老师要抓住课堂讨论这个途径,认真思考选择一些开放性的或者一题多解的题目,或者在课堂中发现一些同学们有疑议答案的时候,尽力给同学时间,让他们能积极的参与其中。
五、利用作业或者试卷评价,告诉学生你不是被遗忘的角落
对于数学老师给予自己的评价,特别是小学中段数学老师,同学们留下来的印象基本上就是一张张试卷上留下来的分数或者作业上批改的优良中差,以及一个个红艳艳的对号或者叉叉,这样难免使得学生难以留下深刻的印象。
当然这也是由于中小学数学课时多,任课老师批改作业量大有关,客观上也造成数学老师课余与同学们的沟通时间较少的问题,所以数学老师可以尝试在试卷或者作业本上开展交流。
偶尔这样的方式的评价也能使得学生乐于接受,记忆深刻,特别是一些自卑的或者成绩差的同学,如能发掘到其闪光点,通过这样的方式及时给予有针对性的评价或者鼓励,可以使得他们增强产生克服困难的信心,一步一步的走向自信。
六、利用教师的言行,功夫在平时
在数学的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言谈举止对学生的心理会产生重大的影响。
教师精神饱满的状态、关注的眼神、亲切的话语、规范的板书、认真的作业批改……这些都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使学生感到亲切、自然,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优化他们的学习心理。
教师在平时应积极践行终生学习的理念,不断地提高自己在知识、讲课水平等专业方面的硬实力,提高在谈心谈话技巧、形象气质等方面软实力,杜绝语言冷暴力、杜绝傲慢粗暴、杜绝敷衍了事等不良现象,用较为丰富的专业知识赢得学生佩服、用真诚地为同学服务的态度赢得学生的尊重、用较好的行为规范赢得学生的效仿、用较高的人格魅力赢得学生赞扬,这样也能更好的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不仅有利于教学,也有助于学生健康心理的成长。
七、总结
数学教师可以结合学科特点,通过数学日记、研究性学习、教材内容、数学家故事、课堂讨论、评价等多种有效途径,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方面的渗透,使得数学课堂多多盛开心理健康之花。
参考文献
[1]吴事.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A]..中华教育理论与实践科研论文成果选编(第六卷)[C].:中国教育教学丛书编委会,2013:1.
[2]符春蓉.浅议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A].《现代教育教学探索》组委会.2013年7月现代教育教学探索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现代教育教学探索》组委会:北京恒盛博雅国际文化交流中心,2013:1.
[3]尚文善.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之我见[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3(08):141.
引言
学校的根本教育目标是“教书育人”,所谓“教书”顾名思义就是让学生掌握基础的知识和技能,而“育人”则是立足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发展规律,对其思想、品质、情感以及价值观进行正确的引导,而这一倡导在应试化教育背景下却常常被忽视,因此,如何科学高效的践行“育人”这一目标也落在的班主任的肩上。
初中生正值花季,这个阶段的他们渴望独立、渴望被认可,被重视。
由于其思维意识并不完善,行为约束能力较差,所以,他们身上有太多需要矫正的缺点,这也从侧面加重了班主任肩上的担子。
可是,具体又该如何开展呢?
一、以身作则,争做良师
一名合格的班主任自当以“为人师表”为教育信条,不仅仅要成为知识的传输者,也要在班级生活中树立典范形象,从言谈到举止,以身作则,努力给学生做到示范,起到榜样作业,争做良师。
首先,严于律己。
班主任只有具备正确的价值导向,才能在与学生的相处过程中,对自身的言行具有一定的约束力,才能对学生的行为和思想产生积极的引导,所谓言传身教,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在日常教学管理过程中,班主任必须要注重自身言语和行为,如,在给班级学生布置相关班级任务的时候,努力做到谈吐风雅、行为儒雅,从大事小情中尽显风雅,为学生树立榜样的作用;此外,在执行力方面,班主任必须首当其冲,冲在最前沿,争做班级的急先锋,在处理同学之间矛盾的时候,力求公允,不偏袒,公正处之,尽显师德风范,为学生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
由于初中生心理较为敏感,容易暴躁和冲动,所以,想要加强班主任管理,就必须在初中生的面前画一条“规则线”,给予学生一定的心理警示,让他们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能做,帮助他们树立一定的规则意识,从而为他们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规则打下扎实的基础。
例如,解决班级中违纪现象的时候,教师必须依法为主,严格按照规章制度办事,力求公正无私,有功必赏,有过必罚,努力在班级当中营造出“执法必严”的制度氛围,使学生心有畏惧,从而更好地推动班级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以人为本,关爱学生
班主任和学生作为两个独立的个体,在交流互动的过程中一定要保持绝对的平等,尤其是班主任,在跟学生交流的时候,一定要本着“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平等地跟学生交流,主动去关爱和开导学生,避免喋喋不休的口头说教。
初中生之所以难管理,不仅仅是因为初中生正值逆反时期,更多地是部分班主任在教育管理中时常保持着高高在上的态度,这种相处模式会给学生一种强烈的抵触情绪,一种被支配的感受。
所以日常交流过程中,教师应当多从学生的角度去思考,感
其所感,想其所想。
如处理班级上的斗殴事件,班主任不必一开始就针锋相对的批评学生,可以先了解事情的起因和经过,分析发生矛盾的具体原因,将矛盾缩小化,随后引导学生自己解决双方的矛盾。
如是教育,既避免了颐气指使,也有效尊重了学生的自尊心,锻炼了其自主化解矛盾的能力。
另外,班主任的关爱必须一视同仁。
尤其是针对班级上的后进生,应当着重关注他们的学习和生活方面的问题,及时与其交流,及时给予帮助,让他们感受到班集体的问题,从而激励他们主动参与到班集体的学习生活中来。
三、三方共育,搭建屏障
想要提升德育工作的时效性,仅仅依靠班主任一己之力是很难完成的,还需要家庭以及社会各方面的支持。
因此,班主任应当加强与学生家长的联系,充分发挥家庭、社会的力量,搭建家校共育的绿色屏障,从而推动德育工作的开展。
首先,在开展德育工作的过程中,班主任应当充分跟学生的家长进行沟通和练习。
可以利用qq 、微信等通讯软件,一方面加强了学校跟家庭之间的交流,另一方面方便了教师了解学生的家庭生活状态,家长了解学生的学校表现,也有助于及时制定解决策略。
如最典型的早恋问题,针对这一问题,班主任应当与家长进行及时的沟通和交流,不可盲目阻截和打击,而是应当慢慢疏导,进行心灵沟通,让学生正确看待男女之间的关系,树立正确的交友观。
其次,在德育工作的开展的过程中,班主任还应充分利用社会的力量,积极带领学生去参加一些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社会实践,发现自身的社会属性以及责任义务,从而帮助学生树立社会责任感。
如,可以在周末的时候,组织班级的学生去周边的养老院去看望孤寡老人,去周边的特殊儿童中心去关爱特殊儿童,清明节清扫烈士陵墓,植树节参加植树等等,让学生做正能量的传播者,亲身感受乐于奉献和关爱他人的成就感的和满足感,从而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综上所述,一名合格的初中班主任应当以身作则,在德育工作中努力树立典范形象,深度落实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平等关爱每一个学生,此外,还应懂得利用家庭、社会的力量,多方合作,共同构建初中生成长的绿色屏障,从而助力其健康快乐成长。
参考文献
[1]新课程下高中班主任德育教育工作的开展策略[J].马正孔.读书文摘2019年06期.[2]网络背景下如何做好高中德育教育工作[J].马爱祥.青少年日记(教育教学研究)2019年05期.
[3]浅谈班级德育教育工作[J].李霓,高宏伟,折婷莲.榆林科技2005年03期.
润物细无声——浅析班主任如何进行初中德育教育
■李 宇 (利辛县望疃学区蒋疃学校 安徽 亳州 236735)
【摘 要】班主任是班级的管理者和教育者,是学生前进路上的指明灯,也是沟通学校、家庭以及社会的教育桥梁。
素质教育背景下,要求班主任能够明确自身教育职责,从自身做起,不断完善自身教育素养,以身作则,将德育思想贯穿到德育工作当中去,以德御行,以德育人,以润物细无声之势熏陶初中生的内心,从而对他们的行为思想产生积极的影响,助力其良性发展。
笔者结合多年教学经验,就初中班主任如何开展德育工作提出几点浅薄的意见,以供各位同仁参考。
【关键词】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策略和方法【中图分类号】G6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20-0075-01引言
目前,我国医药职业院校的德育教育和普通院校相似,以国家统一的教育方针和教育目的设立德育课程为基础,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
从教育模式上来说,利用好中医药文化特色,融入医药职业院校德育教育,才能有效提升成效。
为此对我校来说,要以中医药文化为抓手,把中医药文化融入平时的德育工作中去,不断丰富德育教育内涵,提升德育教育的成效。
一、医药职业院校德育教育主要内容
学校德育是指教育者按照一定的社会或阶级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对受教育者施加思想、政治和道德等方面的影响,并通过受教育者积极的认识、体验与践行,以使其形成一定社会与阶级所需要品德的教育活动。
[1]德育的内容就是:道德教育、思想教育和政治教育,主要分为三个层次:一是基本道德行为规范教育,二是公民道德与政治品质教育,三是较高层次的世界观、人生观与理想教育等。
以中医药文化为抓手 提升医药职业院校德育教育成效
■邓小敏 刘梦如 (广东省河源卫生学校 广东 河源 517000)
【摘 要】德育教育是学校教书育人的重要组成部分,笔者认为,作为医药职业院校,要利用好中医药文化特色,改变传统德育的陈旧老套、灌输说教的单一模式,探索医药职业院校德育教育新途径,切实提升德育教育成效。
【关键词】中医药文化;德育;教育成效【中图分类号】G641;R-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20-0075-02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