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艺术设计》课程教学大纲

合集下载

公共艺术教育教学大纲

公共艺术教育教学大纲

公共艺术教育教学大纲一、课程概述公共艺术教育是指在公共领域开展的各种形式的艺术教育和实践活动,旨在通过艺术教育提升公众的审美素养、文化素质和社会责任感,促进社会文化的发展。

本课程旨在通过理论教学和实践操作,培养学生对公共艺术教育的全面认识和应用能力,使他们成为具备创造力和领导力的公共艺术教育领域的专业人才。

二、课程目标1. 培养学生对公共艺术教育理论的深入理解和批判性思维能力;2. 帮助学生掌握公共艺术教育的实践操作技能,包括项目策划、资源整合、推广等方面的能力;3. 强调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创新意识,培养其对公共艺术教育工作的实践价值和社会责任感;4. 培养学生对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公共艺术教育问题的敏感度和跨文化沟通能力。

三、课程内容1. 公共艺术教育概论- 公共艺术概念和特点- 公共艺术教育的意义和目标- 公共艺术教育的国内外发展情况与趋势2. 公共艺术教育理论- 艺术教育理论基础- 社群教育和社会变革- 公共艺术教育的社会影响力分析3. 公共艺术教育实践- 公共艺术项目策划与管理- 公共艺术资源整合与利用- 公共艺术推广与传播效果评估4. 公共艺术教育案例分析- 国内外知名的公共艺术教育项目案例- 典型的公共艺术教育失败案例分析四、教学方式1. 理论教学采用讲授、研讨、案例分析等方式,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公共艺术教育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模式。

2. 实践操作设计实践操作的环节,让学生深入参与公共艺术项目的策划、实施和推广,提升他们的实践能力。

3. 课外实习鼓励学生到各种公共艺术教育机构或项目进行实习,从实践中积累经验和提升能力。

五、评估方式1. 学习成绩评定考核方式主要包括平时表现、理论考核、实践操作、论文撰写等,形成综合成绩。

2. 课程评价鼓励学生参与课程教学质量评价,及时反馈课程的问题和建议,促进课程的改进和完善。

六、参考教材1. 《公共艺术教育概论》,罗红著,中国人民出版社2. 《社会学与艺术教育》,朱艳华著,上海教育出版社3. 《公共艺术项目管理与推广实务》,刘健著,北京大学出版社七、参考资料1. 中国公共艺术教育网2. 国际公共艺术教育协会3. 中国美术教育与教学研究院以上为公共艺术教育教学大纲,希望能够为公共艺术教育领域的教学工作提供参考,并培养出更多的公共艺术教育专业人才。

中等职业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标准

中等职业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标准

《公共艺术》课程标准一、课程性质公共艺术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

本课程的任务是:通过艺术作品赏析和艺术实践活动,使学生了解或掌握不同艺术门类的基本知识.技能和原理,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增强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丰富学生人文素养与精神世界,培养学生艺术欣赏能力,提高学生文化品位和审美素质,培育学生职业素养.创新能力与合作意识。

二、课程教学目标1.使学生了解不同艺术类型的表现形式.审美特征和相互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培养学生艺术鉴赏兴趣。

2.使学生掌握欣赏艺术作品和创作艺术作品的基本方法,学会运用有关的基本知识.技能与原理,提高学生艺术鉴赏能力。

3.增强学生对艺术的理解与分析评判的能力,开发学生创造潜能,提高学生综合素养,培养学生提高生活品质的意识。

三、教学内容(一)基础模块与九年义务教育相衔接,将有利于提高学生艺术鉴赏能力.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合作精神,且学生普遍具有一定认知基础.喜闻乐见的音乐和美术作为主要内容。

基础模块音乐教学应通过中外不同体裁.特点.风格和表现手法的音乐作品,使学生在情感体验中进一步学习音乐基础知识.技能与原理,掌握音乐欣赏的正确方法与音乐表现的基本技能,提高音乐欣赏能力和音乐素养。

要重点选择旋律优美,具有经典性.代表性和时代感的名曲佳作,分析音乐与生活.音乐与社会.音乐与文化.音乐与情感之间的联系,加深学生对不同时期.不同地区.不同民族音乐所蕴涵的文化内涵与精神品质的理解。

组织.引导学生参加艺术第二课堂和社团实践活动,通过学习观摩.比较分析.感受体验.创作表现,熟悉不同艺术类型,学会欣赏.理解形式美与内涵美的统一,提高审美能力。

要引导学生尊重不同的审美价值取向,发掘学生表现潜能,体验创造乐趣,激发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分析.评价和判断能力。

(二)拓展模块适应不同专业.不同个性特点学生需要,主要内容既可以是基础模块的专项拓展,也可以是与基础模块不同的艺术门类;既可以是与专业相结合的艺术拓展,也可以是具有地方特色的民间艺术。

《公共艺术》课程标准

《公共艺术》课程标准
2.课程设计思路
本课程为中职学前教育专业的基础必修技能课程,教学对象为全日制中等职业专科三年制的学生。本课程的教学思路是本课的教学主要以课堂讲授为主,同时以课堂讨论、课后作业、艺术欣赏、讲座、学生演示等方式为辅助手段,从艺术本质论、艺术门类论、艺术发展论、艺术创作论、艺术作品论和艺术接受论这六大方面循序渐进地深入探索研究艺术发展和创作的本质和规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让学生明确艺术的基本原理和概念范畴问题,让学生重视艺术理论的学习并结合所学理论知识更好地为艺术实践服务。
《公共艺术》课程标准
———————————————————————————————— 作者:
———————————————————————————————— 日期:

《公共艺术》课程标准
一、课程概述
1.课程定位
艺术概论是一门以人类社会一切艺术现象为研究对象概要地论述艺术的基本原理、知识是研究艺术发生的基本规律、阐述艺术的基本性质、艺术活动系统以及艺术种类特点为宗旨的学科体系。这是中等职业学校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必修的基础理论课程之一。它可以帮助学习者认知艺术文化与艺术基本原理。引导学生体会艺术与人生的密切关系,提升艺术文化修养、实现意义化生存梦想。奠定专业学习与艺术创造的艺术学理论基础,观察和分析艺术领域的各种现象,研究艺术的发展规律,探究自我的艺术意识与艺术观念。
本课程共36学时,是以理论为主的职业基础课。计划基础理论课程为24学时,并结合12学时的学生实践互动展示学时,让学生对艺术的本质、审美特征、创作和发展特有清晰地认识并有所思考启发,在学习理论的过程中加入让学生根据论点自由选题从自身专业出发选择作品进行演讲展示,通过学生互动讨论的环节让大家更透彻地理解理论并用于实践中去。
素质
目标

2第二节 歌剧——【《公共艺术》音乐 精品教案】

2第二节  歌剧——【《公共艺术》音乐 精品教案】

《走进歌剧》教案学科音乐课型新授课课时2课时课题《走进歌剧》教材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公共基础课《公共艺术》音乐篇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什么是歌剧及相关的音乐知识。

2、通过欣赏音乐了解歌剧的各种表演形式。

能力目标通过聆听、欣赏,感受音乐作品的情绪,理解作品所塑造的音乐形象和所描绘的内容,提高学生的音乐感受能力、理解能力及探究能力。

情感目标在欣赏乐曲后,能用简单的语言描自己的感受,分享音乐带给我们的人生感悟。

教学重点通过欣赏音乐了解歌剧的各种表演形式教学难点深入歌剧的艺术内涵11教 法启发引导法 视听法 积极评价法学 法体验法 总结归纳法 讨论法附 页教学 环 节教 师 活 动学 生 活 动设 计 意 图 新 课 导 入播放《茉莉花》音乐片段,提出问题:1、 你听过这段音乐吗?2、 你知道这段音乐在那部歌剧中出现过吗? 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歌剧》去体会歌剧的艺术聆听 欣赏 思考从学生熟悉的歌曲茉莉花入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引入课题1聆听欣赏一、视频欣赏、提出问题:1、乐曲的第一段旋律有怎样的特点?表现了怎样的场景?2、乐曲的第二段旋律有怎样的特点?表现了怎样的场面?3、乐曲的第三段旋律有了怎样的变化?预示着主人公会有怎样结局?二、师生总结第一段是欢快的进行曲,表现了斗牛士入场时、英勇、兴奋地场面,第二段旋律柔美,后面又回到了欢快的主题,第三段气氛突变,在不和谐的氛围中预示了主人公悲惨的结局。

欣赏讨论交流启发学生对音乐的想象力、感受力。

11今 夜 无 人 入 睡作 品 作 者 介 绍一、了解作者、演唱者了解作曲家普契尼和演唱者帕瓦罗蒂的生平及代表作。

二、了解故事情节了解无人入睡的歌词和所表达的涵义。

了解作品、作者及演唱者让学生了解作品,为欣赏音乐打好基础聆 听 欣 赏播放音乐,提出问题: 1、歌曲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2、歌曲的旋律有什么特点? 3、歌曲的演唱力度有怎样的变化?师生总结:这首歌曲旋律细腻而抒情,歌曲表达了主人诉说公主要查处自己的身份,自己复杂的内心活动。

公共艺术》课程标准

公共艺术》课程标准

公共艺术》课程标准本课程的目标是让学生了解艺术的基本原理和知识,认识艺术与人生的关系,提高艺术文化修养,为专业研究和艺术创造打下理论基础。

同时,通过深入研究艺术发展和创作的本质和规律,培养学生的艺术素养和思考辩证的能力,让学生能够更好地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中。

三、课程内容本课程共分为六大方面,包括艺术本质论、艺术门类论、艺术发展论、艺术创作论、艺术作品论和艺术接受论。

通过讲授、鉴赏、讨论等方式深入探索研究艺术发展和创作的本质和规律,让学生明确艺术的基本原理和概念范畴问题,重视艺术理论的研究,并结合所学理论知识更好地为艺术实践服务。

四、教学方法本课程的教学主要以课堂讲授为主,同时以课堂讨论、课后作业、艺术欣赏、讲座、学生演示等方式为辅助手段。

通过学生互动讨论的环节,让大家更透彻地理解理论,并用于实践中去。

同时,结合当代美学和文学研究的部分新成果作品的鉴赏,激发学生对艺术本质、规律、创作特征的思考,培养学生的艺术素养和思考辩证的能力。

五、教学评估本课程的教学评估主要以课堂表现、课后作业、学生演示等方式为主要评估手段,通过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估,了解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和对艺术的理解深度。

同时,通过学生演示环节,让学生能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中,展示自己的艺术素养和创造能力。

研究目标:1.提升文化素养,对不同艺术门类及其多样性有鉴别能力;2.了解艺术的主要门类和分类,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3.了解艺术发展的客观规律和根本动力;4.培养独立探索和创作能力,掌握艺术创作的方法和流派;5.增强对艺术作品的认知能力和感悟能力,了解作品的构成因素和艺术美;6.培养全面的艺术认知和审美特性。

教学内容:1.艺术的社会本质和对抽象概念的理解能力;2.艺术门类的分类和关系,艺术互动的美学原则;3.艺术发展的客观规律和根本动力,艺术发生的媒体;4.艺术创作的心理和思维活动,艺术创作的方法和流派;5.艺术作品的构成因素和艺术美,对作品的感悟能力和理解能力;6.艺术作品的展示和欣赏,艺术教学的设计和条件。

《公共艺术——音乐篇》教学大纲

《公共艺术——音乐篇》教学大纲

《公共艺术—音乐篇》教学大纲课程代码:适用专业:通用执笔人:适用学期:审核人:学时:36制(修)订时间:2019.8一、课程定位(一)课程性质《公共艺术—音乐篇》是中职公共艺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素质教育不可或缺的基础必修课程之一。

本课程针对中职学生的特点,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帮助学生了解和学习声乐艺术、器乐艺术、戏剧艺术、影视和舞蹈音乐等艺术表现形式的基础知识,以及如何欣赏与鉴别音乐艺术作品。

同时,本课程还以课堂互动、音乐名片和拓展提高等方式丰富课程内容,采用艺术欣赏、讲座、学生演示等方式作为辅助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能更好地对其进行艺术和人文素质的培养。

(二)课程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作用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能够使学生明确音乐艺术的基本概念、类型等,奠定其专业学习与艺术创造的理论基础。

学生通过学习、欣赏和分析音乐艺术作品,可以了解民族和世界音乐文化的发展情况,深刻感受音乐艺术的魅力,从中探究自我的艺术意识与艺术观念,激发对音乐艺术的热爱,从而提高其审美能力,丰富精神世界,提升艺术文化修养和人文修养。

(三)本课程与其他课程的关系本课程可作为中职学校的公共基础课程,也可作为艺术专业学生的专业必修课程。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可以让学生结合所学理论知识更好地进行艺术实践,为学好其他艺术课程打下坚实基础。

(一)知识目标(1)了解音乐的基础知识。

(2)了解音乐艺术的各种类型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3)了解音乐艺术作品的创作和发展情况。

(4)了解音乐艺术作品的审美和鉴赏规律。

(5)掌握音乐艺术鉴赏的方法。

(二)能力目标(1)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

(2)培养学生基本的音乐观察力、判断力和感受力。

(3)培养学生运用科学的美学观分析和解决艺术实践当中所遇到的问题的能力。

(4)培养学生具备基本的分析和评价艺术作品的能力。

(5)培养学生的艺术创新能力。

(三)素质目标(1)培养学生初步确立科学的艺术观,培养学生健康向上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

中职《公共艺术(音乐篇)》课程标准

中职《公共艺术(音乐篇)》课程标准

中职《公共艺术(音乐篇)》课程标准一、课程描述
二、课程教学设计
三、任务单元划分
四、考核方式
建立平时考核与期末考查相结合的方式,平时考核占55%,期末考查占45%。

五、实施建议
(一)教材建议
1.选用中等职业学校专用公共艺术(音乐篇)教科书;
2. 选用适合课程标准与教科书统一的拓展性学习资料,用以丰富课堂音像资料,从而调动学生学习兴趣。

(二)教学建议
1.加强音乐基础常识在学生中的普及;
2.有选择性的著名作品在学生中进行深入学习。

(三)师资建议
1.精通音乐基础知识的有经验教师;
2. 音乐知识面较广的音乐教师;
3.有较强组织课堂教学能力的教师。

(四)资源利用
注重课程资源和现代化教学资源平台的开发和利用,实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合一,满足高素质学生素质培的要求。

(五)教学评价
1.课程总目标能够按要求严格完成
2. 教学目标基本准确讲授完成;
3.教学课堂组织设计能够顺畅的达到计划效果;
4.学生知识完成情况,与所学知识有密切关联,如:在讲严肃高雅的交响音乐和我国
传统戏曲时,学生兴趣不浓,故而影响知识点的掌握。

建议增加这方面的视频影像及乐曲介绍的资料,以故事的通俗形式与学生的知识点切入,在进行生动的视频影像教学,从而达到调动学生学习高雅音乐的兴趣,争取打开学生对交响音乐的喜爱之门。

公共艺术音乐篇全套教案

公共艺术音乐篇全套教案

公共艺术音乐篇全套教案本节课所学的内容,然后展示给全班。

3、介绍调式和中国民族五声调式的概念,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乐曲。

4、播放器乐曲《序奏》,引导学生聆听、感受乐曲的音乐特点和所描绘的内容。

5、让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对乐曲的感受和想象。

6、通过讨论和总结,帮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器乐曲的表现形式和音乐特点。

7、引导学生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乐曲的感受和体验,培养他们的音乐表现能力。

音乐情绪》教材: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公共基础课《公共艺术》音乐篇课时:2课时课型:新授课知识目标:了解音乐作品的情绪。

能力目标:通过不同的教学手段,引导学生体验音乐、辩听音乐、分析音乐特点及乐曲不同的音乐情绪,完成对音乐作品的理解,激活学生的欣赏热情。

通过对乐曲的欣赏、分析,提高学生的音乐感受能力、鉴赏能力和分析能力。

教学内容和步骤:1.导入:教师通过播放一段音乐,让学生闭目静听,感受音乐所表达的情绪。

然后与学生共同讨论,这段音乐所表达的情绪是什么?如何感受到这种情绪?2.研究:教师介绍音乐情绪的概念,并通过多媒体展示一些音乐作品的情绪特点,让学生了解音乐作品所表达的不同情绪。

3.欣赏:教师播放一段轻快欢快的音乐,让学生辩听音乐的节奏、旋律、音色等特点,分析这段音乐所表达的情绪是什么?如何感受到这种情绪?4.分析:教师播放一段悲伤忧郁的音乐,让学生辩听音乐的节奏、旋律、音色等特点,分析这段音乐所表达的情绪是什么?如何感受到这种情绪?5.总结:教师与学生共同总结不同音乐情绪的特点及其表达方式,让学生了解音乐情绪对人们情感的影响。

6.练:教师播放一段音乐,让学生辩听音乐的情绪,并通过画画、写诗等方式表达自己对音乐情绪的感受。

7.作业:让学生选一首自己喜欢的音乐,分析这首音乐所表达的情绪,并写下自己的感受。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更好地了解音乐情绪的概念,感受不同音乐情绪的特点,并能够通过辩听音乐的特点,分析音乐所表达的情绪。

公共艺术(美术篇)中国书法教学设计

公共艺术(美术篇)中国书法教学设计
2.学生:观看并思考问题
3.教师点评总结欣赏中国书法的三大标准:
(1)点画的线条美。
(2)结构的造型美。
(3)章法的整体美。
1.活跃课堂气氛,引起学生兴趣。
2.通过对比认识,完成知识目标,解决本节课的教学重点
教师引领学生欣赏隶书《曹全碑》和《乙瑛碑》。
1.PPT展示隶书《曹全碑》和《乙瑛碑》。
2.教师引导式分析最具代表性的隶书书法作品《曹全碑》和《乙瑛碑》,根据欣赏中国书法的三大标准对其作品进行讲述。
教学方法
为了提高学生的艺术感知、审美判断、创意表达和文化理解艺术学科核心素养,结合教学目标及学情分析,我采取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采用赏析法、讲授法、演示法、讨论法等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中不断寻找学生优点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信心。
教学准备
(一)教学环境:课前清点人数,学生分组就坐,检查多媒体教室硬件。
3.教师利用PPT展示板书。
4.体会笔墨情趣,提高文化素养,热爱传统文化,促进身心发展。
巩固知识,掌握知识点及方法,提高审美能力。
作业布置
(2分钟)
作业布置
1.利用课余时间组织学生参观书法作品展,根据所学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撰写感受及体会。
2.结合APP线下同步学习。
3.预习下节内容。
1.促进知识内化。
(五)授课时间:1课时(45分钟)
教学目标
根据国家教育部制定的《中等职业学校艺术课程标准》(2020年版)规定,公共艺术课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课程的目标是坚持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等方式参与艺术鉴赏与艺术实践活动,发展艺术感知、审美判断、创意表达和文化理解艺术学科核心素养。据此,结合本次课教学内容的具体特点、学生情况,确定以下几个教学目标:

《公共艺术》课程标准

《公共艺术》课程标准

《公共艺术》课程标准一、课程概述1.课程定位艺术概论是一门以人类社会一切艺术现象为研究对象概要地论述艺术的基本原理、知识是研究艺术发生的基本规律、阐述艺术的基本性质、艺术活动系统以及艺术种类特点为宗旨的学科体系。

这是中等职业学校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必修的基础理论课程之一。

它可以帮助学习者认知艺术文化与艺术基本原理。

引导学生体会艺术与人生的密切关系,提升艺术文化修养、实现意义化生存梦想。

奠定专业学习与艺术创造的艺术学理论基础,观察和分析艺术领域的各种现象,研究艺术的发展规律,探究自我的艺术意识与艺术观念。

2.课程设计思路本课程为中职学前教育专业的基础必修技能课程,教学对象为全日制中等职业专科三年制的学生。

本课程的教学思路是本课的教学主要以课堂讲授为主,同时以课堂讨论、课后作业、艺术欣赏、讲座、学生演示等方式为辅助手段,从艺术本质论、艺术门类论、艺术发展论、艺术创作论、艺术作品论和艺术接受论这六大方面循序渐进地深入探索研究艺术发展和创作的本质和规律。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让学生明确艺术的基本原理和概念范畴问题,让学生重视艺术理论的学习并结合所学理论知识更好地为艺术实践服务。

本课程教学内容以中等艺术教育“十二五”部级教材《艺术概论》为主,结合其他《艺术概论》教材书籍和当代美学和文学研究的部分新成果作品的鉴赏,以讲授为主、鉴赏、讨论、为辅,激发学生对艺术本质、规律、创作特征的思考,并根据当下社会艺术领域的发展现状为例结合艺术理论进行分析,培养学生的艺术素养和思考辩证的能力。

本课程共36学时,是以理论为主的职业基础课。

计划基础理论课程为24学时,并结合12学时的学生实践互动展示学时,让学生对艺术的本质、审美特征、创作和发展特有清晰地认识并有所思考启发,在学习理论的过程中加入让学生根据论点自由选题从自身专业出发选择作品进行演讲展示,通过学生互动讨论的环节让大家更透彻地理解理论并用于实践中去。

二、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们能较系统地把握马克思主义关于艺术的基本原理、原则,作为艺术创作者从理论上认识艺术的本质,特性及艺术发生的客观规律,从宏观上把握艺术审美的特点和规律,进而树立健康向上的艺术观、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培养学生运用科学的美学观分析和解决艺术实践当中所遇到的问题,激发对艺术学习的历史责任感,使学生们的艺术创作更有自觉性,更有思想性,更有创新性,为中国的艺术发展做出贡献。

公共艺术设计开设课程

公共艺术设计开设课程

专业基础课
《设计素描及透视》32、《平面构成》32、《色彩构成》32、《立体构成》32、
《版式设计》32、《图案创意设计》32、
专业技能课
《AutoCAD基础设计》32(为室内外环境设计课准备)、
《Photoshop基础设计》32、
《3DS MAX基础设计》64(为室内外环境设计课、为文创衍生及装置课-设计准备)
《Sketchup室内设计与渲染》64(为室内外环境设计课准备)
《Rhino犀牛建模设计与渲染》64(为文创衍生及装置课-设计)
《Lumion》64。

(为室内外环境设计课漫游动画准备)
项目课
《城市公共设施艺术设计》48
《漆画艺术设计》64
《纤维艺术设计》48
《木器家具艺术设计》64
《室外环境设计》64
《公共空间室内设计》64
《陈列展示设计》64
《文创衍生设计》64
《插花技术与花艺陈列设计》64
《灯光及照明设计》32
拓展课
《中外工艺美术史》32
《中国民间美术赏析》32。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为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建设,促进普通高等学校艺术教育工作健康开展,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的精神和《学校艺术教育工作规程》(教育部令第13号)的要求,在总结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建设和教育教学改革经验的基础上,特制定本方案,作为普通高等学校设置公共艺术课程、制订课程教学大纲的依据.本方案适用于全国普通高等学校非艺术类专业.一、课程性质公共艺术课程是为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高素质人才而设立的限定性选修课程,对于提高审美素养,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塑造健全人格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公共艺术课程与高等学校其他公共课程同样是我国高等教育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等学校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

公共艺术课程教学是高等学校艺术教育工作的中心环节。

二、课程目标在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的学习实践中,通过鉴赏艺术作品、学习艺术理论、参加艺术活动等,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培养高雅的审美品位,提高人文素养;了解、吸纳中外优秀艺术成果,理解并尊重多元文化;发展形象思维,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感受美、表现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促进德智体美全面和谐发展。

三、课程设置普通高等学校应将公共艺术课程纳入各专业本科的教学计划之中,专科可参照执行。

每个学生在校学习期间,至少要在艺术限定性选修课程中选修1门并且通过考核。

对于实行学分制的高等学校,每个学生至少要通过艺术限定性选修课程的学习取得2个学分;修满规定学分的学生方可毕业。

艺术限定性选修课程包括《艺术导论》、《音乐鉴赏》、《美术鉴赏》、《影视鉴赏》、《戏剧鉴赏》、《舞蹈鉴赏》、《书法鉴赏》、《戏曲鉴赏》。

教育部部属学校、“211工程"学校,以及省属重点学校应开足开齐上述课程。

其他学校应该努力创造条件,通过2到3年的努力尽快予以开设。

各高等学校可根据本校学科建设、所在地域等教育资源的优势以及教师的特长和研究成果,开设各种具有特色的艺术任意性选修课程或系列专题讲座,以满足学生的不同兴趣和需求。

公共艺术课程设计

公共艺术课程设计

公共艺术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公共艺术的基本概念,掌握至少三种公共艺术形式及其特点。

2. 学生能描述和分析至少两件著名的公共艺术作品,了解其背后的文化意义和社会价值。

3. 学生能了解公共艺术与城市文化、社区发展的关系,认识到其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性。

技能目标:1. 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和讨论,提升观察力、表达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2. 学生能运用所学知识,小组合作设计并创作一件公共艺术作品,提高团队协作和创新能力。

3. 学生能运用所学知识,对身边的公共艺术作品进行评价,提出自己的观点和建议。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培养对公共艺术的兴趣,激发对美的追求和创造力。

2. 学生在创作过程中,学会尊重他人意见,培养合作精神和社会责任感。

3. 学生通过公共艺术的学习,增强对本土文化的认识,树立文化自信,关注社会公共事务。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公共艺术课程,旨在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了解公共艺术的基本知识,培养审美情趣,提高创新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学生特点:六年级学生具有一定的认知能力和审美素养,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善于表达自己的观点,但需要进一步培养观察力、合作精神和创新能力。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合作学习,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同时,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得到全面发展。

二、教学内容1. 公共艺术基本概念:介绍公共艺术的概念、特点及其与城市文化、社区发展的关系。

- 教材章节:第一章 公共艺术概述2. 公共艺术形式及案例分析:分析雕塑、壁画、装置艺术等至少三种公共艺术形式,以著名作品为例,讲解其创作背景、艺术手法和文化价值。

- 教材章节:第二章 公共艺术形式与案例分析3. 公共艺术创作方法与过程:讲解公共艺术创作的基本方法、流程和技巧,引导学生进行创意思考和团队合作。

- 教材章节:第三章 公共艺术创作方法4. 公共艺术评价与鉴赏:介绍公共艺术评价的标准和方法,指导学生如何鉴赏公共艺术作品,提高审美能力。

公共艺术考察教学大纲模板

公共艺术考察教学大纲模板

公共艺术考察教学大纲模板公共艺术考察教学大纲模板引言:公共艺术是一种以城市空间为媒介的艺术形式,通过艺术作品的展示,使公众能够参与其中,从而促进社会互动和文化交流。

公共艺术考察教学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可以帮助学生深入了解公共艺术的历史、发展和意义。

本文将提供一份公共艺术考察教学大纲模板,以帮助教师设计教学计划。

一、教学目标1. 了解公共艺术的定义、特点和分类;2. 熟悉公共艺术的历史背景和发展过程;3. 掌握公共艺术对社会和文化的影响;4. 培养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和创造力。

二、教学内容1. 公共艺术的定义和特点a) 解释公共艺术的概念,包括其在城市空间中的展示形式;b) 分析公共艺术与私人艺术的区别,如观众、目的等。

2. 公共艺术的分类a) 根据材料分类,如雕塑、壁画等;b) 根据主题分类,如纪念碑、纪念馆等;c) 根据形式分类,如装置艺术、街头艺术等。

3. 公共艺术的历史背景和发展过程a) 回顾公共艺术的起源和发展历程,如古代公共艺术、现代公共艺术等;b) 分析不同历史时期公共艺术的特点和风格。

4. 公共艺术对社会和文化的影响a) 探讨公共艺术在城市发展中的作用,如提升城市形象、增加居民幸福感等;b) 分析公共艺术与社会问题的关系,如环境保护、社会公正等。

5. 公共艺术的鉴赏与创造a) 学习公共艺术的鉴赏方法,如审美标准、艺术语言等;b) 培养学生的艺术创造力,通过设计公共艺术作品来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情感。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通过讲解和示范,向学生介绍公共艺术的相关知识和技巧;2. 实地考察:组织学生参观公共艺术作品,亲身体验和感受;3. 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就特定的公共艺术作品展开讨论和分析;4. 创作实践:鼓励学生设计和制作自己的公共艺术作品,展示个人创造力。

四、评价方式1. 考察报告:要求学生撰写考察报告,总结考察过程中的观察和体验;2. 作品展示:要求学生展示自己设计和制作的公共艺术作品,并进行评价和讨论;3.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参与度和贡献。

1第一节 话剧——【《公共艺术》音乐 精品教案】

1第一节  话剧——【《公共艺术》音乐 精品教案】

《走进话剧》教案学科音乐课型新授课课时2课时课题《话剧》教材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公共基础课《公共艺术》音乐篇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了解戏剧的表演形式以及话剧的表演形式。

能力目标通过欣赏话剧,了解剧中人物的表现和语言在塑造人物形象中起到的作用。

情感目标在欣赏乐曲后,能用简单的语言描述自己的感受,聆听自己对人生的感悟。

教学重点了解戏剧的表演形式以及话剧的表演形式教学难点深入理解话剧深刻的内涵教法启发引导法视听法积极评价法11学 法体验法 总结归纳法 讨论法附 页教学 环 节教 师 活 动学 生 活 动设 计 意 图新 课 导 入播放话剧《茶馆》片段1、 你认为这是一种什么样的舞台表演艺术形式?2、 这部话剧的名字是什么?观看视频 认识话剧通过观看视频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为学习话剧打好基础。

相认一、作者简介了解作者的生平和代表作。

二、《雷雨》剧情简介教师讲解故事概要,让学生对作品有初步的了解三、理清人物关系1、基本人物:两个家庭,八个成员。

2、四种关系:①主仆:鲁贵、鲁侍萍、四凤是周家的仆役。

②夫妻:周朴园——鲁侍萍。

周朴园——繁漪。

鲁贵——鲁侍萍3、多种关系的交织:周朴园——鲁侍萍:夫妻,主仆关系。

周朴园——鲁大海:父子,资本家与工人的关系。

周繁漪——周萍:母子,情人关系。

周萍——四凤:兄妹,情人关系。

鲁大海——周萍、周冲:兄弟,下人与少爷关系。

鲁侍萍——周萍:母子,下人与少爷关系。

周冲——四凤:兄妹、恋爱关系。

三、《相认》片段欣赏播放视频,提出问题:了解作者、作品故事情节及里面的人物关系。

观看视频。

为更好的学习话剧雷雨奠定基础,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111话剧戏 剧话剧指以对话为主的戏剧形式。

话剧虽然可以使用少量音乐、歌唱等,但主要叙述手段为演员在台上无伴奏的对白或独白。

演员通过身体和语言老表现错综复杂的人物关系和线索。

深入理解话剧的表演形式聆听总结师生共同总结、提高学生对作品的分析能力、总结概括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公共艺术设计》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公共艺术设计》课程编码:
学时:60学时学分:4学分
开课学期:第3学期
课程类别:必修
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
适用专业:艺术设计(环境艺术方向)
先修课程:《装饰基础》《三大构成》《素描》《色彩》
一、课程的性质、目的与任务:
本课程是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一门必修课程,通过讲授公共艺术品(环境中的雕塑与壁画)的设计与制作,使学生了解雕塑与壁画的基本特征,及在建筑空间和环境中的作用,使学生具有设计创新能力和公共艺术品鉴赏与应用能力,并掌握雕塑与壁画的设计与制作方法,提高环境艺术设计的综合设计能力。

二、基本要求:
能较好理解并运用雕塑与壁画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掌握雕塑与壁画设计与制作的基本过程、各阶段的工作内容和相互过程;理解壁画、雕塑和公共环境空间的和谐关系。

三、教学内容:
雕塑部分:
(一)装饰雕塑发展简史
1.原始社会
2.奴隶社会及先秦文明
3.封建社会秦汉艺术至晚清
4.现代装饰雕塑
(二)装饰雕塑的类型特征
1.空间状态类之——装饰性圆雕
1.1圆雕的特征(理解)
1.2圆雕技法(掌握)
2.空间状态类之——装饰性浮雕
2.1浮雕的特征(理解)
2.2浅浮雕特征(理解)
2.3浮雕技法(掌握)
3.从属物象类
3.1装饰雕塑(掌握)
3.2器物装饰雕塑(掌握)
(三)装饰雕塑的材质肌理
1.天然材料
1.1材质的优点及局限(理解)
1.2材质的优点及局限(理解)
1.3石材质的优点及局限(理解)
2.人造材料
2.1机非金属材料:陶瓷、玻璃、水泥(理解)2.2金属材料:铜、铁(铸造/锻造)(理解)
2.3有机高分子材料:塑料、玻璃钢(理解)(四)装饰雕塑的设计与制作
1.装饰雕塑的构思及草图设计(掌握)
(五)装饰雕塑与内外环境空间的和谐关系(理解)壁画部分:
(一)装饰壁画的装饰规律与形式法则
1.装饰规律
1.1归纳与概括(掌握)
1.2夸张与变形(掌握)
1.3平面与立体(掌握)
1.4分解与构成(掌握)
1.5对比与统一(掌握)
2.形式法则
2.1均齐(掌握)
2.2平衡(掌握)
2.3节奏(掌握)
2.4韵律(掌握)
(二)装饰壁画的构图
1.格律体构图(理解)
2.平视体构图(理解)
3.立视体构图(理解)
4.自由体构图(理解)
(三)壁画的色彩与环境的统一
1.单纯化(理解)
2.抽象化(理解)
3.秩序化(理解)
4.理想化(理解)
(四)壁画的内容与风格
1.内容:历史/爱情/战争/和平等(了解)
2.风格:民族性/时代感(了解)
(五)壁画的材质与工艺
1.自然材料及工艺(了解)
2.人造材料及工艺(了解)
(六)壁画受环境条件的限制具有适宜性
1.与建造风格适宜(理解)
2.与观赏者视觉功能相适宜(理解)
3.应选择与主题表现相适宜的材质(理解)
4.应选择合理的工艺(理解)
(七)壁画的空间形态
1.壁面形态(了解)
2.空间形态(了解)
(八)壁画的设计与制作
1.装饰壁画的构思及草图设计(掌握)
2.装饰壁画的材料选择及制作(掌握)
四、课程作业教学环节要求:
1、实地调研要求
对公共空间的室内外雕塑与壁画进行考察,对广场、公园等景观雕塑进行考察,了解其内容、风格、材料、尺度及其与建筑和景观的协调关系;对给定的图纸进行现场实地调研,在尊重建筑空间的基础上,进行深入全面的分析和研究,提出设计原则和方法。

2、课程设计要求
对某公共空间的室内外公共艺术品进行设计,如广场(或公园、步行街)整体景观中的雕塑与壁画进行设计,要求以整体性原则和美学特征为前提,充分考虑到在该环境下人的行为活动和心理特征,尊重地域特征,注重雕塑与壁画和建筑空间或环境景观的和谐关系。

图纸部分要求包括雕塑或壁画的设计构思草图3至5套方案,在此基础上优选1套方案完善成正式图稿,选择合适的材料放稿制作1平方米左右的雕塑或壁画实物。

内容授课
五、学时分配:
教学各环节
时数讲课设计调研实验讲评
其它
1.壁画或雕塑设计基本理论22
2.壁画或雕塑设计国内外作品欣赏22
3.实地调研44
4.壁画或雕塑的构思及草图设计1212
5.壁画或雕塑的材料选择44
6.壁画或雕塑的制作(中期)1616
7.壁画或雕塑的制作(后期效果)20164
共计60
六、考核及评分标准:
总成绩按优、良、中、及格、不及格五级评定。

以下为考核成绩评分标准:平时25%
作品方案讲析25%
作品50%
七、教学大纲使用说明:
根据60学时实际情况,只能选雕塑或壁画其一进行教学,在学完本课程后,
应在实践中得以应用,并巩固所学知识。

八、课程主要参考书:
《装饰雕塑艺术》许正龙著江西美术出版社
《室外环境雕塑》(美)布鲁克巴里编轻工业出版社
《园林雕塑小品》区伟耕编著新疆科技出版社
制定人:沈晓东
审定人:张睿峰
批准人:吴雅君
二0一一年八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