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黑龙江省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字词书写 (共1题;共1分)
1. (1分)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他们保持着青年的全部特征:爱冒险,爱生活,爱争斗,精力充pèi________,头脑活yuè________,无论他们多么年老,到死也是年轻的。
好像ɡuī________鱼迎着激流,他们天fù________的本性就是迎向岁月的激流。
二、情景默写 (共1题;共6分)
2. (6分)(2020·北京模拟) 默写。
(1)但愿人长久,________。
(苏轼《水调歌头》)
(2) ________,一览众山小。
(杜甫《望岳》)
(3) ________,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4)采菊东篱下,________。
(陶渊明《饮酒》)
(5)北风卷地白草折,________。
忽如一夜春风来,________。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6)当新冠病毒疫情来袭,国家处于危难之际,以钟南山院士为代表的医护工作者们临危受命,挺身而出,奋战在疫情最前线。
他们的行为充分体现了诸葛亮《出师表》中的“________”。
(7)动物,是大自然的精灵,也是人类的朋友。
在白居易《钱塘湖春行》“几处早莺争暖树,________”的诗句中,我们看到了早春的勃勃生机;在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________,闻道龙标过五溪”的诗句中,我们听到了诗人对朋友的思念之情;在陶渊明《饮酒》“________,飞鸟相与还”的诗句中,我们悟到了田园生活的闲适与美好。
善待动物就是善待我们自己。
三、文言文阅读 (共2题;共4分)
3. (1分)找出通假字并解释
①秦王不说________通________意思是________
②故不错人意________通________意思是________
③仓鹰击于殿上________通________意思是________
④军士吏被甲________通________意思是________
⑤天子为动,改容式车________通________意思是________
⑥必得裨补阙漏________通________意思是________
4. (3分) (2018九下·绿园模拟)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出师表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
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
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
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
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
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
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
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
臣不胜受恩感激!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1)“表”是古代向帝王________的一种文体,作者________(人名)是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
(2)解释下列划线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①恢弘志士之气________
②陟罚臧否________
③以昭陛下平明之理________
④遂许先帝以驱驰________
(3)诸葛亮为实现刘备“兴复汉室统一中原”的遗愿,临行前在表文中向刘禅提出了哪几条建议?其中强调的最重要的一条是什么?
(4)诸葛亮为蜀汉的江山大业一生戎马倥偬鞠躬尽瘁,第六段作者自叙身世志向,追述刘备三顾茅庐经历的目的是什么?
(5)请说说本文结尾处“临表涕零,不知所言”所蕴含的复杂情感。
四、名著阅读 (共2题;共2分)
5. (1分) (2017七上·新乡期末) 名著阅读,根据要求答题。
(1)《西游记》的作者是明代的________。
《朝花夕拾》原名为________。
(2)下面关于名著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 . 鲁迅的《朝花夕拾》是一部散文集,里面收录十篇文章,如《五猖会》《狗·猫·鼠》《孔乙己》《范爱农》等。
B . 《阿长与<山海经>》中作者鲁迅抓住阿长的性格特征如实来写,把一个纯朴善良,但在某些方面又颇为
愚昧的农村妇女写活了。
C . 《西游记》是一部被老舍先生称之为“神魔小说”,被林庚先生称之为“童心之作”的古典文学名著。
D . 《西游记》中的故事大多情节曲折,扣人心弦,其中的大闹五台山、三打白骨精、车迟国斗法等故事尤为精彩。
6. (1分)阅读下列名著选段,回答问题。
这是一个高大身材,长头发,眼球白多黑少的人,看人总像在渺视。
他蹲在席子上,我发言大抵就反对;我早觉得奇怪,注意着他的了,到这时才打听别人:说这话的是谁呢,有那么冷?认识的人告诉我说:他叫范爱农,是徐伯荪的学生。
我非常愤怒了,觉得他简直不是人,自己的先生被杀了,连打一个电报还害怕,于是便坚执地主张要发电,同他争起来。
结果是主张发电的居多数,他屈服了。
其次要推出人来拟电稿。
“何必推举呢?自然是主张发电的人啰!”他说。
我觉得他的话又在针对我,无理倒也并非无理的。
……
从此我总觉得这范爱农离奇,而且很可恶。
天下可恶的人,当初以为是满人,这时才知道还在其次;第一倒是范爱农。
中国不革命则已,要革命,首先就必须将范爱农除去。
然而这意见后来似乎逐渐淡薄,到底忘却了,我们从此也没有再见面。
直到革命的前一年,我在故乡做教员,大概是春末时候罢,忽然在熟人的客座上看见了一个人,互相熟视了不过两三秒钟,我们便同时说:(1)联系原著,概括鲁迅与范爱农交往的三件事。
(2)作者开篇从和范爱农的矛盾冲突写起,这是什么写法?有什么作用?
五、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8分)
7. (5分)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不一样的爱
①有件事,让我特别感激我的父母,觉得他们了不起。
长大后,我有时猜想,如果不是那样,我是否已经成为江洋大盗?
②那时候,我大概七八岁,和邮电大院里的孩子一起到郊外玩。
在河滩上,我们欣喜地发现了大片的西瓜地,西瓜只有皮球大小。
确认是西瓜后,所有的小孩都疯狂了。
我们扑进瓜地,非常享受亲手摘瓜的感觉。
我不知道别的孩子的情况,只知道我见了大的就扔了小的,最后留了两个比皮球大点的西瓜,反正糟蹋了不少。
③几个农民是包抄过来的,在呐喊声中,六七个小孩人赃俱获。
在把我们押送回家的路上,农民一路恶声威胁,要给这帮小偷灌粪!这让我极度恐惧。
在我的记忆中,这是第一次也是唯一的一次,用天塌地陷形容那种绝望和自卑毫不为过。
我们都知道自己错了,一个个垂头丧气,任凭农民愤怒宣判。
六七个孩子排成一行,就那样以小偷的耻辱形象,被揪进了成人的世界。
④惨剧才刚刚拉开帷幕。
除我之外,所有孩子的家庭,随着农民拿到索赔款的离去,都响起了鬼哭狼嚎般的家
暴声。
有个叫小梅的领头大孩子,竟然被她父亲吊起来用皮带抽。
我心惊胆战地悄悄走过去,然后惊恐地溜走。
她的哭叫声和被打时尖利的认错声,非常刺耳。
一个院子里,到处是恐怖绝望的哀号,还有父母的怒骂和摔打的声音。
⑤我父母给了农民钱,一个西瓜两元,共四元。
据说那时九块钱即一个人的月生活费。
所以,索赔是巨额的,农民是用西瓜结子再生西瓜的方法计算损失的。
我忐忑地等待父母对我的惩罚,但是他们始终谈笑自若,付钱的时候,还笑着调侃了我两句。
然后他们就忙自己的事了。
当我在院子里惊心游走,听着各家各户痛打孩子的惨烈之声时,我对自己命运的焦虑到了崩溃的地步。
⑥然而,我的事就这么过去了,后来居然成为我们家的一个笑谈和趣闻。
开始我还无地自容,但我父母始终坦荡安然,他们的笑脸如一面明净的镜子,在那个镜子里,我隐约看到了自己的健康纯净。
⑦可惜极度敏感的我,一直到很大才明白我父母的伟大拒绝。
他们压根就不接受那些农民对小孩的严厉惩罚。
我父母也许自己都不知道,他们与院子里其他父母完全不同的教育方式所给予我的有力呵护和巨大的心灵解放。
⑧如果事情相反,我想以我的年龄﹑我的个性,即使不逆反成为小偷,内心的扭曲也是难免的。
很多父母对孩子的爱,是从不顾及孩子的感受的。
⑨当然,我父母也不是神仙,两个哥哥太捣乱的时候,父亲偶尔也教训他们。
但是,我终生铭记的是我父母在我精神危机时刻的笑脸。
(1)阅读全文,在下面横线上填写表现“我”心理变化的词语。
________→绝望自卑→________→ 渐渐释然
(2)结合具体语境,分析选文第⑥段中画线句子的表达效果。
(3)文章结尾句说“我终生铭记的是我父母在我精神危机时刻的笑脸”。
你是如何理解此句中“笑脸”一词的?
(4)人们常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把本文与《背影》和《我的母亲》作一番比较,我们会发现,三个家庭给予孩子的既有共同点――爱,又有区别。
除了爱,三篇文章中的“我”各自从亲人那里学到了什么?请结合具体内容分析。
《不一样的爱》
《我的母亲》
《背影》
8. (3分)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秋天的怀念
史铁生
双腿瘫痪后,我的脾气变得暴怒无常。
望着望着天上北归的雁阵,我会突然把面前的玻璃砸碎;听着听着李谷一甜美的歌声,我会猛地把手边的东西摔向四周的墙壁。
母亲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
当一切恢复沉寂,她又悄悄地进来,眼边红红的,看着我。
“听说北海的花儿都开了,我推着你去走走。
”她总是这么说。
母亲喜欢花,可自从我的腿瘫痪后,她侍弄的那些花都死了。
“不,我不去!”我狠命地捶打这两
条可恨的腿,喊着,“我可活什么劲儿!”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声说:“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
可我却一直都不知道,她的病已经到了那步田地。
后来妹妹告诉我,她常常肝疼得整宿整宿翻来覆去地睡不了觉。
那天我又独自坐在屋里,看着窗外的树叶“唰唰啦啦”地飘落。
母亲进来了,挡在窗前:“北海的菊花开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
”她憔悴的脸上现出央求般的神色。
“什么时候?”“你要是愿意,就明天?”她说。
我的回答已经让她喜出望外了。
“好吧,就明天。
”我说。
她高兴得一会儿坐下,一会儿站起:“那就赶紧准备准备。
”“哎呀,烦不烦?几步路,有什么好准备的!”她也笑了,坐在我身边,絮絮叨叨地说着:“看完菊花,咱们就去‘仿膳’,你小时候最爱吃那儿的豌豆黄儿。
还记得那回我带你去北海吗?你偏说那杨树花是毛毛虫,跑着,一脚踩扁一个……”她忽然不说了。
对于“跑”和“踩”一类的字眼儿,她比我还敏感。
她又悄悄地出去了。
她出去了,就再也没回来。
邻居们把她抬上车时,她还在大口大口地吐着鲜血。
我没想到她已经病成那样。
看着三轮车远去,也绝没有想到那竟是永远的诀别。
邻居的小伙子背着我去看她的时候,她正艰难地呼吸着,像她那一生艰难的生活。
别人告诉我,她昏迷前的最后一句话是:“我那个有病的儿子和我那个还未成年的女儿……”
又是秋天,妹妹推我去北海看了菊花。
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红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秋风中正开得烂漫。
我懂得母亲没有说完的话。
妹妹也懂。
我俩在一块儿,要好好儿活……
(1)如果将这篇文章标题中的“秋天”两字去掉好吗?为什么?
(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运用了哪种写作顺序?有何作用?
(3)文章第一,二两段反复写到母亲要推“我”去看北海的菊花,为什么?
(4)第三段中画波浪线部分是什么描写?表现了什么?
(5)最后一段为什么要着重写北海的菊花?
六、诗歌鉴赏 (共1题;共2分)
9. (2分) (2019七上·德惠月考)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春夜洛城闻笛
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1)《春夜洛城闻笛》中的“闻”在诗中的意思是________。
(2)请用生动的语言描绘“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所描写的情景?
(3)诗的后两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七、命题作文 (共1题;共1分)
10. (1分)与悦读结伴而行,可让我们懂得“立定脚跟欣赏”,可让我们体会书里书外美好的人生,可使我们接受真善美的洗礼,产生灵魂的愉悦。
请以《我的悦读》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1)要有自己的经历、体验和感悟,不得抄袭。
(2)文体自选(戏剧、诗歌除外),不少于600字。
(3)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地名。
参考答案一、字词书写 (共1题;共1分)
1-1、
二、情景默写 (共1题;共6分)
2-1、
2-2、
2-3、
2-4、
2-5、
2-6、
2-7、
三、文言文阅读 (共2题;共4分)
3-1、
4-1、
4-2、
4-3、
4-4、
4-5、
四、名著阅读 (共2题;共2分)
5-1、
5-2、
6-1、
6-2、
五、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8分)
7-1、
7-2、
7-3、
7-4、
8-1、
8-2、
8-3、
8-4、
8-5、
六、诗歌鉴赏 (共1题;共2分)
9-1、
9-2、
9-3、
七、命题作文 (共1题;共1分)
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