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好学校管理的三支队伍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抓好学校管理的三支队伍
作者:冯庆科
来源:《基础教育参考》2014年第16期
办人民群众满意的教育,必须有群众满意的校长队伍、教师队伍和教育教学质量,而能否做到“满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校管理质量的高低。

下面,笔者结合自己的管理经验和体会,就学校管理方面谈点粗浅的看法。

一、抓好管理队伍
一是以教师为本,做好学校的管理工作。

从发展的角度来看,学校的一切工作都是为了学生的发展、教师的发展和教育的发展。

可以说,管理就是发展。

而学校管理的主要对象是教师,学校的教育目标和一切教学活动都要通过教师才能得以实现和完成。

因此,在学校发展中,我们应以教师为本,做好学校的管理工作;同时,优秀的教师才是学校发展的根本。

二是正确做好“管”与“理”的工作。

作为校长不仅重“管”,更要重“理”。

教是为了不教,管也是为了不管。

我们要让制度“硬”管理在学校管理中逐渐隐退。

这样,学校的精神文化、共同的价值观、团队精神等就会成为教职工的最高“领导”。

心理学告诉我们,人性中最深切的心理动机,就是渴望被人赏识,即人都有被重视的欲望。

这种欲望一旦得到满足,工作积极性就会提高。

作为校长应用自己的事业心唤起教师的事业心,用自己的责任感激发教师的责任感,起到引领作用。

校长引领的最终目的是让教师处理好各种矛盾、规划好专业发展、正确看待学生的言行,从而使其心情舒畅地工作。

如何“理顺”教师与学生、校长与教师、教师与学生家长等各种关系,让校长与教师相互理解、师生相互关爱、教师与家长相互尊重,形成其乐融融的和谐校园是“理”的最高目标。

三是校长在学校管理中担当的主要任务。

即出思想,明思路,培养一支具有较强执行力的干部队伍。

要让中层干部、班子成员人人有事干,责权到位,作为校长就必须懂得适时放权,充分调动各岗位负责人的积极性,该放手时就放手。

校长应当相信90%以上的事情别人比自己做得更好,要集中精力做“大事”——出思路、作决策、谋发展,不必在细枝末节上耽误工夫。

要充分发挥各管理人员的能力与水平,校长就要根据他们的能力和特长,合理安排其岗位。

这样,才会使班子之间更加和谐、团结,共同谋划学校发展。

二、提高教师素质
教师队伍管理说到底是如何提高教师的业务能力和工作积极性。

一所学校如果没有教师的辛勤工作和有效付出,就不会办出人民群众满意的教育。

为此,学校在评价教师时,要注意以激励为主,重在扬长、发现与肯定每一位教师的独到之处。

好教师在不同阶段有不同的标准。

如80年代以“五个一”为标准,即一口普通话,一手好板书,一副好口才,一笔好文章,一套好方法。

这主要是侧重于教师基本功的考核。

90年代在前面“五个一”基本功的基础上,增添了学生评价教师,要求教师要有精、气、神,有个性,懂得美。

可见,新世纪好教师的标准进一步提升了。

现在的教师必须有三大魅力,即知识的魅力、教学艺术的魅力、教师人格的魅力,才能占领课堂阵地,征服学生心灵。

具体表现在,教师是否解放了学生的身心,发现了学生身上的闪光点,激励了学生乘风破浪、永不言败、奋然前行的动力。

学校办学有三大目标:一是出优秀毕业生,二是出优秀教师,三是出先进的办学经验和理论。

培养优秀教师是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学校必须有培养计划和措施,如在3-5年内应培养多少名优秀教师。

当然,学校配套措施中的物质激励手段也要跟上,要满足教师的正当要求与合理需求。

每个人一生都要做很多事情,以怎样的态度、用什么方法做事,决定着一个人成就的大小,也决定了其人生价值的大小。

同样是做事,同样的光阴,同样的环境,同样的条件,其结果截然不同。

这关键是做事的态度。

作为学校管理者,应该思考如何改变教师的现状,让其快乐的工作与生活。

在学校管理过程中,我们要去认真倾听教师、学生、家长的心声,特别是教师的心声。

为政之要,唯在得人;感人心者,莫先乎情。

校长不要两只眼睛只盯着教师的工作,把工作关系看作维系管理的唯一链条;没有感情的管理只能是冷血的管理,其效果肯定好不到哪里去。

因此,作为校长就要时刻亲近教师,为教师服务,把教师的冷暖记在心上,把教师业绩讲在面上,把教师要求落在实处,和教师同心协力,共担责任。

人心思上,学校昌盛。

正如美国管理学教授弗朗西斯指出:“你可以买到一个人的时间,可以雇一个人在指定的时间到一个指定岗位去工作;你可以买到按时或者按日计算的技术操作,但是你买不到热情,买不到创造性,买不到全身心的投入,你必须设法去争取这些。

”这就是思想政治工作与人文管理的魅力所在。

学校的管理过程是复杂的,特别是在处理某些事情时,却被教师误会,不理解,甚至会发生顶撞、冲突。

这时候,校长就要冷静下来,思考一下,回避一下,想一想教师为什么这样生气,不要激化矛盾。

我们要创造条件和机会,让教师们发泄,让教师们争议,说出心里话,弦绷得过紧会断,调得合理,弹出的音就会柔和悦耳。

怀有宽容之心,遇事退一步,奏出的管理之歌就一定和谐无比。

所以,在学校的管理过程中,要不断创新,引进竞争机制,要注入新的、积极的因素,打破死气沉沉的局面,要让学校的所有环节都拼命地“动”起来,让所有的人都积极努力地工作。

三、重视学生培养
当今独生子女增多,学生教育难度空前,这给学校的学生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课题。

在学生管理上,学校首先要树立“欲成才,先成人”的理念,把学生的“成人”教育放在首位,要注重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高尚的情操、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因为各年级学生有着不同的特点,学校在学生管理上要根据年级特点,确定各年级学生管理工作重心。

如在高中阶段,高一年级要以“抓养成,抓规范”为重心;高二年级以“抓全面,抓提高”为重心;高三年级以“抓稳定,抓冲刺”为重心。

同时,还要积极引导学生认真规划自己的高中生活,要让学生明确各阶段的重要性。

学校不嫌弃、不放弃每一个学生,只要有百分之一的希望,就要尽百分之百的努力。

其次,学生管理不仅仅是学校的事情,同时也须要家庭和社会的配合和支持。

我们要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网络,加强与家庭、社会的联系,形成育人合力;鼓励学生积极投身到社会实践中去,丰富学生课外知识,拓展学生思维,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最后,学校要重视德育工作队伍的建设,要努力建设好一支能教书会育人的教师队伍、一支优秀的班主任队伍和在班级管理中起模范作用的学生干部队伍。

尊重和突出学生的教育主体地位,定期召开团代会、学代会,坚持“正确引导,大胆放开”的原则,让学生独立、自主地组织各种活动,让他们在参与中增强主人翁意识。

因此,在教育实践中,我们要做个有爱心、有洞察力、有智慧的教师,时刻激励学生健康成长。

(责任编辑罗登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