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一第一期期中语文试题
第Ⅰ卷(选择题共分)
一、(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A 、寥廓
..(ēngróng)彳.亍.(chìchù) 青荇.(ìng)..(liáouò)峥嵘
B、粗糙.(cào) 枯槁.(gǎo) 长蒿.(gāo) 爪.牙(hǎo)
C、踟躇
..(shēngiāo) 佝偻
..(jūlóu) 慰藉.(jì) ..(chíchú) 笙萧
D、徘徊
..(páihuái)束.(shù)缚强.(qiǎng)谏瞋.(ch ēn)目
2、依次填入下列句子中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①我们决不______台湾从中国领土“独立”出去。
②他们两位素未谋面,还要请你_______一下。
③究竟有没有外星人呢?长期以来,这一直是人们______的问题。
A.允许引荐思考 B.容许引见思索
C.允许引见思索 D.容许引荐思考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是:()
A.今年,十三个师范院校的生毕业后分配到了我校,从事教工作。
B.校片面追求升率的观点受到广泛的批评,我认为是对的。
C.当今文坛出现了一些格调不高的作品,这些作品反映了某些作家丧失立场、随波逐流、媚俗竞利。
D.山区那些孩子无时无刻不在等我,我必须尽快赶回去。
4.下列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A.共其乏困 B.毋内诸侯 C.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 D.竖子不足与之谋
5.下列加点词的意思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A.丹不以己之私,而伤长者
..之力不及此
..之意B.微夫人
C.太子丹恐惧
..
.. D.约为婚姻
二、(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东方数的使命
吴文俊
所谓东方数,主要是中国的古代数及印度的古代数。
东西方数的异同,也就是东方数(主要是古代的中国数)跟现代欧美数的异同。
我们现代数(也就是西方数),主要内容是证明定理;而中国的古代数根本不考虑定理不定理,它的主要内容是解方程,解决各式各样的问题,着重计算,要把计算的过程、方法、步骤说出来。
这个方法步骤,就相当于所谓算法。
美国一位计算机数大师说,计算机数是算法的数。
中国的古代数是一种算法的数,也就是一种计算机的数。
进入计算机时代,这种计算机的数或者是算法的数,刚巧是符合时代要求,符合时代精神的。
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我们最古老的数也是计算机时代最适合、最现代化的数。
中国古代数的精髓就是从问题出发,和西方的从公理出发完全不一样。
从问题出发,解决各式各样的问题,就带动了理论和方法的发展。
从问题出发,以问题带动的发展,这是整个中国古代数发展的总的面貌。
为什么解决问题要解方程呢?一个问题有原始的数据,要求解决这个问题得出答案,这个答案也应以某种数据的形式来表示的。
在原始数据和要求数据之间,有某种形式的关系,这种由已知数和未知数建立起来的关系就是一种方程。
因此,解方程变成中国古代数两千多年历史发展中的主要
目标。
我们经常跟外国人的脚步走。
往往花很大的力气从事某种猜测的研究,希望能够解决或者至少推进一步。
可是不管你对这个猜测证明也好,推进也好,你还是比提出猜测的人低一等。
我们出题目给人家做,这个性质是完全不一样的。
我们正进入计算机时代,计算机只能处理有限的问题,所以相应的数是一种处理有限事物的数,在数上叫“组合数”。
历史上,组合数创始于中国,以贾宪为首,一系列的成就不断涌现。
东方的数有一定的思考方法,是有计划、有步骤、有思想地进行的。
它有一个基本的模式,就是从实际问题出发,形成一些新的概念,产生一些新的方法,再提高到理论上,建立一般的原理,用这样的原理解决更复杂、更重要、更艰深的实际问题,这样数就不断地上升和发展。
我们现在拥有计算机这样的便捷武器,又拥有切合计算机时代使用的古代数,怎样进行工作,才能对得起古代的前辈,建立起我们新时代的新数,并在不远的将来,使东方的数超过西方的数,不断地出题目给西方做,我想,这是值得我们大家思考和需要努力的方面。
6.下列各项对“东方数”的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第1段划线的“东方数”与末段划线的“东方数”是同一个概念。
B.东方数的思想方法和所走的道路与现代欧美数在很大程度上是一致的。
C.东方数着重计算,重视计算的过程、方法、步骤,是一种处理抽象事物的“组合数”。
D.东方数以问题为出发点,主要内容是解方程,而西方数以公理为出发点,主要内容是证明定理。
7.对第1段划线句子的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
A.东方的古代数切合计算机使用,因而是计算机时代最适合、最现代化的数。
B.中国古代数是一种算法的数,符合计算机时代的要求,所以也是计算机时代最现代化的数。
C.中国数既是历史最悠久的数,也是计算机最适合、最现代化的数。
D.中国古代首创并取得了一系列成就的组合数,符合计算机处理各种问题的要求,因而是计算机时代最适合、最现代化的数。
8.下列各项是对原文相关信息的转述,正确的一项是()
A.东方数,主要指的是中国的古代数及印度的古代数;东西方数的异同,集中表现为中国数与欧美数的异同。
B.中国古代数所注重的计算方法、步骤,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算法,可见,现代计算机数于中国的古代数。
C.要解决问题就需要解方程,解方程成为以解决问题为精神实质的中国古代数两千多年历史发展中的主要的目标。
D.西方数的理论体系是由问题、概念、方法和原理建立起来的。
9.如何才能建立起我们新时代的数?下面是根据原文信息所做的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古代数是符合计算机时代要求的,我们新时代的新数应该继承中国古代数的传统,弘扬中国古代数的精神。
B.现代数(也就是西方数)的主要内容是证明定理,在计算机时代已经不适用,只有摒弃西方数的思想方法的道路,才能建立我们新时代的新数,并在不久的将来,使东方的数超过西方的数。
C.我们花很大的气力从事某种猜测的研究,如我国著名数家陈景润证明歌德巴赫猜想,对于我们建立新时代的新数意义重大。
D.我们现在拥有计算这样便捷的武器,又拥有切合计算机时代使用的古代数,因此东方数在未来超过西方数是必然的。
三、(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2题。
(
刘平字公子,楚郡彭城人也。
王莽时为郡吏,政教①大行。
其后每属县有剧贼,辄令平守之,所至皆理,由是一郡称其能。
更始时,天下乱,平弟仲为贼所杀。
其后贼复忽然而至,平扶侍其母,奔走逃难。
仲遗腹女始一岁,平抱仲女而弃其子。
母欲还取之,平不听,曰:“力不能两活,仲不可以绝类。
”遂去不顾,与母俱匿野泽中。
平朝出求食逢饿贼将烹②之平叩头曰今旦为老母求菜老母待旷为命愿得先归食母毕还就死因涕泣。
贼见其至诚,哀而遣之。
平还,既食母讫,因白曰:“属③与贼期,义不可欺。
”遂还诣贼。
众皆大惊,相谓曰:“常闻烈士,今乃见之。
子去矣,吾不忍食子。
”于是得全。
建武初,平狄将军庞萌反于彭城,攻败郡守孙萌。
平时复为郡吏,冒白刃伏萌身上,被七创,困顿不知所为,号泣请曰:“愿以身代府君。
”贼乃敛兵止,曰:“此义士也,勿杀。
”遂解去。
萌伤甚气绝,有顷苏,渴求饮,平倾其创血以饮之。
后数日萌竟死,平乃裹创,扶送萌丧,至其本县。
后举孝廉,拜济阴郡丞,太守刘育甚重之。
会平遭父丧去官。
服阕⑤,拜全椒长。
政有恩惠,百姓怀感。
刺史,太守行部,狱无系囚,人自以得所。
不知所问,唯班诏书而去。
后以病免。
显宗初,尚书仆射钟离意上书荐平及琅邪王望,东莱王扶。
至皆拜议郎,并数引见。
平再迁侍中。
在位八年,以老病上疏乞骸骨,卒于家。
(《后汉书•刘平传》)
【注】①政教:政令规章等。
②享:通“烹”,煮。
③属:刚才。
④烈士:此指忠勇正直,坚忍不屈的人。
⑤服阕:指服丧完毕,古代,父母死后,子女按礼须持丧三年。
汉代任官者遭父母亡必须离职。
10..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属与贼期.期:一定的时间期限
B.贼乃敛.兵止敛:收起
C.冒.白刃伏萌身上冒:顶着,冒着
D.狱无系.囚系:关押
1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
A.仲为.贼所杀秋以为.期
B.平狄将军庞萌反于.彭城亦自缢于.
庭树
C.常闻烈士,今乃.见之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
D.平倾其创血以.饮之以.
尔来车,以我贿迁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从文中可以看出,刘平是封建时代典型的儒家知识分子的代表人物,在他身上,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传统美德:推至诚,明信义,奉孝养,行德政。
B.本文主要记载了刘平的三件事情:战乱逃亡,养弟女,弃己子;荒野遇贼,俟母食毕,如约诣贼;太守遭难,舍己为人,送丧到家。
C.本文还附带提到了刘平善于治理,政绩突出的一面:他任郡吏,属县有贼,所至皆平;任全椒长,以德役民,政治清明,百姓感恩,皇帝颁布诏书,他才离职而去。
D.全文从德、信、能、绩等不同的方面折射出了刘平的一生,特别突出了他居难而操守不改,处变而笃行节义的精神,而这正是儒家思想所提倡的。
四.(20分)
1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6分)
(1)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2)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15、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8分)
(1)恰同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
(2),不仁;,不知;,不武。
(3)高渐离击筑,,,。
(4)今者项庄拔剑舞,。
16.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7分)
枫桥夜泊
(唐)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1)在诗中,诗人写了几种景物。
这些景物有什么共同特征?(4分)
答:
(2)通过景物的描写,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答:
五、(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感受西湖
很早,便在描绘西湖的诗文中沉醉,便想变作那风景中的一只鸟、一株树,静静地守望她。
站在西湖边上,方觉出那些美文的局限乃至艳俗。
因为这时我已被西湖的品格所征服。
西湖不是湖,西湖是一个灵魂。
天地何时孕育出这般奇美的景观呢?竟然把可以使人联想到的所有关于美的东西都汇聚到这里。
这时我不得不叹服造化的神奇。
远望湖面,会使你产生远甚于凝望情人的眼眸给内心带来的震撼。
因为这绝不是一种平静的交流,不是在倾听情人内心的倾吐,而是在接受来自安琪儿围就的圣殿中的声音,那是一种慈爱的关照,是播万物之上温暖心灵的阳光。
所以我也绝不敢去吻她,她圣灵般的完美,使我对这种美有了一种疏远感。
我只能被她所降伏、所感召,然后,虔诚地膜拜。
人们早已把西湖比喻成天堂。
于是便有无数灵魂纷纷在这里寻找精神家园。
正如陶渊明有南山,梭罗有瓦尔顿湖,白居易苏东坡也曾有过西湖。
当然,他们不仅为后人留下白堤苏堤,也留下了“到岸请君回首望,蓬莱宫在水中央”一类的精神财富。
这样,在山与水排列组合形成的令人惊叹的自然之上,西湖又多了一层文化的积淀。
而且这种积淀一代代传下来,绵延不绝。
西湖自然要感谢白居易们,因为正是他们,使西湖又多了一层骄傲,她有资本蔑视那些诸如古巴比伦空中花园和古希腊克里特岛昙花般辉煌一时的文明了。
然而要知道,对于苏东坡与白乐天这等统领时代的巨擎,西湖又曾慷慨地赋予了他们多少艺术灵性啊。
如今我也敢来造次,脸也不红就写起西湖来了。
我知道以人类的胸怀,终究是无以包容西湖的深邃与博大的。
自然的完美与伟大,正是人类的困顿与悲哀。
白、苏两位巨匠如今也烟尘般消逝在历史深处,他们同西湖比起来又算得了什么呢?
热爱西湖的人们啊,你们一定要亲自去看看西湖,漫步湖堤挥洒思绪而不被书本里的辞章牵走,要让西湖的波漾入你的心灵,融化它,然后带着已属于你生命的那一部分西湖,默默地离开。
(选自《祝勇作品集》)
17.第二段说“我已被西湖的品格所征服”,从文中找出能概括“西湖品格”的词语。
(4分)
18.第四段中说,“她圣灵般的完美,使我对这种美有了一种疏远感。
”从上下文看,“圣灵般的完美”指什么?为什么会对种美有一种“疏远感”?分别简要回答。
(6分)
19.根据文章内容,概括说明白居易、苏东坡与西湖的相互关系。
(4分)
20.下列对这篇文章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
A.作者认为过去那些描绘西湖的诗文都是艳俗而有局限之作,没有表现出西湖的神奇完美和品格灵魂,所以不值得一提。
B.西湖有资本蔑视古巴比伦空中花园和古希腊克里特岛,这是因为前者有深厚的文化积淀,而且代代相传,绵延不绝,而后两者只有一时的辉煌。
C.“自然的完美与伟大,正是人类的困顿与悲哀。
”联系上下文理解,这句话意在强调人类的渺小。
D.文章末尾说,“带着已属于你生命的那一部分西湖,默默地离开。
”作者以“属于你生命的那一部分”强调对西湖要有自己独特而深切的感受。
六、(16分)语言表达与应用
21.将下边一个长句改写成三个连续的短句。
(3分)
白宫慎之又慎地公布了自美国对伊拉克发动战争以后就一直东躲西藏的萨达姆近日在其家乡提克里特一座简陋建筑物里被美军逮捕的消息。
(1)
(2)
(3)
22.(一)蚕蛹蜕茧时,要经过艰苦的挣扎,才能生出强有力的翅膀,变成蛾。
(二)如果人们把茧剪开,它虽然可以毫不费力地爬出来,但身体十分臃肿,翅膀很小,并会很快死去。
①上述现象给你什么启示?(至少写出两条)。
(4分)
a、 b、
②写出与上文含义相近的两个成语。
(3分)
a、______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请用诗文名句再举一个与上文第一句含意类似的事例(2分)
23.仿写。
(4分)
依据上下文,补全下面一首小诗。
要求句式一致,修辞得当。
(6分)
生活总是美好的/无论你的曲调/是欢快甜美/还是凝重悲沧/只要你的曲子还在演唱着。
生活总是美好的/ / /
/
生活总是美好的/无论你的故事/是新鲜生动/还是陈旧老套/只要你的故事还在讲述着。
七、作文(60分)
生活当中,有许多事情当你亲临其境之后,往往思想受到启迪,身心感到愉悦。
偶然忆起,就如品香茗,又如含青榄,清香久远,令人难忘……
请以“值得品味”为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以记叙为主的文章。
200字
400字600字
800字
900字
高一语文
参考答案
1、D答案:A 、峥嵘(hēngróng)B、粗糙(cāo)C、佝偻(gōulóu)wèijiè
2、B(“容许”指容忍存在某种现象或情况,语气较允许重一些。
“引见”是引导、介绍;“引荐”指一方向另一方推荐;“思考”指思量考虑;“思索”还有寻求,探索之意)
3、D(A、“十三个师范院校的生”有歧义,B“我认为是对的”有歧义C、“反映”缺少宾语)6、B 7、C(①作助词“的”讲,②③项为取消句子的独立成分,④项为宾语前置的标志。
) 4。
D 5。
C
6.D(考查词语理解。
A不是“同一概念”:“东方数”指中国古代的数,“东方的数”指未来的东方数。
B“很大程度上是一致的”错误,且原文中无“所走的道路”的信息。
C把“抽象事物”改为“有限事物”。
)
7.B(考查句子理解。
A“东方的古代数”扩大了范围,它包括“中国的古代数及印度的古代数”,应改为“中国的古代数”。
C原文中没有“历史悠久的数”信息。
D“各种问题”改为“有限问题”)8.C(考查信息筛选。
A“中国数与欧美的数”,原文有时间限制,应为“中国的古代数与现代欧美的数”,B“于”说法不当。
D“西方”为“东方”)
9.A(考查归纳推理。
B“不适用”“摒弃”原文中无此意。
C“对于建立我们新时代的新数意义重大”与文章观点不同。
D“必然”改为“可能”)
二.【文言文参考译文】
刘平字公子,是楚郡彭城人。
王莽时担任郡吏,政绩显著。
那以后,每当下属的县里有强盗进犯,就让刘平去守卫,他所到的地方都能平定,因此全郡的人都称赞他的能力。
更始年间,天下大乱,刘平的弟弟刘仲被贼人杀害。
后来贼人又突然到来,刘平搀扶
侍候着母亲,奔走逃难。
刘仲的遗腹女儿才一岁,刘平抱着刘仲的女儿而放弃了自己的儿子。
刘平的母亲想回去抱刘平的孩子,刘平不同意,说:“凭我们现有的力量不能同时使两孩子活下来,刘仲不能因为这样而没有后代。
”于是离开而不再顾惜自己的孩子,和母亲一块躲藏在野地中。
刘平早晨出去寻找食物,遇到了饥饿的贼人,贼人将要烹杀他。
刘平叩头说:“今天早晨替老母亲找点野菜充饥,老母亲还在野地里等我的食物活命,希望能先放我回去,等到让母亲吃完饭,回来再受死。
”于是流泪哭泣。
贼人见他极为真诚,同情他就放走了他。
刘平回去,等到让母亲吃完饭后,就告诉母亲说:“我刚才已经跟贼人约定好了,根据道义不能欺骗他们。
”于是就回去找到贼人。
贼人都大惊,对他说:“经常听说忠勇正直之人,今天才见到,你走吧,我们不忍心吃掉你。
”于是,刘平得以保全性命。
建武初年,平狄将军庞萌在彭城造反,打败了郡守孙萌。
刘平当时又在担任郡吏,顶着刀剑趴在孙萌身上(为他遮挡),身上遭受七处刀伤,身陷困境不知道如何是好,就大声哭泣着请求说:“我愿意用自身代督郡守。
”贼兵于是收起兵器停止作恶,说:“这个人是义士,不要杀害他。
”就散去了。
孙萌伤势太重一时断了气,过了一会儿苏醒过来,渴了找水喝。
刘平就倾尽自己伤口的血来让他喝。
过了几天,孙萌终于死了,刘平才包扎好自己的伤口,为孙萌发丧,并护送孙萌的遗体回到他的家乡。
后来刘平被举荐为孝廉,被授予济阴郡丞的官职,太守刘育非常看重他。
正赶上刘平遭父丧而弃官,守丧完毕,被授予全椒县长官的职务。
政绩有恩惠,百姓对他心怀感激。
刺史、太守下来巡
视,见监狱里没有关押的囚犯,人们都认为自己各得其所。
刺史、太守不知道问什么好,只好颁布诏书后就离去了。
后来刘平因为有病被免官。
显宗初年,尚书仆射钟离意上书推荐刘平及琅邪王望,东莱王扶。
他们到朝廷后都被授予议郎的官职,并多次被皇帝召见。
刘平两次升迁,升为侍中。
他在位八年,因年老多病而上书告老还乡,死在家里。
10.A(期:约定)
11.B( A前“为”是介词,表被动,相当于“被”;后“为”是动词,做。
B组两个“于”均为介词,可译为“在”。
C两句“乃”均为副词,但前句可译为“才”后句则译为“竟”。
D前一个“以”为目的连词,来;后一个“以”是介词,用)
12.D(此题要求筛选出与“刘平‘重诚信’和‘尽忠义’”两个方面有关的信息。
解答这类试题的思路应当是:将所给的例句逐句进行分析,筛选出符合题干要求的句子,然后再对照编组情况进行判断选择。
A组上句主要表明刘平重兄弟情义,与“重诚信”有一定的距离;下句是表明刘平奉孝道,讲信义,不能表明“尽忠义”。
B组上句亦是表明刘平重兄弟情义而不顾念己子,与“重诚信”挂不上钩;下句通过“饿贼”的所感和所为,表明刘平重诚信,与题干“尽忠义”这一筛选信息的要求也挂不上钩。
C组上句是“饿贼”称赞刘平的话,不是“重诚信”的具体表现;下句写刘平身陷困境时愿意用自己代替府君,符合题干“尽忠义”这一筛选信息的要求。
D组上句既有刘平重诚信的表白,又有“还诣贼”的践约行动,符合题干“重诚信”这一筛选信息的要求;下句写孙萌死后,刘平为其发丧,并护送孙萌的遗体回到他的家乡,符合题干“尽忠义”这一筛选信息的要求。
综上所述,D组两项完全符合题干的要求,故此题的正确选项为D)
13.C(“后皇帝颁布诏书,他才离职而去”将对象搞错。
原文是说刺史、太守到全椒县巡视时,看到那里政治清明而无所问,便只好颁布诏书后就离开了,并非刘平离职而去。
)
14.(1)越过晋国把远方的郑国作为秦国的东部边境,您知道是困难的(2)使秦国的土地减少来使晋国获得利益,希望您考虑这件事。
15.略
16. 答案要点:
(1)冷清;静寂。
营造出一幅江南水乡的秋夜图。
(意思相似即可给分)
(2)表达了一个动乱年代(安史之乱起,张继避难吴中)羁旅游子伴愁而眠、孤单凄凉的情思。
(意思相似即可给分)
17.(2分)博大、深邃
18.(3分)指来自安琪儿圈就的圣殿中的声音(或“一种慈爱的关照,”“温暖心灵的阳光”)(3分)这绝不是一种平等的交流,而是一种慈爱的关照,是温暖心灵的阳光(因为只能被她所降服,感召,对它虔诚地膜拜。
)
19.(6分)白居易、苏东坡使西湖多了一层文化积淀;西湖则慷慨地赋予他们艺术灵性。
20.(4分)AC
21.(1)自美国对伊拉克发动战争以后,萨达姆就一直东躲西藏;
(2)近日,萨达姆在其家乡提克里特一座简陋建筑物里被美军逮捕;
(3)白宫慎之又慎地公布了萨达姆被捕的消息。
(每句1分,顺序对1分)
22.①a、苦难往往是人生的财富;b、要尊重客观规律;c、矛盾双方在一定的情况下可以互相转化。
(意思对即可,写对一条得2分,共4分)
②a、欲速则不达b、揠苗助长(答案不是惟一,意思对即可,写对一个得1分,共2分)
③梅花香自苦寒来(答案不是惟一的,只要符合题目要求即可,3分)
23.作文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