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届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预赛试题
第十届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预赛试题

第十届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预赛试题一、将正确的答案前面的字母填在横线上方(16分,每小题8分)1.由于大气中CO2含量增多,导致全球气温增高,这被称为温室效应,是环境保护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
CO2对地面附近气温产生影响,主要是因为CO2气。
A.对射来的太阳光中的红外线有强烈的吸收作用,这就足以使全球气温增高。
B.在一昼夜中对射来的太阳光中吸收的热大于它向地球外四周辐射的热,这就使CO2的温度升高,导致全球气温增高。
C.对由地面向外辐射的红外线有强烈的吸收作用,是这些被吸收的热三大气温度升高。
D.强烈吸收由地面向外辐射的红外线,又向各方向辐射红外线,其中约一半向地面辐射,从而地面附近气温增高。
E.对由地面向外辐射的红外线有强烈的反射作用,使这些能量返回地面,从而地面附近气温增高。
2.十九世纪末到二十世纪初,标志近代物理学诞生的两项最重要的科学成就是下列诸项中的和。
A、.晶体管的发明B、麦克斯韦电磁场理论的建立C、.狭义相对论的建立D、.原子的核式结构的确定E、.赫兹实验证实电磁波的存在F、世界上第一台激光器研制成功G、电子的发现H、量子论的提出I、放射性元素的发现J、超导电性的发现二、(16分,每小题8分)1.图10-1中纵坐标为光电效应实验中所加电压(U),横坐标为光子的频率(v0),若某金属的极限频率为v0,普朗克恒量为h,电子电量为e,试在图中画出能产生光电流的区域(用斜线表示)。
图10-12.一光学系统如图10-2所示,A 为物平面,垂直于光轴,L 为会聚透镜,M 为与光轴成45°角的平面镜。
P 为像面,垂直于经平面镜反射后的光轴。
图10-3为同一光学系统的透视图。
设物为A 面上的一个“上”字(如图10-3),试在图10-3中实像面P 上画出像的形状。
三、半径为R 、质量为M 1的均匀圆球与一质量为M 2的重物分别用细绳AD 和ACE 悬挂于同一点A ,并处于平衡,如图10-4所示。
全国中学生高中物理竞赛集锦(力学)答案

T0-mg=ma(15)
T0=2T(16)
由(14)、(15)和(16)式得
(17)
托盘的加速度向上,初速度v2向下,设经历时间t2,托盘速度变为零,有
v2=at2(18)
由(7)、(12)、(17)和(18)式,得
(19)
即砝码1自与弹簧分离到速度为零经历的时间与托盘自分离到速度为零经历的时间相等。由对称性可知,当砝码回到分离位置时,托盘亦回到分离位置,即再经历t1,砝码与弹簧相遇。题中要求的时间
(23)
评分标准:本题20分。
第一小问13分:求得式(15)、(16)各3分,式(17)2分,求得式(19)并说明“ ”取“+”的理由给5分。第二小问7分:式(20)2分,式(22)2分,式(23)3分。
第二十届复赛
三、参考解答
位于通道内、质量为 的物体距地心 为 时(见图复解20-3),它受到地球的引力可以表示为
(1)
(2)
因而
(3)
由能量守恒
(4)
由(3)、(4)两式及mB=2mA得
(5)
(6)
评分标准:
本题(15)分.(1)、(2)式各3分,(4)式5分,(5)、(6)两式各2分。
九、设从烧断线到砝码1与弹簧分离经历的时间为△t,在这段时间内,各砝码和砝码托盘的受力情况如图1所示:图中,F表示△t时间内任意时刻弹簧的弹力,T表示该时刻跨过滑轮组的轻绳中的张力,mg为重力,T0为悬挂托盘的绳的拉力。因D的质量忽略不计,有
要求作斜抛运动的摆球击中 点,则应满足下列关系式:
,(5)
(6)
利用式(5)和式(6)消去 ,得到
(7)
由式(3)、(7)得到
(8)
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集锦(光学)与答案

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集锦(光学) 第21届预赛一、(15分)填空1.d .一个可见光光子的能量的数量级为_________J 。
2.已知某个平面镜反射的光能量为入射光能量的80%。
试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并简述理由。
a . 反射光子数为入射光子数的80%;b .每个反射光子的能量是入射光子能量的80%。
六、(15分)有一种高脚酒杯,如图所示。
杯内底面为一凸起的球面,球心在顶点O 下方玻璃中的C 点,球面的半径R =,O 到杯口平面的距离为。
在杯脚底中心处P 点紧贴一张画片,P 点距O 点。
这种酒杯未斟酒时,若在杯口处向杯底方向观看,看不出画片上的景物,但如果斟了酒,再在杯口处向杯底方向观看,将看到画片上的景物。
已知玻璃的折射率n 1=,酒的折射率n 2=。
试通过分析计算与论证解释这一现象。
第21届复赛四、(20分)目前,大功率半导体激光器的主要结构形式是由许多发光区等距离地排列在一条直线上的长条状,通常称为激光二极管条.但这样的半导体激光器发出的是很多束发散光束,光能分布很不集中,不利于传输和应用.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需要根据具体应用的要求,对光束进行必需的变换(或称整形).如果能把一个半导体激光二极管条发出的光变换成一束很细的平行光束,对半导体激光的传输和应用将是非常有意义的.为此,有人提出了先把多束发散光会聚到一点,再变换为平行光的方案,其基本原理可通过如下所述的简化了的情况来说明.如图,S 1、S 2、S 3 是等距离(h )地排列在一直线上的三个点光源,各自向垂直于它们的连线的同一方向发出半顶角为α =arctan ()41的圆锥形光束.请使用三个完全相同的、焦距为f = 、半径为LS SP αα S αh zr = h的圆形薄凸透镜,经加工、组装成一个三者在同一平面内的组合透镜,使三束光都能全部投射到这个组合透镜上,且经透镜折射后的光线能全部会聚于z轴(以S2为起点,垂直于三个点光源连线,与光束中心线方向相同的射线)上距离S2为L = h处的P点.(加工时可对透镜进行外形的改变,但不能改变透镜焦距.)1.求出组合透镜中每个透镜光心的位置.2.说明对三个透镜应如何加工和组装,并求出有关数据.第20届预赛一、(20分)两个薄透镜L1和L2共轴放置,如图所示.已知L1的焦距f1=f , L2的焦距f2=—f,两透镜间距离也是f.小物体位于物面P上,物距u1=3f.(1)小物体经这两个透镜所成的像在L2的__________边,到L2的距离为_________,是__________倍(虚或实)、____________像(正或倒),放大率为_________________。
初中物理竞赛专题一、机械运动

初中应用物理知识竞赛题精选分类解析专题一、机械运动一、选择题1.(2013中学生数理化潜能知识竞赛)下图是空中加油的情景,我们说加油机是静止的,是以下列哪个物体为参照物()A.以加油机自己为参照物B.以受油机为参照物C.以地面为参照物D.三种说法都不对1.答案:B解析:空中加油,我们说加油机是静止的,是以受油机为参照物,选项B正确。
2.(2013中学生数理化潜能知识竞赛“频闪摄影”是研究物体运动时常用的一种实验方法,下面四个图是小严同学利用频闪照相机拍摄的不同物体运动时的频闪照片(黑点表示物体的像),其中可能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是()2.答案:B解析:根据匀速直线运动特点可知,选项B正确。
3.(2011上海初中物理知识竞赛题)小轿车匀速行驶在公路上,坐在副驾驶位置的小青观察到轿车速度盘的指针始终在100km/h位置处,在超越相邻车道上同向匀速行驶的另一辆普通轿车的过程中,小青发现该轿车通过自己的时间恰好为1秒,则该轿车的车速范围为()A.15~20m/s B.20~25 m/s C.25~30 m/s D.30~35 m/s解析:小轿车速度100km/h=28m/s,以小轿车为参照物,小轿车长度取3.5m,在超越相邻车道上同向匀速行驶的另一辆普通轿车的过程中,两车相对路程为7m,由s=vt可知,相对速度为7m/s。
该轿车的车速范围为20~25m/s,选项B正确。
答案:B4. (2009上海初中物理知识竞赛复赛题)2008年9月25日21时10分“神舟”七号飞船载着三名航天员飞上蓝天,实施太空出舱活动等任务后于28日17时37分安全返回地球。
已知:“神舟”七号飞船在距地球表面高343千米的圆轨道上运行,运行速度为7.76千米/秒;地球半径6.37×103千米。
则在“神舟”七号飞船运行期间,飞船绕地球运动的圈数为:(A) 15 (B) 30 (C) 45 (D) 60.答案:C解析:由题述可知,飞船绕地球运动的时间大约为68.5小时,运行一圈的路程大约为2π×(6.37×103千米+343千米)=4.2×107m,运行一圈的时间大约为1.5h,飞船绕地球运动的圈数为45,选项C正确。
全国高中物理竞赛历年(2009-2013年)试题与详解答案汇编

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
楞次定律。
自感系数。
互感和变压器。
6、交流电
交流发电机原理。交流电的最大值和有效值。
纯电阻、纯电感、纯电容电路。
整流和滤波。
三相交流电及其连接法。感应电动机原理。
7、电磁振荡和电磁波
电磁振荡。振荡电路及振荡频率。
电磁场和电磁波。电磁波的波速,赫兹实验。
电磁波的发射和调制。电磁波的接收、调谐,检波。
全国高中物理竞赛历年试题与详解答案汇编
———广东省鹤山市纪元中学
2014年5月
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提要
编者按:按照中国物理学会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委员会第九次全体会议的建议,由中国物理学会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委员会常务委员会根据《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章程》中关于命题原则的规定,结合我国目前中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了《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内容提要》,作为今后物理竞赛预赛和决赛命题的依据,它包括理论基础、实验基础、其他方面等部分。其中理论基础的绝大部分内容和国家教委制订的(全日制中学物理教学大纲》中的附录,即 1983年教育部发布的《高中物理教学纲要(草案)》的内容相同。主要差别有两点:一是少数地方做了几点增补,二是去掉了教学纲要中的说明部分。此外,在编排的次序上做了一些变动,内容表述上做了一些简化。1991年2月20日经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委员会常务委员会扩大会议讨论通过并开始试行。1991年9月11日在南宁由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委员会第10次全体会议正式通过,开始实施。
功能原理。机械能守恒定律。
碰撞。
6、流体静力学
静止流体中的压强。
浮力。
7、振动
简揩振动。振幅。频率和周期。位相。
振动的图象。
参考圆。振动的速度和加速度。
高中物理竞赛模拟试题集+物理竞赛预赛试卷及答案

高中物理竞赛模拟试题集+物理竞赛预赛试卷及答案第21届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预赛题试卷本卷共九题,满分140分。
一、(15分)填空1.a.原子大小的数量级为__________m。
b.原子核大小的数量级为_________m。
c.氦原子的质量约为_________kg。
d.一个可见光光子的能量的数量级为_________J。
e.在标准状态下,1cm3气体中的分子数约为____________。
(普朗克常量h=6.63×10-34J·s 阿伏加德罗常量N A=6.02×1023 mol-1)2.已知某个平面镜反射的光能量为入射光能量的80%。
试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并简述理由。
a.反射光子数为入射光子数的80%;b.每个反射光子的能量是入射光子能量的80%。
二、(15分)质量分别为m1和m2的两个小物块用轻绳连结,绳跨过位于倾角α=30︒的光滑斜面顶端的轻滑轮,滑轮与转轴之间的磨擦不计,斜面固定在水平桌面上,如图所示。
第一次,m1悬空,m2放在斜面上,用t表示m2自斜面底端由静止开始运动至斜面顶端所需的时间。
第二次,将m1和m2位置互换,使m2悬空,m1放在斜面上,发现m1自斜面底端由静止开始运动至斜面顶端所需的时间为t/3。
求m l与m2之比。
三、(15分)测定电子荷质比(电荷q 与质量m 之比q /m )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真空玻璃管内,阴极K 发出的电子,经阳极A 与阴极K 之间的高电压加速后,形成一束很细的电子流,电子流以平行于平板电容器极板的速度进入两极板C 、D 间的区域。
若两极板C 、D 间无电压,则离开极板区域的电子将打在荧光屏上的O 点;若在两极板间加上电压U ,则离开极板区域的电子将打在荧光屏上的P 点;若再在极板间加一方向垂直于纸面向外、磁感应强度为B 的匀强磁场,则打到荧光屏上的电子产生的光点又回到O 点。
现已知极板的长度l =5.00cm ,C 、D 间的距离d =l.50cm ,极板区的中点M 到荧光屏中点O 的距离为L =12.50cm ,U =200V ,P 点到O 点的距离 3.0y OP ==cm ;B =6.3×10-4T 。
第13~15届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_预赛_试题

第十三届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预赛试卷题号一二三四五六七八总计得分全卷共八题,总分为140分。
一、(15分)如图13-1所示为两个均匀磁场区,分界面与纸面垂直,它们与纸面的交线aa´,bb´,cc´彼此平行。
已知磁感应强度的方向垂直纸面向外,的方向垂直纸面向内,且的大小为的二倍,其它区域无磁场。
有一多边开口折线导体ABCDEF,位于纸面内,其边长AB=BC=2l;CD=DE=EF=l。
各边夹角皆为直角,当CD边平行于aa´并匀速地沿垂直于aa´的方向向右运动时,试以CD边进入aa´为原点,CD边与aa´线的距离x为横坐标,AF间的电势差UAF(即UA -UF)为纵坐标,准确地画出UAF随x变化的图线(以刚开始有感应电动势时UAF的值作为1个单位)。
本题不要求列出计算式和文字说明。
图13-1二、(15分)在一些重型机械和起重设备上,常用双块式电磁制动器,它的简化示意图如图13-2所示。
O1和O2为固定铰链。
在电源接通时,A杆被往下压,通过铰链C1、C2、C3使弹簧S被拉伸,制动块B1、B2与制动轮D脱离接触,机械得以正常运转。
当电源被切断后,A杆不再有向下的压力(A杆及图中所有连杆及制动块所受的重力皆忽略不计),于是弹簧回缩,使制动块产生制动效果。
此时O1C1和O2C2处于竖直位置。
已知欲使正在匀速转动的D轮减速从而实现制动,至少需要M=1100牛·米的制动力矩,制动块与制动轮之间的摩擦系数μ=0.40,弹簧不发生形变时的长度为L=0.300米,制动轮直径d=0.400米,图示尺过a=0.065米,h1=0.245米,h2=0.340米。
试求选用弹簧的倔强系数k最少要多大。
图13-2三、(15分)一台二氧化碳气体激光器发出的激光功率为N=1000瓦,出射的光束截面积为A=1.00平方毫米,试问:1.当该光束垂直入射到一物体平面上时,可能产生的光压的最大值为多少?2.这束光垂直射到温度T为273开,厚度d为2.00厘米的铁板上,如果有80%的光束能量被激光所照射到的那一小部分铁板所吸收,并使其熔化成与光束等截面积的直圆柱孔,这需要多少时间?已知,对于波长为λ的光束,某每一个光子的动量为k=h/λ,式中h为普朗克恒量。
第届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预赛试卷和答案

第34届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预赛试卷一、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4个选项中;有的小题只有一项符合题意;有的小题有多项符合题意.把符合题意的选项前面的英文字母写在每小题后面的方括号内.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1.下述实验或现象中;能够说明光具有粒子性的是A.光的双缝干涉实验B.黑体辐射C.光电效应D.康普顿效应1.黑体辐射:在任何条件下;对任何波长的外来辐射完全吸收而无任何反射的物体;……但黑体未必是黑色的;例如太阳是一个黑体……在黑体辐射中;随着温度不同;光的颜色各不相同;黑体呈现由红——橙红——黄——黄白——白——蓝白的渐变过程..……普朗克由黑体辐射提出能量子的观点CD明显正确……选BCD2.系统l和系统2质量相等;比热容分别为C1和C2;两系统接触后达到共同温度T;整个过程中与外界两系统之外无热交换..两系统初始温度T1和T2的关系为A.T1=B.T1=C.T1=D.T1=从表达式看;应是物体1的放热=物体2的吸热;建立方程:C1mT1-T=C2mT-T2……选D 3.假设原子核可视为均匀球体..质量数为A的中重原子核的半径R可近似地用公式R=R0A1/3表示;其中R0为一常量..对于核子数相同的原子核;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质量密度是基本相同的B.电荷密度是基本相同的C.表面积是基本相同的D.体积是基本相同的核子数相同→质量数相同→由题知半径相同→CD对;质量数相同→质量基本相同→质量密度基本相同……选ACD4.一颗人造地球通讯卫星同步卫星对地球的张角能覆盖赤道上空东经θ0-Δθ到东经θ0+Δθ之间的区域..已知地球半径为R0;地球表面处的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地球自转周期为T.Δθ的值等于A.arcsin1/3B.2arcsin1/3C.arccos1/3D.2arccos1/3首先算出同步卫星绕地球公转的半径r;地球自身半径为R;几何关系如右图所示;……选C5.有3种不同波长的光;每种光同时发出、同时中断;且光强都相同;总的光强为I ;脉冲宽度发光持续时间为τ;光脉冲的光强I 随时间t 的变化如图所示..该光脉冲正入射到一长为L 的透明玻璃棒;不考虑光在玻璃棒中的传输损失和端面的反射损失..在通过玻璃棒后光脉冲的光强I 随时间t 的变化最可能的图示是虚线部分为入射前的总光强随时间变化示意图因为能量是没有损失的;所以通过玻璃棒后光脉冲的光强图中实线总面积应该与原来的光强虚线面积相同..又因为是三种不同波长的光;所以在同种介质中传播的速度都不相同;所以到达玻璃棒右端点的时间都不同;所以……选D二、填空题.把答案填在题中的横线上.只要给出结果;不需写出求得结果的过程.6.10分如图;一个球冠形光滑凹槽深度h =0.050m;球半径为20m .现将一质量为0.10kg 的小球放在凹槽边缘从静止释放..重力加速度大小为9.8m/s .小球由凹槽最高点滑到最低点所用时间为__________s .典型的单摆模型:T =2π=8.88s;实际时间是=2.22s7.10分先用波长为λ1的单色可见光照射杨氏双缝干涉实验装置;再加上波长为λ2λ2>λ1的单色可见光照射同一个杨氏双缝干涉实验装置..观察到波长为λ1的光的干涉条纹的l 、2级亮纹之间原本是暗纹的位置出现了波长为λ2的光的干涉条纹的1级亮纹;则两种光的波长之比λ2:λ1=__________________..两束光到达I 位置的光程差记为d ;对于波长为λ1的单色光而言;d =;对于波长为λ2的单色光而言;d =λ2;故λ2:λ1=3:28.10分某一导体通过反复接触某块金属板来充电..该金属板初始电荷量为6μC;每次金属板与导体脱离接触后;金属板又被充满6μC 的电荷量..已知导体第一次与金属板接触后;导体上带的电荷量为2μC ;经过无穷次接触;导体上所带的电荷量最终为______________..两个带电体不再交换电荷的条件;并不是两者电荷量相等;而是两者电势相等由第一次知;当电荷量为4μC :2μC 时;既电荷量之比为2:1时;两者电势相等..……故最终为6μC :3μC 答案:3μC9.10分如图;一焦距为20cm 的薄透镜位于x =0平面上;光心位于坐标原点0;光轴与x 轴重合..在z=0平面内的一束平行光入射到该透镜上;入射方向与光轴的夹角为30°.该光束通过透镜后汇聚点的位置坐标为_________________..过F 平行于透镜;作一副光轴..把过原点O 薄透镜光心的光线延长后交副光轴于P;则所有光汇聚于P 点..故位置坐标为20;- 0 2 2 1 0 I 波长为λ1 波长为λ2 I xF O y10.10分一质量为m的小球与一劲度系数为k的弹簧连接;置于光滑水平桌面上;弹簧的另一端与固定墙面相连;小球做一维自由振动;弹簧的伸缩方向与小球的振动方向一致..在一沿此弹簧长度方向以速度u做匀速直线运动的参考系里观察;此弹簧和小球构成的系统的机械能______填“守恒”或“不守恒”;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守恒;墙壁对弹簧有作用力外力;且在运动参考系中;该力的作用点有位移;所做的功不为零..三、计算题.计算题的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结果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11.20分某电视节目中演示了一个用三根火柴棍和细棉线悬挂起一瓶或多瓶矿泉水的实验;如图所示..A、B、C为三根相同的火柴棍;火柴棍长为l;细实线为棉线;棉线的直径为dd<<l..火柴棍A的一半在水平桌面内;另一半在桌面外;火柴棍A与桌面上表面的边沿垂直;桌面厚度为h;O是火柴棍A的中点与桌面边沿的接触点;棉线紧贴桌沿绕过A;压在水平火柴棍C的两端;火柴棍B的一端顶在火柴棍A的球状头部可近似忽略球状头部的尺度;另一端顶在火柴棍C的中点..这样的结构可以稳定地悬挂起一瓶或多瓶矿泉水..1如果没有火柴棍B和C;光靠A是否可能悬挂起一瓶矿泉水为什么2加上火柴棍B和C、小心挂上重物时;火柴棍A会在过A的竖直平面内绕O点有一个角位移;通过火柴棍B的带动;压在火柴棍C两端的棉线将绕桌面下表面的边沿转动一个很小的角度;只要角度大小合适;可使整个系统达到稳定平衡..求平衡时该角度的大小..已知火柴棍与桌沿、火柴棍与棉线以及火柴棍之间都足够粗糙即可以没有滑动;而且它们的质量与重物相比均可忽略..12.20分如图;一边长为L的正方形铜线框abcd可绕水平轴ab自由转动;一竖直向上的外力F作用在cd边的中点;整个线框置于方向竖直向上的均匀磁场中;磁感应强度大小随时间变化..已知该方形线框铜线的电导率即电阻率的倒数为σ;铜线的半径为r0;质量密度为ρ;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1当框平面与水平面abef的夹角为θ时;求该方形线框所受到的重力矩..2当框平面与水平面abef的夹角为θ时;框平面恰好处于平衡状态..求此时线框中cd边所受到的磁场B的作用力的大小与外力的大小F之间的关系式..3随着磁感应强度大小随时间的变化;可按照2中的关系式随时调整外力F的大小以保持框平面与水平面abef的夹角总为θ.在保持夹角θ不变的情形下;已知在某一时刻外力为零时;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求此时磁感应强度随时间的变化率││.13.20分横截面积为S和2S的两圆柱形容器按图示方式连接成一气缸;每个圆筒中各置有一活塞;两活塞间的距离为l;用硬杆相连;形成“工”字形活塞;它把整个气缸分隔成三个气室;其中I、Ⅲ室密闭摩尔数分别为ν和2ν的同种理想气体;两个气室内都有电加热器;Ⅱ室的缸壁上开有一小孔;与大气相通;1mol该种气体内能为CTC是气体摩尔热容量;T是气体的绝对温度..当三个气室中气体的温度均为T1时;“工"字形活塞在气缸中恰好在图所示的位置处于平衡状态;这时I室内气柱长亦为l;Ⅱ室内空气的摩尔数为.已知大气压不变;气缸壁和活塞都是绝热的;不计活塞与气缸之间的摩擦..现通过电热器对I、Ⅲ两室中的气体缓慢加热;直至I室内气体的温度升为其初始状态温度的2倍时;活塞左移距离d.已知理想气体常量为R.求1Ⅲ室内气体初态气柱的长度;2Ⅲ室内气体末态的温度;3此过程中I、Ⅲ室密闭气体吸收的总热量..14.20分把沿x方向通有电流x方向的电场强度为Ex的长方体形的半导体材料;放在沿z方向的匀强磁场中;半导体材料的六个表面分别与相应的坐标平面平行;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 x.在垂直于电场和磁场的+y或-y方向将产生一个横向电场E y;这个现象称为霍尔效应;由霍尔效应产生的电场称为霍尔电场..实验表明霍尔电场E y与电流的电流密度J x和磁感应强度B x的乘积成正比;即E=R H J x B z;比例系数R H称为霍尔系数..y某半导体材料样品中有两种载流子:空穴和电子;空穴和电子在单位电场下的平均速度即载流子的平均速度与电场成正比的比例系数分别为μp和-μn;空穴和电子的数密度分别为p和n;电荷分别为e和-e.试确定该半导体材料的霍尔系数..15.20分某根水平固定的长滑竿上有nn≥3个质量相同的滑扣即可以滑动的圆环;每相邻的两个滑扣极薄之间有不可伸长的柔软轻质细线相连;细线长度均为L;滑扣在滑竿上滑行的阻力大小恒为滑扣对滑竿正压力大小的μ倍..开始时所有滑扣可近似地看成挨在一起但未相互挤压;今给第1个滑扣一个初速度使其在滑竿上开始向左滑行平动;在滑扣滑行的过程中;前、后滑扣之间的细线拉紧后都以共同的速度向前滑行;但最后一个即第n个滑扣固定在滑竿边缘..已知从第1个滑扣开始的n一1个滑扣相互之间都依次拉紧;继续滑行距离l0<l<L后静止;且所有细线拉紧过程的时间间隔极短..求1滑扣1的初速度的大小;2整个过程中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3整个过程中仅仅由于细线拉紧引起的总动能损失..16.20分如图;两劲度系数均为k的同样的轻弹性绳的上端固定在一水平面上;下端悬挂一质量为m的小物块..平衡时;轻弹性绳与水平面的夹角为α;弹性绳长度为l0.现将小物块向下拉一段微小的距离后从静止释放..1证明小物块做简谐振动;2若k=0.50N/m、m=50g、α0=30°、l0=2.0m;重力加速度g=9.8m/s..;求小物块做简谐振动的周期T;3当小物块下拉的距离为0.010m时;写出此后该小物块相对于平衡位置的偏离随时间变化的方程..已知:当x<<1时;;.第34届物理竞赛预赛评析一、本次预赛特点1.总体模型经典;思维难度稳定..2.相比往年大题计算量没有减少;小题有陷阱;读题不仔细的同学很容易掉坑里..3.小量展开、质心动能定理这些往年更多在复赛中使用的知识点在预赛中也有考察..给同学们的建议:平心静气;不骄不躁;读题不要慌;计算不要怕;把会做的题做对就是高分..二、具体题目分析本次预赛分数仍然为200分满分;力学43%;电学25%;热学13%;光学13%;近代物理6%..一般预赛中的重点和难点设置都在力学中;咱们高二同学参赛;力学部分相对学习得透彻一些;这样区分度更好..和预赛不同;复赛中力学电学占比在1/3左右..1.近代物理:注意黑体辐射和光电效应体现的光的能量是一份一份的;因此也是粒子性体现;2.热学:初中学的比热定义;3.近代物理:和近代物理没关系;读题就可以了;4.力学;天体运动:画个图;不算也知道应该是arccos;5.光学:和光学没关系;其实是运动学;注意不同光的光强要相加;6.力学:看数据;可以用小量近似成单摆;动手积分的同学属于平时学习好高骛远;理解不深;7.光学;物理光学:画图;学好双缝干涉即可;8.电学;静电平衡:高考原题;9.光学;几何光学:虽然没说理想透镜;也应该知道按理想透镜算吧…10.力学;功能原理:做功的基本概念弄清楚..以及看清楚题目的参照系;11.力学;静力平衡:注意画截面图;看重心即可;12.电学;电磁感应:注意对平均的理解;13.热学;状态方程和热一定律:经典的气缸加杆子..细致的慢慢算即可;字母好多好长…14.电学;粒子在磁场中运动:霍尔效应;注意有两种粒子;要写粒子流平衡的条件;15.力学;碰撞:用质心动能定理可以秒杀;然而如果没学过的话就要数列递推;式子好长…16.力学;简谐振动:注意如果用受力要展开到1阶;如果用能量要展开到2阶。
初中物理竞赛-综合预赛模拟试题(2)

2L g 2Lg一、单选题(3 分⨯ 40=120 分) 初三物理竞赛预赛模拟考试卷(3)1. 一船在静水中以速度v1,往返于沿河流方向的甲、乙两地需时间t1,若水流速度为v2,船仍以速度v1,往返于甲、乙两地需时间t2,则t2 等于( )v t v 2v v 2t v 2t A.1 1 .B. 1 2 t . C. 2 1 . D. 11 .v - vv 2 - v 2 1 v 2 - v 2 v 2 - v 21 21212122. 如图所示,河宽为 h ,水流流速恒定为 u ,小船在静水中的速度为v.今令小船自A点出发渡河,第一次小船以AB航线渡河,第二次小船沿AC航线渡河,已知AB、AC与河岸垂线间的夹角都为 a ,则两次渡河所需时间相比 ( )A.沿AB航线较长. B.沿AC航线较长.C.两航线相等. D.无法比较. 3. 如图所示,均匀直杆 AB 的 A 端装有垂直于纸面的水平转动轴,B 端搁在小车上,杆与车的水平上表面间滑动摩擦系数为μ,小车静止时,杆对车的压力大小为N 1.当小车水平向左运动时,杆对车的压力大小为N 2, 则 ( )A .N 1=N 2.B .N 1<N 2.C .N 1>N 2.D .无法确定. 4. 如图所示,密度为 ρ、边长为 L 的均匀立方体,表面光滑,静止在水平面上,并抵住一个小木桩.有风与水平方向成 45°角斜向上地吹到立方体的一个面上,产生压强为 p ,则使立方体刚要翻动的 p 值为 ()A . 2Lg .B . .C . Lg .D . .3 25. 如图所示,小物块位于光滑斜面上,斜面位于光滑水平地面上.从地面上看,在小物块沿斜面下滑的过程中,斜面对小物块的作用力( )A .垂直于接触面,做功为零.B .垂直于接触面,做功不为零.C .不垂直于接触面,做功不为零.D .不垂直于接触面,做功为零. 6. 如图所示,把一端封闭的玻璃管,装满水银后竖直地倒立在水银槽内,管子的顶端高出槽中水银面 36cm ,在标准大气压下,则 ( )A .水银对玻璃管顶的压强为零B .水银对玻璃管顶的压强为 36 cm 水银柱C .水银对玻璃管顶的压强为 40 cm 水银柱D .如果在玻璃管顶端开一个小孔,水银不会从小孔中冲出7. 如图所示,一正方体小铁块放在水银与水的交界面处,处于静止状态;如果又向容器中加水,在加水过程中,则铁球将( )A .下沉一些B .静止不动C .上浮一些D .无法确定 8.一个凸透镜在空气中时,测出它的焦距是 f ,把它放在水中,它的焦距 f /将( )。
第23届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预赛试题及参考答案

第23届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预赛试卷一、(20分,每小题10分)1、如图所示,弹簧 S i 的上端固定在天花板上,下端连一小球 A ,球A 线相连。
球B 与球C 之间用弹簧S 2相连。
A 、B 、C 的质量分别为 m A 、m B 、 质量均可不计,开始时它们都处在静止状态,现将 A 、B 间的线突然剪断,A 、B 、C 的加速度。
2、两个相同的条形磁铁,放在平板 AB 上,磁铁的N 、S 极如图所示,开始时平板及磁铁皆处于水平位置,且静止不动。
(1)现将AB 突然竖直向下平移(磁铁与平板触),并使之停在 A'B'处,结果发现两个条形磁铁 (2) 如果将AB 从原位置突然竖直向上平移,A”B”位置处,结果发现两条形磁铁也碰在一起。
试定性地解释上述现象。
二、(20分,第1小题12分,第2小题8分)1、老爷爷的眼睛是老花眼。
(1) 一物体P 放在明视距离处,老爷爷看不清楚,试在示意图1中画出此时P 通过眼睛成像的光路示 意图。
(2) 戴了一副300度的老花镜后,老爷爷就能看清楚放在明视距离处的物体 P 通过老花镜和眼睛成像的光路示意图。
(3) 300度的老花镜的焦距f=2、有两个凸透镜,它们的焦距分别为f l >f 2>|f 3|>|f 4|,如果要从这四个透镜中选取两个透镜,组成一架最简单的单筒望远镜,要求能看到放大倍数尽可能大的正立的像,则应选焦距为 ____________ 的透镜作为物镜,应选焦距为 _______________ 的透镜作为目镜。
三、(20分,第1小题12分,第2小题8分)1、如图所示,电荷量为 q 1的正点电荷固定在坐标原点 0处,电荷量为q 2的正点电荷固定在 x 轴上,两电荷相距I ,已知q 2=2q 1。
(1)求在x 轴上场强为零的 P 点的坐标。
(2)若把一电荷量为 q o 的点电 讨论它的稳定性(只考虑 q °被限制在 限制在沿垂直于x 轴方向运动这两种与球B 之间用 me,弹簧与线的 求线刚剪断时P ,试在示意图2中画出f i 和f 2,还有两个凹透镜,它们的焦距分别为f 3和f 4,已知,荷放在P 点,试 沿x 轴运动和被 情况)。
第 届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预赛试卷答案

2������������
是等价的。
7. 3������ℎ , 4������������2 √︂ ������ ������ 3ℎ������ ������
由圆轨道,即有 ������������ = ������������2,且 ������������ = ������,所以������������ = ������������2
������ 1 1 − (������+ ) =
1 arctan
������
=
1 arctan ������0√︀2������������ + ������02 时
22 2 2
������ 2
������������
能到达最远点,这与力学篇中给出的结果arctan
√︀������02
������0 +
旧电池的非静电力功率为������1������
,内阻功率为������
2������1,比例为
������1 ������ ������1
=
������1 ������1 ������1 + ������2
+ ������2 ������1
+ ������
=
0.73。
10.5.5 × 103,14
第35届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预赛试卷解答
1 选择题
llld1.B ������ 光子不含质子、中子,������ 粒子含有两个质子和两个中子。
2.D 既然以平衡位置为坐标原点,然后又取坐标原点为势能原点,而平衡位置 的弹力与重力平衡,故总势能为等效单个弹簧的弹性势能。
爱尖子 3.D
������′ = 2∘ = 1 ������,即a与c的距离缩短为 1 ,静电力变为4倍,扭矩也应变
初中物理竞赛-综合预赛模拟试题(1)(2021年整理)

初中物理竞赛-综合预赛模拟试题(1)(word版可编辑修改)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初中物理竞赛-综合预赛模拟试题(1)(word版可编辑修改))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初中物理竞赛-综合预赛模拟试题(1)(word版可编辑修改)的全部内容。
上海市第二十六届初中物理竞赛(模拟题)初 赛 试 卷第一部分:选择题1. 在平直公路上,甲乘汽车以10m/s 的速度运动,乙骑自行车以5m/s 的速度运动,关于甲、乙运动情况说法正确的是( )①同向运动时,甲观察到乙以5m/s 的速度远离。
②同向运动时,乙观察到甲以5m/s 的速度靠近。
③反向运动时,甲观察到乙以15m/s 的速度远离.④相向运动时,乙观察到甲以15m/s 的速度靠近。
A 。
只有一句是正确的B 。
只有二句是正确的C 。
只有三句是正确的 D. 四句全是正确的2.同一容器中装有密度不同且不能混合的三种液体,甲、乙、丙三条有阀门的细管均与大气相通,如图所示.打开阀门后,关于管内液面高度说法正确的是 ( )①甲管内液面与容器内液面相平 ②甲、乙、丙三条管内液面相平③甲管液面最低,丙管液面最高 ④甲管液面最高,丙管液面最低A.只有①②正确B. 只有②③正确 C 。
只有③④正确 D.只有①④正确3.水平地面上放着一只箱子,小孩用力向上提,却没有提起,在小孩向上提箱子时( )A.箱子对地面压力减小,人对地面的压力增大B.箱子对地的压力减小,人对地面的压力不变C.箱子和人对地面的总压力增加D.箱子和人对地的总压力减小4. 如图所示:F1赛车尾部有后翘的合金板,它的作用是( )A 。
芜湖一中物理竞赛内部教材 第四节 相对速度与运动的合成和分解

第四节 相对速度与运动的合成和分解1.相对速度运动是相对的,质点相对不同的参照物有不同的运动状态,这些不同的运动状态又通过参照物之间的相对运动联系起来。
通常,将相对观察者静止的参照系称为静止参照系,将相对于观察者运动的参照系称为运动参照系。
物体相对静止参照系的运动称为绝对运动,速度称为绝对速度。
物体相对运动参照系的运动称为相对运动,速度称为相对速度。
运动参照系相对静止参照系的运动称为牵连运动,速度称为牵连速度。
绝对速度、相对速度和牵连速度的关系是牵相绝v v v +=上式也可写成便于记忆的以下两个基本关系C B B A C A v v v 对对对+=A B B A v v 对对-=其中C A v 对表示A 物体相对C 物体的速度,即绝对速度。
B A v 对表示物体相对于B 物体速度,即相对速度,C B v 对表示B 物体相对于C 物体的速度,即牵连速度。
以上关于相对速度的关系式也同样适用于求相对位移和相对加速度..........。
在运用时一定要注意它们都是矢量式,应按照平行四边形定则进行运算。
2.运动的合成和分解质点运动时,若同时受到几个相互独立因素的作用,而这几个因素独立作用用于质点时都可以使质点产生一个相应的运动,则此质点的运动可以看成是由这几个独立进行运动叠加而成的,这就是运动的独立性原理。
在用运动的独立性原理分析一个物体同时参与两个或多个运动时,可以对每一个运动进行单独的分析,在分析的时候好像是其它运动根本不存在一样。
运动的独立性原理又叫叠加原理,是同一概念的两个方面。
如果已知两个分运动,求解跟它等效的一个合运动叫做运动的合成,反之叫做运动的分解,合成和分解互为逆运算。
3.物系相关速度正确分析物体(质点)的运动,除可以用运动的合成知识外,还可以充分利用物系相关之间的关系简捷求解。
以下三个结论在实际解题中十分有用,切记。
(1) 刚性杆、绳上各点在同一时刻具有相同的沿.杆、绳的分速度。
(2) 接触物系在接触面法线方向的分速度相同,切向分速度在无相对滑动时也是相同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届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预赛试题
一、将正确的答案前面的字母填在横线上方(16分,每小题8分)
1.由于大气中CO2含量增多,导致全球气温增高,这被称为温室效应,是环境保护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
CO2对地面附近气温产生影响,主要是因为CO2气。
A.对射来的太阳光中的红外线有强烈的吸收作用,这就足以使全球气温增高。
B.在一昼夜中对射来的太阳光中吸收的热大于它向地球外四周辐射的热,这就使CO2的温度升高,导致全球气温增高。
C.对由地面向外辐射的红外线有强烈的吸收作用,是这些被吸收的热三大气温度升高。
D.强烈吸收由地面向外辐射的红外线,又向各方向辐射红外线,其中约一半向地面辐射,从而地面附近气温增高。
E.对由地面向外辐射的红外线有强烈的反射作用,使这些能量返回地面,从而地面附近气温增高。
2.十九世纪末到二十世纪初,标志近代物理学诞生的两项最重要的科学成就是下列诸项中的和。
A、.晶体管的发明
B、麦克斯韦电磁场理论的建立
C、.狭义相对论的建立
D、.原子的核式结构的确定
E、.赫兹实验证实电磁波的存在
F、世界上第一台激光器研制成功
G、电子的发现H、量子论的提出
I、放射性元素的发现J、超导电性的发现
二、(16分,每小题8分)
1.图10-1中纵坐标为光电效应实验中所加电压(U),横坐标为光子的频率(v0),若某金属的极限频率为v0,普朗克恒量为h,电子电量为e,试在
图中画出能产生光电流的区域(用斜线表示)。
图10-1
2.一光学系统如图10-2所示,A 为物平面,垂直于光轴,L 为会聚透镜,M 为与光轴成45°角的平面镜。
P 为像面,垂直于经平面镜反射后的光轴。
图10-3为同一光学系统的透视图。
设物为A 面上的一个“上”字(如图10-3),试在图10-3中实像面P 上画出像的形状。
三、半径为R 、质量为M 1的均匀圆球与一质量为M 2的重物分别用细绳AD 和ACE 悬挂于同一点A ,并处于平衡,如图10-4所示。
已知悬点A 到球心O 的距离为L ,不考虑绳的质量和绳与球心的摩擦,试求悬挂圆球的绳AD 与竖直方向AB 的夹角θ。
图
10-3
A L P M A L M P 图10-2 图10-4 θA
D B O
C E
四、磁流体发电机的示意图如图10-5所示,横截面为矩形的管道长为l ,宽为α,高为b ,
上下两个侧面是绝缘体,相距为a 的
两个侧面是电阻可忽略的导体,此两导体侧面与一负载电阻R L 相联。
整
个管道放在一匀强磁场中,磁感应强
度的大小为B ,方向垂直于上下侧面
向上。
现有电离气体(正、负带电粒子)持续稳定地流经管道,为了使问题简化,设横截面上各点流速相同。
已知流速与电离气体所受的摩擦阻
力成正比;且无论有无磁场存在时,都维持管两端电离气体的压强差皆为p 。
设无磁场存在时电离气体的流速为v 0,求有磁场存在时此流体发电机的电动势的大小ε。
已知电离气体的平均电阻率为ρ。
图10-5
五、图10-6中所示ad为一平行板电容器的两个极板,bc是一块长宽都与a板相同的厚导体板,平行地插在a、d之间,导体板的厚度bc=ab=cd。
极
板a、d与内阻可忽略的电动势为ε的蓄电池以及电阻R相联如图,
已知在没有导体板bc时电容器a、d的电容为C。
现将导体板b
c抽走,设已知抽走过程中所做的功为A,求这过程中电阻R上消
耗的电能。
图10-6 R
ε
a b c d
六、晶体三极管的基极B 、反射极E 和集电极C 的电势分别用U B 、U E 和U C 表示。
理想的硅NPN 开关三极管的性能如下:
当U B 较U E 高0.6V 或更高,即U B -U E ≥0.6V 时,三极管完全导通,即发射极E 与集电极C 之间相当于用导线直接接通。
当U B -U E <0.6V 时,三极管关断。
即
发射极E 与集电极C 之间完全不通。
开关
三极管只有完全导通与关断两个状态。
图10-7所示是一个有实际用途的电路,Ⅰ和Ⅱ都是理想的硅NPN 开关三极管。
要求
1.在图10-8中画出输出电压U 2随输入电压U 1变化的图线。
2.举出此电路一个可能的应用。
图
10-7 图
10-8
七、一圆锥透镜如图10-9所示,S 、S’为锥面,M 为底面;通过锥顶A 垂直于底面的直线为光轴。
平行光垂直入射于底面。
现在把一垂直于光轴的平面屏P 从透镜顶点A 向右方移动。
设不计光的干涉与衍射。
1. 用示意图画出在屏上看到的图像。
当屏远移时图像怎样变化? 2. 设圆锥底面半径为R ,锥面母线与底面的夹角为β(3°—5°),透镜材料的折射率为n 。
令屏离锥顶A 的距离为x ,求出为描述图像变化需给出的屏的几个特殊位置。
图
10-9
八、10个同样的扁长木块一个紧挨一个地放在水平底面上,如图10-10所示,每个木块的质量m=0.40千克,长l=0.50米,它们与底面间的静摩擦和滑动摩擦系数均为μ2=0.10。
原来木块处于静止状态。
左方第一个木块的左端上方放一质量为M=1.0千克的小铅块,它与木块间的静摩擦和滑动摩擦系数均为μ1=0.20。
现突然给铅块一向右的初速度V 0=4.3米/秒,使其在大木块上滑行。
试确定铅块最后的位置在何处(落在地上还是停在哪块木块上)。
取重力加速度g=10米/秒2。
设铅块的线度与l 相比可以忽略。
图
10-10
九、图10-11所示为一放在支架上的直立汽缸,其上部园筒的体积为V m ,内有一质量为2m 、截面积为2S 的很薄的活塞A 。
下部园筒足够长,内有一质量
为m 、截面积为S 的活塞B 。
两园筒由一细而短的管道连通。
活塞均可在各自的园筒内无摩擦地上下滑动。
活塞A 的上方盛有1摩尔的理想气体,活塞A 、B 之间盛有2摩尔的同种理想气体。
达到平衡时,A 上方气体的温度为T 0,A 、B 之间的
气体的体积大于V m 。
该理想气体每摩尔的内能U 可用U=cT 来表示,c 为恒量,T 为热力学温度。
设活塞、汽缸壁、管道都是不导热的,活塞B 处的大气压强为p 0今通过上园筒顶部的电热丝L 对A 上方气体缓慢加热,若在整个过程中传递给A 上方气体的热量为Q 0 ,问
1.在达到平衡时,A 上方气体的温度T f 等于多少?
2.在加热过程中,活塞B 对大气所做的功W 等于多少?
图10-11
A
B
大气
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