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aBb∶(Aabb、 aaBb)∶aabb= 1∶2∶1
7
显性纯合致死
AaBb∶Aabb∶ aaBb∶aabb= 4∶2∶2∶1,其余基 因型个体致死
AaBb∶ Aabb∶aaBb∶ aabb= 1∶1∶1∶1
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在实践中的应用
1、医学上的应用:
2、指导杂交育种: (1)原理:基因重组,产生新基因型, 从而产生新的表现型 (2)优点: 将不同品种个体的优良性状 集中在一个新品种上
遗传概率计算法——棋盘格法
♀配子 ♂配子
YR
Yr
yR
yr
YR
Yr
YYRR YYRr YyRR YyRr
YYRr YYrr YyRr Yyrr YyRR
yR
yr
YyRr yyRR yyRr Yyrr
yyRr
YyRr
yyrr
遗传概率计算法——分枝法
YyRr × YyRr ∵F1每对等位基因的 1YY 分离比都是1︰2︰1 1YY︰2Yy︰1yy 2Yy 1RR 2Rr 1rr 1RR 2Rr 1rr 1RR 1yy 2Rr 1rr 1YYRR 2YYRr 1YYrr 2YyRR 4YyRr 2Yyrr 1yyRR 2yyRr 1yyrr
2
9∶7
1∶3
3
9∶3∶4
1∶1∶2
4
15∶1
3∶1
5
只要存在一种显性基因 A(或B)就表现为同一种 性状,没有A(或B)但有 B(或A)则表现为第二种 相对性状,隐性纯合子 表现为第三种相对性状
12∶3∶1
2∶1∶1
6
基因型中显性基因的个 数决定性状表现
AABB∶(AaBB 、 AABb)∶(AaBb、 aaBB、AAbb)∶ (Aabb、aaBb)∶aabb =1∶4∶6∶4∶1
现有基因型为AaBbCc和aaBbCC的两种个体, 已知三对基因分别位于三对同源染色体上,回 答下列问题: 3.AaBbCc×aaBbCC,其后代: 1-1/2×1/2×1/2=7/8 a.杂合子的几率是__________________ b.与亲代具有相同性状的个体的几率是 1/2×3/4×1+ 1/2×3/4×1=3/4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与亲代具有相同基因型的 个体的几率是 1/2×1/2×1/2+1/2×1/2×1/2=1/4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0 d.基因型为为AAbbCC 的几率是___
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JLSSY BYH
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
P
♀ (♂)黄色圆粒
×
♂ 绿色皱粒 ( ♀)
F1 黄色圆粒 × F2
黄色圆粒 绿色圆粒 黄色皱粒 绿色皱粒
比值: 9 : 3 : 3 : 1 双显性 一隐一显 一显一隐 双隐性
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试验-单独分析
P ×
黄色 圆粒
F1 黄色圆粒 × F2 表现型 黄色 绿色 圆粒 圆粒 个体数:315 108
现有基因型为AaBbCc和aaBbCC的两种个体, 已知三对基因分别位于三对同源染色体上,回 答下列问题: 2.AaBbCc的个体自交,则: a.后代出现AaBbcc的几率是1/2 _________________ ×1/2×1/4=1/16 1 - 1/2×1/2×1/2=7/8 b.后代出现新基因型的几率是__________________ 1/2×1/2×1/2=1/8 c.后代出现纯合子的几率是__________________ d.后代中表现型为A__B__cc 的几率是 3/4×3/4×1/4=9/64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e. 后代中出现新表现型的几率是 1-3/4×3/4×3/4=37/64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f.后代全显性的个体中,杂合子的几率是 1-1/3×1/3×1/3=26/27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绿色 皱粒
粒 形
圆粒:315+108=423
皱粒:101+32=133 圆粒:皱粒 接近于3 :1 黄粒:315+101=416
粒 色
黄色 绿色 皱粒 皱粒 101 32
绿粒:108+32=140 黄粒:绿粒 接近于3 :1
比值:
9 :
3 :
3:Βιβλιοθήκη 1结论:豌豆的粒形和 粒色的遗传都遵循基 因的分离定律
½黄
¾圆 ¼皱 ¾圆 ¼皱
3/8黄圆 1/8黄皱 3/8绿圆 1/8绿皱
½绿
结论:AaBbXaaBb杂交,其后代基因型及其比例为: · · · · · · · · · · · · · ·; 其后代表现型及比例为: · · · · · · · · · · · · · · ·
逐 对 分 析 法 的 应 用
YyRR
yyRR YyRr
YyRr
yyRr
Yr
YYRr YyRr
YYrr
Yyrr
yr
yyRr
Yyrr
yyrr
(1:1:1:1)
所以: 黄圆
9 ︰
亲本型:(P) 黄圆、绿皱 重组型: 黄皱、绿圆
绿圆
3 ︰
黄皱
3 ︰
绿皱
1
演绎推理——推测YyRr × yyrr
测交 杂种一代 黄色圆粒 YyRr
x
双隐性类型 绿色皱粒 yyrr yr
配子 YR Yr yR yr
Yyrr yyRr yyrr 基因型 YyRr 黄色 黄色 绿色 绿色 表现型 圆粒 皱粒 圆粒 皱粒 1 : 1 : 1 : 1
验证实验——测交实验
表现型
项目
实际 子粒数
F1作母本 F1作父本
黄圆 31 24 1 :
黄皱 27 22 1 :
绿圆 26 25 1 :
绿皱 26 26 1
1RR︰2Rr︰1rr
∴ F2基因型及其比 例是:
遗传概率计算法——分枝法
∵在F1后代中每对相对性状的分离比都是3 :1,
3黄 :1绿
3圆——9黄圆 3黄 1皱——3黄皱 F1黄圆 3圆——3绿圆 1绿
3圆 :1皱
∴F2表现型 及其比例是:
(YyRr)
1皱——1绿皱
配子类型问题
AaBbCc产生的配子种类数为?
AaBb × aaBb
基因型的种类及数量关系:
AaXaa BbXBb 子代基因型
表现型的种类及数量关系:
AaXaa BbXBb 子代表现型
1/2Aa
1/2aa
1/4BB 1/2Bb 1/4bb 1/4BB 1/2Bb 1/4bb
1/8AaBB 1/4AaBb 1/8Aabb 1/8aaBB 1/4aaBb 1/8aabb
现有基因型为AaBbCc和aaBbCC的两种个体, 已知三对基因分别位于三对同源染色体上,回 答下列问题: 1.若AaBbCc的个体为植物,进行自花授粉则: a.该个体经减数分裂可能产生____ 8 种精子 b.一个精母细胞经减数分裂,实际产生___ 4个 2 种精子 ____ 1 个卵细胞 c.一个卵细胞经减数分裂,可产生__ d.自交后代表现型有___ 8 种,新出现的表现型有 8-1=7 种 ________ 3×3×3-1=26种 e.自交后代新出现的基因型有_____________
(A_ ×A_) × (B_×B_)
逐对分析法的应用
独立考虑每一种基因 () ×() ×()
1、子代基因型的概率 =每对相对性状杂交所得基因型概率的乘积
例1、已知双亲基因型为AaBb × AABb,
求子代基因型AaBb的概率。
2、子代基因型种类数
=每对相对性状杂交所得基因型种数的乘积
例2、已知双亲基因型为TtRr×ttRr,求子代 有几种基因型?
对分离现象的解释
P
YY RR 黄色圆粒 y y r r 绿色皱粒
P配子
YR
Yy Rr
黄色圆粒
yr
等位基因分离, 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F1
Y
F1配子 YR Yr
yR yr R
y
r
♀ F 配子 ♂
YR yR
1
YR
yR
Yr YYRr
yr
(1:1:1:1) 基因型9种 表现型4种
YYRR
YyRR
YyRr
F2
1/2C 1/2c
r
1/2C 1/2c
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
位于非同源染色 体上的非等位基 因的分离或组合 是互不干扰的, 在进行减分裂形 成配子过程中, 同源染色体上的 等位基因彼此分 离,同时非同源 染色体上的非等 位基因自由组合。
自由组合定律适用的条件
⑴有性生殖的生物的性状遗传 ⑵真核生物的性状遗传,原核生物或非细胞结构 的生物不进行减数分裂,不进行有性生殖。 ⑶细胞核遗传, ⑷只有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两对(或多对)基 因才按自由组合定律向后代传递,而位于一对同源染 色体上的两对(或多对)基因则是按照连锁与交换定 律向后代传递的。
自由组合
分 离
连锁 遗传
A
A
C D
c d
同源染色体: 1和2,3和4 非同源染色体: 1和3,2和4 1和4,2和3
B 1 2
b
3
4
分离定律: B和b,C和c,D和d,(A和A) 自由组合定律:B(b)和C(c), B(b)和D(d) 连锁遗传: C和D,c和d
孟德尔获得成功的原因
1. 正确选择实验材料 2. 从一对 性状到多对性状进行研究 3. 用统计学方法分析实验结果 4. 科学地设计了实验的程序 (假说-演绎法)
(3)缺点: 育种周期比较长 培育新的纯系品种: (4)具体过程 培育杂种:
例题.右图所示的遗传系谱图中,2号 个体无甲病致病基因。1号和2号所生 的第一个孩子表现正常的几率为 A A.1/3 B.2/9 C.2/3 D.1/4
例:基因型为有芒抗病(AaRr)的个体 自交,后代无芒抗病的植株占多少? AaRr× AaRr Aa× Aa Rr× Rr 3/4有芒 1/4无芒
A、 YYRR 和YYRr B、YYrr和YyRr
C
C、 YYRr和YyRr
D、YyRr和YyRr
(4YY,4Yy)(2RR,4Rr,2rr) (YY × Yy)(Rr × Rr)
两大定律的比较
基因与 染色体
分 离 定 律
实质
F1配子
F2基因型 与比例
F2表现 测交后代 型与比 基因型表 例 现型 2种, 3:1 各2种, 1:1
不同性状的数量比
实验结果与孟德尔的理论假设完全相符。
自由组合定律
Y 控制不同性状的遗传因 子的分离和组合是互不 干扰的;在形成配子时, 决定同一性状的成对的 遗传因子彼此分开,决定 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自 由组合。这一规律就叫 做自由组合定律。 YyRr y
R r R
1/2C 1/2c 1/2C 1/2c
亲代杂交组合与子代表现型及比例的关系
亲代基因型 Aa×Aa Aa×aa AaBb×AaBb AaBb×aabb或Aabb×aaBb AaBb×aaBb或AaBb×Aabb 子代表现型比例 3∶1 1∶1 9∶3∶3∶1 1∶1∶1∶1 3∶3∶1∶1
两对基因控制一对相对性状 的特殊遗传现象
序号 1 条件 存在一种显性基因(A或 B)时表现为同一种性状 ,其余正常表现 A、B同时存在时表现为 一种性状,否则表现为 另一种性状 aa(或bb)成对存在时, 表现为双隐性性状,其 余正常表现 只要存在显性基因(A或 B)就表现为同一种性状 ,其余正常表现 自交后代比例 9∶6∶1 测交后代比例 1∶2∶1
3、子代表现型种数
=每对相对性状相交所得表现型种数的乘积
例3、已知双亲基因型为TtRr×ttRr,求 子代表现型的种数
4、子代表现型的概率 =每对相对性状相交所得表现型概率的乘积
例4、已知双亲基因型为aaBb×AaBb,求子代 双显性的概率
5、由子代推理亲代的问题
两个亲本杂交,基因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其子代的基因型是:1YYRR、 1YyRR、1YYrr、 1Yyrr、2YYRr、2YyRr,那么这两个亲本的基因 型是
1/2B 1/2A 1/2b 1/2B 1/2a 1/2b 1/2C 1/2c 1/2C 1/2c 1/2C 1/2c 1/2C 1/2c 1/8ABC 1/8ABc 1/8AbC 1/8Abc 1/8aBC 1/8aBc 1/8abC 1/8abc
(A、a) (B、b) (C、c) 2x2x2=8
一对, 等位基因 一对, 分离
2种, 1:1
3种 1:2 :1
重 组 定 律
两对或 以上, 两对或 以上
等位基因 分离,非 等位基因 自由组合
2n种, 3n 种 2n种, 各2n种 (1:1)n (1:2 :1) n (3:1)n (1:1)n
联系 ①发生时间:两定律均发生于减Ⅰ后期,是同时进行,同时发挥作用的。 ②相关性: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是在同源染色体上等位 基因分离的基础上实现的,即基因分离定律是自由组合定律的基础。 ③范围:两定律均为真核生物细胞核基因在有性生殖中的传递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