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三门峡市外国语高级中学2020届高三数学模拟考试试题(五)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河南省三门峡市外国语高级中学2020届高三数学模拟考试试题(五)文
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满分60分)
1.已知集合A={x|x2≤4,x∈R},B={x|≤4,x∈Z},则A∩B =()
A.(0,2)B.[0,2] C.{0,1,2} D.{0,2}
【解答】解:由A中不等式解得:﹣2≤x≤2,即A=[﹣2,2],由B中不等式解得:0≤x≤16,x∈Z,即B={0,1,2,3,4,5,6,7,8,9,10,11,12,13,14,15,16},
则A∩B={0,1,2},
故选:C.
2。
复数(i为虚数单位)在复平面内对应点的坐标是()A.(3,1)B.(﹣1,3)C.(3,﹣1)D.(2,4)
【解答】解:,
∴复数z所对应点的坐标是(3,1).
故选:A.
3。
已知x,y满足约束条件,则z=x+2y的最小值是()
A.﹣8 B.﹣6 C.﹣3 D.3
【解答】解:画出不等式组表示的平面区域,如图中阴影部分所示,
易求得A(1,1),B(﹣2,﹣2),C(﹣5,1),
z=x+2y,则,
当直线过点B(﹣2,﹣2)时z取到最小值,
所以z=x+2y的最小值是﹣2+2×(﹣2)=﹣6,
故选:B.
4.设平面向量,则与垂直的向量可以是() A.(4,﹣6)B.(4,6)C.(3,﹣2)D.(3,2)【解答】解:;
(4,﹣6)•(2,﹣3)=8+18≠0,(4,6)•(2,﹣3)=8﹣18≠0,(3,﹣2)•(2,﹣3)=6+6≠0,(3,2)•(2,﹣3)=6﹣6=0;∴.
故选:D.
5。
已知等差数列{a n}的前n项和为S n,若S6=12,a2=5,则a5=() A.﹣3 B.﹣1 C.1 D.3
【解答】解:∵S6=12,a2=5,
∴12=,解得a5═﹣1.
故选:B.
6.已知A是△ABC的内角,则“sin A=”是“tan A="的()A.充分不必要条件
B.必要不充分条件
C.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解答】解:在三角形中,若sin A=,则A=或,
若tan A=,则A=,
则“sin A=”是“tan A="的必要不充分条件,
故选:B.
7。
已知两条直线m,n,两个平面α,β,m∥α,n⊥β,则下列正确的是()
A.若α∥β,则m⊥n B.若α∥β,则m∥β
C.若α⊥β,则n∥αD.若α⊥β,则m⊥n
【解答】解:对于A,由α∥β,n⊥β,所以n⊥α;
又m∥α,所以n⊥m,A正确;
对于B,由m∥α,且α∥β,
得出m∥β,或m⊂β,所以B错误;
对于C,由n⊥β,且α⊥β时,
得出n∥α或n⊂α,所以C错误;
对于D,m∥α,α⊥β时,m可能与β平行,也可能相交,也可能在β内;
α⊥β,且n⊥β,则n∥α或n⊂α,所以m⊥n不一定成立,D错误.
故选:A.
8。
某调查机构对全国互联网行业进行调查统计,得到整个互联网行业从业者年龄分布饼状图、90后从事互联网行业者岗位分布条形图,则下列结论中不正确的是()
注:90后指1990年及以后出生,80后指1980﹣1989年之间出生,
80前指1979年及以前出生.
A.互联网行业从业人员中90后占一半以上
B.互联网行业中从事技术岗位的人数超过总人数的20% C.互联网行业中从事产品岗位的90后人数超过总人数的5%D.互联网行业中从事运营岗位的90后人数比80前人数多【解答】解:由题意,可知:
对于A:很明显从饼状图中可发现互联网行业从业人员中90后占56%,占一半以上;
对于B:互联网行业中从事技术岗位的90后人数占总人数的0.56×0。
396=0。
22176>0.2,
则包括80后、80前更大于总人数的20%;
对于C:产品岗位90后人数占总人数的0.56×0。
065=0。
0364<0。
05;
对于D:从事运营岗位的90后人数占总人数的0.56×0.17=0.0952>0。
03.
故选:C.
9.已知f(x)是定义在R上的奇函数,且f(x)在[0,+∞)内单调递减,则()
A.f(﹣log23)<f(log32)<f(0)
B.f(log32)<f(0)<f(﹣log23)
C.f(0)<f(log32)<f(﹣log23)
D.f(log32)<f(﹣log23)<f(0)
【解答】解:∵f(x)是定义在R上的奇函数,且f(x)在[0,+∞)内单调递减,
∴根据奇函数的对称性可知,f(x)在(﹣∞,0)内单调递减,即f(x)在R上单调递减,
∵﹣log23<0<log32,
∴f(﹣log23)>f(0)>f(log32),
故选:B.
10.圆x2+y2+4x﹣12y+1=0关于直线ax﹣by+6=0(a>0,b>0)对称,则+的最小值是()
A.B.C.D.
【解答】解:由圆x2+y2+4x﹣12y+1=0,得圆心坐标为(﹣2,6),又圆x2+y2+4x﹣12y+1=0关于直线ax﹣by+6=0对称,
∴﹣2a﹣6b=﹣6,即a+3b=3,得,
又a>0,b>0,∴+=(+)()=.当且仅当a=b时上式等号成立.
∴+的最小值是.
故选:B.
11。
已知函数f(x)=sinωx+cosωx(ω>0)的图象与x轴交点的横坐标构成一个公差为的等差数列,把函数f(x)的图象沿x轴向左平移个单位,得到函数g(x)的图象,则下列关于函数g(x)
的命题中正确的是()
A.g(x)在[]上是增函数
B.g(x)的图象关于直线x=﹣对称
C.函数g(x)是奇函数
D.当x∈[]时,函数g(x)的值域是[﹣2,1]
【解答】解:∵f(x)=sinωx+cosωx==,
由题意知,则T=π,∴ω=,
∴,
把函数f(x)的图象沿x轴向左平移个单位,得g(x)=f(x+)=2=2cos2x.
其图象如图:
由图可知,函数在[,]上是减函数,A错误;
其图象的对称中心为(),B错误;
函数为偶函数,C错误;
,,
∴当x∈[,π]时,函数g(x)的值域是[﹣2,1],D正确.
故选:D.
12。
已知函数,若函数g(x)=f(x)﹣x﹣a有3个
零点,则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 )
A.[0,2)B.[0,1)C.(﹣∞,2] D.(﹣∞,1]
【解答】解:由g(x)=f(x)﹣x﹣a有3个零点得g(x)=f(x)﹣x ﹣a=0,即a=f(x)﹣x有3个根,
设h(x)=f(x)﹣x,
当x≤0时,h(x)=f(x)﹣x=x3﹣3x,此时h′(x)=3x2﹣3=3(x2﹣1),
由h′(x)>0得x>1(舍)或x<﹣1,此时为增函数,
由h′(x)<0得﹣1<x<1,∵x≤0,∴﹣1<x<0,此时为减函数,
即当x=﹣1时,函数取得极大值为h(﹣1)=﹣1+3=2,
当x>0时,h(x)=f(x)﹣x=﹣lnx﹣x为减函数,
作出函数h(x)的图象如图:
要使a=h(x)有三个不同的根,
则a满足0≤a<2,
即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0,2),
故选:A.
二、填空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满分20分)
13.甲、乙两支足球队进行一场比赛,A,B,C三位球迷赛前在一起聊天.A说:“甲队一定获胜.”B说:“甲队不可能输."C说:“乙队一定获胜."比赛结束后,发现三人中只有一人的判断是正确的,则比赛的结果不可能是甲胜.(填“甲胜”“乙胜"“平局”中的一个)
【解答】解:根据三人的说法可知:
A:甲胜;B:甲胜或甲乙平局;C:乙胜,
若甲胜,则A,B都正确,不合题意;
若乙胜,则C正确,AB错误,合题意;
若甲乙平局,则B正确,AC错误,也合题意,
故比赛结果可能是乙胜或甲乙平局,
故答案为:甲胜.
14。
函数y=的图象在x=1处的切线方程是x﹣y﹣1=0 .【解答】解:函数y=的导数为y′=,
可得图象在x=1处的切线斜率为k=1,
切点为(1,0),则图象在x=1处的切线方程为y=x﹣1,
即x﹣y﹣1=0.
故答案为:x﹣y﹣1=0.
15.已知椭圆=1(a>0,b>0)的左焦点为F,右顶点为A,上顶点为B,若点F到直线AB距离为b,则该椭圆的离心率为
.
【解答】解:椭圆=1(a>0,b>0)的左焦点为F(﹣c,0),右顶点为A,上顶点为B,直线AB的方程为:,即:bx+ay﹣ab=0
点F到直线AB距离为b,
可得:=b,
可得14(a+c)2=25a2+25b2=50a2﹣25c2.
可得:39e2+28e﹣36=0,e∈(0,1),解得e=,e=﹣(舍去),故答案为:.
16.在锐角△ABC中,角A,B,C的对边分别为a,b,c,若a=2,
,则角A的取值范围是.
【解答】解:∵=,∴cos2A+cos A cos C=sin2A+sin A sin C,
∴cos2A﹣sin2A=﹣(cos A cos C﹣sin A sin C),即cos2A=﹣cos(A+C)=cos B,
∴在锐角△ABC中,2A=B,∴,
又A+B+C=π,∴3A+C=π,即C=π﹣3A,
∵,∴π﹣3A,∴,
综上所述,角A的取值范围是.
故答案为:.
三、解答题(共5小题,满分60分)
17。
已知四棱锥P﹣ABCD中,侧面PAD⊥底面ABCD,∠BAD=60°,△PAD是边长为2的正三角形,底面ABCD是菱形,点M 为PC的中点.
(1)求证:PA∥平面MDB;
(2)求三棱锥A﹣BDM的体积.
【解答】解:(1)证明:连结AC,交BD于O,连结OM,
∵底面ABCD是菱形,∴O是AC中点,
∵点M为PC的中点.∴OM∥PA,
∵OM⊂平面BDM,PA⊄平面BDM,
∴PA∥平面MDB.
(2)解:取AD中点N,连结PN,
∵四棱锥P﹣ABCD中,侧面PAD⊥底面ABCD,∠BAD=60°,△PAD是边长为2的正三角形,底面ABCD是菱形,点M为PC 的中点,
∴PN⊥平面ABCD,PN==,
M到平面ABD的距离d=,
S△ABD==,
∴三棱锥A﹣BDM的体积为:
V A﹣BDM=V M﹣ABD===.
18.某城市100户居民的月平均用电量(单位:度)以[160,180),[180,200),[200,220),[220,240)[240,260),[260,280),[280,300]分组的频率分布直方图如图:
(1)求直方图中x的值;
(2)求月平均用电量的众数和中位数;
(3)在月平均用电量[220,240),[240,260),[260,280),[280,300]的四组用户中,用分层抽样的方法抽取11户居民,则月平均用电量在[220,240)的用户中应抽取多少户?
【解答】解:(1)由直方图的性质可得(0.002+0。
0095+0.011+0。
0125+x+0。
005+0.0025)×20=1,
解方程可得x=0。
0075,∴直方图中x的值为0。
0075;
(2)月平均用电量的众数是=230,
∵(0.002+0.0095+0。
011)×20=0。
45<0.5,
∴月平均用电量的中位数在[220,240)内,
设中位数为a,由(0.002+0。
0095+0.011)×20+0。
0125×(a﹣
220)=0.5可得a=224,
∴月平均用电量的中位数为224;
(3)月平均用电量为[220,240)的用户有0.0125×20×100=25,月平均用电量为[240,260)的用户有0。
0075×20×100=15,
月平均用电量为[260,280)的用户有0。
005×20×100=10,
月平均用电量为[280,300)的用户有0。
0025×20×100=5,
∴抽取比例为=,
∴月平均用电量在[220,240)的用户中应抽取25×=5户
19。
已知等差数列{a n}的前n项和为S n,且S10=120,a2﹣a1,a4﹣a2,a1+a2成等比数列.
(1)求数列{a n}的通项公式;
(2)设T n为数列{}的前n项和,求满足T n>的最小的n值.【解答】解:(1)设等差数列{a n}的公差为d,
由题意,,解得:a1=3,d=2.
∴a n=3+2(n﹣1)=2n+1;
(2)由(1)得,,
则,
∴
=.
由T n>,得3n2﹣35n﹣60>0,解得:n<(舍)或n>.
∵n∈N*,∴n的最小值为14.
20.已知椭圆C的中心在原点O,焦点在x轴上,左、右焦点分别为F1,F2,离心率为,右焦点到右顶点的距离为1.
(1)求椭圆C的方程;
(2)过F2的直线l与椭圆C交于不同的两点A,B,则△F1AB 的面积是否存在最大值?若存在,求出这个最大值及直线l的方程;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解答】解:(1)设椭圆C:
因为,a﹣c=1 所以a=2,c=1,
即椭圆C:.
(2)设A(x1,y1),B(x2,y2),不妨设y1>0,y2<0由题知,直线l的斜率不为零,可设直线l的方程为x=my+1,
由得(3m2+4)y2+6my﹣9=0,
则,
∴,
令,可知t≥1则m2=t2﹣1,
∴
令,则,
当t≥1时,f’(t)>0,即f(t)在区间[1,+∞)上单调递增,
∴f(t)≥f(1)=4,∴,
即当t=1,m=0时,△F1AB的面积取得最大值3,
此时直线l的方程为x=1.
21。
已知函数f(x)=﹣bx(a,b∈R).
(1)当b=0时,讨论函数f(x)的单调性;
(2)若函数g(x)=在x=(e为自然对数的底)时取得极值,且函数g(x)在(0,e)上有两个零点,求实数b的取值范围.【解答】解:(1)b=0时,f(x)=,x∈(0,+∞).
f′(x)==,
可得函数f(x)在(0,e a+1)上单调递增,在(e a+1,+∞)上单调递减.
(2)g(x)==﹣b,x∈(0,+∞).
g′(x)==.
∵函数g(x)在x=(e为自然对数的底)时取得极值,
∴==0,解得a=0.
∴g(x)=﹣b,g′(x)=.
可得x=(e为自然对数的底)时取得极大值,
∵函数g(x)在(0,e)上有两个零点,
∴g()=﹣b>0,g(e)=﹣b<0,
解得<b<.
∴实数b的取值范围是.
(二)选考题:共10分.请考生在22、23两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答,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记分,作答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对应题号的方框涂黑。
22。
在直角坐标系xOy中,已知点M(1,),C1的参数方程为
(t为参数),以坐标原点O为极点,x轴的正半轴为极轴,建立极坐标系,曲线C2的极坐标方程为=2+cos2θ.
(1)求C1的普通方程和C2的直角坐标方程;
(2)设曲线C1与曲线C2相交于A,B两点,求+的值.【解答】解:(1)由C1的参数方程(t为参数),消去参数t,可得,
由曲线C2的极坐标方程=2+cos2θ,得2ρ2+ρ2cos2θ=3,
由x=ρcosθ,x2+y2=ρ2,
所以C2的直角坐方程为3x2+2y2=3,即.
(2)因为在曲线C1上,
故可设曲线C1的参数方程为(t为参数),
代入3x2+2y2=3,化简可得3t2+8t+2=0,
设A,B对应的参数分别为t1,t2,则△=64﹣4×3×2>0,且,,
所以.
23.设f(x)=|x﹣1|+|x+1|.
(1)求f(x)≤x+2的解集;
(2)若不等式,对任意实数a≠0恒成立,求实数x 的取值范围.
【解答】解:(1)由f(x)≤x+2有
…(3分)
解得0≤x≤2,∴所求解集为[0,2]…(5分)
(2)…(7分)
当且仅当时取等号,
由不等式对任意实数a≠0恒成立,
可得|x﹣1|+|x+1|≥3,
解得…(1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