露地甘蓝生产技术要点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露地甘蓝生产技术要点
1.植物学特征特性及对环境条件要求
1.1 植物学特征特性
甘蓝又叫莲花白、卷心菜等。

甘蓝主根不发达,须根多,根须主要分布在深30厘米,宽80厘米土表层中,吸收水肥的能力强;早熟品种叶数为l0~16片,中晚熟品种一般为15~25片,莲座叶之后进入结球期,叶片先端向内弯曲,逐渐抱合成球形,多为黄白色。

1.2 对环境条件的要求
甘蓝喜肥,生长期对氮肥需求量较多,结球期应多施磷、钾肥。

甘蓝生长过程中不能缺钙,一旦缺钙,就会发生干烧心,特别是结球期表现最明显。

甘蓝喜温和气候,比较耐寒。

种子发芽适温为18~20℃,一般在7~25℃都能正常生长,结球适温为15~20℃,超过25℃短缩茎伸长,结球松散,品质和产量降低。

30℃以上高温生长缓慢,甚至停止生长。

甘蓝属于长日照植物,未通过低温春化前,长日照有利于生长,但在结球期需要短的日照和较弱的光照强度。

在空气湿度为80~90%,土壤湿度为70~80%的条件下生长良好。

如果土壤水分不足会影响结球并降低产量。

结球期对水的需要量较大,需及时灌溉、提供充足的水分,提高品质和产量。

2. 品种选择
按照叶球形状可分为尖头型、圆头型、平头型,按熟性可分为早熟、中熟和晚熟品种,尖头一般早熟、圆头中熟、平头晚熟。

一般秋延迟栽培可选择中、晚熟品种,早春茬栽培选择抗逆性强,冬性强、耐抽苔、商品性好的早熟品种。

目前生产上选用的品种有春甘45、中甘11号、中甘12号、8132、钢头50、钢头60、钢头70等
3. 播期安排
露地甘蓝一年有多个茬口栽培,主要有春甘蓝和秋甘蓝。

春甘蓝一般在3月底4月初育苗,苗龄40~50天。

秋甘蓝一般在6月上旬育苗,苗龄35天。

4. 整地、作畦、施肥
亩施腐熟农家肥4000~5000公斤,磷酸二铵40公斤,钾肥20公斤,深翻20~25厘米,耙细耧平。

甘蓝一般采用作畦栽培,以南北向作畦,畦宽80~90厘米,春甘蓝可覆膜栽培。

5. 定植
5.1 定植时间:春甘蓝定植时间5月上旬,秋甘蓝7月上旬定植。

5.2 定植方法:春甘蓝选择晴天上午定植,秋甘蓝选择阴天或傍晚定植,每畦两行,栽苗深度以苗坨覆土1厘米左右为准,苗栽好后灌足水,使作物根系与土壤紧密结合。

5.3 定植密度:行距40~45厘米,株距35~40厘米,亩栽苗3700—4700株,秋甘蓝比春甘蓝可增加10~20%。

6. 田间管理
6.1 追肥灌水
春甘蓝定植后及时浇定植水;7~10天后浇缓苗水,结合浇水亩追硫酸铵10~15公斤;包心前要控水蹲苗10~15天;蹲苗结束后,球叶开始抱合时要灌足水,并结合灌水亩追施尿素20公斤或碳酸氢氨50公斤。

秋甘蓝结合浇定植水或缓苗水追施磷酸二铵20公斤、硫酸铵10~15公斤,包心前要控水蹲苗;蹲苗结束后结合灌水亩追施尿素15~25公斤、硫酸钾15~20公斤,促进结球。

无论春茬还是秋茬,结球后要控制灌水次数或灌水量,保持土壤湿润即可,以防止叶球开裂促进叶球紧实。

6.2 中耕除草
幼苗定植至缓苗后,每次浇水后土壤墒情适中时进行中耕松土,中耕行间稍深,5~6厘米,植株周围浅,刮破表皮即可,生长期中耕2~3次,第一次中耕宜深,除草要彻底,以利于保墒,促进根系生长;以后中耕宜浅,促进多生侧根,有利于结球。

6.3 病虫害防治
秋茬病虫害较春甘蓝发生严重,但防治方法基本相同。

病害主要有黑斑病、霜霉病、软腐病、黑腐病等。

害虫主要有菜青虫、小菜蛾、蚜虫。

黑斑病:发病初期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或2%的农抗120水剂200倍液、或10%宝利安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69%安克锰锌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或50%朴海因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喷雾,连续防2次。

霜霉病:用75 %百菌清可湿性粉600倍液、或5O%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喷雾防治。

每隔5~7 天喷1 次,连喷 2~3 次。

软腐病:用72%农用链霉素可湿性粉剂3000~4000倍液、或用新植霉素4000~5000倍液、或70%敌克松可湿性粉剂700~1000倍液喷雾或灌根,连防2~3次。

黑腐病:发病初期用14%络氨铜水剂500倍液、或77%氢氧化铜可溶性粉剂500倍液、或72%农用链霉素可溶性4000倍液,7~10天1次,连喷2~3次。

菜青虫:在卵孵化盛期用1.8 %阿维菌素乳油1500~2000倍液喷雾防治,低龄幼虫发生高峰期用 2.5%敌shasi乳油1000倍液喷雾防治。

小菜蛾:小菜蛾有趋光性,在成虫发生期每15亩放置一盏频动式sha虫灯或黑光灯,用以诱sha成虫。

用1.8%阿维
菌素乳油1500~2000倍液喷雾防治。

蚜虫:用50%抗蚜威可湿性粉剂2000~3000倍液,或10%吡虫啉可湿粉剂1500倍液喷雾防治。

7. 采收
结球甘蓝采收不及时易发生裂球,当甘蓝的叶球尚未完全长结实,七八成时即可采收。

采收宜分次疏间进行,这样,既可避免集中上市影响售价,又可降低密度尚使未采收的植株加速叶球生长。

采收时宜保留适量外叶以保护叶球不受沾污或损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