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痔生肌散油纱条外敷对内痔术后创口愈合的临床观察黄甫峰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内痔生肌散油纱条外敷对内痔术后创口愈合的临床观察
黄甫峰,张鸿兰,康昆波,舒小琼,程贤林,黄晓伟,胡益利,黄箕然,彭静,刘守亮,熊国平
(上犹县人民医院,江西
上犹341200)

要:目的:探讨内痔术后创面愈合的治疗方法。

方法:260例内痔术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130例采用
内痔生肌散油纱条敷于痔切口,对照组130例采用0.5%的甲硝唑纱条敷于痔切口,比较两组疗效。

结果:治疗组创面平均愈合时间(16.6ʃ3.1)天,较对照组(24.7ʃ4.5)天显著缩短(P <0.001);两组比较有显著的差异。

结论:内痔生肌散油纱条对痔术后创口愈合有促进作用。

关键词:内痔生肌散;甲硝唑;内痔;创面愈合
中图分类号:R657.1+
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5779(2012)06-0868-02
在我国痔的发病率占肛门直肠疾病的87.25%[1],任何年龄都可发病,但随年龄增长,发病率增高。

其发病机制尚未明确,
目前主要有肛垫下移和静脉曲张学说。

手术是Ⅱ度以上内痔治疗的重要方法,但术后留下的创口多为开放性创面,部位特殊,术后创面愈合缓慢,所以术后换药是关系手术成败和创面愈合时间的重要环节。

为探讨促进创面愈合方法,我院2009年9月 2012年6月,采用内痔生肌散油纱条与甲硝唑纱条外用于痔术后开放性创面,通过比较,证实内痔生肌散促进创面愈合疗效显
著,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药物来源我院用自制内痔生肌散油纱条
(炒地榆20g 、黄柏20g 、五倍子10g 、大黄10g 、仙鹤草20g 研末,凡士林50g 制成油纱条,高压消毒
备用),0.5%甲硝唑注射液,四川科伦药业股份有
限公司生产。

1.2
一般资料2009年9月 2012年6月住院手术的260例内痔患者,男165例,女95例,年龄21 72岁;病程最短1年,最长40年。

用双盲随机法分为两组。

治疗组(130例),男89例,女41例;采用内痔生肌散油纱条换药,伤口面积为(3.1ʃ0.3)cm 2。

对照组(130例)采用0.5%的甲硝唑纱条换
药,伤口面积为(2.9ʃ0.2)cm 2。

两组病例的一般情况及并发症、分布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

全部病例治疗前均进行了直肠指诊和电子肠镜检查,排除了直肠肿瘤及直肠炎。

1.3诊断标准参照2002年9月,中华中医药学
会肛肠专业委员会《痔诊断暂行标准》[2]。

1.4治疗方法
1.4.1手术方法
两组患者均在用骶麻后采用传
统的外剥内扎术,手术方式相似。

1.4.2换药方法(1)治疗组:痔手术后用复方角菜酸酯栓1枚纳肛,创面用内痔生肌油散纱条嵌压,并用敷料固定24h 。

以后每天排便后金玄痔科熏洗液坐浴后,复方角菜酸酯栓1枚纳肛后,创面用内痔生肌散油纱条嵌压敷料固定。

(2)对照组:痔手术后用复方角菜酸酯栓1枚纳肛,创面用0.5%的甲
硝唑纱条嵌压,并用敷料固定24h 。

以后每天排便后金玄痔科熏洗液坐浴后,复方角菜酸酯栓1枚纳肛后,创面用0.5%的甲硝唑纱条嵌压敷料固定。

两组均每天换药1次,疗程至切口愈合。

1.5创口愈合时间判断排便顺畅,排便时无肛门疼痛及出血,肛门创口完全愈合,肉芽被上皮覆盖,肛门指检顺利,无肛门狭窄及失禁,无疼痛及出血,视为伤口愈合时间。

1.6数据处理两组创面愈合时间的均数比较采用t 检验。

2结果
两组患者均一次手术治愈,治疗组创面平均愈
合时间(16.6ʃ3.1)天,较对照组(24.7ʃ4.5)天显著缩,两组比较有显著的差异短(P <0.001)。

3讨论
痔手术现在仍以传统的外剥内扎术为主,由于
肛门部位特殊,术后病人每日排便,容易引起感染,所以一般切口不缝合,通过每日换药,靠肉芽组织生长填充切口而愈合,
病程较长,一般病程4周左右,—
868—第32卷第6期赣南医学院学报
Vol .32NO .62012年12月JOURNAL OF GANNAN MEDICAL UNIVERSITY DEC .2012
且术后易出现疼痛、创缘水肿、渗液、肉芽生长不良等并发症。

痔术后创面愈合缓慢的原因包括创口引流不畅、异物刺激、肉芽组织生长不良、假愈合、熏洗、全身因素等。

手术后创口愈合时间较长,仍然困扰临床医生,并使许多需要手术治疗的患者望而止步。

创面的局部病理反应主要是损伤性炎症反应,本质上也是致伤因子作用的防御反应,即细胞失活,出血与凝血引起血管反应,微血管经过短暂的收缩后发生扩张和充血。

水、电解质和血浆蛋白渗入损伤组织间隙。

这些炎症反应有利于伤口的修复。

伤口组织修复的基本方式是由术后增生的细胞和细胞间质充填、连接或代替缺损的组织。

靠自身组织的修复功能是伤口愈合的基础。

伤口修复愈合过程分为三期,即炎性期、纤维增殖期和上皮覆盖期。

炎性期,伤口为血凝块充填,周围组织发生急性炎症,在术后2 3天达到高峰,然后渐消退,疼痛减轻。

纤维增殖期,创面的成纤维细胞、内皮细胞、新生血管等形成肉芽,填充创面的缺损,多数为4周左右。

上皮覆盖期,经过增生期后创面可初步愈合,但修复的疤痕组织在硬度与张力强度上并不一定适应生理需要,如肛门不适或略窄、排便不甚通畅等[3]。

这3个阶段任何一个环节受到影响都可能导致创口愈合时间延长,现代医学在治疗创伤愈合的过程中使用外源性生长因子,促进细胞增殖,加速创面愈合等方面取得一定的进展。

同时我们体会到,中药能显著提高疗效,加速创面愈合,我院根据中西医结合的理论自制了内痔生肌散油纱条,经临床多年使用证实,效果显著。

方中地榆、五倍子均含鞣质,对肛管创面有显著的收敛作用,黄柏、大黄清热解毒、消炎止血,能抑制手术部位病原微生物的繁殖,炒地榆与仙鹤草相配,能收敛止血,全方共奏收敛、消炎止血作用。

对手术切口的愈合有十分显著的效果。

本研究治疗组在手术后采用内痔生肌散与甲硝唑纱条外用于痔术后开放性创面,通过比较,结果表明:内痔生肌散能促进创面肉芽组织和表皮生长,预防创面组织水肿,能明显缩短创面愈合时间。

同时,在使用过程中患者无过敏和其他不良反应,安全有效。

参考文献:
[1]黄乃健.中国肛肠病学[M].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620.
[2]丁义江.丁氏肛肠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117-118.
[3]李春雨,张有生.实用肛门手术学[M].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88-94.
(收稿日期:2012-08-15)
6期刘宏明,等口服氢溴酸西酞普兰片致牙根骨质疏松1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