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夔暗香古诗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姜夔暗香古诗文
(学习版)
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
编制学校:__________________
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
序言
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
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文言文、现代文、教案设计、文案大全、作文大全、词语、成语、范文、读后感、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
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In addition, this store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classical Chinese, modern literature, teaching plan design, copy collection, composition collection, words, idioms, model essays, post-reading comments, and other materials. If you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
姜夔暗香古诗文
当这个名叫姜夔的二十三岁青年路过扬州时,所诉的沧桑不输与任何一位饱经风霜的老者。
他的诉说是清醒的,但也无可奈何。
姜夔少年失怙,依傍姐姐度日。
等到年长一些,逐渐体会到了寄人篱下的滋味儿,开始想通过科举改变命运。
但不知是天命难违还是天妒英才,姜夔一生无论怎样在这条路上挣扎,最终都以失败结束。
终于,他收拾行装,踏上了漫游之路。
这段长期旅程是从扬州开始的。
刚一到地儿,他便大笔一挥,成就了一首千古的《扬州慢》:
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解鞍少驻初程。
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
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
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
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
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
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
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自古写扬州的诗句就如黄河之水——东流不歇。
姜夔没有选择李白等人,而是看上了杜牧。
这多半与他在扬州的风流韵事有关。
杜牧在扬州不干别的。
无数青楼会馆成了他生活的最大追求。
到最后认起错来,却也诚恳地说上一句:“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
”此外别无所获。
姜夔与杜牧不同,他一来看到的就是被金兵铁蹄践踏过的破败之象。
他无法改变这一切,只能抒发感慨,满腹牢骚。
所以此篇虽负名气,其主旨却也逃不过一个——悲罹难。
等到绍熙二年见范成大后,姜夔开始隐居在弁山的白石洞天,取号“白石道人”。
此时,《暗香》、《疏影》两首佳作也应运而生,
成了他在词作上的顶峰。
《暗香》是姜夔对曾经恋人的怀念。
那些同在世间却无法再相见的爱情,最动人心悸。
全词字字触碰,情真意切,既有梅残落雪之哀,也是对人的扣问。
只是那人能不能听到,就是另一回事了。
往事不可追。
对从前那些女子的爱情可以用词来祭奠,但在同一时间,他又因词而收获了新的爱情。
几天过后,他写了一首《过垂虹》。
垂虹是桥名。
诗云:
自作新词韵最娇,小红低唱我吹箫。
曲终过尽松陵路,回首烟波十四桥。
原来,姜夔作完《暗香》、《疏影》新曲,便由歌女小红演唱。
小红的歌喉配上作者的箫声,当真是世间最难忘的音乐与美景。
石湖居士似乎也看出了两人暗生情愫,遂将小红许配给了姜夔。
而《疏影》一词,就是告诉人们要珍惜世间之美好了。
可是姜夔终究没能珍惜这段姻缘,最后与小红分道扬镳。
分别之后,又是各种伤离含怨之作,其实无大新意。
姜夔一辈子贫困潦倒,靠朋友接济为生。
其中最大的两位慈善家是与杨万里并列的著名诗人萧德藻,及有钱人张鉴。
张鉴是和岳飞并列“中兴四将”之一张俊的诸孙,想来也是继承了先辈揽财的手段。
生活与姜白石相比可谓天壤之别。
不过他不吝啬,一直为其提供住处,直到他去世。
而萧德藻的作用就更不可忽视了。
没有他,估计姜夔连媳妇也娶不到。
德藻因为赏识姜夔的词作,将自己的侄女嫁给了他。
殊不知,
写词是不能当饭吃的。
德藻的侄女嫁给姜夔,便注定一生与贫贱打交道。
嘉泰二年,好友张鉴去世。
不久,杭州又突发火灾,火势巨大,姜夔的房子、藏书被烧得一干二净,差点没连人一块儿烧死。
火熄之后,白石似笑似颠地写下一首《念奴娇》:
昔游未远,记湘皋闻瑟,澧浦捐褋。
因觅孤山林处士,来踏梅根残雪。
獠女供花,伧儿行酒,卧看青门辙。
一丘吾老,可怜情事空切。
曾见海作桑田,仙人云表,笑汝真痴绝。
说与依依王谢燕,应有凉风时节。
越只青山,吴惟芳草,万古皆沈灭。
绕枝三匝,白头歌尽明月。
人生在世,万般因果,无非是一痴字。
贾宝玉是痴,纳兰性德是痴,姜夔又何尝不是呢?所以,回顾往昔,似乎他从最初的扬州之行中就窥探了岁月流逝与人生苦短。
于是,在经历了几十年的波折后,他只想如林逋那样仰卧岩石,观残梅落雪。
然而,等到离世之际,家人穷至无钱安葬。
吴潜等人合资将其葬于杭州钱塘门外西马塍。
墓旁便是他亲手种植的梅花。
陪葬之物除了梅花之外,还有一琴、一谱、一剑和一本《兰亭序》。
梅花一开一落,仿佛在深情地倾诉:看梅屏花盛,年年知为谁生?
作者:黛珂,原名孔尧。
热爱生命,热爱文学,热爱诗词。
一个
清纯朴素的文艺青年;一个难以自拔的红迷;一个性空灵的古诗词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