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性污泥法和生物膜法的优缺点及其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试比较活性污泥法和生物膜法的优缺点;
答:活性污泥法和生物膜法一样,同属好氧生物处理方法;但活性污泥法是依靠曝气池中悬浮流动着的活性污泥来分解有机物的,而生物膜法则上要依靠固着于载体表面的微生物膜来净化有机物;下面以活性污泥法为参照,比较它们之间的优缺点:
1生物膜法优点:
①固着于固体表面上的生物膜对废水水质、水量的变化有较强的适应性,操作稳定
性好;②不会发生污泥膨胀,运转管理较方便;而活性污泥法则容易发生污泥膨胀;
③由于微生物固着于固体表面,即使增殖速度慢的微生物也能生长繁殖;而在活性污泥法中,世代期比停留时间长的微生物被排出曝气池,因此,生物膜中的生物相更为丰富,且沿水流方向膜中生物种群具有一定分布;
④同高营养级的微生物存在,有机物代谢对较多的转移为能量,合成新细胞即剩余污泥量较少;
⑤采用自然通风供氧;
2生物膜法缺点:
①活性生物难以人为控制,因而在运行方面灵活性较差;而活性污泥法运行比较方便灵活;
②由于载体材料的比表面积小,故设备容积负荷有限,空间效率较低;而且需要较多的载体填料和支撑结构,通常基建投资超过活性污泥法;
③处理出水往往含有较大的脱落的生物膜片,使得出水澄清度降低;而活性污泥法在正常情况下获得比较好的澄清水;
2.好氧与厌氧优缺点,使用条件;
答:1厌氧生物处理与好氧生物处理相比,优点如下:
①无须充氧,运行能耗大大降低,而且能将有机污染物转化成沼气加以利用;
②污泥产生量很少,剩余污泥处理费用低,产酸菌污泥产率为产甲烷菌污泥产率为VSS/kgCOD左右,而好氧微生物污泥产率可达 VSS/kgCOD;
③适于处理难降解的有机废水,或者作为高难降解有机废水的预处理工艺,以提高其可生化性和后续好氧处理工艺的处理效果;
④厌氧过程和好氧过程的串联配合使用,可以起到脱氮除磷的作用;
⑤对营养物的需求量小;一般认为,好氧处理氮和磷的需求量为BOD:N:P=100:5:
1,而厌氧处理为350-500:5:1;有机废水一般已含有一定量的氮和磷及多种微量元素,因此厌氧处理可以不添加或少添加营养盐;
⑦耐冲击负荷能力强;厌氧处理污泥浓度高,能承受较大的浓度变化和水质变化;
⑧规模灵活;厌氧处理系统规模灵活,可大可小,设备简单,易于制作;
2厌氧生物处理与好氧生物处理相比,缺点如下:
①厌氧方法虽然负荷高、去除有机物的绝对量与进液浓度高,但其出水COD高于好氧处理,原则上仍需要后处理才能达到较高的排水标准;
②厌氧微生物对有毒物质较为敏感,因此,对于有毒废水性质了解的不足或操作不当在严重时可能导致反应器运行条件的恶化;
③厌氧反应器初次启动过程缓慢,一般需要8-12周时间;
3.图示A2/O法同步脱氮除磷工艺流程,并简述各部分作用;
答:工艺流程
厌氧反应器:除磷菌在这里完成释放磷和摄取有机物;
缺氧反应器:本段主要功能是脱氮,硝态氮是通过内循环由好氧池送来的,循环的混合液较大,一般为2倍的进水量;
好氧反应器:混合液由缺氧反应器进入好氧反应器—曝气池,这一反应器是多功能的,去除BOD,硝化和吸收磷等反应都在这里进行
沉淀池:进行泥水分离,上清液作为处理水排放,沉淀污泥的一部分回流厌氧池,另一部分作为剩余污泥排放;
A2/O优缺点
优点:
①流程简单,总停留时间较短;
②厌氧缺氧好氧交替运行,不宜丝状菌增殖繁衍,污泥膨胀可能性极小;③无须投药和外加碳源,运行费用低;
缺点:
①沉淀池污泥停留时间不宜太短;
②脱氮除磷效果不是很好;
4.论述A/O工艺分别用于脱氮和除磷的过程及特点;
答:A/O工艺用于脱氮流程图
污水、回流污泥同时进入系统之首的缺氧池A,与此同时,后续反应器内已进行充分反
应的消化液的一部分也回流至缺氧池称消化液回流或内循环;缺氧池内的反硝化细菌以污水中的有机物为电子供体,以回流液中的硝酸盐或亚硝酸盐为电子手提进行“无氧呼吸”,将回流液中硝态氮还原成氮气释放出来,完成反硝化过程;之后,混合液进入好氧池,硝化细菌吧污水中的氨氮氧化成硝酸盐氮,再向缺氧池回流,为脱氮做好必要的准备;缺氧池好氧池微生物互补相混,各自始终处于最佳生态环境中;
优点:流程简单,无须外加碳源,故基建费用及运行费用较低;
缺点:出水中含一定浓度的硝酸盐,在沉淀池中有可能发生反硝化反应,造成污泥上浮,影响出水水质;
A/O工艺用于除磷流程图
污水与含磷回流污泥含聚磷菌同步进入厌氧池,聚磷菌在厌氧的不利条件下,将菌体内积累的磷分解、释放,并摄取有机物;然后,污水混合液进入曝气池,在好氧条件下,聚磷
的去除率大致与菌可过量吸磷,同时污水中大部分有机物也在该池内得到氧化降解;BOD
5
一般的活性污泥系统相同,磷的去除率较高;
优点:工艺流程简单,即不需要投药,也无需考虑内循环,故基建费用及运行费用较低,而且由于无内循环的影响,厌氧池能够保持良好的厌氧状态;
缺点:该工艺的除磷率难以进一步提高,同时在沉淀池内容易磷的释放现象;
5.试比较臭氧、液氯和二氧化氯三种消毒方法的特点
1臭氧氧化法:臭氧是一种强氧化剂,它在水处理中可用于脱色、除味、除臭、消毒、除铁、除锰、除有机物等;臭氧氧化法具有去除有机物、无机物和杀菌效果好、不产生二次污染并可增加水中溶解氧、原料空气制备取用方便等优点,因此,该法日益广泛地用于水处理中;但目前臭氧氧化法也存在着臭氧制备成本高、发生设备效率低和耗电量大的缺点;
2氯氧化法:常用氯系消毒剂有氯、次氯酸钠、次氯酸钙等;它们的杀菌机制基本相同,主要靠水解产物次氯酸起作用;
消毒处理时加氯量的控制视原水水质和消毒要求不同而异;水中的加氯量可分为需氧量和余氯两部分,需氧量是用于灭活水中微生物、氧化有机物和无机还原性物质等所消耗的氯量,当水中余氯为游离态余氯时,消毒过程迅速,并能同时除臭和脱色;当余氯为化合态余氯时,消毒作用缓慢但持久,氯味较轻;
3二氧化氯氧化法:二氧化氯一般只起氧化作用,不起氯化作用,因此,它本身不与水中杂质形成三氯甲烷等二次污染物,与加氯消毒相比危害要小得多;二氧化氯也不与氨反应,
在pH为6-10时的杀菌效率几乎不受pH的影响;其消毒能力次于臭氧但高于氯;这种消毒
–对剂与臭氧相比,其优越之处在于它有剩余消毒效果;但二氧化氯的主要还原产物ClO
2
人体有毒,二氧化氯处理有机废水的少量氯代有机物对人体长期的生理效应;因此,用二氧化氯处理后,最好再用活性炭吸附处理;
6.论述吸收塔中吸收剂的选取应遵循的原则
1对气体溶解度要大;气体溶质在吸收剂内的溶解度越大,则吸收率越大,同时亦可减少吸收剂的用量;
2挥发性弱;选择弱挥发性吸收剂,可减少吸收剂损失量,并能有效的减少因溶质挥发引起的二次污染;
3化学稳定性高;使用稳定性高的吸收剂,可减少在储存和吸收过程中变质的可能性;
4应尽可能避免可燃性吸收剂的使用,以减少其危害;
5无毒性;从操作安全和降低吸收液后续处理成本等综合考虑,选择吸收剂时,应注意其毒性问题;
6对吸收设备无腐蚀性;
7黏度性;黏度性低的吸收剂,既可提高传质速率,又能降低吸收设备的压降,减少抽取吸收剂时所需的动力;
8以加热法再生吸收剂时,宜采用比热容小的吸收剂以降低所需热量;
9大量使用时,需考虑吸收剂价格及来源充沛与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