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班主任案例分析与反思4篇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班主任案例分析与反思4篇
高中班主任案例分析与反思第1篇
一、背景
我所管理的高一(七)班,共有学生46人。

相较于高一年级的其他7个班,我
们班的特点是:男女生比例比较平均,但男生思想活跃者居多,易于接受新生事物,但又对现实缺乏辩证认识,学习目标不明确,学习能力差,学习主动性意识薄弱,纪律散漫,这无疑加大了班级管理的难度。

另外,班里基本上没有尖子,尾巴却是挺重的,这也加大了成绩提高的难度。

于是,在这么个大框架下,班里同学的问题也就相应的复杂一些。

在班级管理的过程中,我很明确的一点是,学生既是管理的对象,也是管理的主体,教育的过程是师生之间不断交流的过程,既有各种信息的发出和反馈,又有情感的相互交流。

教育学生的前提是理解学生,理解学生的前提是了解学生。

所以,一切当从“了解”开始。

如果老师不能了解、贴近学生的内心世界,就会增加施教的难度。

无数成功的经验告诉我们,创设一种和谐的师生关系或教育氛围,是使德育“入心”、“入脑”的基本前提。

而要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老师
就要尽力开启学生的心灵之门,感受着学生的感受。

有这样一个学生思想态度的成功转化让我记忆犹新。

二、案例描述
我班里有位同学,名叫小邓(化名)。

平时和同学关系不错,有很多朋友,性格
很开朗,尤其爱打篮球。

但是他有个缺点,脾气很急,特别容易暴躁。

曾经有一次在历史课上,因为他的笔袋被他不小心掉到了楼下,他要求捡回,历史老师不允许,他很不满意,就不顾老师直接走出了教室…事后他向历史老师承认错误,在班里也
作了公开检查,也和我说他知道自己这样做很不对,不懂得尊重老师,但自己脾气一急,就什么也不记得了,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说以后会努力学习,尊重老师,不再这样。

我开始接手这个班时觉得这个叫小邓的这个孩子很讲义气,重情义,成绩虽然不好,但是脑子很聪明。

这样一次与老师的冲突我想他应该从中得到了教训,于是仍然鼓励他要好好学习,积极向上,并表示愿意和他在私底下成为朋友。

但之后不久的一件事使我意识到这个孩子还是需要老师们进一步的教育,让他自己管理自己真的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那是学校篮球联赛期间的一天,中午有我班比赛,早自习时我在班外观察情况,发现有几名男生的座位是空着的,当时我很生气,但是我想与其去寻找他们不如在门口等着他们出现。

不一会,他们几个人就大汗淋漓的走了上来,于是我把他们几个人带到了办公室询问情况。

了解清楚之后我很是生气,原来他们是因为要准备篮球联赛所以才没有及时回来上早自习,而他们认为早自习并不重要,这种学习态度让我很是不满。

这几个学生平时就是问题学生(包括小邓),问题已经一大堆,我想这次我不能只是进行教育,因为这种不学习、随便翘课的风气如果镇压不住的话,就会在班内造成很坏的影响。

于是我采取了
“小事化大”的战术,准备把这个问题与家长平面化,当然我一个人的力量是薄弱的,于是我想到了学校这个温暖的大家庭,我找到了年级组长贾老师,教务主任王主任和林主任,他们都觉得这不是一件小事,属于集体翘课行为,应该加大力度教育。

于是我让每个学生给家长打电话来学校解决问题,我要通过这件事情让他们认识到好好上课,好好学习对于一个学生是多么重要的事情。

在解决这次问题的过程中,小邓的态度不是很好,还说什么不参加篮球联赛之类的气话,这话让我也听得很气愤,我觉得这个孩子不应该说出这样的话。

由于工作经验甚少,我一时没有控制住自己把这话和他的父亲说了,本想和他父亲一起教育他,但是可能这种方法并不妥当,虽然表面上他最终是承认了错误,写了保证,但是从他的眼神中我感觉到我并没有完全成功的达到教育他的目的,这让我心里一凉。

此后,他就开始变本加厉的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学习不再专心,纪律不再严格遵守,不仅影响到自己,也影响了班内的其他同学,我总是不厌其烦的进行教育,严厉的,温柔的,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是非之分,作人之道等等,因为我认为对于这种脾气的孩子,公平的公正的给他讲道理的话,会比只去严厉指责的效果好很多。

虽然每次都有所得,但是对于孩子来说,当他养成了不好的习惯,他的反复就会很频繁。

我想我应该找个时机,给他一次大的转变。

不久后的一次做操,成为了我们师生关系的转折点。

他的动作很不标准。

于是操后我把他留下来,进行了个别谈话。

他的眼神一开始很不友好,他觉得自己就以前相比做的已经很到位了,不觉得自己错,而且当我说到一半的时候,铃声响了,他想回去上课,我想如果今天我不把你说服,那么我的教育就没有任何的意义。

于是我深吸了一口气,开始转变谈话角度,谈到了我自己,我和他的关系,也谈到了他身上的毛病,谈到了他的未来,他的人生之路等等。

我对他说:“…小邓,我可
以告诉你,现在能够直言你缺点的人才是真心为你好、关心你成长的人,你以后的人生中会遇到形形色色的人,但是只有那些告诉你有错的人,才是你真的值得信任的人…你现在身上的毛病很多,学习也很不积极,,你要明白,你上高中是有很重
要的任务的,我相信你是个懂事明理的孩子,应该能分清主次。

学习的困难,我们可以团结起来一起克服一起进步…互相帮助才能使我们每个人有更大的进步,你现
在的状态很不好,如果你是对老师有意见,那么你可以直接提出,好的建议我一定接受并对自己的问题加以改正,我只是想在我的能力范围内帮助你们每一个人实现自己的理想…”小邓边听边点头,虽然这次的他没怎么说话,但是我感觉他真的听
进去了,我觉得这次的谈话还是很有效果的。

最后,由于外面天气很冷,我们都穿得很少,于是我带着他在操场上慢跑了几圈,一边跑我还一边对他说:“小邓,看
着脚下,你的每一步都有一个痕迹,你的路是靠你自己走出来的,如果不想把它走歪,你就要落好自己的每一个脚印…”
就这样,这件事就结束了。

我觉得多少能让小邓有所改进,以后能更听话,也就达到了我的教育效果。

出乎意料的是,第二天我收到了小邓的一封信,信的大概意思是:一开学的时候他觉得我这个老师很好,很真心地对每个学生,他以前从不认为可以和老师交心,但是却相信可以和我交心,但是上次早自习翘课我和他父亲反映他的一句气话,让
他觉得我并不是他的朋友,不了解他…也从此对我产生了抵触心理。

但是昨天我的
一席话,真的触动了他的心,他是真心的感受到了我是站在他的角度为他的未来、他的人生去思考,是真心帮助他值得他信任的人,他愿意重新和我做交心的朋友,以后只要他出现问题,我正面提出,他一定努力改正…
看到他的信,我真的很是触动,当即给他写了回信,表扬他的懂事和进步的决心,我相信只要他肯努力,一定能取得更大的进步。

这封信给了初为人师的我更大的信心和动力,我觉得我的工作有了回报。

虽然这才刚刚开始与小邓的交流,但这封信使我体会到我的工作对一个学生是多么重要,我的工作是有希望的有成就的,更是有乐趣的。

也许每个学生的心都像上了锁的大门,任你再粗的铁棒也撬不开。

唯有教师付出真诚的关怀和发自内心的师爱,才能把自己变成一只只细腻各异的钥匙,架设起一座通向学生心灵的桥梁,深入学生的心中去了解他们。

三、案例分析及反思
我认为,转化问题学生的过程,是师生之间的情感交融、心理相容、双向交流、相互尊重和信任的过程,像案例中的小邓这样的问题学生平时多遭老师的冷漠,自卑有余,信心不足,对老师也没有好感。

如果班主任像对待其他学生一样尊重他的人格,尊重他的权利和义务,与他心心相通,以诚相待,给他创造一种和谐的氛围,这对于激发他们的自我转变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是很有效果的
班主任在与学生进行“对话”时,除了要真诚、细致外,还必须要充分尊重学生
的人格和情感,应多用商量式的语气、建议式的口吻。

不能不顾学生的意愿、情感,强迫学生接受自己的意见,把自己凌驾于学生之上,也应靠爱心、靠理解和尊重帮助学生更大的进步。

在这次事件中,我发现了自身认知的局限性,没有花时间去挖掘学生心理的东西。

以这次事件作为契机,我会认真调整自己的工作态度,努力去接触他们,做学生心目中的好老师,更做他们心目中的知心朋友。

高中班主任案例分析与反思第2篇
我是一名只有一年半班主任工作经验的年轻老师,加入到班主任的队伍的这五百天里,让我对教师这份职业有了更充分、更深刻的理解。

人们常说: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教师的教,不光是教会学生知识,更是对学生思想、心灵的塑造和完善。

而作为班主任老师,是最贴近学生的心灵的人,在朝夕相处的每一天里,学生的一点一滴都记录到班主任的职业生命之中,所以,不当班主任的教师,他的职业生命是不完整的,有缺憾的。

而更让我感到幸运的是,在我第一次当班主任的期间内,我遇到了这样一群有故事的孩子,在我与他们接触的过程中去倾听他们,读懂他们,他们让我体味到了班主任工作的苦与乐,让我不断的审视自己的内心,去重新认识自我,正视自我。

我所带的六班,可以说是一个大小问题层出不穷的班级,也是在过去一年半里,年级中得流动红旗最少的班级,像学生迟到问题,校服穿着问题,课间打闹问题等
等这些纪律问题都比较常见,可也正是在处理这些问题的过程中,让我更加清楚了作为一名教师应该如何去思考教育学生的过程中所出现的一些反复,让我明白如何去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能更好的理解学生,从而亲近学生,达到教育学生,转化学生的目的。

我不喜欢把学生分为好学生和差学生,在我心中,所有的学生和我们这些成年人一样都是两面的,都有阳光的一面,也有阴暗的一面。

往往越走近学生,越能体会到学生的真实,了解学生的性格和他们看待问题处理问题的角度的方式,才能有的放矢,帮助他们认识自我,了解自我,从而完善自我。

一、案例描述:
高一开学一周后,我们班来了一位中考549分的女孩,这个分数是我班的最
高分数了,她白白净净的脸上透露出一点点的倔强。

把孩子在班级中安置好后,我从孩子的母亲那里了解了一点孩子的情况:父母在她初三那年离婚了,她和妹妹留给了父亲,从此这个孩子变了,不爱学习,甚至离家出走,幸好被父亲及时找了回来,中考时甚至在考场上睡着了,初中毕业不想再上学了,家里人劝了一个假期才做通工作。

知道这个情况后,我开始关注这个女孩。

女孩住校,每周回妈妈那里住一天,平时在班级里和同学有说有笑,上课还算认真,偶而会睡觉,她的成绩也不太突出,在班级二十名左右,一切都很正常。

一个月后,女孩在榆树的爷爷找到我,我又从他那里知道了这个破碎的家庭更多的事,女孩自从上高中以来,一直没和她的爸爸联系过,她说她恨他。

女孩爸爸在长春包工程,收入比较不错,就把钱交给女孩的爷爷,由爷爷负责孩子的一切开销,但是这一段时间以来,爷爷发现女孩的开销非常大,经常打电话向家里要钱,一个月能达到两千多。

虽然家里也能负担得起,但作为一个高中生,一个月也不至于花掉这么多的钱哪。

我找女孩谈心,问她学习情况,生活情况,她都笑着说:“挺好啊。

”当我问到
为什么花那么多钱时,她脸色变了,问我怎么知道。

我告诉她,她爷爷找过我。

突然她的情绪很激动,“我怎么花钱了,我每周要补课,一次就得几百,天越来越凉了,还要些买衣服,再说我爸挣那么多钱,我花点他就心疼呢。

”听到这,我感到
这个女孩的心里似乎有个很难打开的结,我想帮助她。

之后,我又多次打电话给她的爷爷了解情况,也找女孩谈过几次,效果都不是很理想,很多事情没有解决。

终于有一次,女孩哭着向我打开了心扉,自从父母离婚之后,女孩就觉得自己的天塌了,她觉得从前那个疼爱她,视她如珍宝的爸爸抛弃的不只是她的妈妈,还有她,她哭着对我说:“老师,我没有家了。

”尤其是她上
次离家出走,当爸爸把她找回来的时候生气的打了她一耳光,她就更恨他了,从那之后,她就再也没和爸爸联系过。

她也幼稚地想通过多花钱来报复她的爸爸。

在女孩边哭边喊的描述中,我终于明白了:父母的离婚,给孩子的心理造成了很大的伤害,而这个年纪的孩子不懂如何去正视父母离婚的问题,她只知道家没了,她成了一个没有家的孩子,她不想去选择跟爸爸还是跟妈妈,她选择了逃避,而爸爸的一个耳光不仅没有吓住孩子,反而把孩子的心打得更远了。

但是孩子毕竟还是孩子,她还是需要父母的疼爱。

通过这一次的谈话,我找到了问题的根源在女孩的父亲身上,正好刚考完月考要开家长会,我通过女孩的爷爷,通知女孩的父亲,和他好好谈一次。

女孩的父亲是一个不爱说话,很腼腆的人,我和他说起了女孩这几个月以来的学习、生活以及上次我和女孩谈话的内容。

我请他主动和孩子联系,缓和父女的关系。

说完之后,女孩的父亲哭了,看得出来,他一直也生活在对孩子的愧疚当中。

刚送走女孩的父亲,女孩的电话就打了过来,问我她的爸爸来没来开家长会,当得知爸爸来了,我明显感觉到电话那边的她很开心,但还在假装冷漠。

不久之后的一天中午,女孩开心地告诉我,她爸爸刚才来过学校接她出去吃了饭,回来时还给她拿了两大袋的水果。

这一次,女孩的真的很开心很开心地笑了。

在之后的几次考试中,女孩的成绩由二十名上升到十三名,然后是第七名,第一名。

高中班主任案例分析与反思第3篇
给问题生多一点友爱和宽容
我班有一名学生,是从农村学校来的,除了体育好点以外,成绩是我班最差的一个,纪律更不用说,隔三差五地迟到,上课说话,不穿校服,不良习惯很多;为
此我找他多次谈话,他都每次“虚心”听取我的意见,主动承认错误并写检查;可是
不出一两天他还是照样,曾经按照班规处罚他做了两周的值日,跟家长谈话,但这并没有解决本质问题,他的这些坏习惯丝毫没有改变。

一次上午自习课时间,我去班里巡视,还没进教室,在楼道就听见他的声音,当时我的心情可想而知,心里一肚子火,心想这回可得好好地批他一顿,他一看见我进来,就赶紧坐好不说话了,当我正要开口时,他先说了,“老师,我错了,您
放心,以后我一定不说话了”,听到他说这话,我有点无奈,他什么都明白,但就
是做不到,作为班主任的你该怎么办呢?接着他又说了,“老师,咱们俩掰手腕吧,
你要赢了我保证一个月不说话”,当时我灵机一闪,觉得或许这是一个好的教育契机,就说“行,不许反悔”,他说,“我决不反悔”,经过一番激烈较量之后,他输了,但他还是不服输,说,“老师,我左手的劲比右手大,咱们再来试试?”,又一番较量,他最后输得心悦诚服。

可能当时他很自信,觉得我不是他的对手,借此可以在班里显示一下自己的实力,的确他的手劲很大,不过他毕竟是个孩子,我确信他不是我的对手。

经过这件事后,他那一个月的确比较老实。

既然事情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那下一步该怎么办呢?面对这样的学生,单纯
批评教育,采取惩罚措施是解决不了问题的,那又该如何去处理呢?我觉得作为班
主任要在他的心目中树立威信,让他特别信服你,让他去认可你,这样他才会对你言听计从,从心底真诚地去接受你的劝导和建议,而不是那种表面上的应付。

为此,我便从他兴趣爱好入手,他爱好篮球,我就在体育活动课上陪他和班里的其他男生一块打会儿篮球,给他们一些技术上的指导;他爱踢足球我也陪他一块
去练练,另外,我发现他和其他几个学生下午放学以及中午吃饭的时间喜欢下象棋,
我也不懂下棋的方法,但他却能讲明白什么是开局、中局、残局的知识,于是我利用这个机会让他给同学们讲解下棋的知识,加深了我们师生之间的沟通,这样我终于初步在他的心目中树立了威信,然后我把以前的批评教育改为表扬鼓励,一次他主动要求把全班同学喝饮料的瓶子拿到外面收购站卖了作为班费,这种为了集体利益而牺牲个人时间的精神,我在班级大加赞赏;对他近来一个月能够不说话,按时
交作业我也给予表扬鼓励,这样渐渐地去树立他的自信心,让他觉得自己在体育方面好以外,其他方面也可以做得更好。

现在,虽然他的学习成绩有待进一步提高,基础差点,但纪律方面有明显好转,我在管理班级方面也觉得轻松了许多。

通过这个案例,我觉得作为一名班主任要做良师还要做益友,多给这样的问题生一点关爱和宽容。

下面再看一个案例:
那是一个细雨的上午,我校招来了一批新生,正值新生领书,教室里热闹异常,四十九个高一新生,惊喜的睁大了眼睛——我把一本本新书传发给孩子们,看着他们手抚着一本本新书真是爱不释手。

“同学们好!新课本是我们学习知识的工具,我
们要珍惜它,好不好?” “咣”的一声,门外走进一个人来,同学们用诧异的目光盯着他,有的在小声议论着什么,我一看,是一个留着小平头,敞胸露怀的同学站在门口。

我忙问:“你也是这班的同学吧,快进来!”他瞟了我一眼,抬腿向座位上走去。

等他坐到位子上,我连忙把多出来的那套书给他送了过去,他用左手接过书冷冷地坐在那里,一句话也不说。

第二天,他依旧衣冠不整,拉着一双拖鞋,一声不吭地坐在位子上。

这一连串的发现足以震撼了我,使我急于弄清他的“底细”一谜底解开了,他比班内同学大一到两岁,留过级,很讲义气,品性散漫,贪玩,爱打架,并和社会上无业青年交往。

为什么他与同龄的学生有这么大的差别,难道是什么东西在作祟,果然不出我所料,经我了解该生的自闭,不爱与他人交流,沉默寡言是因为家庭原因造成的。

随着岁月的流逝,一天天长大的他,相形之下,在他弱小的
心灵中留下了一个自卑的烙印。

再加上社会上一些坏风气的耳濡目染,最终酿成他出口成脏,与同学们“打”成一片,同学们躲着他,一些胆小的不得不委屈自己,言
听计从。

了解了全部情况后,我深知要想转化他并非一朝一夕一言一行能做到,我须多给他更多的爱与宽容。

首先,动之以情,正面疏导。

他对我和同学们存有戒心,甚至怀有敌意。

起先,他对我的关心,保持沉默,我想,只要多一些耐心,他会愿意亲近我的。

于是我
利用课上提问他最简单的问题,课间谈心,课后辅导等多种渠道亲近他。

在学校他病了,我亲自给他倒水,拿药照顾他,俗话说:真诚所挚,金石为开,他感到了我对他的爱护,从他的眼睛里读出了自信之火已被点燃。

然后,晓之以理,热情激励,反向鞭策。

我知道外视刚强的人其实他的内心是很脆弱的,避免不打碎这玻璃似的心,我给他讲自卑感受的危害性,激发他昂扬奋发,自爱,自重,自强的精神。

一天我把他找了来,先夸他如何聪明,如何豪爽。

把他自己都不曾观察到的优点一点上滴的都给他摆了出来。

好几年没听表扬了,耳朵里都被责骂和训斥磨起了茧子,我这一番话,说得他就像三伏天吃了个冰镇大西瓜,心里那个美呀!就别提了。

“不过”我突然话锋一转,不过嘛,我看你也没多大意思,有不了多大出息。

” “怎么,
老师您这么看我?” “瞧你那表现,让我怎么看你?” “我要是改了呢?……”我笑着摇了
摇头。

“我要是改了呢?”这回他急了。

“我请你。

”啪,两张“大团结”拍在桌子上。

“当真?” “当真!” “算数?” “算数!” “好,我跟你赌定了!” 打那以后,他还真的开始变了,我于是不断加温,不断浇水施肥,小心翼翼地保护着他这刚刚萌发的积极性,就像保护着一棵刚出土的幼芽。

最后,以集体的温暖化开动土。

一次,他因病了住院
休息了一个月,我趁此机会,发动组织学生去慰问,去照顾他,自发地去给他补课,并趁星期六日还带上准备好的小节目演给他看,说给他听。

同学们这种真挚的友情感动了他。

当他重回学校后不再与同学发生争执了。

并且遇到了打架、骂街这样的事情时,第一个冲过去劝解的是他。

同学们都说他变了,变得让人心服口服。

周会课的一次以“爱”为主题的班会上,他哭了,这次哭得让我和同学们都心酸了,我知
道这是发自内心的感动之泪,是不忍与老师的分离之泪。

“老师,谢谢您!让您操心
了!”他用缩着的右手庄重的打了个敬礼。

此时我面对一个生龙活虎,稚气未脱而又
有几分自信的他,幸福之感顿时传遍全身,这正是“爱”与“宽容”在孩子身上的最好
印证,也是对老师辛勤的最好回报。

高中班主任案例分析与反思第4篇
【背景】
在我第一年工作时,担任了一个班的班主任工作。

班级里有这样一位A同学:性格非常内向,平时很少与其他同学交流,学习很不上心,作业时常不做或是瞎写应付老师。

在第一个学期,作为班主任,经常找他谈话、劝说,但是毫无改变。

多次与其父母联系,想与他们当面交谈,其父母一直没有时间。

后来,我进行了一次家访。

【案例描述】
这次家访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在放学后(电话联系家长,被告知平时都不空),所有事情处理妥当,于晚上5、6点,晚饭过后,去进行家访。

兜转了好久,终于找到了他家。

他家住在临时搭建的打工楼里面,二楼的最里面一间。

门外放着厨具,一间屋子小小的,有一扇小窗,但光线很暗,孩子打开了灯,昏暗的灯光照亮了房间,里面两张床、一张吃饭桌、一个橱,尽收眼底。

我问孩子,你的爸爸妈妈呢,由此才得知,他的爸爸妈妈每天都要上夜班,到8、9点才能回来,晚饭又
怎么解决呢,他淡然地说,橱里有留好的饭菜,热热就能吃了。

在谈话中,我了解到,孩子以前在老家是跟爷爷奶奶一起生活,进入初中,才与父母生活在一起,刚来到陌生的环境,非常不适应。

我一阵心酸,他才是个十一二岁的孩子,在这个本应有父母照顾、天真活泼的年纪,他已是这样老成,需要自己照顾自己。

我突然明白,在这样的家庭条件下,孩子在生活上都得不到一些必要的照顾和关爱,又如何能对他学习上提出要求呢?他又如何能够做到呢?到了晚上7点多,A同学的父母都
还没有回来,电话联系其父母,被告知实在事情太多回不来。

于是,这次家访,以未见到孩子父母这样的结局告终。

在家长会中,他的父母也只出席过一次,在这一次的交谈中,我知道了他们的想法。

他们平时非常忙,对自己的孩子的学习上没有什么要求。

当谈到作业不做的事情,他的父母表示自己也没有办法,不做就不做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