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州市2020版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末考试试卷D卷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宿州市2020版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末考试试卷D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单选题 (共15题;共30分)
1. (2分) (2017九上·沭阳月考) 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与化学性质相关的是()
A . 铜做导线
B . 天然气做燃料
C . 铁能导热,可以用铁制铁锅
D . 利用活性炭吸附有色有味物质
2. (2分)下列关于溶液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 . 溶液都是澄清、透明、无色的
B . 溶液是均一、稳定的化合物
C . 一种溶液中各部分性质相同
D . 物质只有溶解在水中才能形成溶液
3. (2分)(2011·徐州) 正确的操作能保证化学实验的顺利进行.下列属于操作正确的是()
A . 将氢氧化钠固体直接放在托盘天平的托盘上称量
B . 点燃一氧化碳气体前,应先检验气体的纯度
C . 为了节约药品,实验室用剩的药品应放回原瓶
D . 用量筒量取一定量的液体时,仰视或俯视读数
4. (2分)(2013·贵港) 下列物质在氧气中充分燃烧,能产生大量白烟的是()
A . 硫
B . 红磷
C . 木炭
D . 细铁丝
5. (2分)(2017·沭阳模拟) 甲、乙、丙三种不含结晶水的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 t2℃时将50g甲物质放入50g水中,充分搅拌后得到100g甲溶液
B . t2℃时配制等质量的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甲所需要的水最少
C . 分别将t2℃时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为乙>甲=丙
D . 分别将t2℃时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甲溶液中析出的晶体最多,丙溶液中无晶体析出
6. (2分)(2017·潍坊)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 含碳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有机物
B . 合金都是由两种或多种金属熔合而成
C . 门捷列夫发现了元素周期律
D . 汽油着火,立即喷水灭火
7. (2分)从防止空气污染的角度考虑,下列实验过程应在通风橱中进行的是()
A . 铁丝燃烧
B . 白磷燃烧
C . 电解水
D . 蜡烛的熄灭
8. (2分)(2014·海南) 我省澄迈县盛产“富硒地瓜”.如图是硒元素在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 硒元素属于金属元素
B . 硒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78.9%
C . 硒原子核内有78个质子
D . 硒元素的原子序数为34
9. (2分)(2017·衢江模拟) 开化龙顶茶产于衢州市开化县齐溪乡白云山(如图).茶叶中的咖啡因能使中枢神经系统兴奋,因此能够增加警觉度,使人警醒,有快速而清晰的思维,增加注意力和保持较好的身体状态.咖
啡因的化学式为C8H10N4O2 ,则关于咖啡因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 . 咖啡因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94
B . 咖啡因由碳、氢、氧、氮四种元素组成
C . 咖啡因中碳、氢、氮、氧元素的质量比为4:5:2:1
D . 咖啡因属于有机化合物
10. (2分) (2016九下·官渡开学考) 水是生命之源,保护水资源、节约用水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下列做法不能节约用水的是()
A . 淋浴擦肥皂时暂时关上喷头
B . 洗衣后的水用来拖地
C . 水龙头坏了立即进行修理
D . 用水管不间断地冲洗汽车
11. (2分)往Cu(NO3)2、Zn(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些铁粉,待反应完成后再过滤,不可能的情况是()
A . 滤纸上有Cu,滤液中有Cu2+、Zn2+、Fe2+
B . 滤纸上有Cu,滤液中有Zn2+、Fe2+
C . 滤纸上有Cu、Fe,滤液中有Cu2+、Zn2+、Fe2+
D . 滤纸上有Cu、Fe,滤液中有Zn2+、Fe2+
12. (2分)(2016·菏泽)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金刚石与石墨物理性质差异较大,是由于碳原子的结构不同
B . 盐酸与硫酸化学性质相似,是由于在水溶液中都解离出H+
C . 在化学反应中有新物质生成,是由于反应中分子和原子的种类都发生了变化
D . “干冰升华”是由于分子本身的体积急剧增大
13. (2分)下列各组物质间的反应,由于现象不明显需要借助酸碱指示剂才能判断出反应发生的是
A . 锌与稀盐酸
B . 氧化铁与稀硫酸
C . 烧碱溶液与稀硫酸
D . 硫酸铜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
14. (2分)(2017·衡阳模拟) 下列选用的除杂试剂和实验操作都正确的是(括号内为杂质)()
选项物质除杂试剂(足量)操作方法
A二氧化碳(氯化氢)氢氧化钠溶液气体通过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洗气瓶
B氯化钠(碳酸钠)稀硫酸加入足量稀硫酸、蒸发结晶
C二氧化锰(氯化钠)水加入足量水溶解、过滤、洗涤、干燥
D铜(氧化铜)氧气通入足量氧气并加热
A . A
B . B
C . C
D . D
15. (2分) (2019九上·库车期中) 要使CO2和CO中含有相同质量的氧元素,则CO2和CO的质量比是()
A . 2∶1
B . 1∶2
C . 11∶14
D . 11∶7
二、综合题 (共2题;共20分)
16. (14分)某化学活动小组欲用纯碱制取烧碱,做了如下实验:
现取纯碱样品(假设杂质不溶于水,也不与其他物质反应),向其中加入34.1g水使其完全溶解,然后再加入
100g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7.1%的氢氧化钡溶液,至恰好完全反应,过滤得到29.1g滤渣和一种不饱和溶液。

请回答问题:
(1)
上述实验步骤中,请指出操作中的错误
(2)
请写出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
列出参加反应固体物质质量(x)的比例式________
(4)
求纯碱样品的纯度为________
(5)
反应后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________
(6)
现将反应后所得溶液浓缩成10%的溶液以备用(浓缩时没有晶体析出),则需蒸发掉的水的质量为________
17. (6分)(2018·大连模拟) 在实验室可选用以下仪器进行氧气的制取和性质实验。

(1)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组装发生和收集装置,选择的仪器是(填字母)________,其中收集氧气的方法是________,依据氧气________的性质。

(2)硫在氧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集气瓶中预留少量水是为了防止________。

三、简答题 (共1题;共4分)
18. (4分)(2017·顺义模拟) 食盐是生活中最常用的盐。

(1) 16%的食盐水用于选种,常温下配制500g16%的食盐水用到的仪器有药匙、胶头滴管、量筒、玻璃棒、烧杯和________。

所需食盐的质量为________。

(2)粗盐精制过程比较复杂。

其中除去粗盐中泥沙的主要步骤是________和蒸发,在此过程中多次使用玻璃棒,其中蒸发过程使用玻璃棒的目的是________。

四、填空题 (共1题;共5分)
19. (5分)(2018·庐江模拟) 氢能是一种极具发展潜力的清洁能源。

以太阳能为热源,热化学硫碘循环分解水是一种高效、无污染的制氢方法。

其反应过程如下图所示:
(1)反应I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2)反应Ⅲ中,反应前后化合价发生改变的元素是________,发生反应的基本类型为________反应。

(3)在整个反应过程中,可循环使用的物质有________(写出一种即可),利用热化学硫碘循环分解水制氢的优点________。

五、科学探究题 (共1题;共6分)
20. (6分) (2018九上·双城期中) 勇往直前学习小组同学在探究二氧化碳是否与水发生反应。

他们用塑料矿泉水瓶收集了若干瓶干燥的二氧化碳气体,并准备了一些用石蕊溶液染成的紫色小花进行如下实验【探究实验】
(1)请你预测实验3 的实验现象。

实验1: 塑料瓶变瘪实验2: 小花变红实验3: 红色小花变________色(2) [分析讨论]
小冰同学观察到实验1中塑料瓶变瘪的现象,分析原因是瓶中的二氧化碳减少了,从而证明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

请你评价他的结论:________。

(3)小城同学认为即使做了实验2,还是不能证明二氧化碳与水发生了反应,她的理由是:没有验证________和________是否能使石蕊变红。

(4) [实验结论]
同学们补充实验后,通过现象对比分析得出结论,使石蕊变红的原因是,达到了本次实验的目的。

(5)实验3 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

六、推断题 (共1题;共6分)
21. (6分)(2018·桂平模拟) 已知A、B、C、D、E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不同类别的物质,它们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表示物质间的转化关系,“一”表示两端的物质能发生化学反应)。

A是目前世界上使用最多的金
属,C是工业制取二氧化碳的副产品,E是配制波尔多液的主要成分之一,其溶液为蓝色,F是由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E的化学式________;
(2) C在生活中的用途是________;
(3)写出D转化为F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4) B在物质分类上属于________;上述反应中没有包含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__;
(5) A与B能发生反应的原因是________。

参考答案一、单选题 (共15题;共30分)
1-1、
2-1、
3-1、
4-1、
5-1、
6-1、
7-1、
8-1、
9-1、
10-1、
11-1、
12-1、
13-1、
14-1、
15-1、
二、综合题 (共2题;共20分)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7-1、
17-2、
三、简答题 (共1题;共4分)
18-1、
18-2、
四、填空题 (共1题;共5分)
19-1、
19-2、
19-3、
五、科学探究题 (共1题;共6分) 20-1、
20-2、
20-3、
20-4、
20-5、
六、推断题 (共1题;共6分)
21-1、
21-2、
21-3、
21-4、
21-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