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治疗习惯性便秘的临床研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医药治疗习惯性便秘的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自拟中药治疗习惯性便秘的临床疗效。
方法将习惯性便秘患者65例随机分为观察组33例和对照组32例。
对照组用麻仁丸,早晚各一丸;观察组用自拟中药汤剂口服,每日1次。
30 d为一疗程。
结果观察组治疗临床疗效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自拟中药可明显改善习惯性便秘的临床疗效。
标签:习惯性便秘;中医药;麻仁丸
习惯性便秘即功能性便秘,是指非肠道器质性病变引起的一种经常性大便干燥、排便困难。
可以是单纯一症,但更常见于其他疾病过程中,尤其是与老年人心、脑、肺等其他疾病关系密切,治疗便秘对防治老年人心、脑、肺疾病有一定意义。
慢性便秘的发病率为3%~7%,老年人多于青、壮年,而功能性便秘约占50%[1]。
西医对本病多采取对症疗法,且常用泻药,多有副作用,停药后可加重便秘的程度。
2009年5月~2011年5月,笔者所在医院共收治习惯性便秘患者65例,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全部65例均为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患者,参照《消化系统疾病鉴别诊断与治疗学》确定诊断[2]。
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3例,男16例,女17例;年龄22~83岁,平均55.57岁;病程7个月~34年。
对照组32例,男16例,女16例;年龄23~82岁,平均55.34岁;病程6个月~30年。
两组病例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治疗组用自拟通便汤治疗,方中当归15 g,玄参12 g,熟地20 g,生地20 g,升麻12 g,知母15 g,生首乌18 g,麦门冬20 g,桃仁12 g,枳壳10 g等。
每日一剂,早晚分服,10 d为一疗程。
对照组用麻仁丸,早晚各一丸,10 d为一疗程。
1.3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1.4疗效评定标准根据《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便秘疗效标准制定。
痊愈:大便正常,其他症状消失;显效:便秘明显改善,间隔时间及便质接近正常,或大便稍于而排便间隔时间在72 h以内;有效:排便间隔时间缩短1天,或便质于结改善,其他症状均有好转;无效:便秘及其症状均无改善[2]。
2结果
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患者服药两周后,疗效结果详见表1。
3讨论
习惯性便秘是临床多发病、常见病。
习惯性便秘从发病机理上说多属于气血不足,下元亏损所致。
气为血之帅,气行则血行。
年老体虚之人,每每气血亏虚。
气虚,一方面来讲不能运血,肠道失润;另一方面则推动无力,大肠传送之能缺乏[3]。
血虚则津亏,无以滋润大肠。
若血亏日久,必损下焦之精,则下元亏损,真阴一亏,则肠道失濡,大便难行。
因脏腑功能的下降,反映在脾胃则为脾之运化及胃之受纳功能下降,而脾为气血生化之源,脾虚则气血生化无源,故导致气血虚弱,反之,气血虚弱,各脏腑缺乏气血之温煦、濡养,也会加重脏腑功能的减退,因而脾之运化胃之受纳功能均会下降,久则导致大便形成减少,胃肠蠕动无力,出现排便困难;加之气血津液生成减少,滓枯液涸,无以载水行舟而致大便干燥,燥粪结于肠中又会进一步耗液伤阴,此时若强行排便,就会产生不同程度的肛裂,由于肛裂时异常疼痛,很容易造成患者排便时的畏惧心理,如此互为因果,形成一种恶性循环,久则导致习惯性便秘的产生。
笔者采用具有养血润燥、润肠通便作用的润肠通便汤治疗,疗效显著。
方中熟地黄苦甘而温,质润滋腻,能养五脏,化阴血,调肝气,养心血,为血中之血药;本品滋润纯净,其性缓和,守而不走,能补肾生精,封填骨髓,为补肾生精之要药[4]。
生地、当归滋阴生津养血,且能润肠通便;玄参能清降润燥,质润而寒,寒而不峻,润而不腻,能清热养阴;本品禀赋阴寒,味苦则泄,咸能软坚,清上彻下,能清肺金,降火邪,滋肾阴、通血脉。
升麻气性主升,善提清气、升阳气,清气在下者能升之,阳气下陷者能举之,为升阳举陷之要药。
佐以知母、生首乌、麦门冬以清热生津,增水行舟;枳壳破气下行;桃仁润肠通便之品。
诸药合用滋阴补肾,益气升清,润肠通便。
应用本方治疗阴亏气虚,肠燥津枯之大便秘结,一般服用2剂大便可通,4剂必通,可缓解大便闭结之急苦。
盖大肠居于下流,最难独治,必须从肾经以润之,从肺经以清之。
气既下行,沉于海底,非用升提之法,则水注闭塞而不通[5]。
启其上孔,则下孔自然流通。
此下病治上之法,亦腑病治脏之法也。
本方重在扶正固本,通便作用缓和,并有较好的调整胃肠功能作用,能改善大便性质和缓解腹痛,对老年人便秘尤为适合,且远期疗效巩固,值得推广。
综上所述,便秘是临床上常见症状,对老年患者来说习惯性便秘更为常见。
针对这类人群的发病特点,根据辨证论治的结果对其进行对症治疗,可以从根本上解除老年习惯性便秘的痛苦。
参考文献
[1]王秋生.养阴益气润肠法治疗老年习惯性便秘38例.河南中医,2003,23(9):36.
[2]刘新民,伍汉文,齐今吾,等.消化系统疾病鉴别诊断与治疗学.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6:458-467.
[3]张明发,沈雅琴.火麻仁药理研究进展.上海医药,2008,29(11):511-512.
[4]王桂芳,杨丽华.老年性便秘中医研究进展.吉林中医药,2007,27(7):65-66.
[5]石冲,赫岩.益气滋阴法治疗功能性便秘3O例临床观察.吉林中医药,2008,28(1):26-27.
(本文编辑:程旭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