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六安市寿县正阳中学2011-2012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安徽省六安市寿县正阳中学2011-2012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
阶段性考试生物试题
温馨提示:本试卷包括I、II 两卷,第I卷为选择题所有答案必须用2B铅笔涂在答题卡中的相应位置。

第II卷为非选择题,所有答案必须在答题卷中的相应位置作答。

在试卷上作答均无效,不予计分。

第I卷(选择题共50分)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请选出来,将序号填在指定的位置。

每小题2分,共50分)
1.顶端优势现象说明了
①生长素在低浓度时促进生长
②生长素在高浓度时抑制生长
③顶芽比侧芽的生命活动旺盛
④顶芽容易得到光照促其生长
A .①②
B .②④
C .①③
D .②③
2.右图表示用云母片(不透水性)插入掩埋胚芽鞘的尖端的不同部位,从右边用光照射,胚芽鞘的生长状况将是
A.甲和乙都向右弯曲
B.甲和乙都向左弯曲
C.甲向左弯曲、乙向右弯曲
D.甲向左弯曲、乙不弯曲
3.下列疾病中,不属于自身免疫病的是
A.系统性红斑狼疮
B.湿疹
C.类风湿性关节炎
D.风湿性心脏病
4.下列关于植物激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在植物体内含量极少②在植物体内含量很多③产生部位也是作用部位④对植物体的生命活动有显著的调节作用⑤化学本质是蛋白质⑥化学本质是有机物
A.①④⑥B.①③④⑤ C.②④⑤ D.②③④⑥
5.构成叶绿素分子不可缺少的无机离子是
A.钙离子
B.铁离子
C.镁离子
D.氢离子
6.植物体内和动物体内都有的单糖是
A.葡萄糖
B.乳糖
C.蔗糖
D.麦芽糖
7.生活中经常遇到一些生物学问题,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A.脂类物质都会使人发胖,最好不要摄入
B.精瘦肉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蛋白质,应该及时补充
C.无糖八宝粥不添加蔗糖,添加木糖醇,所以不含糖类
D.人体每天需要量最多的是糖类,所以主食应该是粮食制品
8.在下列四种化合物的化学组成中,“○”中所对应的含义最接近的是()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①④
9.如图是研究植物向性运动的实验示意图,实验结果不能说明的是()
A.根具有向重力性,茎具有负向重力性
B.生长素对植物的作用具有二重性
C.根和茎的向性运动都是一种适应
D.产生生长素的部位是根尖和茎尖
10.图中是以每个营养级生物的数量多少而绘制的金字塔,其中1、2、3分别代表第一、二、三个营养级的生物,下面哪条食物链与金字塔相符()
①草②树③昆虫④兔⑤鸟⑥狼
A.①→③→⑤ B.①→④→⑥ C.②→③→⑤ D.①→③→⑥
11.下图表示某处于平衡状态的生物种群因某些变化导致种群中生物个体数量改变的四种情况,有关产生这些变化的原因分析中不正确的是()
A.若图①所示为草原生态系统中某羊群,则a点后的变化原因可能是过度放牧
B.若图②所示为某湖泊中草鱼的数量,则b点后的变化原因可能是又加入了鱼苗
C.图③中c点后发生的变化可以表明生态系统抵抗外来干扰的能力有一定的限度
D.图④曲线可用于指导灭虫,如果将害虫仅消灭到K/2的数量就达不到理想效果
12.切除玉米胚芽鞘的顶端,然后在其左侧放置含有不同浓度生长素的琼脂块,培养24小时后,
胚芽鞘向右弯曲,角度θ如下面甲图所示,乙图是测定的实验结果。

下列关于该实验的一些说法中错误的是()
A.在放置琼脂块前,要将去掉尖端的胚芽鞘在清水中浸泡
B.在光下和黑暗处进行该实验,实验结果不同
C.乙图说明生长素在较低浓度时能促进植物生长,超过最适浓度则促进作用减弱
D.胚芽鞘弯曲生长的原因是琼脂块偏放在胚芽鞘横切面上
13.在对某种兔的种群密度的调查中,第一次捕获并标志46只,第二次捕获25只,其中有标志的12只,则该种群的总数量为
A.46
B.25
C.12
D.96
14.下面关于种群密度调查样方法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取样的关键要做到随机取样
B.样方大小一般是1m2
C.适于调查动物种群密度
D.种群密度为各样方密度平均值
15.下列关于真核生物细胞呼吸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①有氧呼吸主要消耗糖类,无氧呼吸主要消耗脂肪;②在完全无氧的环境中,细胞呼吸的产物一定没有CO2;③由于酶的专一性,参与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酶完全不同;④呼吸作用的中间产物丙酮酸可以通过线粒体双层膜;⑤丙酮酸在细胞质基质中产生,在线粒体内彻底氧化分解
A.①②③B.④⑤C.①②③④D.①②⑤
16.科学家发现一种引起牛患疯牛病的特殊生物,这种生物比病毒小,仅由多肽物质组成,竟然没有核酸,科学家将其定名为朊病毒。

那么判断其为生物的理由是()
A.能使动物患病B.含有蛋白质成分C.能不能增殖D.结构简单
17.乙肝疫苗的接种需在一定时期内间隔注射三次,其目的是
A.使机体积累更多数量的疫苗
B.使机体产生更多种类的淋巴细胞
C.使机体产生更多数量的抗体和淋巴细胞
D.使机体产生更强的非特异性免疫
18.下图为人体内某些信息分子作用的示意图,a、b、c、d表示信息分子,据图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
A.a是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是由下丘脑分泌
B.c激素是下丘脑分泌的,e表示水重吸收过程
C.d表示胰岛素通过促进葡萄糖利用和转化降低血糖浓
D.信息分子参与的a、c、d调节过程均存在反馈调节
19.对一个活动旺盛的成熟植物细胞的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细胞中只有自由水,没有结合水
B.细胞内的原生质层属于生物膜系统
C.细胞内的蛋白质都是酶
D.细胞中进行着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20.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细胞中遗传物质发生改变导致细胞分化
B.细胞分裂和分化是有意义的,细胞衰老和凋亡是无意义的
C.细胞的分化、衰老和癌变都涉及到细胞形态、结构和功能的改变
D.细胞分裂具有普遍性,细胞分化没有普遍性
21.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能运用的原理是()。

A.单独利用甲基绿对细胞染色可显示DNA在细胞中的分布,从而推知RNA分布
B.单独利用吡罗红对细胞染色可显示RNA在细胞中的分布,从而推知DNA分布
C.利用甲基绿和吡罗红混合染色剂对细胞染色,同时显示DNA和RNA在细胞中分布
D.在细胞核、细胞质内可以分别提取到DNA和RNA,由此可以说明DNA和RNA的分布
22.在生物体的生命活动中,由DNA分子蕴藏的信息所支配合成的RNA在完全水解后,得到的化学物质是()。

A.氨基酸、核苷酸、葡萄糖
B.氨基酸、葡萄糖、碱基
C.脱氧核糖、碱基、磷酸
D.核糖、碱基、磷酸
23.马与驴属于两个不同的物种,在自然状态下一般不能自由交配,即使交配成功,产生的后代骡也是不可育的,这种现象在生物学上称为:
A.地理隔离 B.生殖隔离 C.诱变育种 D.无性繁殖
24.最先观察和记载植物细胞结构的学者是
A.英国植物学家布朗B.英国自然科学家虎克
C.荷兰生物学家列文虎克D.德国植物学家施莱登
25.下列关于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说法,错误的是:
A.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是生态系统 B.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进化的原材料
C.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内基因频率的改变 D.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第II卷(非选择题 50分)
二、填空题(本题共4小题,每空2分共50分把答案填在题中横线上或按题目要求作答)
26.为研究生长素类似物2,4 – D对某植物插条生根的影响,一实验小组按下表进行了实验:


步骤A组B组C组D组E组F组
配制溶液蒸馏水200mg/L
2,4 – D溶液400mg/L
2,4 – D溶液600mg/L
2,4 – D溶液?1000mg/L
2,4 – D溶液
选择插条选取该植物生长时期、带芽数目等相同的事宜插条若干支,随机分成六等分,并编号
浸泡插条分别用等量蒸馏水、相应浓度2,4 - D溶液浸泡插条12小时
扦插及培养浸泡后的插条扦插在潮湿沙土中,培养时间及其他条件均一且相同
实验结果
请分析回答:
(1)E组实验配制的2,4 – D溶液浓度是。

(2)设置A组实验的目的是。

(3)实验中的自变量是。

(4)从实验结果图示中,是否能确定2,4 – D 促进该植物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

(5)B-C组的实验结果说明;
F组的结果说明。

27.大气污染物可普遍引起植物中游离脯氨酸含量的变化,并认为这是植物受环境胁迫的一种生理反应和细胞结构及功能受损的表现。

酸雨胁迫对植物脯氨酸的变化和危害的关系如何呢?某生物学习小组在老师协助下,制定了课题进行研究,并进行下述实验过程。

一、材料与方法:
本研究的供试植物为钟萼木科的伯乐树、苏木科的翅荚木、楝科的香椿、蝶形花科的刺槐。

种子首先进行消毒与育苗,当苗木生长到一定高度后,选取生长好和长势相近的苗木移至适宜的培养钵或木箱中栽培,按常规盆栽方法管理,经20天左右的缓苗期,分别用pH=5、pH=3、pH=2的硫酸型人工模拟酸雨进行喷洒处理,每三天喷洒1次,每次以喷湿为准,每次喷洒量约为500 mL,重复7~9次。

每次喷洒前观察和调查植株生长和受害情况,并分别收集和统计落叶,对脯氨酸含量进行测定。

二、实验结果:
1.叶片脯氨酸的含量变化随酸雨pH下降而递增,酸雨pH越低,脯氨酸增加的幅度越大。

当pH为2时,伯乐树、翅荚木、香椿、刺槐的增加幅度分别为131.4%、126.1%、124.5%和
99.1%。

2.根系脯氨酸含量的变化与叶相反,随酸雨pH下降而递减,当pH为2时,其减少幅度在3%~8%之间。

三、分析并回答:
(1)该实验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探究性或验证性)。

(2)从实验结果看,该实验方案中还应增设pH=________________左右的对照组,与其他三组同时喷洒处理。

(3)若要得出叶中脯氨酸含量的变化与危害的关系,实验中还应增加叶的危害程度这一指标,叶的危害程度可以用叶的某些方面特征的变化作为指标,试写出其中一项指标的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由实验结果可以得出:
①叶片脯氨酸随酸雨pH下降而递增,根系则相反,这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不同植物的叶中,脯氨酸增幅的比例不同,这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8.现有甲、乙两种可能有一定致畸、致癌作用的化学物质,利用动物细胞培养的方法能够鉴定它们是否有毒性,并比较二者毒性的强弱:请完成下列实验报告。

I.实验材料:小白鼠胚胎。

Ⅱ.药品用具:胰蛋白酶液、动物细胞培养液、动物细胞固定液、适宜浓度的龙胆紫溶液、滴管、培养皿、剪刀、锥形瓶、细胞培养箱、载玻片、盖玻片、光学显微镜、小白鼠正常体细胞有丝分裂高倍显微镜照片。

Ⅲ.实验原理:,根据这些变异细胞占全部培养细胞的百分数(以下称Q值),可判断该化学物质的毒性。

Ⅳ.实验步骤:
(1)制备细胞悬液:把小白鼠胚胎放在培养皿中剪碎,转入锥形瓶中,加人胰蛋白酶液处理,使胚胎组织离散成单个细胞,再加入动物细胞培养液,制成细胞悬液。

(2)进行细胞培养:
①取A、B、C三个洁净的培养瓶,。

②。

③。

(3)制作临时装片:
①当细胞繁殖到大约第8代左右时,同时从细胞培养箱中取出三个培养瓶,用胰蛋白酶液处理,使培养的细胞从瓶壁上脱落,再加入动物细胞固定液迅速杀死细胞,将细胞固定在不同的分裂时期。

②静置一段时间后,分别从各培养瓶底部吸取适量的细胞悬液。

滴在与培养瓶有相同编号的载玻片中央,加1—2滴一定浓度的染色,3—5 min后,盖上盖玻片,制成临时装片。

(4)镜检和统计:把临时装片放在显微镜下,寻找处于有丝分裂中期的细胞,并与对比以确认发生上述变异的细胞,同时统计该期变异的细胞占细胞总数的百分数(Q值)。

V.实验结果:
Ⅵ.实验结论:。

29.生物呼吸作用的底物(有机物)种类及含量的差异,会导致呼吸作用释放的CO2与吸收的O2比发生差异,这可用呼吸熵表示:
呼吸熵(Q)=
为了测定种子萌发时的呼吸熵,现准备了3只玻璃瓶、瓶塞、带刻度的玻璃管、发芽的蚕豆种子、10%的NaOH溶液、NaHCO3、清水等。

1号玻璃瓶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1)由于发芽蚕豆种子(已消毒)的呼吸作用,1号玻璃瓶内的气体发生了变化,使得墨滴向左移动,显然瓶内气体减少了,减少的气体
是。

(2)1号玻璃瓶内的气体变化还不足以求出发芽蚕豆的呼吸商,由此还要利用2号玻璃瓶来测定发芽蚕豆呼吸作用过程中的某一种气体的变化。

请根据1号图及题干中的器材与试剂,说出2号图装置与1号图的不
同,以此可以测

量。

(3)若1号装置测出的实验数据(墨滴移动量)为X,2号装置所测得的实验数据(墨滴左移动量)为Y,则呼吸熵计算式为:如果呼吸商小于1时,说明。

(4)为了纠正环境因素引起的实验测量误差,须设3号装置。

应对3号装置作何处
理:。

如3号装置的墨滴在实验后向右移动量为Z,则氧气实际消耗量应为。

(5)如果该发芽的种子已带一定量的小叶,要了解光照强度对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并还利用上述装置1,则需要注意:
①实验的变量因素是;实验试剂选用,理由
是。

②在十分合适的某光照强度条件下,实验进行一定时间,测得的实验数据(墨滴移动量)为A,则该墨滴一定向移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