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词通论十二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之” 的活用
若从君之惠而免之,以赐君之外臣首;首其请 于寡君而以戮于宗,亦死且不朽。 将谏,士季曰: “谏而不入,则莫之继也。会 请先,不入则子继之。” 且公子纵轻胜,弃之降秦,独不怜公子姊邪?”
平原君使者冠盖相属於魏,让魏公子曰:“胜 所以自附为婚姻者,以公子之高义,为能急人 之困。今邯郸旦暮降秦而魏救不至,安在公子 能急人之困也!且公子纵轻胜,弃之降秦,独 不怜公子姊邪?” (史记·魏公子列传)
大官、大邑,身之所庇也。 (指托庇的凭借) 诺,恣君之所使之。(方式方法,任凭支配) 他日,子夏、子张、子游以有若似圣人,欲以 所事孔子事之,强曾子。(方式方法) 彼曾、史、杨、墨、师旷、工倕、离朱,皆外 立其德,而以爚乱天下者也,法之所无用也。 (原因) 邪秽在身,怨之所构。(原因)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子贡曰:“有美玉于斯,韫匮而藏诸?求善 贾而沽诸?” “刑于寡妻,至于兄 弟,以御于家邦。”言 举斯心加诸彼而已。 彼一时,此一时也。五百年必有王者兴,其 间必有名世者。 文王既没,文不在兹乎?
“彼”有人称代词的用法
彼,丈夫也;我,丈夫也;吾何畏彼哉。 彼陷溺其民,王往而征之,夫谁与王敌? 但仍有指示性质
曾子有疾,召门弟子曰:“启予足!启予手!诗云 ‘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而今而后, 吾知免夫!小子!”启-----䁈 王如用予,则岂徒齐民安,天下之民举安。 必死是间,余收尔骨焉。 自始合,而矢贯余手及肘,余折以御,左轮朱殷, 岂敢言病。吾子忍之! 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
自称其名
文倦于事,愦于忧,而性懦愚,沉于国家之, 开罪于先生。 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 贫而患不安。 惲家方隆盛时,乘朱轮者十人 。
称对方之字
今少卿报不测之罪。 东野之役于江南也,有若不释者。
指示代词
常见指示代词
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 能改,是吾忧也。 无伤也,是乃仁术也,见牛未见羊也。 当是时也,禹八年于外,三过其门而不入, 虽欲耕,得乎? 故谋用是作,而兵由此起。 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代词
通论十二
人称代词 指示代词 疑问代词(已讲) 特殊代词
人称代词
第一人称代词:吾、我、予(余)
吾日三省吾身 。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天下可运于掌。 我非爱其财而易之以羊也。宜乎百姓之谓我爱 也。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诗》云:“他人有心,予忖度之。”夫子之 谓也。
“然”用作指示代词
隧而相见,其谁曰不然? 河东凶亦然。 物皆然,心为甚。
“尔”用作指示代词
相去万余里,故人心尚尔。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或”用作指示代词
常指人,只用作主语。 或问乎曾西曰: “吾子与子路孰贤?” 或告之曰:“是非君子之道。” 如或知尔,则何以哉?
吾翁即若翁。 必欲烹而翁,则幸分我一杯羹。 必欲烹乃翁,幸分我一杯羹。 吾语若!
告汉王曰:“今不急下,吾烹太公。”汉王 曰:“吾与项羽俱北面受命怀王,曰‘约为 兄弟’,吾翁即若翁,必欲烹而翁,则幸分 我一杯羹。”项王怒,欲杀之。项伯曰: “天下事未可知,且为天下者不顾家,虽杀 之无益,祇益祸耳。”项王从之。(史 记·项羽本纪)
“所见”与“见者”
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全牛 者。 见者惊犹鬼神。 “所见”指代行为对象 “见者”指代行为主动者
所……者
指代行为对象 所爱者,挠法活之;所憎者,曲法诛灭之。 其所善者,吾则行之。其所恶者,吾则改之。 孟尝君曰:“视吾家所寡有者。”
所用在从、以、为、与等字前面
冉求曰:“非不说子之道,力不足也。”子 曰:“力不足者,中道而废。今女画。” 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 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 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 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 知为不知,是知也。”
尔何曾比予于管仲! 子曰:“盍各言尔志?”子路曰:“愿车马、 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 居则曰:“不吾知也! ” 如或知尔,则何 以哉? 管仲对曰:“昔召 康公命我先君大公曰: ‘五侯九伯,若实征之,以夹辅周室。’赐 我先君履,东至于海,西至于河,南至于穆 陵,北至于无棣。(齐世家)
“所”字后不要介词
冀之北土,马之所生,无兴国焉。(处所) 其北陵,文王之所辟风雨也。(处所) 南方有鸟焉,名曰蒙鸠,以羽为巢,而编之以 发,系之苇苕,风至苕折,卵破子死。巢非不 完也,所系者然也。 (处所) 西方有木焉,名曰射干,茎长四寸,生于高山 之上,而临百仞之渊,木茎非能长也,所立者 然也。 (处所)
“者”的语气词用法
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 死矣! 楚之南有冥灵者,以五百岁为春,五百岁为 秋;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 为秋。 穷发之北,有冥海者,天池也。 齐人有冯谖者,贫乏不能自存 。 宋人有曹商者,为宋王使秦。
“今”、“昔”加“者”字
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 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也,一日暴之,十日寒之, 未有能生者也。 不为者与不能者之形何以异? 力不足者中道而废,今女画。
者字用在数词后面
老而无妻曰鳏,老而无夫曰寡,老而无子曰独,幼 而无父曰孤。此四者,天下之穷民而无告者。文王 发政施仁,必先斯四者。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 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 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 “去兵。”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 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有时用词组表复数
吾侪知何焉? 若属皆且为所虏。
谦称
昭王南征而不复,寡人是问。 虽然,必告不谷。 欲与大叔,臣请事之 。 小人有母,皆尝小人之食矣 。 老妇恃辇而行。 仆非敢如此也。 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
尊称
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 大王闻布衣之怒乎? 王无异于百姓之以王为爱也。 陛下宜自谋。 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 。 诺,先生休矣! 顷者,足下离旧土,临安定。
今者臣来,过易水,蜯方出曝。 昔者吾舅死于虎,吾夫又死焉,今吾子 又死焉。 昔者所进,今日不知其亡也。 古者苍颉之作书也,自环者谓之私,背私谓之公,
公私之相背也。 曩者辱赐书,教以慎於接物,推贤进士气为务。 语气词“者” 用在动词前面,构成名词性词组。 夺其所憎而与其所爱。 管仲,曾西之所不为也。 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 君子于其所不知,盖阙如也。 王之所大欲,可得闻与?
代词“是”作宾语
常常放在动词之前,也包括用作介词宾语。 尔贡包茅不入,王祭不共,无以缩酒,寡人 是征;昭王南征而不复,寡人是问。 是以……
“之”用作指示代词
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之二虫,又何知。
“夫” 用作指示代词
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 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 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食夫稻,衣夫锦,于女安乎? 有恸乎?非夫人之为恸而谁为!
颜回曰:“回之未始得使,实自回也;得使 之也,未始有回也。可谓虚乎?”夫子曰: “尽矣。吾语若!若能入游其樊而无感其名, 入则鸣,不入则止。(庄子 人间世 )
注意: “而”和“乃”一般情况下只用做定语,而不用做 宾语(连否定句的前置宾语也不能做),极少作主 语: 既使我与若辩矣,若胜我,我不若胜,若果是也, 我果非也邪?我胜若,若不吾胜,我果是也,而果 非也邪? (齐物论) (颜)偃,不亦善乎,而问之也? (齐物论)
“或”字前有先行词
指其中的某些人或某个人 唐人或相与谋。(复数) 宋人或得玉。(单数) 表示列举,词性不变,而不是表选择的连词 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 夫物之不齐,物之情也;或相倍蓰,或相什百, 或相千万。
特殊代词
特殊代词“者”
用在形容词、动词、动词词组后面,构成名 词性词组。 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 饥者易为食,渴者易为饮。 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
第三人称代词:其、之
管仲以其君霸,晏子以其君显。 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 二国图其社稷,而求纾其民 爱共叔段,欲立之。 师之所为,郑必知之。 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也,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 能生者也。
关于代词“其”不作主语的问题
孟子,吾见师之出而不见其入也。 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 王若隐其无罪而就死地,则牛羊何择焉?
注意: 我、余可以做主语、宾语、定语。吾做主语和定语没有什 么限制,但做宾语时却不能做一般宾语,只能做前置宾语。 (颜)偃,不亦善乎,而问之也?今者吾丧我(南郭子 綦),汝知之乎?女闻人籁,而未闻地籁,女闻地籁而未 闻天籁夫!(齐物论) 既使我与若辩矣,若胜我,我不若胜,若果是也,我果非 也邪?我胜若,若不吾胜,我果是也,而果非也邪? (齐 物论) 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
“其”的指示代词用法
或曰:“以子之矛,攻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 应也。 臣窃以为其人勇士,有智谋,宜可使。 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 夏 后、殷、周之盛,地未有过千里也,而齐有其 地矣;鸡鸣狗吠相闻,而达乎四境,而齐有其民矣。
人称代词单数与复数同形
鲁、卫谏曰:“齐疾我矣!其死亡者,皆亲昵 也。子若不许,仇我必甚。” 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居则曰: ‘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 子夏曰:“百工居肆以成其事,君子学以致其 道。” 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 邪。’” 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 之。
南郭子綦隐机而坐,仰天而嘘,答焉似丧其耦。 颜成子游立侍乎前,曰:“何居乎?形固可使 如槁木,而心固可使如死灰乎?今之隐机者, 非昔之隐机者也。”子綦曰:“偃,不亦善乎, 而问之也!今者吾丧我,汝知之乎?汝闻人籁 而未闻地籁,汝闻地籁而未闻天籁夫!”子游 曰:“敢问其方。” (齐物论)
第二人称代词:女(汝)、尔、若、而、 乃
“其”的活用
陛下不知其驽下,使待罪宰相。 谓然友曰:“吾他日未尝学问,好驰马试剑。 今也父兄百官不我足也,恐其不能尽于大事, 子为我问孟子!” 天子发政于天下之百姓,言曰:“闻善而不 善,皆以告其上。”
孝文皇帝既益明习国家事,朝而问右丞相勃曰: “天下一岁决狱几何?”勃谢曰:“不知。” 问:“天下一岁钱谷出入几何?”勃又谢: “不知。”汗出沾背,愧不能对。於是上亦问 左丞相平。平曰:“有主者。”上曰:“主者 谓谁?”平曰:“陛下即问决狱,责廷尉;问 钱谷,责治粟内史。”上曰:“苟各有主者, 而君所主者何事也?”平谢曰:“主臣!陛下 不知其驽下,使待罪宰相。„„(史记·陈丞 相世家)
“所”用在形容词前
杀所不足而争所有余,不可谓智。 夫处穷闾阨巷,困窘织屦,槁 项黄馘者,商之 所短也;一悟万乘之主而从车百乘者,商之所 长也。 然则是弃己之所安强,而争己之所危弱也
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於水,遽契其舟 曰:“是吾剑之所从坠。”(地方) 彼兵者所以禁暴除害也,非争夺也。(工具) 其竭力致死,无有二心,以尽臣礼,所以报也。 (方式) 儒以文乱法,侠以武犯禁,而人主兼礼之,此 所以乱也。(原因)
古之人所以大过人者,无他焉,善推其所为而 已矣。(原因) 梁乃召故所知豪吏,谕以所为起大事。(原因) 其妻问所与饮食者,则尽富贵也。(关涉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