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汀类药物治疗冠心病68例临床分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他汀类药物治疗冠心病68例临床分析
发表时间:2017-04-19T16:06:45.270Z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6年10月第19期作者:岳国霖
[导读] 他汀类药物在临床治疗冠心病的效果比较理想,能调节患者的血脂情况,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率。

山东省潍坊市妇幼保健院山东省潍坊市 261011
【摘要】目的:针对他汀类药物在临床治疗冠心病的效果进行分析。

方法:选取我院在2014年11月到2016年11月期间接诊的经冠脉造影确诊为冠心病或经心电图、心肌酶学、冠脉造影等确诊为心肌梗塞的患者68例,将其分成实验组和参照组两组,对参照组行以常规治疗方式,对实验组则加以行阿托伐他汀钙进行治疗干预,对照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并做以总结。

结果:经过不同的治疗干预,实验组的治疗效果明显好于参照组,具备统计学上的意义,P<0.05。

结论:他汀类药物在临床治疗冠心病的效果比较理想,能调节患者的血脂情况,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可以进行深入的推广和使用。

【关键词】他汀类药物;冠心病;分析
Clinical Analysis of 68 Cases of Coronary Heart Disease Treated by Statins
Abstract:Objective:To study the effect of statins on coronary heart disease(CHD). Methods:Sixty-eight patients diagnosed as myocardial infarction diagnosed by coronary angiography or electrocardiogram,myocardial enzyme and coronary angiography were enrolled in our hospital from November 2014 to November 2016. The experimental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atorvastatin calcium. The therapeutic effects of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and the results were summarized. Results:After treatment,the therapeutic effect of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which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 <0.05). Conclusion:The effect of statins in the treatment of coronary heart disease is ideal. It can regulate the blood lipid and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events. It can be popularized and used.
Key words:statins;coronary heart disease;analysis
前言:冠心病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简称,导致其发病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就是脂质代谢不正常,这会导致原本光滑的动脉内膜上存在脂质沉积,随着脂质物质在动脉内膜上的堆积,会逐渐形成一种白色的斑块,这也是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一个病变过程,随着粥样斑块的逐渐增多,会导致动脉腔越来越狭窄,严重时出现血流受阻,最终导致心脏缺血现象的出现,产生心绞痛。

该病发病率较高,病情复杂危及,及时给予正确有效的治疗极为关键。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4年11月到2016年11月间收治的68例冠心病患者,其中男35例,女33例,年龄36~78岁,平均(55.6±6.3)岁,病程为4个月~5年,平均(2.3±0.4)年。

经检查判定,均确诊为冠心病患者,排除恶性感染、肿瘤、心肝肺功能缺失者,排除脑梗、老年痴呆症等重大疾病。

按知情自愿原则,采用随机法将所有患者平均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以及冠心病病情程度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两组都接受常规药物治疗,包括:扩张血管,应用硝酸异山梨酯;抗凝,应用低分子降钙素;抗血小板聚集,用阿司匹林;促心肌细胞代谢,应用活血化瘀类药物。

试验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他汀类药物,详细如下:给予辛伐他汀,20 mg/d,于每晚睡前顿服。

维持治疗60天。

其中辛伐他汀(国药集团工业有限责任公司,批号:H20103418)。

严格参考“实用内科学”与“血脂异常防治建议”,评估两组治疗后血脂水平的改善程度。

其中血脂水平的评估项目主要有如下几个,即:TG(甘油三酯);TC(总胆固醇);LDL(低密度脂蛋白);观察两组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比如:死亡;心肌梗死;病情复发。

统计不良事件发生者例数,计算并比较不良事件发生率。

1.3统计学方法
在本次针对他汀类药物对于冠心病进行治疗所起到的效果展开的探究分析当中,笔者结合数据类型选择统计学软件包SpSS19.0对涉及到的数据进行分析。

针对计数资料选择(n,%)来进行表示,并行以卡方进行检验,对于计量资料选择(x士s)来进行表示并行以t进行检验。

在本文中认为p<0.05的情况为存在明显的差异。

2结果
两组治疗前血脂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后,试验组的TG水平降至(1.55±0.64)mmol/L、TC水平降至(4. 28±0.63)m m o l / L、LDL水平降至(2.31±0.49)mmol/L,对照组依次降为(1.90±0.58)mmol/L、(4.82±0.84)mmol/L、
(2.97±0.45)mmol/L。

试验组各血脂指标的降低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

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试验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6.38%,对照组为29.79%。

试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

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结论
综上所述,冠心病属于临床常见疾病,临床表现多为心力衰竭、胸痛、心跳过速和心悸,可危及人类的生命健康。

研究发现,冠心病的发病机制为:冠状动脉血管出现动脉粥样硬化病变时,将诱发血管狭窄亦或者是阻塞等症状,进而引发心脏病。

胸痛是冠心病患者最典型的一种症状,可受不良情绪与过度运动的影响,加重痛感,影响病情。

故,为患者寻找一种具有高效以及高安全性的治疗手段至关重要。

近年来,他汀类药物在临床各科中都有着比较广泛的应用。

在本次针对他汀类药物对于冠心病进行治疗所起到的效果展开的探究分析当中,经过不同的治疗干预,实验组的治疗效果明显好于参照组,复发概率也比较低,差异具备统计学上的意义,p<0.05。

这一研究成果说明,他汀类药物在临床当中治疗冠心病的效果比较理想,能调节患者的血脂情况还可以促进患者的良好预后。

这一研究成果也在曾红英的著作当中得以证实。

他汀类药物是一种还原酶抑制类药物,它拥有较强的血脂调节、控制血管皮炎症、平稳粥样斑块的作用,也是当前在临床当中比较常用且比较广泛的降脂类药物,对于冠心病-特别是高血脂症状等方面有非常显著的治疗效果,同时还可以大大降低治疗不良反应发生和复发概率药物所起到的安全性也有较好的保证。

他汀类药物在目前的医学研究领域当中还没有引起严重的副作用的记录,偶尔会有由于肝功能异常住院的患者,但均未造成严重的后
果。

另外,由于他汀类药物的辅助治疗造成患者发生外周神经疾病的案例也极少见,它并不会造成人体的外周神经疾病,也不会对人体记忆功能以及认知功能产生损伤作用。

相反,个别报道当中还有阐述证明阿托伐他汀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人体的认知功能下滑等情况。

这种药物是否会带来脑出血发作的隐患也存在着较大的争议不过伴随着医疗研究的深入和医疗科技的发展,渐渐地人们也开始明确他汀类的药物能够显著降低发生缺血性脑卒中症状的概率并不会给患者带来危险。

他汀类的药物在对于冠状动脉疾病进展的过程当中有非常重要的效果,针对他汀类药物的效果展开的研究说明,它拥有较多方面的作用,产生急性冠状动脉的综合症状之后也需要尽快开始使用他汀类药物来进行治疗,降低复发性缺血症状。

参考文献:
[1]王吉平.他汀类药物在冠心病治中的疗效观察[ J ] . 医学信息,2014,(28):47-48.
[2]王迪.他汀类药物对冠心病患者血脂水平和炎性状态的影响[J].河北医学,2014,20(2):344-346.
[3]周建国,刘大男.他汀类药物对血脂异常患者血清炎症因子的影响.贵州医药,2015,39(9):844-84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