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金银器,为何珍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唐代金银器,为何珍贵?
唐代金银器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是当时重要的手工艺品。
其制造部门分“行作”、“官作”两类,而以后者为主。
“行作”即为民间金银行工匠制作,质量较官营手工业差。
“官作”即指少府监中尚署所管辖的金银作坊院。
中、晚唐时又设文思院,掌造宫廷所需的金银犀玉工巧之物、金采绘素装钿之饰,以宦官任文思使,为内诸司之一。
唐朝还制定了教授、培养后备人才的制度,金银器制作要学习四年,通过严格考核后方能成为正式工匠。
当官府工匠短缺时,工匠的后代还可以优先被选择继承父业。
“安史之乱”后,南方成为金银器制作中心,器类增多,工艺高超,纹样华美,民族色彩浓厚,尤以镇江(时称润州)为著。
据考古发现,整个南方出土唐代金银器的总数达1100余件,而镇江占九成左右。
润州炉火纯青的金银器制作工艺使其成为南方的中心产地,制品多供奉皇室,江苏镇江出土的这批金银器明显代表了唐代宫廷艺术的特性,做工也是江南工匠的精工细錾,皇家气派显而易见。
唐代金银器大量吸收外来文化并由此形成耳目一新的独特风格,一方面反映了外来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互相融合的过程,另一方面也说明外来文化影响的真实活力在于人们思想观念的改变并给人以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当人们不再满足于传统和现实时,外来事物的影响就越发加大,艺术观赏情趣也发生改变。
从这个意义上说,唐代金银器中的仿制品和创新品是否被人们接受或能否流传并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人们对外来文化所持有的宽容心态以及外来文化启迪、引发人们放弃对许多传统的恪守,逐渐改变了自己某些固有的观念和生活,创造出了新的文化。
唐代金银器的艺术风格更加世俗化、民族化。
与唐代相比,除龙、凤外,唐代金银器上常见的神怪异兽形象不再出现,纹饰题材更多地来源于现实生活,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
同时,纹饰还受到了当时文
人诗画的强烈影响,出现了不少表现人物亭阁或錾刻诗词文章的作品。
宋代金银器表现出了清秀典雅的独特风格。
金银器是以贵重金属为原材料,结合科学性与艺术性的构思,通过精湛巧妙地制作工艺加工生产出的一种集装饰性和实用性为一体的华丽工艺品。
中国古代金银器的制作不仅需要繁复的加工工艺,还要结合高超的制作技巧,每一件都堪称是造型精巧,装饰细密的艺术品。
而且各个朝代所制作出的金银器又展现了不同时代的文化内涵,也将各个时代相同的追求奢华富贵,平安吉祥的民族心理表述得淋漓尽致。
并且因为其独有的特质,昂贵的价值,于普通金属器皿中表现出的人文、科学、经济价值,使得每一件流传至今的金银器都成为了当之无愧的传国至宝。
唐人对于金银的推崇,有时甚至会涉及一些我们意想不到的东西,比如香囊。
我国古代女子有佩戴香囊的习俗,香囊多是用织物缝制的袋状物,用于盛放各种香料。
而唐代上流贵族女子佩戴的是一种金属香囊,如何家村窖藏的葡萄花鸟纹银香囊,其外壁是一个银球,内层则放置则一个装香料的香盂,运用巧妙的重力设计,使得无论佩戴者
如何晃动,香盂总能保持平衡,不至倾覆。
其设计之科学巧妙,足以令今人叹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