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 8、7加几(教案)苏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0.3 8、7加几(教案)苏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8、7加几的计算方法,能够正确计算相关算式。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具体的实例和操作,学生能够培养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增强其自信心和合作意识。
教学内容
1. 8、7加几的概念:让学生了解什么是8、7加几,理解其意义。
2. 计算方法:教授学生如何进行8、7加几的计算,掌握计算技巧。
3. 应用实例:通过具体的例子,让学生明白8、7加几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与难点
1. 教学重点:8、7加几的计算方法及其应用。
2. 教学难点:理解8、7加几的概念,熟练进行计算。
教具与学具准备
1. 教具:计算器、黑板、粉笔。
2. 学具:练习本、铅笔。
教学过程
1. 导入:通过简单的数学游戏,引起学生对8、7加几的兴趣。
2. 新授:讲解8、7加几的概念和计算方法,举例说明。
3. 练习:让学生进行课堂练习,教师指导并解答疑问。
4. 应用:通过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的8、7加几知识解决问题。
5.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
板书设计
1. 8、7加几
2. 内容:概念、计算方法、应用实例
作业设计
1. 书面作业:完成练习册上的相关题目。
2. 口头作业:向家长解释8、7加几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课后反思
1. 教学效果:学生对8、7加几的理解和计算能力是否有所提高。
2. 教学方法:是否有效地使用了教具和学具,是否采用了生动有趣的教学方法。
3. 学生反馈:学生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否满意,是否有任何建议或意见。
---
以上是一份关于“10.3 8、7加几”的教案,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如果您有任何问题或需要进一步的帮助,请随时告诉我。
重点细节: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是整个教案中最为关键的部分,因为它直接关系到学生是否能够理解和掌握教学内容。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需要通过一系列精心设计的步骤,引导学生从浅入深地学习8、7加几的概念、计算方法,并能够将其应用于实际问题中。
以下是对教学过程的详细补充和说明。
1. 导入
导入环节的目的是激发学生的兴趣,让他们对即将学习的内容产生好奇心。
在这一环节中,教师可以设计一些与8、7加几相关的数学游戏,例如“找朋友”,让学生在游戏中不知不觉地接触到8、7加几的概念。
例如,教师可以准备一些标
有数字的卡片,让学生找出哪些卡片加起来等于10。
这样的游戏既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又能为接下来的学习做好铺垫。
2. 新授
在新授环节,教师需要详细讲解8、7加几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首先,教师可以通过具体的实物或图片来引入8、7加几的概念,例如,可以用7个苹果和3个苹果来表示7加3。
接着,教师可以逐步引导学生理解8、7加几的计算过程,可以通过逐步计算的方式来展示如何将8或7与另一个数相加。
3. 练习
在学生理解了8、7加几的概念和计算方法后,教师需要提供一些练习题,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实际操作。
这些练习题应该从简单到复杂,逐步增加难度,以便学生能够逐步掌握计算技巧。
在学生练习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巡回指导,及时解答学生的疑问,并给予鼓励和反馈。
4. 应用
在学生掌握了8、7加几的计算方法后,教师需要设计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解决这些问题中。
这些问题可以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关,例如,计算购物时物品的总价,或者计算家庭成员的人数等。
通过这些实际问题,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8、7加几的实用性,增强学习的动力。
5. 总结
在课程的最后,教师需要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教师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检查学生对8、7加几的理解程度,并鼓励学生提出疑问。
同时,教师应该对学生的表现给予积极的评价,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通过以上五个步骤,教师可以有效地引导学生学习8、7加几的概念和计算方法,并能够将其应用于实际问题中。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注意学生的反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教学方法和进度,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够跟上课程的节奏。
同时,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不仅仅是传授知识。
6. 板书设计
板书设计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教学内容。
在板书设计中,教师应该清晰、有序地展示8、7加几的计算步骤和关键点。
例如,教师可以在黑板上列出几个典型的8、7加几的计算例子,如7 3、8 4等,并逐步展示计算过程。
同时,教师可以使用不同颜色的粉笔来突出关键步骤或重要概念,以增强视觉效果。
7. 作业设计
作业是巩固学生学习成果的重要手段。
在设计作业时,教师应该考虑到作业的量和难度,确保作业既能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又不会造成过重的负担。
作业可以包括书面作业和口头作业。
书面作业可以让学生完成练习册上的相关题目,这些题目应该覆盖本节课的所有知识点。
口头作业可以要求学生向家长解释8、7加几的概念和计算方法,这样不仅能够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还能够提高他们的表达能力。
8. 课后反思
课后反思是教师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
在课后反思中,教师应该认真思考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包括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教学方法的适用性以及学生的反馈。
教师可以通过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课堂表现和课后反馈来评估教学效果。
如果发现学生在某个环节上存在普遍的问题,教师应该及时调整教学策略,例如提供更多的练习机会、改变教学方法或提供额外的辅导。
同时,教师还应该注重学生的个性化需求,为不同水平的学生提供个性化的指导和帮助。
通过以上对教学过程的详细补充和说明,我们可以看到,教学过程中的每个环节都是相互关联的,教师需要精心设计每个环节,确保教学内容的连贯性和逻辑性。
此外,教师还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调整教学策略,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够得到有效的指导和帮助。
通过这样的教学过程,学生不仅能够掌握8、7加几的知识,还能够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他们未来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