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一轮复习 北京专用:专题十 人类活动的地域联系 课件(133张)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地理 (北京市选考专用)
专题十 人类活动的地域联系
五年高考
A组 自主命题·北京卷题组
考点一 地域联系方式及区位
某中学制作主题为“点亮中国”的宫灯。下图为学生手绘的设计图。读图,回答下题。
1.(2019北京文综,1,4分)甲面中绘有多座大桥,可以推断所示区域 ( ) A.建桥成本低 B.水运条件缺乏 C.交通需求量大 D.人口迁移频繁 答案 C 本题以某中学制作主题为“点亮中国”的宫灯生活情境为载体,重点考查了影响 交通运输线的区位条件;答题时要求学生结合图中甲面、乙面的信息和储备知识,旨在考查学 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根据甲面(珠江三角洲地区)和乙面(中国简图)信 息分析,凸显了对学生区域认知和综合思维的学科素养考查;材料中的“宫灯制作”体现了地 理实践力;多座大桥的建设,体现了区域协作发展观。据甲面分析可知,该区域为珠江三角洲地 区,经济发达,地区间协作发展需求大,人口流动(不是人口迁移)较为频繁,交通需求量大,建设 多座大桥满足交通需求, C项正确,D项错误;珠江三角洲地区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夏季降水 较多,且暴雨集中,同时受台风影响较大,建桥成本较高,水运发达,A、B项错误。
结合位置、地形信息可知,图示区域位于我国东北地区的长白山地,属于东北林区,该区域森林
资源丰富,因此早期铁路的修建是为了林区原木的外运,A项正确;长白山区不是农业发展的重
点区域,且区域发展早期工业落后,因此B、C项错误;山区虽然石材资源丰富,但材料中无石材
开采信息,因此D项错误。
3.(2019课标Ⅰ,8,4分)近些年来,该区域铁路几乎废弃的主要原因是 ( ) A.设施陈旧 B.运速太慢 C.线路过密 D.运输需求太小 答案 D 本题以区域交通线路布局的变化为背景,考查交通运输布局变化与区域生态环境 建设;通过探究原有铁路废弃的原因,考查学生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确定区域可持续发展道 路,体现了区域认知和人地协调观的学科素养和人地协调的绿色发展观念。 图示长白山林区经过多年的开发,森林覆盖率下降,生态环境问题加剧。近些年来,按照区域可 持续发展要求,东北林区的首要任务是培育和恢复森林资源,因此原始森林开发量减少,导致原 有铁路运输功能下降,铁路几乎废弃,D项正确。 易错警示 解答本题组容易出现以下错误: 1.机械化套用“山区交通线路沿等高线延伸”的规律,忽视图中河流与铁路走向一致的信息; 2.不能正确进行区域定位,难以确定图示区域的地理环境特征及区域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 3.忽视了社会经济需求是交通运输线路发展或衰落的决定性因素。
2.(2019课标Ⅰ,7,4分)该区域修建铁路主要是为了运输 ( )
A.原木
B.农产品
C.工业品 D.石材
答案 A 本题以铁路建设的目的为设问,考查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通过确定具体线
路建设的意义,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通过区域地理环境特征对区域发展的影
响,体现了区域认知的学科素养和关注社会生产发展的价值观念。
B组 统一命题、省(区、市)卷题组
考点一 地域联系方式及区位
下图示意我国东北某区域铁路线的分布。该区域铁路修建的年代较早,近些年几乎废弃。据 此完成下面三题。
1.(2019课标Ⅰ,6,4分)该区域铁路线主要沿 ( ) A.等高线分布 B.河谷分布 C.山脊线分布 D.山麓分布 答案 B 本题以东北某区域铁路分布图为背景,考查影响交通运输线的区位因素;通过判读 铁路走向与河流分布的关系,考查学生从图文材料中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确定影响铁 路的区位因素,体现了地理实践力的学科素养和科学探究问题的价值观念。 读图可知,该地区河流基本上呈放射状分布,铁路基本沿河谷方向延伸,原因是河谷沿岸地形相 对平缓,可以降低铁路的建设难度,并保证铁路运行安全,B项正确;河谷地带等高线向高值弯 曲,图中铁路走向与河流一致,说明铁路是与等高线相交的,A项错误;河流发育于山谷,因此铁 路不是沿山脊线分布,C项错误;铁路沿河谷伸展,经过海拔较高的部位,因此不是仅分布于山麓 地带,D项错误。
考点二 交通运输的影响
2018年4月,川藏铁路成都至雅安段开始铺轨。读下图,回答下题。
川藏铁路沿线区域简图
1.(2018北京文综,3,4分)川藏铁路开通后,能够 ( )
①缓解青藏铁路运输压力
②改善西藏物资供应
③消除区域内灾害的影响
④促进地域文化交流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 B 本题考查交通区位。交通线的建设会诱发灾害但不会消除灾害,③错误;川藏铁路 开通后,会缓解青藏铁路的运输压力、改善西藏物资供应、促进地域文化交流。选择B项。 知识归纳 交通运输线的开通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1)缓解交通运输压力;(2)促进区域产 业发展和物资交流,从而促进区域经济发展;(3)促进区域信息、文化交流;(4)增大区域环境压 力,使灾害影响增大。
3.(2017北京文综,10,4分)图示区域内, ( ) A.地形复杂多样,风能资源丰富 B.以水田农业为主,水稻播种面积大 C.国道以西公路建设难度小,路网密度大 D.南部水资源丰富,可跨流域向北部调水 答案 D 本题考查中国气候、农业地域类型、交通区位、水资源等。该区域位于我国湿润 半湿润地区,风能资源较少,A项错误;北部为温带季风气候区,以旱地为主,B项错误;公路以西 地形崎岖,公路建设难度大,经济相对落后,路网密度小,C项错误;南部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 水资源丰富,可向北部调水,D项正确。 审题方法 注意图中黄河和长江之间的河流为淮河,为我国南、北方分界线。淮河以北为温 带季风气候区,以旱地为主;淮河以南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区,以水田为主,水资源丰富。
4.[2013北京文综,36(1),8分]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简述新西兰对外联系的交通运输方式及其原因。(8分)
答案 水路运输;航空运输;岛国,经济发达。 解析 交通运输方式包括铁路、公路、航空、管道、水路(河运、海运)等。阅读图例中国际 机场、国内机场、主要海港、交通干线等,再结合试题关键信息“对外联系的交通运输方 式”,以及图上信息,从“国际机场”得出航空运输方式,从“主要海港”得出水路运输方式。 解题指导 注意新西兰为南半球的岛国,远离亚、欧、非、美洲大陆,海洋运输成为该国对外 联系的主要运输方式;经济发达使其人流、物流量较大,促进了航空运输的发展。
下图为107国道邯郸—武汉段及其附近区域简图。读图,回答下面两题。
2.(2017北京文综,9,4分)该段国道能够 ( ) ①增加沿线商业网点数量 ②促进沿线地区人口流动 ③缓解陇海铁路运输压力 ④促使省会城市空间形态呈带状分布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答案 A 本题考查交通运输的影响。陇海铁路为东西向铁路,而107国道邯郸—武汉段为南 北向,故对缓解陇海铁路运输压力作用不大,③错误;国道一般从城市外缘经过,对省会城市空 间形态影响不大,④错误;该段国道会增加沿线商业网点的数量,促进沿线地区人口流动,①② 正确,选择A。
6.[2012北京文综,36(1),6分]读图,回答下题。
说明在地形影响下,该区域城镇和交通线路的分布特征。
答案 平原:城镇数量多,密度大,交通线路密集。 山地和高原:城镇数量少,密度小,交通线路稀疏。 解析 本题考查地形对城镇与交通线路的影响。注意“在地形影响下”这个关键词,根据图 中信息,该区域地形主要为平原和山地高原两部分,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出不同地形下城镇和交 通线的分布特征。
2.[2018北京文综,36(1),8分]在全球化背景下,中国与多米尼加等拉丁美洲国家的经济交流合 作不断深化。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列举该国主要交通运输方式,任选其一概述分布特点。(8分)
答案 主要交通运输方式:公路运输、航空运输、水路运输和铁路运输。 分布特点: 公路:密度平原大于山区,呈网状分布。 航空:机场主要分布于沿海,靠近城市。 水路:港口沿海分布,靠近大城市。 铁路:分布稀疏,主要在北部和南部平原地区。 解析 本题考查交通运输方式及分布。结合图例,可知该国主要交通方式有海运、铁路、公 路、航空。从疏密程度与地形、城市的关系角度分析海运、航空、铁路、公路等的分布特征。 解题指导 描述交通运输方式的分布特征需要说明其疏密程度与相关地理要素的关系,如方 位、地形、城市等。
下图是利用地理信息技术制作的某城市中心城区月交通事故次数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题。
4.(2011北京文综,11,4分)根据图中交通网络,可以推断该城区 ( ) A.甲地是城市中心商务区所在地 B.乙地适宜建大型地面停车场 C.对外联系主要通道在西北方向 D.商业网点密度东部大于西部 答案 D 中心商务区处于市中心商业区内,市场最优为主要区位,而不是在快速干道、事故 频发的甲地,故A错;图中东部地区路网密度大,监测点多、事故次数多的地点密度大,该处最可 能人流物流量大,商业网点密集,D项正确;快速干道最可能是对外联系的通道,城市东部和南部 居多,C错;大型地面停车场的建设一要考虑场地,二要考虑停车需求,图中乙地处于东西干道连 接处,停车需求量不大,不适宜建设大型地面停车场,B错。 评析 本题较易。考查读图分析能力。关键是把握图中交通网络和监测点的特点。
5.[2015北京文综,36(1),10分]北京与河北张家口相邻,地域联系密切。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说明百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年来北京至张家口之间交通运输的变化,并分析此变化对聚落兴衰的影响。(10分)
答案 运输方式变化大;出现铁路、公路、高速公路;交通线路增多,路网密度变大。古驿站衰 落;部分聚落(张家口、崇礼等)等级提升。 解析 本题考查交通运输。注意从交通运输方式及交通线、网等角度分析。比较1905年交 通示意图和现代交通示意图可知,交通运输方式变化很大,出现了铁路、公路、高速公路;交通 线增多,交通运输网越来越密集。由现代交通示意图可知,古驿站已成遗址,说明古驿站衰落; 读图可知,部分聚落(张家口、崇礼等)等级提升。 解题关键 注意比较1905年交通示意图和现代交通示意图,从交通运输方式、交通运输网的 变化说明交通运输的变化。分析对聚落兴衰的影响应该从图中获取实例说明伴随着交通运 输的变化哪些城市衰落,哪些城市发展较快。
小明同学7月从重庆出发到贵州毕节旅游,收集到的相关高速公路信息如下图所示。据此完成 下题。
4.(2018课标Ⅰ,9,4分)乙路段和丁路段平均限速均较低的原因可能是这两条路段 ( ) A.车流量大 B.平均坡度大 C.雾霾天多 D.两侧村庄多 答案 B 本题考查交通运输的影响因素。图示地区位于我国西南地区,地形崎岖,坡度较 大。为保证行车安全,坡度大路段应降低车速。由图可知乙、丁路段限速较低,由此可推测其 坡度较大,B项正确;车流量大的地区为了提高道路通行能力,限速应较高,A项错误;材料中没有 显示该地的雾霾情况,C项排除;高速公路是全封闭道路,沿途村庄对其没有影响,D项错误。 温馨提示 雾霾天气多与人类大气污染物排放、风力大小、地形封闭等因素相关。雾霾天 气下高速公路可以通过临时限速或关闭等措施来应对,一般不会影响其正常限速。
3.[2016北京文综,41(1),10分]中法两国的文化交流源远流长。2016年4月至6月,第十一届“中 法文化之春”在中国举行,促进了两国之间的友好往来。 法国作家大仲马在《基督山伯爵》中,对马赛进行了刻画。下图为马赛的地理位置及港区旧 貌图。马赛三面被石灰岩山丘所环抱,气候宜人,拥有法国最大的海港。读图,回答下题。
简述马赛成为法国天然良港的条件。(10分)
答案 位于地中海沿岸;为基岩海岸,港阔水深;海湾风浪小,潮差小;靠近罗讷河口;腹地广阔。 (10分) 解析 本题考查港口建设。港口建设需要考虑筑港条件、市场需求两个因素。筑港条件要 考虑陆域和水域条件。由材料可知,马赛为基岩海岸,港阔水深,故不易淤积;图中显示马赛位 于海湾内,风浪小,潮差小;马赛位于地中海沿岸,为重要的海上运输通道,来往船只较多;靠近罗 讷河口,便于河海联运且腹地广阔,货运量大。 解题指导 注意图中左上角马赛在地中海的位置,明确地中海是国际巷道,从而说明马赛地理 位置优越,处于国际巷道,人流、物流量较大。然后从自然条件(良好的避风港;港阔水深;无泥 沙淤积)、经济条件(河海联运,腹地宽广;城市依托;交通便利)方面说明即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