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 第1章 第1讲 地球与地球仪 新人教版必修1-新人教版高三必修1地理试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讲地球与地球仪
一、选择题
1.下图中A在B的方向排序正确的是()。
A.西北、东北、西南、西北B.西北、西北、西南、东北
C.西南、东北、西北、西北D.东北、西北、西北、西南
解析①图内,根据地球自转方向可以判断该图是以北极为中心的俯视图,A在B的西北方;②图内,根据地球自转方向可以判断该图是以南极为中心的俯视图,A在B的西北方;
③图内,根据指向标可以判断A在B的西南方;④图内,根据经纬网可直接判断A在B的东北方。
答案 B
下图表示地球局部经纬网,图中三条纵线表示经线,三条横线表示纬线,a、b相交于点O。
读图完成2~3题。
2.如果图中的经纬度差都是5°,则()
A.图中四个方块所表示的面积一定相等
B.图中的三条纬线和三条经线的长度一定都相等
C.图中的三条经线长度一定相等
D.图中O点一定在南北回归线之间
3.如果纬线b刚好是北温带和热带的界线,则在O点上空俯视,所见的地球可能为下图中的()
解析第2题,由于地球仪上所有经线的长度都相等,而图中三条经线所跨的纬度差也相等,故这三条经线的长度相等。
第3题,北温带和热带的分界线是北回归线,因此从北回归线上空看地球时,可以看到北极圈的全部、北半球的大部分,南半球的小部分。
答案 2.C 3.A
下图为地球星瓣图,图中a为陆地相对集中的“陆半球”的极点(38°N,0°)。
据此回答4~6题。
4.与陆半球对应的“水半球”的极点应是图中()。
A.b B.c C.d D.e
5.“水半球”的极点位于()。
A.北半球、东半球B.北半球、西半球
C.南半球、东半球D.南半球、西半球
6.赤道上位于“陆半球”且位于西半球的经度X围是()。
A.经度0°向西至20°W B.20°W向西至90°W
C.90°W向东至90°E D.20°W向东至90°E
解析第4题,“水半球”和“陆半球”的极点相对应,“陆半球”的极点为(38°N,0°),则“水半
球”的极点为(38°S,180°);结合图中b、c、d、e所处的海陆位置,可判断出c点为“水半球”的极点。
第5题,由题意,“水半球”和“陆半球”的极点相对应。
“陆半球”的极点为(38°N,0°),则“水半球”的极点为(38°S,180°)。
再根据半球的划分方法,不难选出。
第6题,由“陆半球”的极点位于0°经线,可推断出“陆半球”在赤道上的X围为90°W~0°~90°E,结合西半球的经度X围,可确定出该题的选项为B。
答案 4.B 5.D 6.B
7.某测绘局要绘制新开发镇的平面图,采用两种比例尺绘制,其中甲图比例尺是乙图的三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如果甲图比例尺为l∶30 000,则乙图比例尺为1∶10 000
B.甲图的图幅面积一定是乙图的九倍
C.乙图上反映的地理事物比甲图详细
D.甲图中1厘米表示的实地距离是乙图的三倍
解析甲图比例尺是乙图的3倍,说明甲图的比例尺比乙图大,当乙图比例尺为1∶10 000时,甲比例尺为3∶10 000,即1∶3333,A项错。
根据图幅面积扩大倍数为比例尺扩大倍数的平方判断,B项正确。
甲图比例尺大,反映的地理事物应更详细,C项错。
乙图上1厘米表示的实际距离为甲图的3倍,所以D项错误。
答案 B
读下图,完成8~10题。
8.图示区域内最大高差可能为()
A.50 mB.55 m
C.60 mD.65 m
9.图中①②③④附近河水流速最快的是()
A.①B.②
C.③D.④
10.在图示区域内拟建一座小型水库,设计坝高约13 m。
若仅考虑地形因素,最适宜建坝处的坝顶长度约()
A.15 mB.40 m
C.65 mD.90 m
解析第8题,图中等高距为5米,东南角地势最低,海拔为20到25米之间;东北角地势最高,海拔为80到85米之间,故两地的相对高度为55到65米之间,但不会是55米或65米。
第9题,图中③附近河段等高线密集,表明该处坡度大,河水流速快。
第10题,图中有两处适合建水库,一处是30米等高线所形成的口袋形地形,但该处设计的坝高达不到13米,舍去;另一处为50米等高线所形成的口袋形地形,此处建坝坝顶海拔可为55米,坝底海拔可在40~45米,坝高在10~15米,符合要求。
对照比例尺,55米等高线距离最近处为40米。
答案8.C9.C10.B
读图,回答11~12题。
11.图中四地所在大洲排序正确的是()。
A.①南美洲、②非洲、③北美洲、④亚洲
B.①非洲、②南美洲、③大洋洲、④欧洲
C.①南美洲、②大洋洲、③亚洲、④欧洲
D.①非洲、②大洋洲、③北美洲、④亚洲
12.图中四地所在国家所濒临的海洋,排序正确的是()。
A.①大西洋、②印度洋、③泰国湾、④地中海
B.①印度洋、②太平洋、③北冰洋、④波罗的海
C.①印度洋、②太平洋、③地中海、④某某
D.①大西洋、②太平洋、③阿拉伯海、④波罗的海
解析根据经纬度可知,①地位于巴西高原,濒临大西洋;②地位于澳大利亚的大自流盆地,濒临太平洋和印度洋;③地位于印度,濒临印度洋(阿拉伯海和孟加拉湾);④地位于德国,濒临波罗的海和某某。
答案11.C12.D
下图是“沿49°N的地形剖面图和年降水量分布图”。
读图完成13~15题。
13.上图所示区域中,铁矿资源最丰富的地区是()。
A.②B.③C.④D.⑤
14.图中④地最容易出现的气象灾害是()。
A.暴风雪B.飓风C.沙尘暴D.酸雨
15.下列有关图示地区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①地比⑥地多地震,且①地比⑥地大陆架狭窄
B.②地因西风溯河而上受山地抬升,降水量较大
C.③地以大牧场放牧业为主,⑥地渔业资源丰富
D.④地和⑤地均是以乳畜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
解析第13题,根据经纬度可知,④地位于北美五大湖区域,铁矿资源丰富。
第14题,④地受北冰洋南下冷空气的影响,冬季容易受暴风雪灾害的影响。
第15题,①地位于板块交界处,多地震,且①地边界为消亡边界,大陆架狭窄;②地受地形影响,降水较多;③地为商品谷物农业;④⑤两地位于五大湖区域,以乳畜业为主;⑥地位于纽芬兰渔场附近,渔业资源丰富。
故C项错误。
答案13.C14.A15.C
二、综合题
16.读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点的地理坐标是________,所属的半球是________,B点与A点之间的距离约为________,所属的纬度地带是________。
(2)图中C点的地理坐标是________,所属的半球是________,C点和D点之间的距离约为________。
(3)图中F点的地理坐标是________,所属的半球是________,所属的纬度地带为________,F点在E点的________方向。
(4)图中A点在C点的________方向,E点在C点的________方向。
解析本题考查经纬网判读的基础知识,难度不大。
运用经纬度判读法确定各点的纬度、经度是解题关键,如E点坐标为(60°N,45°W)。
确定C点坐标需要明确中间图形显示南半球并且每相邻两条经线之间经度差相等。
答案(1)(15°S,15°W)南半球、东半球 1 110千米低纬度
(2)(60°S,170°E)南半球、西半球275千米
(3)(70°N,180°)北半球、西半球高纬度西北
(4)东北东北
17.南部苏丹于当地时间2011年7月9日0时宣布正式从苏丹分离,并成立南苏丹某某国。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南苏丹首都位于②地的____________方向。
(2)若一架飞机沿最短飞行路线从②地飞往①地,其飞行方向是_______________。
(3)甲、乙两幅图相比较,比例尺较大的是图________;若图甲中②地和③地的图上距离为2.22厘米,则图甲的比例尺约为______________(数字式)。
(4)结合图某某息,描述南苏丹的地理位置特点。
解析第(1)题,南苏丹首都朱巴大致位于(6°N,32°E),②位于(60°N,30°E)结合经纬度位置可知,其位于②地的东南方向。
第(2)题,①②同位于60°N纬线上,其最短飞行线路是按照过这两点和地心确定的平面与地面相割而成大圆的劣弧飞行。
第(3)题,乙图表达地理事物详细,比例尺较大;②③两地的实际距离约为60×111千米,结合图上距离可以计算出其比例尺。
第(4)题,从经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及其与其他地理事物的相对位置进行说明。
答案(1)东南
(1)先向东北,后向东南
(3)乙1∶300 000 000
(4)位于东半球、北半球;地处热带(低纬)地区;位于内陆(不临海);位于非洲东北部;陆上邻国较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