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青岛市经济技术开发区致远中学(高中部)2021-2022学年高三化学月考试题含解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山东省青岛市经济技术开发区致远中学(高中部)2021-2022学年高三化学月考试题含解析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4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共60分。


1. 国庆期间对大量盆栽鲜花施用了S-诱抗素制剂,以保证鲜花盛开。

S-诱抗素的分子结构如右图,下列关于该物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A.其分子式为C15H21O4
B.分子中只含有1个手性碳原子
C.既能发生加聚反应,又能发生缩聚反应
D.既能与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又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参考答案:
BC

2. 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氯化铁溶液与铜粉反应:3Cu+2Fe3+=2Fe+3Cu2+
B.稀 H2SO4与铁粉反应:2Fe+6H+=2Fe3++3H2↑
C.氢氧化钡溶液与稀 H2SO4反应:Ba2++H++OH-+SO42-=BaSO4↓+H2O
D.NaOH溶液和足量的Ca(HCO3)2溶液混合:HCO3-+Ca2++OH- = H2O+CaCO3↓
参考答案:
D
略3. 下列实验方案,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
参考答案:
A
A.盐酸为酸性溶液,Fe与酸能发生反应放出氢气,可观察到有气泡冒出,故A选项是正确的;
B.乙醇易挥发,乙烯与乙醇均使高锰酸钾褪色,则图中装置不能检验乙烯,故B错误;
C.Fe3+与Cu2+均作催化剂,则不能探究氧化性的大小,故C错误;
D.乙炔及含有的硫化氢均使高锰酸钾褪色,则图中装置不能探究乙炔的性质,故D错误; 所以A选项是正确的.
点睛:A.盐酸为酸性溶液,Fe发生析氢腐蚀; B.乙醇易挥发,乙烯与乙醇均使高锰酸钾褪色; Fe3+与Cu2+均作催化剂 D.乙炔及含有的硫化氢均使高锰酸钾褪色。

4. 2002年诺贝尔化学奖表彰了两项成果,其中一项是瑞士科学家库尔特·维特里希“发明了利用核磁共振技术测定溶液中生物大分子三维结构的方法”。

在化学上经常使用的是氢核磁共振谱,它是根据不同化学环境的氢原子在氢核磁共振谱中给出的信号不同来确定有机物分子中氢原子种类的。

下列有机物分子中,在氢核磁共振谱中信号强度(个数比)是1:3的是()
A.1,2,3,—三甲基苯B.丙烷C.异丙醇D.醋酸叔丁酯
参考答案:
BD

5. 在地壳内,深度每增加1km,压强约增加25250~30300kPa,这对固体物质的平衡会发生较大的影响。

如:CaAl2Si2O8+Mg2SiO4CaMg2Al2Si3O12
(钙长石)(镁橄榄石)(钙镁)石榴子石
密度(g/cm3) 2.70 3.22 3.50
则在地壳区域高压条件下,有利于()
A.钙长石生成 B.镁橄榄石生成
C.钙长石和镁橄榄石共存 D.(钙镁)石榴子石生成
参考答案:
D

6. 设N A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常温常压下,46g NO2与N2O4的混合气体中含有的分子总数为N A
B.0.1mol乙烯和乙醇的混合物完全燃烧所消耗O2的分子数为0.3N A
C.25。

C时,pH=13的Ba(OH)2溶液中含有OH-的数目为0.1 N A
D.一定量的钠与8g氧气作用,若两者均无剩余,转移的电子数为N A
参考答案:
B

7.
(08惠州调研)下列各溶液中的离子可能大量共存的是()
A.滴加无色酚酞后仍为无色的溶液:Na+、CO32-、K+、ClO-、SO42-B.由水电离的c(OH-)=10-14mol·L-1的溶液:CH3COO-、SO42-、Na+、K+C.含有大量NO3-的溶液:SO42-、Fe2+、H+、Cl-
D.加入铝粉后产生大量氢气的溶液:NH4+、Na+、NO3-、Cl-、SO42-
参考答案:
答案:B 8. t℃时,物质的量浓度相等的两份NaCl溶液,一份蒸发掉x g水,冷却到原温度,析出a gNaCl
晶体;另一份蒸发掉y g水,冷却到原温度,析出b gNaCl晶体。

则t℃时NaCl的溶解度是
A.×100 g B. g C.×100 g D.×100 g
参考答案:
A

9. 用0.2 mol/L Na2SO3溶液32 mL,还原含2×10-3mol X2O72-的溶液,过量的Na2SO3用0.1 mol/L KMnO
4
酸性溶液氧化(其中KMnO
4
被还原成Mn2+),共消耗KMnO
4
溶液1.6 mL,则元素X在还原产物中的化合价是
A.+3 B.+4 C.+5
D.+6
参考答案:
A
试题分析:已知:n(Na2SO3)=0.2mol/L×0.032L=0.0064mol,n(X2O72-)=2×10-3mol,n(KMnO4)=0.0016L×0.1mol=0.00016mol,Na2SO3被氧化为Na2SO4,S元素化合价由+4价升高为+6价;KMnO4发生还原反应,Mn元素化合价由+7价降低到+2价,X2O72-中X元素发生还原反应,令X元素在产物中的化合价为a价,则0.0064mol×(6-4)=0.00016mol×(7-2)+2×10-3mol×2×(6-a),a=3,故选A。

考点:考查氧化还原反应的计算
10. 燃料电池的优点有能量转化效率高、无污染等。

右图是乙醇燃
料电池(BFC)的示意图,a、b为置于多孔陶瓷管中的纳米碳纤维电极。

下列有关该电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电子由a极经外电路导线流向b极
B.b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C.该电池的总反应式为:
D.用该电池电镀铜时,若待镀金属增重12.8 g,至少消耗标准状况下的氧气2.24 L
参考答案:
B

11. 下列说法正确的
是() A.地震灾区用漂白粉消毒,是利用漂白粉的有效成分的溶液的碱性
B.酸雨就是pH <7的雨水,主要是由大气中的CO2等造成的
C.常温常压下,14 g CO、N2和C2H4的混合气体中,含有原子数为N A
D.实验室储存的镁条着火时,不可以用泡沫灭火器灭火
参考答案:
D

12. 以下有关原子结构及元素周期律的叙述正确的是
A.133Cs、137Cs是铯的两种核素,它们互为同位素
B.同周期元素(除零族元素外)从左到右,原子半径逐渐增大
C.第ⅦA族元素从上到下,其氢化物的稳定性逐渐增强
D.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单质的熔点逐渐降低
参考答案:
A

13. 下列实验操作完全正确的是()
参考答案:
D
【考点】化学实验方案的评价.
【分析】A.分液时,避免液体混合,上层液体从分液漏斗上口倒出;
B.容量瓶不能直接溶解固体;
C.测定氯水pH,应用pH计;
D.左手旋转滴定管的玻璃活塞,右手不停摇动锥形瓶.
【解答】解:A.分液时,避免液体混合,下层液体从分液漏斗下端管口放出,关闭活塞,换一个接收容器,上层液体从分液漏斗上口倒出,故A错误;
B.容量瓶不能直接溶解固体,应用小烧杯溶解,故B错误;
C.氯水中含有HClO.具有强氧化性和漂白性,可使pH试纸先变红后褪色,无法测定pH,应用pH 计,故C错误;
D.滴定时,左手旋转滴定管的玻璃活塞,右手不停摇动锥形瓶,眼睛注视锥形瓶中颜色的变化,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化学实验方案的评价,为高频考点,涉及溶液的配制、混合物分离提纯、pH测定等,侧重实验基本操作和实验原理的考查,注意实验的操作性、评价性分析,题目难度不大.
14. 在两个密闭容器中,分别充有质量相同的甲、乙两种气体,若它们的温度和密度均相同,试根据甲、乙的摩尔质量(M)关系,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分析: 两个密闭容器中,分别充有质量相同的甲、乙两种气体,若它们的温度和密度均相同,则二者的体积相等,根据n=、PV=nRT 、
V
m =分析解答.
解答: 解:两个密闭容器中,分别充有质量相同的甲、乙两种气体,若它们的温度和密度均相同,则
二者的体积相等,A .若M (甲)<M (乙),根据PV=nRT=RT ,所以PM=ρRT ,二者密度、温度相等,所以其压强与摩尔质量成反比,所以气体的压强:甲>乙,故A 正确; B .若M (甲)>M (乙),根据n=,二者的物质的量:甲<乙,根据V m =知,气体的摩尔体积:甲>乙,故B 错误;
C .二者质量相等、密度相等,所以其体积相等,与摩尔质量无关,故C 错误;
D .若M (甲)<M (乙),根据n=,二者的物质的量:甲>乙,根据N=nNA 知,二者的分子数甲>乙,故D 错误; 故选A .
点评: 本题考查阿伏伽德罗定律及其推论,明确物质的量公式中各个物理量之间的关系式是解本题关
15. 用电解质溶液为氢氧化钾水溶液的氢氧燃料电池电解饱和碳酸钠溶液一段时间,假设电解时温度不变且用惰性电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电解后因消耗了水,c(Na 2CO 3)变大
B .电池中c(KOH)不变;电解池中溶液pH 变大
C .电池的负极反应式为:H 2-2e -+2OH -==2H 2O
D .当电池负极消耗mg 气体时,电解池阳极同时有mg 气体生成 参考答案:
C
二、实验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0分)
16. (8分)某科研小组设计出利用工业废酸(10%H 2SO 4)来堆浸某废弃的氧化铜锌矿的方案,实现废物综合利用,方案如下图所示。

已知:各离子开始沉淀及完全沉淀时的pH 如下表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⑴氧化铜锌矿中含有少量的CuS 和ZnS ,在H 2SO 4的作用下ZnS 可以溶解而CuS 不溶,则相同温度下:K sp (CuS) ▲ K sp (ZnS)(选填“>”“<”或“=”)。

⑵物质A 可使用下列物质中的 ▲ 。

A .KMnO 4 B .O 2 C .H 2O 2 D .Cl 2
⑶除铁过程中加入氨水的目的是调节溶液的pH ,pH 应控制在 ▲ 范围之间。

⑷物质B 可直接用作氮肥,则B 的化学式是 ▲ 。

参考答案:

三、综合题(本题包括3个小题,共30分)
17. (12分)将总物质的量为4mol 的Na 2O 2和Al 2(SO 4)3的混合物投入足量水中,充分反应后生成y mol 沉淀(y >0)。

(1)试分步写出所有可能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
式。

(2)若以x 表示原混合物中Na 2O 2的物质的量,试建立y=f (x )的函数关系式,将x 的取值和y=f (x )关系式填写在表内(可不填满,也可补充)。

(1)
(每个方程式2分,共6分)
(2)
(每种情况3分,其中,范围1分,关系式2分)
18. (15分)过碳酸钠是一种集洗净、漂白、杀菌于一体的氧系漂白剂。

某兴趣小组制备过碳酸钠的实验方案和装置示意图如下:
已知:主反应为2Na 2CO 3(aq)+3H 2O 2(aq) 2Na 2CO 3·3H 2O 2(s) △H <0;
副反应为2 H 2O 2 =2H 2O+O 2↑; 50℃时,2Na 2CO 3·3H 2O 2(s)开始分解。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10中支管的作用是 ▲ 。

(2)步骤①的关键是控制温度,其措施有 ▲ 、 ▲ 、 ▲ 。

图10
(3)检验滤液X 中含较多阴离子的方法是 ▲ 。

(4)步骤③中选用 ▲ (填结构简式)洗涤产品效果理想,步骤④应在 ▲ 温度下干
燥。

(5)下列物质中,会引起过碳酸钠变质的有 ▲ 。

A .MnO 2
B .Fe 2(SO 4)3
C .Na 2SO 3
D .Na 2SiO 3
(6)准确称取0.2000g 过碳酸钠于250mL 锥形瓶中,加50mL 蒸馏水溶液溶解,再加稀硫酸酸化,用2.000×10-2mol/L KMnO 4标准溶液滴定至终点时消耗30.00mL ,则产品中H 2O 2的质量
分数为 ▲ 。

参考答案:

19. 恒温下,将a mol N2与b mol H2的混合气体通入一个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
应:
N2(g)+3H2(g) 2NH3(g)
(1)若反应进行到某时刻t时,n(N2)=13mol,n(NH3)=6mol,则a= 。

(2)反应达到平衡时,混合气体的体积为 716.8L(标况下),其中NH3的含量(体积分数)为25%。

则平衡时NH3的物质的量是 mol。

(3)原混合气体与平衡混合气体的总物质的量之比(写出最简整数比,下同)为n (始):n(平)= 。

(4)原混合气体中,a:b= 。

(5)达到平衡时,N2和H2的转化率之比,a(N2):a(H2)= 。

(6)平衡混合气体中,n(N2):n(H2):n(NH3)= 。

参考答案:
答案:
(1)解法一: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得知,反应掉的N2和生成NH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1:2,设反应掉的N2的物质的量为x mol。

则:x:6=1:2 解之x=3
a=13+3=16
解法二:
N2+3H2 2NH3
开始时: a b 0
t时: 13 6
在t时生成6molNH3,消耗了3molN2,所以a=13+3=16(2)n平(NH-3)=716.8L/22.4L·mol-1×25%=32mol×25%=8mol (3)5:4
(4)2:3
(5)1:2
(6)3:3:2
(评分标准:(1)和(2)各2分,其各1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