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1980~2010年能见度的变化趋势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成都市1980~2010年能见度的变化趋势分析
周书华;倪长健;刘培川;郑一静
【期刊名称】《成都信息工程学院学报》
【年(卷),期】2014(029)001
【摘要】针对近年来大气能见度严重恶化的问题,利用成都市气象局提供的1980~2010年13个站点的观测资料,分别采用累积百分率法、Ridit分析法和“非常好”能见度出现的频率法对该地区具有代表性的5个县(金堂、大邑、新津、彭州和温江)的能见度的变化趋势进行了详细分析.结果表明,三种研究方法的分析结果较为一致.从年代际对比的角度而言,金堂、大邑、新津20世纪80年代和90年
代能见度高,21世纪初能见度低,彭州反之;温江20世纪80年代变化不显著,90年
代略高于总体平均能见度,21世纪又降低.从年变化趋势的角度而言,除彭州外,金堂、大邑和新津的能见度均呈下降趋势,且季节差异也在逐渐缩小.从季节变化特征的角
度而言,5个站点的能见度均表现出夏季最高,春季和秋季次之,冬季最低.夏季“非常好”能见度出现的频率表明,相比彭州而言,其它4个站点的能见度较差,受污染情况较严重.
【总页数】6页(P91-96)
【作者】周书华;倪长健;刘培川;郑一静
【作者单位】成都信息工程学院大气科学学院,四川成都610225;成都信息工程学
院大气科学学院,四川成都610225;四川环境监测站,四川成都610041;成都信息工
程学院大气科学学院,四川成都610225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P427.2+3
【相关文献】
1.1980~2010年湖南安化山区大气能见度变化特征 [J], 李兵;夏石友;吴正好;谭青松;谌双军
2.1980-2011年北京城区能见度变化趋势及突变分析 [J], 余予;孟晓艳;张欣
3.环渤海地区1980-2012年能见度变化特征 [J], 郭军;任雨;傅宁;何群
4.1980—2007年新疆地区能见度的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子研究 [J], 李霞;王胜利
5.1980-2013年大连市能见度的变化特征及影响因子 [J], 宋军;孙丽娟;孙贞;高磊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