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孔钻司机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潜孔钻司机安全技术操作章程
1.潜孔钻司机应经过专业训练,了解设备的性能,构造,保养规程,
掌握操作技能和本规程,经考试合格取证后方可独立操作。
2.放炮时应将设备撤退到指定的安全地点避炮,必要时加以遮盖进
行防护。
放炮后应当及时对设备进行全面检查。
3.遇到六级以上大风时,不准上滑架。
严禁乘坐回转机构上下滑架。
4.孔口有人工作时,严禁向冲击器送风。
拆装钻头时,应关闭回转,
提升机构。
5.对传动部位的清扫,注油修理等工作,都应在停机的状态下才能
进行。
6. 应经常检查风水管接头是否坚固,有无跑风,漏水现象,以防脱
节伤人。
7.不得将钻机电缆敷设在水中或在金属管道上通过。
当钻机整机
移位时,随机移动的电缆确需穿越车行过道的,应将电缆穿套绝缘皮套
管后嵌入槽沟内进行保护以免发生触电事故。
8.钻机的工作地面应平坦,当在倾斜地面工作时,履带板下方应用
楔形块塞紧。
严禁在斜坡上横向钻孔作业。
9.夜间作业中,如果发生照明故障,应当立即停机,并切断工作电源,待修复后方可继续工作。
10.开机前应充分做好以下各项准备工作:
10.1 要对钻机的滑架滑板,连接螺丝,拉杆连接,回转机构,齿轮传动,轴承压盖,空心主轴,提升推进机构,钢丝绳,制动器,离合器,行走机构,传动皮带,链条,履带板,钻杆接头,冲击器,钻头,除尘装置,电缆及其它电气元部件等各部位的操作机构进行全面仔细地检查。
使操作系统灵敏,完好,运转系统牢固可靠,工作有效。
10.2 润滑部位应加注润滑油(脂);
10.3 接通电源,电压变动范围不超过额定值的-5%~+10%。
10.4 接好风管,风压应达到490KPa~588KPa。
10.5 进行湿式作业时,应接好水管,其压力应等于或大于风压。
管路无渗漏现象。
10.6安全用具,工具,易损部件和辅助材料准备齐全。
11.凿岩作业时,应该先开动吸尘机。
随时观察冲击器的声响及机械运转情况,如果发现异常,应当立即停机检查,并排除故障。
12.开钻时,应有充足的水量,减少粉尘飞扬和对环境的污染。
作业中,应当随时观察排粉情况,尤其是钻下向孔时,应加强吹洗,必要时应提钻强吹。
有收尘装置的集尘袋应当及时清理,破损时应更新,以防止部分粉尘的泄漏。
作业人员应该佩戴口,面罩等劳保防护用具。
13.当气压低于392 KPa时,应当立即停止钻孔。
14.钻进中,不得反转电动机或回转减速器,应避免钻杆突然脱扣。
15.应经常注意调整推进机构钢丝绳的松紧程度,排列整齐无挤压现象,绳头牢固。
注意检查提升滑轮组和提升推进器上,下行程开关工作的可靠程度,以免电机发生过载或拉断钢丝绳等事故。
滑架摆动严重时,应减小轴压。
16.钻机行走应当符合以下安全章程规定:
16.1 行走机构各部传动灵活可靠,履带板,履带销连接完好。
16.2 查看供电线路,及时排除故障,路面宽度不应小于3。
5m,弯道半径不应小于4m。
最大爬行坡度不应超过15°。
16.3 行走距离超过300 m或横跨道路上空的障碍物有碍通行时,应放平滑架和钻臂,保持机体平稳。
穿过带电线路时,钻机各部与导线间的距离执行局相关标准。
16.4 在未放平滑架而作较长距离行走时,应拆掉风管,水管,接通行走电机电源。
钻头球面离地不小于30cm,冲击器应用卡瓦固持。
16.5 行走时要有专人指挥,做好上下联络,车后人员应拉好电缆和风,水管路。
16.6 转向时,不应急转向。
尤其在松软路面作大角度转向时,应铺垫木板,以免陷车或脱轨。
遇转向困难时,不可强行硬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