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病考试题以及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名词解释(每个分,共分)
1.distribution of disease
2. cause of disease
4. matching
ratio(OR)
二.单选题(以下每一考题下面有A、B、C、D、E 5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一个最佳答案,每题分,共分)
1.流行病学与临床医学的区别在于流行病学(E)
A 研究疾病病因学
B 不涉及疾病的诊断
C 不开展临床试验
D 不涉及疾病治疗
E 在群体水平上研究疾病现象与健康状况
2. 流行病学认为病因是(C)
A 必然导致疾病发生的因素
B 疾病发生必不可少的因素
C 导致人群疾病发生概率升高的因素
D 能够引起疾病的所有因素
E 宿主因素与病原微生物
3. 流行病学探讨病因的一般程序是(E)
A 从人为联系到统计学联系
B 从间接联系到因果联系
C 从间接联系到统计学联系
D 从人为联系到因果联系
E从统计学联系到因果联系
4.在传染病的爆发调查中,描述疾病分布特征的主要目的是(C)
A 提供可能暴露地点的线索
B 查明哪些人具有较大的发病风险
C 收集相关信息,以便为形成传染源及传播途径的假说提出依据
D 识别可能引起续发传播的因素
E 判断续发传播是否已经发生
5.在分析某人群中疾病的发生频率时,首先需考虑的个体因素是(B)
A 性别
B 年龄 C民族 D 血型 E 宗教
6.描述疾病流行强度的术语有(A)
A散发、流行、爆发 B周期性、季节性、流动性
C 发病率、患病率、死亡率 D传染性、侵袭性、易感性
E以上均错
7. 关于现况调查的叙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C)
A 抽样调查是一种观察法
B 整群抽样适用于大规模调查
C 单纯随机抽样所得代表性最好
D 普查不适用于发病率很低的疾病
E 现况调查的目的是早期发现病人
8.进行筛检试验时应首先考虑(A)
A 患病率高的疾病
B 发病率高的疾病
C 能早期诊断的疾病
D 病情严重,难以治愈的疾病
E 病死率较高的疾病
9.在500名病例与500名对照的配对病例对照研究中,有400名病例和100名对照有暴露史,OR值应为(B)
A 18
B 16
C 20
D 10
E 无法计算
10.一项饮酒与冠心病的病例追踪研究结果显示:RR=, 对该结果的正确解释是:(D)
A饮酒组发生冠心病的可能性显著高于对照组
B冠心病组饮酒的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
C饮酒组发生冠心病的可能性比对照组增高倍
D饮酒组发生冠心病的可能性是对照组的倍
E冠心病组中饮酒的比例是对照组的倍
11. 哪种流行病学研究中,研究人员控制着研究因素 (A)
A实验性研究 B 个案调查 C 现况调查 D 爆发调查 E 病例对照研究
12.临床药物治疗试验中的“双盲法”是指 (A)
A 医务人员、实验组、对照组受试对象都不知道接受的是何种药物
B 医生、护士都不知道接受的是何种药物
C 医务人员和试验组受试对象都不知道接受的是何种药物
D 实验组与对照组受试对象都不知道接受的是何种药物
E 医务人员和对照组受试对象都不知道接受的是何种药物
13.有一病例对照研究,探讨妊娠期母亲的各种暴露史与先天性畸形危险之间的联系。

在阅读该研究论文时,你怀疑那些生畸形孩子的母亲由于内疚而少报了她们的吸烟情况,而那些对照儿童的母亲,其报告就要准确些。

这是一种:(E) A.选择偏倚 B.无差异(随机)错误分类 C.回忆偏倚 D.混杂偏倚 E.报告偏倚
14.临床试验中,采用随机分组法,是为了 (D)
A 使试验组和对照组人数相等
B 使试验更具有代表性
C 使试验结论更可靠
D 平衡非试验因素对试验组和对照组的作用
E平衡试验因素对试验组和对照组的作用
15.传染病流行病的“三环节”是指 (E)
A 病原体、传染源、易感人群
B 人间分布、时间分布、空间分布
C 病因、宿主、环境
D 病原体、传播途径、易感人群
E 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
16.决定传染病病人隔离期限的重要依据是 (D)
A 临床症状的轻重
B 是否排出大量病原体
C 活动范围的大小
D 该病的传染期
E 该病的潜伏期
17.城市发现甲类传染病及乙类的艾滋病,肺炭疽、病原携带者或疑似病人的报
告时限为 (A)
A 6小时以内
B 12小时以内
C 24小时以内
D 36小时以内
E 3天以内
18.疾病监测采用的方法属于 (B)
A 分析性研究
B 描述性研究
C 实验性研究
D 理论性研究
E 生态学研究
19.判断疾病预后,最常用的研究方法是(E)
A 临床经验 B疾病自然史 C 前瞻性观察
D回顾对比 E临床试验
20.判断药物不良反应是否出现的一条必需的原则是 (D)
A 与已知的药物不良反应相符
B 停药后反应停止
C 重新用药反应再现
D 时间顺序合理
三.多选题 (下列A、B、C、D、E五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正确的选项,每题分,共分)
1. 流行病学的特点有 (ABCDE)
A 群体特征
B 多病因论的特征
C 对比的特征
D 概率论和数理统计学的特征
E 社会医学的特征
2.流行病学研究的用途包括:(BCDE)
A确定有无抽样误差
B探讨病因与影响流行的因素
C研究疾病的流行及变化情况
D研究疾病的自然史
E评价现有及新的诊断、治疗或预防手段、方法、模式
3.疾病的时间分布可有以下类型 (BCDE)
A 散发
B 短期波动
C 季节性
D 周期性
E 长期变异
4.在一个稳定的社会,某病呈散发时,病人在时间和空间的分布常不明显集中,这种现象的原因有 (ABCDE)
A 该病常年流行,当地居民有一定的免疫力
B 隐性感染为主的传染病
C 传播机制比较难以实现的传染病
D 潜伏期长的传染病
E 因疫苗接种维持着人群的免疫水平
5.下列哪些因素与发病率的变化有关? (ACDE)
A 致病因素的作用明显加强和减弱
B 患病率的升高或下降
C 诊断标准的变化
D 疾病诊断水平的提高或下降
E 防疫措施的有效与否
6、多因论的形式正确的是 (ACDE)
A 有果必然有因
B 有因必然有果
C 无因自然无果
D 一因多果
E 多因一果
7. 现况研究的目的有 (ABCDE)
A描述疾病的分布 B描述某些变量与疾病的关系
C做经常性疾病监测 D调查与决定暴露于某疾病危险性因素的人群E做初步分析,提供一些病因研究的线索
8. 关于普查,正确的是 (ABDE)
A调查时间应该较短 B可较全面描述疾病的分布与特征
C可获得发病率资料 D不适用于发病率很低的疾病
E工作量大不易细致
9.关于抽样调查,正确的是 (ACD)
A 省时间、省人力物力 B可用于变异较大的资料 C 调查范围小
D资料分析比较复杂 E 可用于需要普查普治的计划
10. 诊断试验的可靠性受下列哪些因素影响 (ACD)
A受试对象生物学变异 B变异系数 C观察者
D实验室条件 E符合率
11.病例对照研究的缺点有 (ABCE)
A暴露史可靠程度较低 B一般不能计算发病率 C病例不能代表全部病例D不能同时调查多个因素 E回忆偏倚大
12. 关于队列研究,下列陈述哪些是对的:(ABDE)
A一次可以同时研究多个结局
B也可以同时研究多个暴露因素
C所需样本量比实验研究大
D前瞻性研究不适宜研究普通人群罕见的暴露因素
E不适宜研究发病率极低的疾病
13. 流行病学实验研究的基本特征有 (ABCDE)
A它是前瞻性研究 B必须增加一种或多种干预处理
C研究对象是来自一个总体的抽样人群 D实验分组采取严格的随机分配原则E必须有平行的实验组和对照组
14.下列哪类偏倚为信息偏倚 (ADE)
A母亲回忆偏倚 B健康工人效应 C无应答偏倚 D调查者偏倚 E测量偏倚
15.混杂偏倚的控制原则是 (ABDE)
A 设计时对研究对象的入选条件进行限制
B 匹配
C 收集资料时有严格的资料控制方法
D 以随机化原则使研究对象以同等的概率分配到各处理组中
E 资料处理阶段可用一定的分析方法控制偏倚,如分层分析
16. 疫源地消灭必须具备的条件 (BCE)
A 有传染源存在
B 传染源被移走
C 外环境中的病原体已被彻底清除
D 病原体能继续传播
E 所有易感者,经该病的最长潜伏期未出现新病例
17. 病原携带者作为传染源的意义大小取决于 (ABCDE)
A 携带时间
B 病原携带者职业
C 病原携带者社会活动范围
D 病原携带者排出病原体的数量
E 病原携带者卫生习惯
18. 下列哪些是影响人群易感性升高的因素 (ABCD)
A 新生儿增加
B 易感人口的迁入
C 免疫人口的死亡
D 免疫人口免疫力的自然消退
E “隐性感染后”免疫人口的增加
19.属于人工自动免疫制剂的有 ABC
A 活疫苗
B 死疫苗
C 破伤风类毒素
D 破伤风抗毒素
E 丙种球蛋白
20.对于艾滋病(AIDS)的流行病学病因包括:(ACDE)
A HIV B气温 C 个人行为 D 传染病防治法 E社会歧视四.简述题(每题分,共分)
1.简述病因判断的常用标准
2.简述潜伏期的流行病学意义
3. 筛检和诊断试验的评价指标有哪些?
4. 简述RCT的基本原理及主要用途
5.何为循证医学?获得临床研究证据的方法有哪些?
五.论述题(每题分,共分)
(1) 有人进行肥胖与冠心病关系的病例—对照研究。

选取首次因心绞痛而入院后按当前最好标准确诊的冠心病病人200例。

选取同一医院同期入院,且年龄范围相同,性别比例相同确诊无冠心病的糖尿病病人200例作为对照。

在200例冠心病病人中按身高体重指数(BMI)>=25kg/m2者诊断为肥胖的120例;在对照中按同一标准肥胖者100例。

问题:
1.请将该研究结果整理成标准四格表资料。

2.请选择合适的方法计算OR值。

3.请解释该OR值的含义。

4.此研究设计方法有何优缺点
(2)试述流行病学实验研究的基本特征及设计的基本原则
一.名词解释
1.疾病分布:是以疾病的频率为指标,描述疾病在不同的地区、时间和人群的分布现象。

研究疾病分布是描述性流行病学的主要内容,是分析性流行病学的基础。

2.病因:一般称为危险因素,是使疾病发生概率即危险升高的因素。

3. 筛检:运用快速、简便的试验、检查或其它方法,将健康人群中那些可能有病或缺陷,但表面健康的人,同那些可能无病者鉴别开来。

4. 匹配或称配比,即要求对照在某些因素或特征上与病例保持一致,目的是对两组进行比较时排除匹配因素的干扰。

5. OR:优势比,又称比值比,交叉乘积比。

指病例组中暴露人数与非暴露人数的比值除以对
照组中暴露人数与非暴露人数的比值。

四.简述题
1.(1)关联的时间顺序(2)联系的强度(3)剂量-反应关系(4)暴露与疾病的分
布一致性(5)关联的可重复性(6)关联的合理性(7)暴露终止效应
2.(1)潜伏期的长短可影响疾病的流行特征。

(2)根据潜伏期判断患者受感染时间,以追踪传染源并确定传播途径。

(3)根据潜伏期长短确定接触者的留验、检疫或医学检验期限。

(4)根据潜伏期确定免疫接种时间。

(5)根据潜伏期评价某项预防措施效果。

3. 真实性:灵敏度,特异度,假阳性(阴性)率,阳性阴性似然比,约登指数
可靠性:变异系数,符合率,KAPPA一致性
预测值: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
4. RCT 即随机化对照试验,是在病人中进行的,通过比较治疗组与对照组的结果而确定某项治疗或预防措施的效果与价值的一种前瞻性研究。

基本原理:选定患有某种疾病的病人(住院病人或非住院病人),将他们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和对照组,对实验组病人施加某种预防或治疗的干预措施后,随访并观察一段时间,比较两组病人的发病结局,从而判断干预措施的预防或治疗效果。

主要用途:治疗研究诊断研究筛检研究预后研究病因研究
5.循证医学(Evidence-Based Medicine, EBM)是最好的临床研究证据与临床实践(临床经验、临床决策)以及患者价值观(关注,期望,需求)的结合。

EBM是运用最新、最有力的科研信息,指导临床医生采用最适宜的诊断方法、最精确的预后估计和最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来治疗病人。

EBM强调医师应认真地深思熟虑地将目前所得到的最佳证据,用于对每一个病人进行健康服务时的决策。

使我们提供的医疗服务建立在目前所能获得的证据基础上。

获得证据的方法:Meta-分析;系统综述;Cochrane中心
五.论述题
1.
冠心病病例非病例合计
肥胖110100210
正常体重90100190
合计200200400
OR =(110* 100)/ (100*90) =
冠心病病人中肥胖的比例是对照组的倍,肥胖者发生冠心病的危险性是非肥胖者的倍
病例对照研究的优缺点
优点:
l所需样本量小,病例易获取,因此工作量不大,所需人力物力较少,易于进行,出结果快2可以同时对一种疾病的多种病因进行研究
3适合于对病因复杂、发病率低、潜伏期长的疾病进行研究
4在某些情况下,还可以对治疗措施的疗效与副作用做出初步的评价
缺点l由于受回忆偏倚的影响,选择合理的对照又比较困难,因此结果的可靠性不如队列研究2不能计算暴露与无暴露人群的发病率,只能计算OR
2. 基本特征:前瞻性研究
施加一种或多种干预措施
对象必须是来自一个总体的随机抽样人群
平行的实验组和对照组
基本原则:设立对照
随机化
盲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