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年软件水平考试《初级程序员》预测试题1(答案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2-2023年软件水平考试《初级程序员》预测试题(答
案解析)
全文为Word可编辑,若为PDF皆为盗版,请谨慎购买!
第壹卷
一.综合考点题库(共50题)
1.问卷的设计原则不包括()。
A.所选问题必须紧扣主题,先易后难
B.要尽量提供回答选项
C.应便于校验、整理和统计
D.问卷中应尽量使用专业术语,让他人无可挑剔
正确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考查信息处理基础知识。
问卷调查中,问卷的设计是关键。
问卷中所选问句必须紧扣主题,先易后难,并且要尽量提供回答选项,使人们回答简便,否则人们不愿意填写,A,B选项正确;问卷的设计还要考虑到回收后便于处理(包括校验、整理和统计等),C选项正确;问卷中的问题以及术语应尽量使用通俗的语言,过于专业的术语百姓看不懂,也就难以填写问卷,D选项错误。
2.()is an intermediate repository of data.
A.Universal Serial Bus
B.Buffer
C.Data record
D.Database
正确答案:B
本题解析:
缓冲区是数据的中间存储库,B选项正确。
3.计算机中数据总线的宽度是指()。
A.通过它一次所能传递的字节数
B.通过它一次所能传递的二进制位数
C.CPU能直接访问的主存单元的个数
D.CPU能直接访问的磁盘单元的个数
正确答案:B
本题解析:
数据总线是CPU与内存或其他器件之间的数据传送的通道,决定了CPU和外界的数据传送速度。
每条传输线一次只能传输1位二进制数据,所以数据总线的宽度是指通过它一次所能传递的二进制位数,答案选B。
4.某汽车维修公司有部门、员工和顾客等实体,各实体对应的关系模式如下:部门(部门代码,部门名称,电话);员工(员工代码,姓名,部门代码);顾客(顾客号,姓名,年龄,性别);维修(顾客号,故障情况,维修日期,员工代码)。
假设每个部门允许有多部电话,则电话属性为(1)。
若每个部门有多名员工,而每个员工只属于一个部门。
员工代码唯一标识员工关系的每一个元组。
部门和员工之间是(2)联系。
一个员工同一天可为多位顾客维修车辆,而一名顾客也可由多个员工为其维修车辆。
维修关系模式的主键是(3),员工关系模式的外键是(4)。
(4)
A.顾客号
B.员工代码
C.维修日期
D.部门代码
正确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考查数据库相应知识。
每个部门可以有多个电话,那么电话属性就是多值属性。
一个部门有多个员工,一个员工只属于一个部门,所以部门和员工之间是1:n的关系。
维修关系的主键应该是顾客号、维修日期和员工代码。
员工有员工代码、姓名和部门代码几个属性,其中部门代码是部门关系的主键,所以部门代码是员工关系的外键,答案分别是:C、B、C、D。
5.调用函数时若是引用调用方式,则是将(1)。
下面所定义的函数f1为值调用方式,函数f2为引用调用方式。
若有表达式x=f1(5),则函数调用执行完成后,该表达式中x获得的值为(2)。
(2)
A.5
B.20
C.36
D.45
正确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考查程序语言基础知识。
(1)题中,传值调用:形参取的是实参的值,形参的改变不会导致调用点所传的实参的值发生改变;引用(传址)调用:形参取的是实参的地址,即相当于实参存储单元的地址引用,因此其值的改变同时就改变了实参的值,C选项正确。
(2)题中,执行f1函数,x=5,b=x-1=4,调用f2(b),为引用调用,形参x值会引起b的值变化。
f2函数运行,x为4,x=2×x+1=9,所以b的值为9。
接下来f1的返回值是b×x=45,所以x=f1(5)=45,D选项正确。
6.若关键码序列(47,61,55,39,10,26,90,82)采用散列法进行存储和查找。
设散列函数为H(Key)=Key mod 11(mod表示整除取余运算),拟采用链地址法(拉链法)解
决冲突构造散列表。
以下关于该散列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关键码10和90位于同一个链中
B.关键码61和82位于同一个链中
C.关键码61和39位于同一个链中
D.关键码47、55和39位于同一个链中
正确答案:C
本题解析:
散列函数为H(Key)=Key MOD 11,因此只需要对线性表类数据分别与11进行取余运算。
分别将关键码序列和11进行取余运算,得到{3,6,0,6,10,4,2,5},可以看出关键码61和39的值是相同的,因此其位于同一个链中,故应选择C。
7.某循环队列Q的定义中用front和rear两个整型域变量表示队列状态,其中front指示队头元素的位置、rear指示队尾元素之后的位置(如下图所示,front的值为5、rear的值为1)。
若队列容量为M(下图中M=6),则计算队列长度的通式为()。
A.(Q.front-Q.rear)
B.(Q.front-Q.rear+M)%M
C.(Q.rear-Q.front)
D.(Q.rear-Q.front+M)%M
正确答案:D
本题解析:
根据题中的图示,当Q.rear-Q.front≥0时,队列长度就是Q.rear-Q.front;当Q.rear-Q.front<0时,则队列元素个数为(Q.rear-Q.front+M)。
综上,队头元素的位置应该为(Q.rear-Q.front+M)%M,答案选D。
8.可利用一个栈来检查表达式中的括号是否匹配,其方法是:初始时设置栈为空,然后从左到右扫描表达式,遇到左括号“(”就将其入栈,遇到右括号“)”就执行出栈操作,忽略其他符号。
在检查表达式“a×(b+c))-d”时,由于(),因此可判断出该表达式中的括号不匹配。
A.需要进行出栈操作但栈已空
B.需要进行入栈操作但栈已满
C.表达式处理已结束,但栈中仍留有字符“(”
D.表达式处理已结束,但栈中仍留有字符“)”
正确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考查数据结构基础知识。
“a×(b+c))-d”在遇到第二个右括号的时候,没有可以出栈的左括号,所以此时需要进行出栈但栈已空,A选项正确。
9.CPU中可用来暂存运算结果的是()。
A.逻辑运算单元
B.累加器
C.数据总线
D.状态寄存器
正确答案:B
本题解析:
在CPU中,累加器(accumulator)是一种寄存器,用来储存计算产生的中间结果,用于加快运算速度,故应选择B。
10.对下图所示的二叉树进行顺序存储(根结点编号为1,对于编号为i的结点,其左孩子结点为2i,右孩子结点为2i+1),并用一维数组BT来表示。
已知结点X、E和D在数组BT 中的下标为分别为1、2、3,可推出结点G、K和H在数组BT中的下标分别为()。
A.10、11、12
B.12、24、25
C.11、12、13
D.11、22、23
正确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考查二叉树的基础知识。
根据关系:父结点m和右孩子之间的关系式n=2m+1,父结点m和左孩子之间的关系式n=2m。
可以得到G、K、H的值分别是11、22、23,D选项正确。
11.ICMP协议的作用是()。
A.报告IP数据报传送中的差错
B.进行邮件收发
C.自动分配IP地址
D.进行距离矢量路由计算
正确答案:A
本题解析:
ICMP是(Internet Control Message Protocol)Internet控制报文协议。
它是TCP/IP协议簇的一个子协议,用于在IP主机、路由器之间传递控制消息,包括网络通不通、主机是否可达、路由是否可用等网络本身的消息。
这些控制消息虽然并不传输用户数据,但是对于用户数据的传递起着重要的作用,故应选择A。
12.某计算机系统采用页式存储管理方案,假设其地址长度为32位,其中页号占20位,页内地址占12位。
系统中页面总数与页面大小分别为()。
A.1K,1024K
B.4K,1024K
C.1M,1K
D.1M,4K
正确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考查分页存储管理。
页内地址的宽度就是页面大小,共有12位,即2的12次方,等4KB。
页号的宽度就是页面总数,共有20位,即2的20次方,等1MB,D选项正确。
13.行为型设计模式描述类或对象怎样交互和怎样分配职责,涉及算法和对象职责的分配。
其中,()模式将一个语言的文法表示为一个类层次,每个类定义一个解释操作,来解释语言中的句子。
A.解释器
B.模板方法
C.中介者
D.责任链
正确答案:A
本题解析:
解释器(Interpreter)模式通过定义一个语言的文法,并且建立一个解释器来解释该语言中的句子,这里的“语言”是指使用规定格式和语法的代码。
解释器模式是一种行为型模式,A选项正确。
14.设有一份电文中共使用a、b、c、d、e、f这6个字符,它们的出现频率如下表所示,现通过构造哈夫曼树为这些字符编码。
那么,编码长度最长的两个字符是()。
A.c、e
B.b、e
C.b、f
D.e、f
正确答案:C
本题解析:
构造最优二叉树的哈夫曼算法如下:
①根据给定的n个权值{W1,W2,…,Wn}构成n棵二叉树的集合F={T1,T2,…,Tn},其中每棵树Ti
中只有一个带权为Wi的根结点,其左右子树均空;
②在F中选取两棵根结点的权值最小的树作为左右子树,构造一棵新的二叉树,置新构造二叉树的根结点的权值为其左、右子树根结点的权值之和;
③从F中删除这两棵树,同时将新得到的二叉树加入到F中;
④重复②、③,直到F中只含一棵树时为止。
这棵树便是最优二叉树(哈夫曼树)。
从树中一个结点到另一个结点之间的分支构成这两个结点之间的路径,路径上的分支数目称为路径长度。
树的路径长度是从树根到每一个结点的路径长度之和。
树的带权路径长度为树中所有叶子结点的带权路径长度之和。
根据算法,那么最长的路径应该就是b、f,故应选择C。
15.某高校教学管理系统中的院系关系Department和学生关系Students的模式分别为:Department(院系号,院系名,负责人,办公电话),学生关系Students(学号,姓名,身份证号,院系号,联系电话,家庭住址)。
Department中的“院系号”唯一标识一个院系,Students中的“学号”能唯一标识一名学生,“家庭住址”可进一步分为邮编、省、市、街道。
根据以上描述可知,关系Students的候选键为(1),“家庭住址”为(2)。
创建Students的SQL语句如下,请填补其中的空缺。
CREATE TABLE Students(学号CHAR(8)PRIMARY KEY,姓名CHAR(16),
身份证号CHAR(18),院系号CHAR(4),
联系电话CHAR(13),家庭住址CHAR(30)
FOREIGNKEY(3);
(3)A.(联系电话)REFERENCES Department(办公电话)
B.(院系号)REFERENCES Department(院系号)
C.(院系号)REFERENCES Students(院系号)
D.(负责人号)REFERENCES Students(学号)
正确答案:B
本题解析:
在关系模型中,候选键又称候选码,它需要同时满足下列两个条件:①这个属性集合始终能够确保在关系中能唯一标识元组;②在这个属性集合中找不出合适的真子集能够满足条件,在这里,学生的候选键有身份证号和学号,第(1)问选C;家庭住址是复合属性,复合属性是若干属性的组合,第(2)问选B;院系号是院系关系的主键,所在学生关系中院系号是外键,第(3)问选B。
16.云计算的基础是虚拟化。
以下关于虚拟化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虚拟化平台旨在提高系统利用率,并通过动态调度实现弹性计算
B.将一台服务器虚拟成多台(分割式虚拟化),旨在提高资源利用率
C.将多台服务器虚拟成一台的集群技术,旨在解决计算机能力不足问题
D.构件、对象、数据和应用的虚拟化旨在解决诸多信息孤岛的整合问题
正确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考查虚拟化的基础知识。
虚拟化,是指通过虚拟化技术将一台计算机虚拟为多台逻辑计算机。
在一台计算机上同时运行多个逻辑计算机,每个逻辑计算机可运行不同的操作系统,并且应用程序都可以在相互独立的空间内运行而互不影响,从而显著提高计算机的工作效率,C选项错误。
17.某高校教学管理系统中的院系关系Department和学生关系Students的模式分别为:Department(院系号,院系名,负责人,办公电话),学生关系Students(学号,姓名,身份证号,院系号,联系电话,家庭住址)。
Department中的“院系号”唯一标识一个院系,Students中的“学号”能唯一标识一名学生,“家庭住址”可进一步分为邮编、省、市、街道。
根据以上描述可知,关系Students的候选键为(1),“家庭住址”为(2)。
创建Students的SQL语句如下,请填补其中的空缺。
CREATE TABLE Students(学号CHAR(8)PRIMARY KEY,姓名CHAR(16),
身份证号CHAR(18),院系号CHAR(4),
联系电话CHAR(13),家庭住址CHAR(30)
FOREIGNKEY(3);
(2)
A.简单属性
B.复合属性
C.多值属性
D.派生属性
正确答案:B
本题解析:
在关系模型中,候选键又称候选码,它需要同时满足下列两个条件:①这个属性集合始终能够确保在关系中能唯一标识元组;②在这个属性集合中找不出合适的真子集能够满足条件,在这里,学生的候选键有身份证号和学号,第(1)问选C;家庭住址是复合属性,复合属性是若干属性的组合,第(2)问选B;院系号是院系关系的主键,所在学生关系中院系号是外键,第(3)问选B。
18.在存储体系中位于主存与CPU之间的高速缓存(Cache)用于存放主存中部分信息的副本,主存地址与Cache地址之间的转换工作()。
A.由系统软件实现
B.由硬件自动完成
C.由应用软件实现
D.由用户发出指令完成
正确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考查高速缓冲存储器(Cache)的工作特点。
提供Cache的目的是为了让数据存取的速度适应CPU 的处理速度,其基于的原理是内存中“程序执行与数据访问的局域性行为”,即一定程序执行时间和空间内,被访问的代码集中于一部分。
为了充分发挥Cache的作用,不仅依靠“暂存刚刚访问过的数据”,还要使用硬件实现的指令预测与数据预取技术,即尽可能把将要使用的数据预先从内存中取到高速缓存中。
这其中主存地址与Cache地址之间的转换工作则是完全由硬件来完成的,B选项正确。
19.设数组a[1..10,1..8]中的元素按行存放,每个元素占用4个存储单元,已知第一个数组元素a[1,1]的地址为1004,那么a[5,6]的地址为()。
A.1004+(5×8+6)×4
B.1004+(4×8+5)×4
C.1004+(5×10+6)×4
D.1004+(4×10+5)×4
正确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考查数据结构基础知识。
数组a[1..n,1..m](n>1,m>1)如下所示。
数组元素的存储地址=数组空间首地址+偏移量。
其中偏移量的计算方式为排列在所访问元素之前的元素个数乘以每个元素占用的存储单元数。
对于元素a[i,j],在按行存储(以行为主序存放)方式下,该元素之前的元素个数为(i-1)×m+j-1,B选项正确。
20.关于人工智能(AI)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AI不仅是基于大数据的系统,更是具有学习能力的系统
B.现在流行的人脸识别和语音识别是典型的人工智能应用
C.AI技术的重点是让计算机系统更简单
D.AI有助于企业更好地进行管理和决策正确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考查人工智能的基础知识。
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英文缩写为AI,它是研究、开发用于模拟、延伸和扩展人的智能的理论、方法、技术及应用系统的一门新的技术科学。
人工智能是计算机科学的一个分支,它企图了解智能的实质,并生产出一种新的能以人类智能相似的方式做出反应的智能机器,该领域的研究包括机器人、语言识别、图像识别、自然语言处理和专家系统等,其重点不在于让计算机系统更简单,C选项不正确。
21.()makes computers able to do jobs which till now,only human brains can do.
A.Artificial intelligence
B.Big data
C.Cloud computing
D.Internet of things
正确答案:A
本题解析:
人工智能能够让计算机做那些现在只有人类大脑才可以做的一些工作,故应选择A。
22.对于关键字序列(10,34,37,51,14,25,56,22,3), 用线性探查法解决冲突构造哈希表,哈希函数为H(key)=key%11,关键字25存入的哈希地址编号为()。
A.2
B.3
C.5
D.6
正确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考查数据结构基础知识。
根据题中给出的散列函数,对关键字序列计算其散列地址,如下:H(10)=10%11=10,即10的地址为10;H(34)=34%11=1,即34的地址为1;H(37)=37%11=4,即37的地址为4;H(51)=51%11=7,即51的地址为7;H(14)=14%11=3,即14的地址为3;H(25)=25%11=3,即25的地址为3,但是地址3已经放入了14,发生冲突,向后探测一步,地址4内存37,继续向后探测一步,地址5为空,将25放入地址5。
C选项正确。
23.某道多项选择题有A、B、C、D、E五个备选项,要求从中选择2项或2项以上,全部选对才算解答正确。
按照上述要求,某考生凭猜测答题,解答正确的概率是()。
A.1/10
B.1/16
C.1/26
D.1/31
正确答案:C
本题解析:
答案的情况总共有,则解答正确的概率是1/26。
故本题选C。
24.在指令系统的各种寻址方式中,获取操作数最快的方式是()
A.直接寻址
B.间接寻址
C.立即寻址
D.寄存器寻址
正确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考查计算机系统中指令系统基础知识。
①直接寻址方式下,操作数在内存中,指令中给出操作数的地址,需要再访问一次内存来得到操作数;②立即寻址方式下,操作数在指令中,所以在取得指令时就得到操作数,是速度最快的;③寄存器寻址方式下,操作数在CPU的寄存器中,与在内存中取得操作数相比,该方式下获取操作数的速度是很快的;④间接寻址:间接寻址意味着指令中给出的地址A不是操作数的地址,而是存放操作数地址的主存单元的地址;⑤寄存器间接寻址方式下,操作数的地址在CPU的寄存器中,还需要访问一次内存来得到操作数。
C选项正确。
25.在计算机外部设备和主存之间直接传送而不是由CPU执行程序指令进行数据传送的控制方式称为()。
A.程序查询方式
B.中断方式
C.并行控制方式
D.DMA方式
正确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考查I/O接口与主机交换数据的方式。
在DMA方式下,CPU交出计算机系统总线的控制权,不参与内存与外设间的数据交换,是在DMA控制硬件的情况下,实现内存与外设之间数据的直接传送,D 选项正确。
26.微机系统中系统总线的()是指单位时间内总线上传送的数据量。
A.主频
B.工作频率
C.位宽
D.带宽
正确答案:D
本题解析:
主频是CPU性能指标中的一种,与总线无关,故A错误;工作频率即总线的工作频率,一个周期可能会有多位的数据传送,故B错误;位宽指总线一次传输的数据位数,在单位时间内会发生多次的数据传输,故C错误;带宽指总线在单位时间内传输的数据位数,即数据量,故应选择D。
27.对软件的过分分解不会导致()。
A.模块独立性变差
B.软件功能减少
C.接口复杂度增加
D.总的开发工作量增加
正确答案:B
本题解析:
软件的过分分解将导致模块独立性变差,模块接口复杂度增加和总的开发工作量增加,B选项正确。
28.若计算机中地址总线的宽度为24位,则最多允许直接访问主存储器()的物理空间(以字节为单位编址)。
A.8M
B.16MB
C.8GB
D.16G
正确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考查总线系统的基础知识。
地址总线宽度决定了CPU一次可以访问的内存大小,若计算机的地址总线的宽度为n位,按字节编址时,CPU一次寻址的大小为1字节(8位),则最多允许直接访问2n字节的物理空间,那么如果地址总线宽度是24位,那么可以访问224字节的物理空间;即224B=24MB=16MB,B选项正确。
29.以下关于软件工程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软件工程是开发、运行、维护软件的系统方法
B.软件工程把系统的、规范的、可度量的途径应用于软件开发、运行和维护过程
C.软件工程将工程技术、工程管理和工程经济融入软件开发过程
D.软件工程就是以工业流水线生产方式开发软件的过程
正确答案:D
本题解析:
现阶段的软件开发方法有很多种,并不都是以流水线生产方式,如敏捷开发等,因此应选择D。
30.设备驱动程序是直接与()打交道的软件。
A.应用程序
B.数据库
C.编译程序
D.硬件
正确答案:D
本题解析:
设备驱动程序(Device Driver),是一种可以使计算机和设备通信的特殊程序,相当于硬件的接口,操作系统只有通过这个接口,才能控制硬件设备的工作,答案选D。
31.已知某图的邻接矩阵为对称矩阵,则该图一定为()。
A.有向图
B.无向图
C.完全图
D.强连通图
正确答案:B
本题解析:
无向图是没有方向的,所以它的邻接矩阵是对称的,B选项正确。
32.数字信封技术能够()。
A.保证数据在传输过程中的安全性
B.隐藏发送者的真实身份
C.对发送者和接收者的身份进行认证
D.防止交易中的抵赖发生
正确答案:A
本题解析:
数字信封是利用非对称加密的技术,实现信息完整性验证,可以保证数据在传输过程中的安全性,故应选择A。
33.在面向对象系统中,对象是基本的运行时实体。
现实世界中电视机的颜色、音量、亮度、灰度和频道等是其(1),它们具体的值表示了电视机的(2)。
(2)
A.标识
B.属性
C.行为
D.状态
正确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考查面向对象基础知识。
在面向对象的系统中,对象是基本的运行时实体,它既包括数据(属性),也包括作用于数据的操作(行为)。
所以,一个对象把属性和行为封装为一个整体。
一个对象通常可由对象名、属性和操作3部分组成;属性可以是一些数据,也可以是另一个对象。
每个对象都有它自己的属性值,表示该对象的状态。
(1)中电视机的颜色、音量、亮度、灰度和频道等属于该实体的属性,B选项正确。
(2)中这些属性的具体的值表示了该实体的状态,D选项正确。
34.某计算机系统页面大小为4K,进程P的页面变换表如下图所示。
若进程P要访问逻辑地址25EFH(十六进制),那么经过地址变换后物理地址应为()。
A.15EFH
B.35EFH
C.45EFH
D.65EFH
正确答案:C
本题解析:
根据题意,页面大小为4K=1000H,逻辑地址为25EFH,则其页号为25EFH÷1000H=2,页内地址为5EFH;查页表后可知页帧号(物理块号)为4,则该块的基地址为4H×1000H=4000H。
该地址经过变换后,其物理地址应为基地址加上页内地址5EFH,即45EFH,故应选择C。
35.甲乙两人同时从同一地点出发向相反方向沿同一条环形公路匀速行走,甲将用3小时走完一圈,乙将用2小时走完一圈,则他们将在出发后()小时第一次相遇。
A.1.1
B.1.2
C.1.3
D.1.4
正确答案:B
本题解析:
根据题意,甲的速度是1/3(圈/小时),乙的速度是1/2(圈/小时)。
如果甲乙两人相遇,则两个人刚好加起来是走完一圈,那么就有:1/(1/3+1/2)=1.2小时,故应选择B。
36.若有字符串“software”,则其长度为3的子串有()个。
A.5
B.6
C.7
D.8
正确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考查数据结构基础知识。
对于字符串S=“software”,其长度为3的子串有“sof”、“oft”、“ftw”、“twa”、“war”、“are”,共6个,B选项正确。
37.已知函数f1()、f2()的定义如下,调用f1时为传值调用,调用f2时为引用调用。
设有函数调用t=f1(5),那么调用执行后t的值为()。
A.1
B.5
C.6
D.7
正确答案:A
本题解析:
首先a=f2(x)=f2(1),代入到f2中进行运算,x的值为0,返回值为1。
这里x是引用调用,所以x的终值为0,然后返回值赋给了a。
所以a=1,最终t的值为a+x=1。
故本题选A。
38.某企业信息管理系统的部分关系模式为:部门(部门号,部门名,负责人,电话)、职工(职工号,职工姓名,部门号,职位,住址,联系电话)。
部门关系中的部门名为非空值,负责人参照职工关系的职工号,请将下述SQL语句的空缺部分补充完整。
CREATE TABLE部门
(
部门号CHAR(4)PRIMARY KEY,
部门名CHAR(20)(1),
负责人CHAR(6),
电话CHAR(15),(2)
);
(1)
A.UNIQUE
B.NOT NULL
C.KEY UNIQUE
D.PRIMARY KEY
正确答案:B
本题解析:
部门关系中的部门名为非空值,应使用NOT NULL声明,故(1)应选择B。
39.与逻辑表达式a+b等价的是()。
(+、.、-分别表示逻辑或、逻辑与、逻辑非运算)A.见图A
B.见图B
C.见图C
D.见图D
正确答案:B
本题解析:
运算如下,答案选B。
40.UML中的结构事物是模型中的静态部分,采用名词描述概念或物理元素。
(1)属于结构事物,以此事物为主的UML模型图为(2)。
(2)
A.类图
B.组件图
C.包图
D.部署图
正确答案:B
本题解析:
事物是对模型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成分的抽象:
①结构事物,如类(Class)、接口(Interface)、协作(Collaboration)、用例(UseCase)、主动类(ActiveClass)、组件(Component)和节点(Node);
②行为事物,如交互(Interaction)、状态机(Statemachine);
③分组事物(包,Package);
④注释事物(注解,Note)。
因此,(1)应选择A,(2)应选择B。
41.()是使用电容存储信息且需要周期性地进行刷新的存储器。
A.ROM
B.DRAM
C.EPROM
D.SRAM
正确答案:B
本题解析:
DRAM只能将数据保持很短的时间,为了保持数据,DRAM使用电容存储,所以必须隔一段时间刷新(refresh)一次,如果存储单元没有被刷新,存储的信息就会丢失。
关机就会丢失数据,答案选B。
42.系统的主要任务是()。
A.把源程序转换为目标代码
B.负责文字格式编排和数据计算
C.负责存取数据库中的各种数据,完成SQL查询
D.管理计算机系统中的软、硬件资源
正确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考查操作系统的基础知识。
操作系统的主要功能是组织和管理软件、硬件资源以及计算机系统中的工作流程,并控制程序的执行,向用户提供接口,D选项正确。
43.软件工程的基本原理不包括()。
A.分段管理软件开发,将复杂问题简化处理
B.开发团队成员要尽量多,有利于集思广益
C.记录软件每个版本的状态,严格版本控制
D.不断积累和改进软件过程实践经验和技术
正确答案:B
本题解析:
软件工程的基本原理:①用分阶段的生命周期计划严格管理;②坚持进行阶段评审;③实行严格的产品控制;④采用现代程序设计技术;⑤结果应能清楚的审查;⑥开发小组的人员应该少而精;⑦承认不断改进软件工程实践的必要性;B选项不包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