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小班健康教育教案《手指操》2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幼儿园小班健康教育教案《手指操》
幼儿园小班健康教育教案《手指操》精选2篇(一)
幼儿园小班健康教育教案《手指操》
1. 教学目标:
- 让幼儿认识自己的手指,了解手指的作用。
- 提高幼儿的手指灵活性和协调能力。
- 培养幼儿良好的卫生习惯,如勤洗手等。
2. 教学准备:
- 音乐播放器
- 指套或卡片模型(可用于教学演示)
3. 教学步骤:
步骤一:导入(5分钟)
- 引导幼儿触摸自己的手指,问他们知道手指的作用吗?当然是拿东西,还可以握笔、写字、做手工等等。
给予肯定回答。
步骤二:介绍音乐(5分钟)
- 让幼儿听一段轻快的音乐,告诉他们这是《手指操》的音乐,我们将在音乐的指引下开展活动。
步骤三:示范手指操(10分钟)
- 给幼儿看一段手指操的示范视频或自己进行示范。
引导幼儿观察示范者的手指灵活地动作,并和他们一起数数:“一个、两个、三个……”
步骤四:幼儿操作(15分钟)
- 让幼儿按照示范的动作,跟随音乐开展手指操活动。
可以让幼儿带上指套或使用卡片模型,更加直观地进行动作演示。
- 同时,老师要密切关注幼儿的手指动作,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
步骤五:总结(5分钟)
- 和幼儿一起回顾活动内容,引导幼儿分享他们喜欢的手指动作。
- 强调幼儿们要保持手指的卫生,养成勤洗手的好习惯。
4. 教学延伸:
- 可以根据幼儿的兴趣和能力,设计其他手指操的变化或扩展活动。
- 在平时的日常活动中,教师要引导幼儿注意手指的使用,如常规的手工、握笔、书写等活动。
5. 注意事项:
- 在活动前,确认幼儿无任何手部伤患。
- 没有指套或卡片模型的情况下,可以直接进行手指的运动。
幼儿园小班健康教育教案《手指操》精选2篇(二)
教案名称:认识手足口病
教案时间: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建议为30分钟
教案目标:
1. 让幼儿了解手足口病,并能够正确识别手足口病的症状;
2. 培养幼儿良好的卫生习惯,预防手足口病的传播;
3. 培养幼儿正确的求助意识,能够寻求帮助并告知家长。
教案准备:
1. 手足口病的宣传材料或图片;
2. 洗手液和洗手盆;
3. 贴有手、足和嘴巴的大纸板(用于教学互动);
4. 音乐播放器。
教案步骤:
1. 导入(5分钟)
1)播放一段欢快的音乐,引导幼儿跳舞。
2)教师鼓励幼儿用手、脚和嘴巴摸自己的身体,并问:“你们有没有听说过手足口病呢?”
3)引导幼儿通过触摸自己的手、脚和嘴巴来理解手足口病的病因。
2. 认识手足口病(10分钟)
1)展示手足口病的图片或宣传材料,向幼儿介绍手足口病的基本信息。
2)向幼儿解释手足口病的症状,如口腔溃疡、手脚起疹等,并与幼儿一起触摸大纸板上的手、足和嘴巴,强调这些部位容易感染手足口病。
3)提醒幼儿避免与患病儿童分享食物、玩具等,并不要将手指、玩具等放入嘴巴。
3. 卫生习惯培养(10分钟)
1)教师向幼儿讲解正确洗手的方法,并示范如何洗手。
2)引导幼儿分成小组,每个小组轮流洗手,教师帮助指导。
3)组织游戏,如“抓病菌”,让幼儿模拟洗手过程中清除病菌的过程。
4. 感谢与总结(5分钟)
1)鼓励幼儿分享他们学到的关于手足口病的知识。
2)总结学习内容,并对幼儿的表现给予肯定和鼓励。
3)提醒幼儿如果发现自己或他人出现手足口病症状,要及时告知老师和家长。
教案延伸活动:
1. 与家长合作,组织参观当地医院或卫生院,让幼儿了解医生是怎样治疗手足口病的;
2. 教师与幼儿一起制作卫生海报,提醒幼儿做好个人卫生;
3. 邀请医生或护士来幼儿园进行讲座,进一步加深幼儿对手足口病的认识。
教案注意事项:
1. 教师要对手足口病的知识有足够的了解,以保证教学内容准确无误;
2. 在讲解手足口病症状时,要用简单明了的语言,并尽量避免引起幼儿恐慌;
3. 洗手环节需要注意卫生,确保幼儿能够正确掌握洗手方法;
4. 教案过程中要与幼儿互动,激发其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