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烟”品牌典型基地单元烟叶的外观区域特征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贵烟”品牌典型基地单元烟叶的外观区域特征
刘义萍;王芳;黄淼;杨超;张力元;姬厚伟;蒋惠智
【摘要】为建立基于烟叶外观特征区别“贵烟”品牌典型基地单元烟叶的方法,以“贵烟”品牌7个省份共10个典型基地单元的17套初烤烟叶样品(C3F和B2F)为材料,采用定性与定量评价相结合方法,对烟叶基本外观质量、外观性状特征及外观区域归类3个方面进行系统研究.结果表明:1)依据颜色、成熟度和油分3项基本外观质量指标进行相似性区域归类为金黄区域、偏浅黄区域、偏深黄区域,高成熟度区域、中等成熟度区域、低成熟度区域,油分足区域、油分中等区域、油分少区域;2)依据底色、叶面组织、柔韧性、蜡质感和光泽度性状特征进行基地归类区域划分:底色纯正区域、底色含红区域、底色含灰区域,组织细腻区域、组织较细腻区域、组织较粗糙区域,柔韧性强区域、柔韧性中等区域、柔韧性差区域,蜡质感弱区域、蜡质感中等区域,光泽度好区域、光泽度较好区域、光泽度一般区域.%The basic appearance quality,appearance characteristics and appearance regional classification of 17 sets of samples (C3F and B2F) from 10 typical tobacco producing bases of 7 provinces are evaluated qualitatively and quantitatively to develop a method for rapid distinction of tobacco leaves from 10 different typical tobacco producing bases for production of "Guiyan" brand based on tobacco appearance characteristics.Results:1) Three regions of golden yellow,light yellow and deep yellow,three regions of high maturity,moderate maturity and low maturity,and three regions of high oil content,moderate oil content and low oil content are classified according to three basic appearance quality indexes of color,maturity and oil content respectively.2) Three regions of pure background color,slight
red background color and slight grey background color,three regions of high fine and smooth leaf surface tissue,moderate fine and smooth leaf surface tissue and rough leaf surface tissue,three regions of high flexibility,moderate flexibility and low flexibility,two regions of weak wax texture and medium wax texture,and three regions of better glossiness,good glossiness and common glossiness are divided according to background color,leaf surface tissue,flexibility,wax texture and glossiness respectively.
【期刊名称】《贵州农业科学》
【年(卷),期】2017(045)010
【总页数】7页(P23-29)
【关键词】烤烟;外观质量;外观区域特征;区域归类
【作者】刘义萍;王芳;黄淼;杨超;张力元;姬厚伟;蒋惠智
【作者单位】贵州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技术中心,贵州贵阳550009;贵州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技术中心,贵州贵阳550009;贵州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技术中心,贵州贵阳550009;贵州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技术中心,贵州贵阳550009;贵州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技术中心,贵州贵阳550009;贵州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技术中心,贵州贵阳550009;贵州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技术中心,贵州贵阳550009【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572
优越的原料基础是“贵烟”品牌快速成长的有力保障,贵州独特的生态条件和原料优势创造了“贵烟”品牌的辉煌,随着“卷烟上水平”战略和国内烟叶生产稳控措施的实施,卷烟企业均面临优质卷烟原料紧缺的问题,多产地小配方是今后卷烟原料配方的发展方向。

烟叶的外观质量是烟叶质量因素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评价烟叶质量时,烟叶外观质量评价是最直观、应用最广泛的评价烟叶质量方法之一[1]。

烟叶的外观质量与烟叶的常规化学成分[2-9]、物理特性[10]、感官质量[11-15]、烟气组分[16]、焦油释放量[17]、主流烟气有害成分释放量[18]、多酚类物质含量[19-20]等有重要的关系,对烟叶外观质量进行分析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烟叶的内
在质量好坏。

因此,针对“贵烟”品牌原料需求,开展典型基地单元烤烟烟叶基本外观质量、典型外观性状特征及外观区域归类的分析评价,筛选不同生态区域基地单元烟叶典型外观区域特征指标,采用数理统计分析方法对贵烟典型基地烟叶外观质量差异、区域特征进行剖析,实现基地单元烟叶外观特征的相似性归类,为“贵烟”品牌导向的基地单元优质特色烟叶开发、烟叶收购、调拨使用等提供技术支撑。

以贵州中烟典型基地单元核心区域所在乡镇为主要采样点(表1),在贵州中烟技术
中心和公司采购技术人员配合下,按照烤烟分级标准同时兼顾真实反映基地烟叶生产水平的制样原则,于2014年在贵州中烟7个省份共10个原料基地采集初烤烟叶样品17套(C3F、B2F),所采集烟叶样品的品种为基地主栽品种。

在进行前处理和各项检测评价前,烟叶样品置于恒温恒湿实验室(标准外观实验室,温度22℃,湿度60%)。

回潮至含水率16.0%~18.0%后密封保存。

利用Excel 2003、SPSS 18.0等软件进行数据处理,主要采用描述统计分析、方
差分析(S-N-K)、系统聚类分析等方法。

由表3可见,各典型基地的颜色、成熟度和叶片等基本外观质量的变化。

由表4可知,各典型基地烟叶的底色、叶面组织和柔韧性等变化。

由表5可知,贵州中烟基地烟叶质量特征和外观特征区域分类。

研究明确了“贵烟”品牌各典型基地单元采集样品的基本外观质量状况,依据各基地颜色、成熟度和油分3项基本外观质量指标评价结果对“贵烟”基地进行相似
性区域归类。

1) 颜色方面:基地单元烟叶颜色以“金黄”为主,颜色偏淡的基地
单元区域为贵州安顺、贵州黔西南,“深黄”比例较高的基地单元区域为辽宁建平、贵州毕节和福建永安。

2) 成熟度方面:成熟度高的基地单元所在区域为云南保山、贵州黔西南、贵州黔南和贵州黔东南,成熟度中等的基地单元所在区域为辽宁建平、贵州安顺、湖南郴州和四川凉山,低成熟度基地单元所在区域为河南叶县、贵州毕节和福建永安。

3) 油分方面:基地单元烟叶油分以“中等”为主,油分较足的基
地单元区域仅有福建永安和湖南郴州,油分较少的基地单元区域为辽宁建平、贵州毕节和黔南州。

综合各基地中、上部烟叶典型外观性状特征分析,依据底色、叶面组织、柔韧性、蜡质感和光泽度性状特征状况进行了基地区域归类。

1) 底色方面:基地单元烟叶
底色以白为主,底色含灰的仅有福建永安,底色含红的仅有辽宁建平和湖南郴州。

2) 叶面组织方面:基地单元烟叶叶面组织以较细腻为主,叶面达到细腻的区域仅
有云南保山和四川凉山,叶面较粗糙的区域为河南叶县和辽宁建平。

3) 柔韧性方面:基地单元烟叶柔韧性以中等为主,柔韧性强的区域仅有福建永安和四川凉山,柔韧性差的区域为河南叶县和贵州毕节。

4) 蜡质感方面:基地单元烟叶蜡质感多
为弱,蜡质感中等的区域仅有辽宁建平和贵州毕节。

5) 光泽度方面:光泽度好的
基地单元所在区域为贵州安顺、贵州毕节、贵州黔南州和贵州黔东南,光泽度较好的区域为云南保山施甸、四川凉山、湖南郴州和贵州黔西南,光泽度一般的区域为河南叶县、辽宁建平和福建永安。

烟叶的外观质量是烟叶内在质量的直接体现,判断烟叶外观质量的标准是现行的烤烟国家分级标准,通过划分42个等级判断烟叶质量的好坏。

由于现行烤烟国家分级标准未考虑由生态区域环境形成的烟叶特殊外观特征,出现了相同等级不同产区烟叶部分外观特征和香型风格差异较大,增加了卷烟配方使用的难度。

不同地区同一等级烟叶质量也存在不同程度差异,一些地域除烟叶基本品质外,其他外观性状相对稳定地、多年重复地出现,因此这些外观性状能够反映不同区域烟叶的特征特性。

迄今在外观特征与种植区域关系方面的研究尚处于探索阶段,没有形成我国烟叶外观特征的区域归类及品质特征分类,本研究利用烟叶形态、烟叶底色、叶面组织、柔韧性、光泽度、颜色光谱特征参数及部分物理特性指标,对来自贵州中烟10个代表性基地单元相同等级烟叶进行了评价和相似性归类显示,不同区域同一等级烟叶除在烟叶外观质量方面存在差异外,在叶面组织、光泽度、蜡质感、颜色光谱值等外观性状指标方面也存在明显区别。

本研究结果对指导各典型基地单元烟叶在“贵烟”品牌卷烟配方的比例、对制定各典型基地单元烟叶建设和需求方案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关文献】
[1] 刘国顺.烟草栽培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
[2] 范杰,汪文杰,唐经祥,等.安徽省主产烟区烤烟外观质量分析[J].安徽农业科
学,2013,41(36):14055-14057.
[3] 杨明峰,詹良,魏春阳,等.基于K.means聚类分析的不同种植区烤烟外观质量区域分类[J].中国烟草科学,2012,33(2):12-16.
[4] 孙敏,黎娟,周清明,等.湖南浓香型烤烟常规化学成分与外观质量关系分析[J].天津农业科
学,2016,22(1):101-105.
[5] 彭漫江,程昌新,黄建明,等.保山烟区烤烟外观质量与化学成分的关系[J].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29(1):48-53.
[6] 杜咏梅,马剑雄,黄传华,等.烤烟外观品质因素与其内在质量的关系研究综述[J].中国烟草科
学,2010,31(1):74-78.
[7] 孙平,程森,窦玉青,等.四川会东初烤烟叶外观质量与主要化学成分关系研究[J].中国烟草科
学,2013,34(1):29-33.
[8] 沈钢,汤朝起,孙平.四川烤烟外观质量性状与内在品质的关系研究[J].安徽农业科
学,2013,41(17):7667-7669,7672.
[9] 王芳,史改丽,张庆明,等.烟叶外观质量与内在品质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农学通
报,2014,30(31):82-88.
[10] 付秋娟,张忠锋,窦家宇,等.烤烟物理特性与常规化学成分及外观质量的关系[J].中国烟草科学,2014,35(1):117-122.
[11] 胡战军,马林,程昌新,等.烤烟外观质量与感官评吸指标间的关系分析[J].云南农业大学学
报,2011,26(6):809-814.
[12] 汤若云,赵阿娟,李晓忠,等.湖南烤烟外观和评吸质量区域特征及其相关关系[J].作物研
究,2012,26(2):161-164.
[13] 王春生,高荣,吴国海.烤烟外观质量特征感官评价体系的建立及参比样制作[J].安徽农业科学,2014,42(28):9948-9951.
[14] 彭友兵.烤烟外观质量与感官质量的灰色关联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4,42(7):2116-2117.
[15] 吉松毅,闫洪洋,张志明,等.云南大理烤烟外观质量与感官质量的相关性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2,40(6):3539-3543.
[16] 窦玉青,陈刚,刘光亮,等.初烤烟叶外观质量与其烟气组分的关系[J].中国烟草科
学,2010,31(3):54-58.
[17] 郭东锋,王浩军,边文杰,等.初烤烟叶外观质量与焦油释放量关系分析[J].江西农业学
报,2015,27(12):45-49.
[18] 秋娟,刘加红,张怀宝,等.初烤烟叶外观质量与其主流烟气有害成分释放量关系研究[J].中国烟草科学,2015,36(6):94-99.
[19] 姜慧娟,赵铭钦,任伟,等.浓香型烤烟多酚类物质含量与外观质量的关系分析[J].西南农业学报,2014,27(2):842-845.
[20] 董高峰,殷沛沛,卢伟,等.昭通烤烟烟气成分与烟叶化学成分的关系分析[J].南方农业学
报,2015,46(3):492-497.
[21] 国家烟草专卖局.烤烟:GB 2635-1992[S].北京;国家技术监督局,199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