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高三高中地理高考模拟带答案解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上海高三高中地理高考模拟
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2010年上海世博会将于5月1日开始隆重举行。

1.当日太阳直射点纬度最接近于
A.12°N B.18°N C.23°N D.30°N
2.当日地球公转位置处在图中的
A.甲乙之间 B.乙丙之间
C.丙丁之间 D.丁甲之间
2.上海积极开发利用风能、太阳能等新能源。

1.下列符合低碳生活和节能减排理念的措施是:
A.进一步开放私车额度 B.推广“太阳能屋顶计划”
C.居民区大力建设风力发电站 D.崇明岛大力发展潮汐能
2.上海地区太阳能热水器集热板与水平面的夹角β(理论值)最大时为:
A.夏至日 B.冬至日 C.春分日 D.秋分日
3.读主要温室气体对全球气候变暖影响程度对比表。

1.CO2对全球气候变暖“贡献”最大的主要原因是:
A.CO2的年增长率大于其它温室气体 B.CO2在大气中的存留时间比其它温室气体短
C.CO2的温室效应强度比其它温室气体大 D.CO2的浓度远高于其它温室气体
2.温室气体使全球气候变暖的最主要原因是:
A.使地面直接吸收的太阳辐射能量增多 B.使太阳活动增强从而到达地面太阳辐射增多
C.使大气直接吸收的太阳辐射能量增加 D.使大气吸收的地面辐射增多大气逆辐射增强
3.2009年在某国召开了各国首脑会议以促进遏制全球气候变暖的国际合作。

2010年3月中国通知联合国秘书长和某国政府,中国批准了这一次会议达成的共识。

“某国”是:
A.日本 B.美国 C.丹麦 D.巴西
4.2010年2月28日农历虎年元宵节出现了52年来的最圆月。

1.上海地区元宵明月升起的时间是
A.日出时分 B.正午时分 C.傍晚时分 D.子夜时分
2.元宵节,月、地、日三者位置关系大致是
A.呈一直线,地球居中 B.呈直角,月球在地球西边
C.呈一直线,月球居中 D.呈直角,月球在地球东边
3.有关月球运动状况的正确叙述是
A.公转周期大于自转周期 B.公转一周,昼夜更替一次
C.公转周期小于自转周期 D.昼夜更替时间比地球短
5.海南省经国务院批准建设国际旅游岛带来新发展机遇。

1.能正确反映海口——三亚地形剖面的示意图
是:
2.近年来海南岛经济发展比较迅速主要依靠的是:
①区位优势②政策优势③科技优势④资源优势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3.海南岛的特色文化是:
①黎族文化②海洋文化③博彩文化④宗教文化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6.板块构造学说可以解释地貌形态的形成。

1.图中四个箭头与所示板块边界受力方向不符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2.根据板块构造学说大西洋形成的原因是:
A.地壳的凹陷 B.板块的碰撞 C.板块的张裂 D.板块的挤压
7.读我国某地区tl至t4时期土地利用变化剖面示意图(图中河流断面位于中游)。

1.图示t4时期河流断面处的河水年径流量变化情况与t1时期相比,可能出现的现象是A.丰水期流量增大,枯水期流量减小 B.年径流量季节变化不大
C.洪峰流量减小,且出现频率降低 D.春夏季流量增大,秋冬季流量减小
2.造成该流域地区洪涝灾害多发的主要人为原因是
A.过度放牧致使草场涵养水源与调节径流的功能减弱
B.围湖造田导致湖泊调蓄洪峰能力下降
C.过度砍伐,开垦山地,地表植被减少,水土流失加剧
D.城市面积扩大,加大了地表径流量,加快了径流汇集的速度
8.副热带高气压(副高)强弱与进退影响着我国东部地区的天气。

据此完成22-23题:
【1】图中信息显示长江中下游地区:()
A.出现梅雨天气B.天气炎热干燥
C.受冷气团控制D.出现大风天气
【2】图中①地进入雨季时,下列现象可信的是
A.南极中山站极昼B.南亚盛行东南风C.塔里木河处于汛期D.福州地区昼短夜长9.读北半球某地区某时地面天气图。

1.有关甲乙丙丁四地天气状况叙述正确的是
A.甲地吹西南风 B.乙地气温较高 C.丙地风速最大 D.丁地气压最低2.图中戊地的天气系统为
A.气旋 B.反气旋 C.暖锋 D.冷锋
10.读我国某市城区地租分布等值线图(a>b>c)。

1.该市重工业区向东北部迁移的主要原因是:
①城区地价上涨②缓解城区环境污染③北部有剩余劳动力④北部矿产资源丰富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2.近年来甲地出现了高价住宅群,主要原因是甲地
A.远离中心城区,附近有大超市 B.位于河流附近,取水方便
C.位于城区外缘地价便宜,环境质量好 D.地势开阔,便于建立住宅区
11.读某大洋某季节局部洋流分布示意图。

1.图示洋流系统最强盛的月份是
A.1月 B.4月 C.7月 D.12月
2.②海区洋流向东流的主要动力是
A.东北信风 B.东北季风 C.东南信风 D.西南季风
二、综合题
1.读有关材料回答。

(1).读示意图,试概括全球纺织工业空间迁移的地理特点。

(2).试分析我国纺织工业从沿海转移到新疆等地区发展的原因。

(3).读有关航空运输年增长率预测表,正确的叙述是()(多选)
A.我国航空客运年增长率以国内客运增长最快
B.我国与发达地区之间的航空客运年增长率均高于与发展中地区之间
C.我国国内或与国外之间的航空货运年增长率均高于其他地区之间
D.航空客货运输成为我国国内外贸易往来的最重要交通运输方式
(4).飞机制造企业属主导型工业。

飞机正常飞行在大气的层,该大气层有利于飞机飞行的原因是:。

(5).航空产业链正借助“大飞机”项目在上海落户,试分析上海发展飞机工业的区位优势。

2.读世界部分海运航线示意图回答。

(1).图中航线①②③都是从__地区出发的运输航线,货轮在航行中都要应用____(地理信息技术名称)。

(2).航线①经过的沿岸地区依次属于 _______文化圈、非洲文化圈和________文化圈。

(3).航线②船舶从地中海进入大西洋时是______(逆、顺)水,过英吉利海峡风急浪高,主要受到________影响。

(4).航线③经过新加坡时,附近海域风平浪静,这是因为_____。

南海的________和东海的 ____上蕴藏着丰富的油气资源,我国在平湖油田开采的天然气已输往上海浦东地区使用。

(5).到达西欧的航线②比航线①的路程短很多,选择走航线①的理由是.
(6).图中C、D两处表层海水等温线向南凸的是_____处,主要是该处受到_____的影响。

(7).图示B海域附近有暖流与______(洋流)交汇,形成世界著名的______渔场。

(8).A大洲赤道以南的海域沿岸大型港口较少,原因是什么?
(9).万吨海轮可以经亚马孙河到达巴西著名的自由贸易区(港)是。

3.读成都平原和太湖平原图回答。

(1).成都平原位于我国地势的第____级阶梯。

都江堰将_____(河流)的水引至___(河流)流域,扩大了灌溉面积。

冬季两平原中不易受寒潮影响的是__________。

(2).试分析成都市在“成渝经济开发区”的区位优势。

(3).3月21日杭州6:00(北京时间)日出,成都日出大约是 ________(北京时间)。

(4).成都平原和太湖平原都是我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农业生产都具有________(方式)的特点,农业机械化程度都相对较_____ ,劳动____ 化程度相对较高。

(5).请简要分析连通两大平原的内河航道航运价值高的原因。

(6).成都平原与太湖平原都是我国经济发达的区域,进行区域开发可从哪些方面考虑?
4.读我国人口金字塔变化图回答。

(1).1953年人口金字塔呈现的人口突出特点是 ____________ 。

(2).1982年人口金字塔出现①、②两处明显收缩,①处由于是_____,②处由于是_____ 。

A.战争B.政策C.饥荒D.瘟疫
(3).2000年0-4岁人口性别比约为 _______。

2050年人口金字塔65岁以上人口约占___。

(4).概括2000年与2050年人口金字塔在年龄、性别结构上的共同特点。

(5).针对我国到2050年的人口趋势状况,有人建议从现在起要修改我国有关的生育政策。

你是否认同此建议并简述理由。

(6).一个地区的人口数变化有自然变动,也有人口迁移的因素。

在我国的中西部小城镇和农村出现了“留守子女”、“留守家庭”等现象,试分析人口迁移对流出地的影响。

5.山东是我国沿海经济、农业、海洋大省,图为杏花开花盛期的物候图。

(1).影响杏花开花盛期南北差异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_。

济南附近的杏花开花盛期物候线向______凸出。

我国东部杏花开花盛期在_______ 。

(2).就城市等级而言,与济南相同等级的山东省内城市是_____,正常气候条件下,3月31日到此城市旅行是否可以看到杏花盛开?____(能,不能)。

(3).山东半岛产苹果,苹果树多种植在山腰,因山腰果树开花结果早。

能正确地反映此现象原因的图是()
(4).山东半岛海岸主要属于_____地貌类型。

读山东半岛某区域南北海岸剖面示意图,试分析A、B两地降水量季节差异并简要说明原因:。

(5).山东省是农业大省,建设了一批优质蔬菜、水果等出口农产品基地,试分析山东发展出口蔬菜、水果的优势条件。

上海高三高中地理高考模拟答案及解析
一、选择题
1.2010年上海世博会将于5月1日开始隆重举行。

1.当日太阳直射点纬度最接近于
A.12°N B.18°N C.23°N D.30°N
2.当日地球公转位置处在图中的
A.甲乙之间 B.乙丙之间
C.丙丁之间 D.丁甲之间
【答案】1.A
2.A
【解析】略
2.上海积极开发利用风能、太阳能等新能源。

1.下列符合低碳生活和节能减排理念的措施是:
A.进一步开放私车额度 B.推广“太阳能屋顶计划”
C.居民区大力建设风力发电站 D.崇明岛大力发展潮汐能
2.上海地区太阳能热水器集热板与水平面的夹角β(理论值)最大时为:
A.夏至日 B.冬至日 C.春分日 D.秋分日
【答案】1.B
2.B
【解析】略
3.读主要温室气体对全球气候变暖影响程度对比表。

1.CO2对全球气候变暖“贡献”最大的主要原因是:
A.CO2的年增长率大于其它温室气体 B.CO2在大气中的存留时间比其它温室气体短
C.CO2的温室效应强度比其它温室气体大 D.CO2的浓度远高于其它温室气体
2.温室气体使全球气候变暖的最主要原因是:
A.使地面直接吸收的太阳辐射能量增多 B.使太阳活动增强从而到达地面太阳辐射增多
C.使大气直接吸收的太阳辐射能量增加 D.使大气吸收的地面辐射增多大气逆辐射增强
3.2009年在某国召开了各国首脑会议以促进遏制全球气候变暖的国际合作。

2010年3月中国通知联合国秘书长和某国政府,中国批准了这一次会议达成的共识。

“某国”是:
A.日本 B.美国 C.丹麦 D.巴西
【答案】1.D
2.D
3.C
【解析】略
4.2010年2月28日农历虎年元宵节出现了52年来的最圆月。

1.上海地区元宵明月升起的时间是
A.日出时分 B.正午时分 C.傍晚时分 D.子夜时分
2.元宵节,月、地、日三者位置关系大致是
A.呈一直线,地球居中 B.呈直角,月球在地球西边
C.呈一直线,月球居中 D.呈直角,月球在地球东边
3.有关月球运动状况的正确叙述是
A.公转周期大于自转周期 B.公转一周,昼夜更替一次
C.公转周期小于自转周期 D.昼夜更替时间比地球短
【答案】1.C
2.A
3.B
【解析】略
5.海南省经国务院批准建设国际旅游岛带来新发展机遇。

1.能正确反映海口——三亚地形剖面的示意图
是:
2.近年来海南岛经济发展比较迅速主要依靠的是:
①区位优势②政策优势③科技优势④资源优势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3.海南岛的特色文化是:
①黎族文化②海洋文化③博彩文化④宗教文化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答案】1.C
2.B
3.A
【解析】略
6.板块构造学说可以解释地貌形态的形成。

1.图中四个箭头与所示板块边界受力方向不符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2.根据板块构造学说大西洋形成的原因是:
A.地壳的凹陷 B.板块的碰撞 C.板块的张裂 D.板块的挤压
【答案】1.B
2.C
【解析】略
7.读我国某地区tl至t4时期土地利用变化剖面示意图(图中河流断面位于中游)。

1.图示t4时期河流断面处的河水年径流量变化情况与t1时期相比,可能出现的现象是
A.丰水期流量增大,枯水期流量减小 B.年径流量季节变化不大
C.洪峰流量减小,且出现频率降低 D.春夏季流量增大,秋冬季流量减小
2.造成该流域地区洪涝灾害多发的主要人为原因是
A.过度放牧致使草场涵养水源与调节径流的功能减弱
B.围湖造田导致湖泊调蓄洪峰能力下降
C.过度砍伐,开垦山地,地表植被减少,水土流失加剧
D.城市面积扩大,加大了地表径流量,加快了径流汇集的速度
【答案】1.A
2.C
【解析】略
8.副热带高气压(副高)强弱与进退影响着我国东部地区的天气。

据此完成22-23题:
【1】图中信息显示长江中下游地区:()
A.出现梅雨天气B.天气炎热干燥
C.受冷气团控制D.出现大风天气
【答案】B
【解析】根据图中信息可知,副热带高压位于长江流域,长江流域处于伏旱天气,所以炎热干燥。

【2】图中①地进入雨季时,下列现象可信的是
A.南极中山站极昼B.南亚盛行东南风
C.塔里木河处于汛期D.福州地区昼短夜长
【答案】C
【解析】①地进入雨季时,时间是7-8月份,这时塔里木河处于汛期。

9.读北半球某地区某时地面天气图。

1.有关甲乙丙丁四地天气状况叙述正确的是
A.甲地吹西南风 B.乙地气温较高 C.丙地风速最大 D.丁地气压最低2.图中戊地的天气系统为
A.气旋 B.反气旋 C.暖锋 D.冷锋
【答案】1.B
2.C
【解析】略
10.读我国某市城区地租分布等值线图(a>b>c)。

1.该市重工业区向东北部迁移的主要原因是:
①城区地价上涨②缓解城区环境污染③北部有剩余劳动力④北部矿产资源丰富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2.近年来甲地出现了高价住宅群,主要原因是甲地
A.远离中心城区,附近有大超市 B.位于河流附近,取水方便
C.位于城区外缘地价便宜,环境质量好 D.地势开阔,便于建立住宅区
【答案】1.A
2.C
【解析】略
11.读某大洋某季节局部洋流分布示意图。

1.图示洋流系统最强盛的月份是
A.1月 B.4月 C.7月 D.12月
2.②海区洋流向东流的主要动力是
A.东北信风 B.东北季风 C.东南信风 D.西南季风
【答案】1.C
2.D
【解析】略
二、综合题
1.读有关材料回答。

(1).读示意图,试概括全球纺织工业空间迁移的地理特点。

(2).试分析我国纺织工业从沿海转移到新疆等地区发展的原因。

(3).读有关航空运输年增长率预测表,正确的叙述是()(多选)
A.我国航空客运年增长率以国内客运增长最快
B.我国与发达地区之间的航空客运年增长率均高于与发展中地区之间
C.我国国内或与国外之间的航空货运年增长率均高于其他地区之间
D.航空客货运输成为我国国内外贸易往来的最重要交通运输方式
(4).飞机制造企业属主导型工业。

飞机正常飞行在大气的层,该大气层有利于飞机飞行的原因
是:。

(5).航空产业链正借助“大飞机”项目在上海落户,试分析上海发展飞机工业的区位优势。

【答案】(1).从欧洲到北美洲、又从北美洲到亚洲;从发达国家(地区)到发展中国家(地区);从沿海到内地
(2).中国沿海地区经济发达,劳动力成本加大,而纺织工业附加值低,需要产业结构调整,本地区产业需要升级和优化;而新疆就在原料产地,劳动力成本低,对新疆而言,发展纺织工业也是产业升级和优化的体现(3).A C
(4).技术平流水汽和尘埃少,天气晴朗;大气上热下冷,以水平运动为主,大气稳定(5).上海是综合性工业基地具有航空工业基础;科学技术中心和金融中心支持力度大;国内航空发展远景好和双机场配套好。

【解析】略
2.读世界部分海运航线示意图回答。

(1).图中航线①②③都是从__地区出发的运输航线,货轮在航行中都要应用____(地理信息技术名称)。

(2).航线①经过的沿岸地区依次属于 _______文化圈、非洲文化圈和________文化圈。

(3).航线②船舶从地中海进入大西洋时是______(逆、顺)水,过英吉利海峡风急浪高,主要受到________影响。

(4).航线③经过新加坡时,附近海域风平浪静,这是因为_____。

南海的________和东海的 ____上蕴藏着丰富的油气资源,我国在平湖油田开采的天然气已输往上海浦东地区使用。

(5).到达西欧的航线②比航线①的路程短很多,选择走航线①的理由是.
(6).图中C、D两处表层海水等温线向南凸的是_____处,主要是该处受到_____的影响。

(7).图示B海域附近有暖流与______(洋流)交汇,形成世界著名的______渔场。

(8).A大洲赤道以南的海域沿岸大型港口较少,原因是什么?
(9).万吨海轮可以经亚马孙河到达巴西著名的自由贸易区(港)是。

【答案】(1).波斯湾 GPS(全球定位系统)
(2).伊斯兰西欧
(3).逆西风
(4)受赤道低气压带(无风带)影响(沉积)盆地大陆架
(5).受苏伊士运河航道通航能力影响,巨型船只不能通过
(6)C 巴西暖流
(7).墨西哥湾暖流纽芬兰
(8).海岸线平直;经济落后对航运需求不大;经济腹地狭小;周围无大城市(3分)
(9). 马瑙斯
【解析】略
3.读成都平原和太湖平原图回答。

(1).成都平原位于我国地势的第____级阶梯。

都江堰将_____(河流)的水引至___(河流)流域,扩大了灌溉面积。

冬季两平原中不易受寒潮影响的是__________。

(2).试分析成都市在“成渝经济开发区”的区位优势。

(3).3月21日杭州6:00(北京时间)日出,成都日出大约是 ________(北京时间)。

(4).成都平原和太湖平原都是我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农业生产都具有________(方式)的特点,农业机械化程度都相对较_____ ,劳动____ 化程度相对较高。

(5).请简要分析连通两大平原的内河航道航运价值高的原因。

(6).成都平原与太湖平原都是我国经济发达的区域,进行区域开发可从哪些方面考虑?
【答案】(1).二岷江沱江沉积岩
(2).成都市是成渝地区的经济中心之一,成渝地区乃至西南地区是其辐射范围;是交通枢纽,是成渝地区的客流、货流的集散中心;是具有强大科技、工业、消费能力的特大城市,可以带动成渝地区的经济发展;位于开发区的西端,更有利于带动西部地区的发展。

(4分)(3).7:04
(4).精耕细作低集约
(5).地处长江流域,河流水量大且水流平稳;无结冰期,全年可通航;沿岸地区经济发达;人口稠密;客货运量大(4分)
(6).资源开发利用;产业结构调整;流域综合整治;生态环境治理(4分)
【解析】略
4.读我国人口金字塔变化图回答。

(1).1953年人口金字塔呈现的人口突出特点是 ____________ 。

(2).1982年人口金字塔出现①、②两处明显收缩,①处由于是_____,②处由于是_____ 。

A.战争B.政策C.饥荒D.瘟疫
(3).2000年0-4岁人口性别比约为 _______。

2050年人口金字塔65岁以上人口约占___。

(4).概括2000年与2050年人口金字塔在年龄、性别结构上的共同特点。

(5).针对我国到2050年的人口趋势状况,有人建议从现在起要修改我国有关的生育政策。

你是否认同此建议并简述理由。

(6).一个地区的人口数变化有自然变动,也有人口迁移的因素。

在我国的中西部小城镇和农村出现了“留守子女”、“留守家庭”等现象,试分析人口迁移对流出地的影响。

【答案】(1).少年儿童比重大,人口增长快(2分)
(2).C B
(3).110-120(约)(25±2)%
(4).少年儿童人口男性多于女性,老年人口女性多于男性(2分)
(5).可以修改。

因为到2050年我国将出现严重老龄化,现在考虑放宽政策,到时可以缓解劳动力短缺,社会养老负担过重,社会需求不旺等问题。

(不能修改。

虽到2050年我国将出现严重老龄化,但现在一旦放宽政策,将加剧人地矛盾,削弱取得的成果。

)(2分)
(6).与外界加强了经济和文化交流,增加了经济收入,缓解人口流出地区的就业压力和当地的人地矛盾。

也会造成人才外流、劳动力不足、家庭教育不完整等问题。

(2分)
【解析】略
5.山东是我国沿海经济、农业、海洋大省,图为杏花开花盛期的物候图。

(1).影响杏花开花盛期南北差异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_。

济南附近的杏花开花盛期物候线向______凸出。

我国东部杏花开花盛期在_______ 。

(2).就城市等级而言,与济南相同等级的山东省内城市是_____,正常气候条件下,3月31日到此城市旅行是否可以看到杏花盛开?____(能,不能)。

(3).山东半岛产苹果,苹果树多种植在山腰,因山腰果树开花结果早。

能正确地反映此现象原因的图是()
(4).山东半岛海岸主要属于_____地貌类型。

读山东半岛某区域南北海岸剖面示意图,试分析A、B两地降水
量季节差异并简要说明原因:。

(5).山东省是农业大省,建设了一批优质蔬菜、水果等出口农产品基地,试分析山东发展出口蔬菜、水果的优
势条件。

【答案】(1).太阳辐射(热量、温度)北 3月15日-4月30日
(2).青岛不能
(3).A
(4).海蚀冬季A地降水比B地多,夏季反之;冬季A地处于冬季风的迎风坡,B地处于夏季风的迎风
坡。

(5).地理位置优势:邻近日本、韩国,海陆空交通便利(多港口)利于出口;自然条件与日本韩国的自然条件
相似,适宜种植种植日本韩国居民喜爱的蔬菜、水果品种;(1分)当地劳动力成本相对较低、农业科技相对发达,可以生产相对价廉物美的蔬菜、水果。

【解析】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