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争鸣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守 株 待 兔
法家
理论来源 ①法、术、势三派 ②道家思想 集权观: 集权观:加强君主集权
韩 非 子
观点主张
法治观:厉行赏罚 奖励耕战 法治观:厉行赏罚,奖励耕战 改革观:“不期修古,不法常可”、…… 不法常可” 改革观: 不期修古 不法常可 认识论: 遵循客观规律行事;②“参验法” 认识论:①遵循客观规律行事;②“参验法” 参验法
孔林位于曲阜城北, 孔林位于曲阜城北, 位于曲阜城北 是孔子及其家族的专用墓 地,也是目前世界上延时 最久、 最久、面积最大的氏族墓 地。孔林始于孔子死后第 二年, 二年,随着孔子地位的越 来越高, 来越高,孔林的规模也越 来越大。自汉代以后, 来越大。自汉代以后,历 代统治者对孔林重修、 代统治者对孔林重修、增 修过13 13次 修过13次,以至形成现在 的规模。 的规模。 孔林— 孔林—孔子墓
荀子的继承与发展,儒家思想体系更趋完备。
形成:从孔子创立儒家思想提出学说,经孟子、
化色彩;没有严密的理论,大多是关于思想修养方 面的道德规范和政治思想方面的治国原则;思想开 始与政治相结合,但因脱离现实而遭冷遇。
特点:儒家思想较为完整,但带有浓厚的理想 儒家思想较为完整,但带有浓厚的理想
道家
越坚强的东西越容易折断, 坚强的 西越容易折断 能胜刚。 柔能胜刚。
1、 治国本应爱民,统治者不要干预民生、民利, 、 老子 治国本应爱民,统治者不要干预民生、民利, 这叫“无为而治” 这叫“无为而治”。 2、 仁者,爱人。为政以德。尊卑有序,齐之以礼。 、 孔子 仁者,爱人。为政以德。尊卑有序,齐之以礼。 3、 小国寡民固然好,但我更喜逍遥,与天地万物一, 、 庄子 小国寡民固然好,但我更喜逍遥,与天地万物一, 旁观现实,欣赏自然。 旁观现实,欣赏自然。 孟子 性本善 ,君主应行仁政。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君主应行仁政。 君主应行仁政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4、 、 我尊孔子,但主张性本恶。君船民水,故人君者, 我尊孔子,但主张性本恶。君船民水,故人君者, 荀子 5、 降礼尊贤而王,重法爱民而霸。 、 降礼尊贤而王,重法爱民而霸。 治道因时而异。人性本恶,惟法为治,轻罪重刑。 韩非 治道因时而异。人性本恶,惟法为治,轻罪重刑。 6、 、 君主须集中权势,运用权术,以静制动。 君主须集中权势,运用权术,以静制动。 子 以上六条分别是谁的主张?属于哪个学派? 以上六条分别是谁的主张?属于哪个学派?
曲阜是春秋时期鲁国的都城,是我国思想家、 曲阜是春秋时期鲁国的都城,是我国思想家、 教育家、儒家创始人孔子的故乡。 教育家、儒家创始人孔子的故乡。 三孔——孔庙、孔府、孔林。 孔庙、 三孔 孔庙 孔府、孔林。 孔府位于孔庙东侧, 孔府位于孔庙东侧, 位于孔庙东侧 天下第一家”之称, 有“天下第一家”之称, 是孔子嫡系长期居住的府 第,也是中国封建社会官 衙与内宅合一的典型建筑。 衙与内宅合一的典型建筑。 西汉以后, 西汉以后,历代帝王进行 了数十次的重建、扩建, 了数十次的重建、扩建, 使其成为一组规模宏大的 古建筑群。 古建筑群。
深化·拓展 深化 拓展
“百家争鸣”的意义 百家争鸣” 百家争鸣
⑴是中国学术文化、思想道德发展的重要阶段,奠定了 是中国学术文化、思想道德发展的重要阶段, 重要阶段 基础, 中国传统文化体系的基础 中国传统文化体系的基础,成为中国思想文化取得显 著进步的重要条件 著进步的重要条件 ⑵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对当时和后来的 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当时和后来的 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社会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 社会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 深远的影响
尚同 节葬
节用
①提倡刻苦简朴的精神 ②具有苦干和自我牺牲的精神 ③讲求实际功利(实用)的精神 讲求实际功利(实用)
春秋战国时期是社会剧烈动荡的历史阶段, 春秋思想文化活跃的局面? 么在这样的时期会出现思想文化活跃的局面?
经济: 生产力大发展, 经济: 生产力大发展,井田制崩溃 荀子关于人与自然的认识 荀子关于人与自然的认识
儒家学派
子曰: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 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 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 从心所欲,不逾矩。 从心所欲,不逾矩。” ——《论语·为政》 《论语·为政》 对孔子这段名言,你有什么感想? 对孔子这段名言,你有什么感想?
知识点拔
“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 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 兔走触株,折颈而死。 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 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 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兔 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今欲以先王之政, 今欲以先王之政,治当世之 皆守株之类也。 民,皆守株之类也。” 请思考:韩非子《守株待免》 请思考:韩非子《守株待免》的故事反映了法家 什么样的政治观点? 什么样的政治观点? ①认为社会是发展变化的 治理国家的政策、措施必须与时俱进。 ②治理国家的政策、措施必须与时俱进。
孔府
现今的孔庙 现今的孔庙是明 孔庙是明 清两代完成的, 清两代完成的,其建 筑仿皇宫之制, 筑仿皇宫之制,前后 九进院落, 九进院落,贯穿于南 北中轴线上, 北中轴线上,是孔子 讲学的地方。 讲学的地方。院内苍 松翠柏, 松翠柏,殿宇雕梁画 碑刻2000余块, 2000余块 栋,碑刻2000余块, 是我国大型的碑林之 一 孔庙— 孔庙—杏坛
课外延伸
请说说孔子在国内外产生了什么影响? 请说说孔子在国内外产生了什么影响?
孔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 孔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 。 他提出“ 的学说,开创儒家学派。 他提出“仁” 与“礼”的学说,开创儒家学派。 他首倡私学,打破奴隶主贵族对教育的垄断,促进 首倡私学,打破奴隶主贵族对教育的垄断, 古代教育事业的发展。 古代教育事业的发展。 编订古籍, 他编订古籍,为中华文明的传承和发展作出巨大贡 献。 …… 孔子的思想飘扬过海,影响深远。 孔子的思想飘扬过海,影响深远。
这段名言反映了孔子志向专一,执著探索, 这段名言反映了孔子志向专一,执著探索,不断 完善自己的一生。对我们今天立志成才, 完善自己的一生。对我们今天立志成才,实现人生的 自我价值有着深刻的启迪。 自我价值有着深刻的启迪。
知识点拔 子曰: 仁者爱人。 子曰:“仁者爱人。” 材料1 子曰: 仁者先难而后获,可谓仁矣。 材料1 子曰:“仁者先难而后获,可谓仁矣。” ——《论语·雍也》 ——《论语·雍也》 子曰: 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 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 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论语·颜渊》 ——《论语·颜渊》 材料2 子曰: 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 材料2 子曰:“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 ——《论语·颜渊》 ——《论语·颜渊》 材料3 材料3 子曰: 有教无类。 ——《论语·卫灵公》 子曰:“有教无类。” 《论语·卫灵公》 子曰: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论语·为政》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 《论语·为政》 子曰: 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 论语·学而》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 — 《论语·学而》 ……
对待中国传统文化的态度:以与时俱进的精神, 对待中国传统文化的态度:以与时俱进的精神, 批判继承、取其精华, 批判继承、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古为今用
诸子百家的思想在今天大放异彩
• 儒家的“仁政”——“以德治国” 儒家的“仁政” 以德治国” 以德治国 依法治国” • 法家的法治思想 法家的法治思想——“依法治国” 依法治国 • 孔子的教育思想 孔子的教育思想——全民教育、素质 全民教育、 全民教育 教育、 教育、职业教育等 • 墨家的兼爱、非攻——平等博爱、热 墨家的兼爱、非攻 平等博爱、 平等博爱 爱和平、 爱和平、反对战争 认识: 把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紧密结合起来” 认识:“把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紧密结合起来”
孔子在汉城
孔子在柏林
孟子
孟子曰: 省刑罚、薄税敛” 孟子曰:“省刑罚、薄税敛”。
孟子曰:“民为贵,社稷 次之, 次之, 孟子曰: 民为贵, 君为轻。 君为轻。…… ”
材料反映了孟子的什么思想? 材料反映了孟子的什么思想?
★ 把孔子“仁”的思想发展为“仁政”思想 把孔子“ 的思想发展为“仁政” ★ 发挥孔子民本思想,提出“民贵君轻” 发挥孔子民本思想,提出“民贵君轻”
请结合教材概括孔子的政治思想和教育思想。 请结合教材概括孔子的政治思想和教育思想。
知识梳理
孔子的思想成就和文化贡献 领 域 主要内容 “仁”(核心)和“礼 ” 核心) 思 政治 注重政治与人事, 注重政治与人事,对鬼神敬而远之 想 思想 克己复礼,“为政以德” 克己复礼, 为政以德” 学 有教无类、因材施教、 说 教育 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全面发展 思想 文化贡献 创办私学; 创办私学;整理文化典籍 儒家五经
发展趋势 作
两汉以后,独立体系逐渐消失 被儒家吸收 两汉以后 独立体系逐渐消失,被儒家吸收 独立体系逐渐消失
用 为专制主义政治体制的建立和秦王统一全 国奠定理论基础 理论基础。 国奠定理论基础。
秦王借法家思想振 兴国家, 兴国家,实现统一 大业。统一后, 大业。统一后,秦 始皇继续厉行法治 法治, 始皇继续厉行法治, 结果呢? 结果呢?
——天下大乱,15年便 天下大乱, 年便 天下大乱 灭亡。历史启示? 灭亡。历史启示? ——法家理论可得天下 法家理论可得天下 而不能治天下。 而不能治天下。
墨 家 墨 家 : 墨 翟
特点 : 主张: 主张: 主旨、 主旨、核 心思想: 心思想: “兼相爱、交相利” 兼相爱、交相利”
非攻 非乐
尚贤 非命
有 朋 自 远 来 , 不 亦 乐 乎 ? 方
概念呈现
百家争鸣
“百家”形容学术流派的纷杂;“争鸣”指争论和 百家”形容学术流派的纷杂; 争鸣” 辩难。 辩难。 “百家争鸣”是指春秋战国时期不同文化风格、不 百家争鸣”是指春秋战国时期不同文化风格、 同学术主张的派别相互竞争,同时相互学习、 同学术主张的派别相互竞争,同时相互学习、相互吸 收的形势。春秋战国时期的思想成就, 收的形势。春秋战国时期的思想成就,为中华民族的 文化宝库贡献了精彩的内容。 文化宝库贡献了精彩的内容。当时百家争鸣局面的形 成为中国思想文化取得显著进步的重要条件。 成,成为中国思想文化取得显著进步的重要条件。
分封制、宗法制崩溃,周王室 孔子、老子、墨子的思 分封制、宗法制崩溃, 孔子、老子、墨子的思 政治: 政治: 衰微, 衰微,诸侯展开争霸兼并战争 想主张 阶级: 阶级: 文化: 文化: 新兴地主阶级崛起, 新兴地主阶级崛起, “士”阶层活跃 私学兴起 孟子、韩非子的思想主攻 孟子、韩非子的思想主攻
认识: 认识:一定时期的文化是一定时期政治经济的产物
荀子
如何理解 “天行有常, 天行有常, 不为尧存, 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 制天命而用之” 和“制天命而用之”等观 点?
“君者舟也,庶人者 君者舟也, 水也。水则载舟, 水也。水则载舟,水 亦覆舟。 亦覆舟。” ——《荀子·王制》 荀子·王制》
——《荀子·天论》 ——《荀子·天论》
归纳提升
春秋战国时期儒家思想是怎样形成的? 春秋战国时期儒家思想是怎样形成的? 早期儒家思想有何特点? 早期儒家思想有何特点?
小国寡民的社会
这两幅图反映了老子的什么思想? 这两幅图反映了老子的什么思想?
知识梳理
老子的哲学思想和政治主张 领 域 思 哲学 想 思想 学 说 政治 主张 思想评价 主要内容 1. "道"是万物的本源 "道 2.朴素辨证法思想 2.朴素辨证法思想 “无为而治”、“小国寡民” 无为而治” 小国寡民” 哲学思想:探索宇宙起源和演变; 哲学思想:探索宇宙起源和演变;对中国文 化产生深远影响 政治主张: 政治主张:消极悲观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