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防水池项目定位放线高程控制及沉降观测施工方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消防水池项目定位放线高程控制及沉降观测施工方案
1、定位放线
⑴、本工程定位放线根据甲方给定的放线依据点,利用激光经纬仪和钢卷尺确定其它各点。
⑵、根据设定的基准线,取整倍数值建立直角坐标系,建立轴线控制方格网,按相对关系定出轴线延长桩,控制建筑物轴线位置。
⑶、采用激光经纬仪正倒镜进行施工放样。
放样过程中将控制轴线投放在楼地面上,弹出墨线,据此用经纬仪投测各轴线,量出细部尺寸,并做到步步有校核,包括放样数据、轴线间距和角度的复核。
实测建筑物细部的偏差,并及时对偏差进行调整与修正,填写好已施工的各层轴线偏差记录。
2、高程控制
±0.00以上利用业主提供的水准点作为高程控制依据,将绝对高程换算为相对高程,把结构±0.000标高引测至现场周围的建筑物上,以便高程放样,施工过程中应配合沉降观测对±0.000标高进行定期复核,以保证其正常使用。
应以±0.00标高为基点,引测不少于3个以上的水准点到基坑内,对底板标高进行控制;±0.00以上高程的传递采用检查合格的钢尺沿铅垂方向通过轴线传递孔直接量至施工层,并上、下各设水准仪测设其准确的标高与水平线。
3、垂直度控制
⑴、在一层顶板结构层的轴线控制点上预埋铁件,并在埋铁件表面做好控制点的刻痕,并用红油漆标识清楚,在上部楼层施工中,在相应的位置预留好200×200的洞,架设垂准经纬仪用“天底法”进行垂直引测。
测量竖向垂直度时,各层均应由初始控制线向上投测。
层间垂直度测量偏差不应超过3mm。
建筑物全高垂直度测量偏差为3H/10000,且不大于20mm。
为保证其垂直度满足规范要求,除测量把关外,还应做好以下工作,以便及时调整,确保建筑物与地面垂直。
⑵、墙柱的施工,做到柱模弹中线,吊线锤,对中后合模;拆模后,柱上弹中线,检查柱的垂直度。
做到柱柱有查、层层有记录。
⑶、建筑物外墙大面及大角,应使用经纬仪进行观测。
其作法是:在首层将控制轴线引测至楼外四周一定距离,分别设置控制点。
墙外同侧控制点应布置在与控制轴线平行的直线上;在施工过程中,每两层将内控制测得的控制线引到楼层外侧,作出标记,以备观测。
各观测标记应在同一竖直面内。
观测时用经纬仪配弯管目镜,置经纬仪于控制点上,严格对中,自下而上进行垂直度观测。
4、沉降观测:
⑴、沉降观测点位布设依据建筑物一层4个外大角,埋设铁件于+0.50 m处,采用水准仪,按照工程二等水准测量
规范进行,由永久性水准基桩引测至外大角,并作固定永久沉降观测标志。
⑵、主体施工阶段观测记录一次,装修阶段每月观测一次至工程竣工后,绘出建筑物沉降曲线图交建设单位。
每次沉降测量必须进行二个测回,误差必须满足 1mm 精度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