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贵州省毕节地区八年级(下)期中物理试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2021学年贵州省毕节地区八年级(下)期中物理试卷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2小题,共36.0分)
1.下列数据中,最符合实际的是()
A. 中学生的正常体温约为37.5℃
B. 成人的正常步行速度约为1.1m/s
C. 学校教室里的课桌高度约为1m
D. 中学生的正常体重约为100N
2.以下是我们生活中可见到的几种现象,在这些现象中,物体因为受力而改变运动状态的是()
①用力揉面团,面团形状发生变化;
②篮球撞击在篮板上被弹回;
③用力握小皮球,球变瘪了;
④一阵风把地面上的灰尘吹得漫天飞舞。
A. ①②
B. ②④
C. ③④
D. ②③
3.体育课上,小李和同学们一起踢足球,他用力将足球踢出去,如图所示为该足球在空中受力示意图(忽
略空气阻力),其中正确的是()
A. B.
C. D.
4.“共享单车”作为中国的新“四大发明”之一,自推向市场以来,得到广大市民的青睐,也给人们的
出行带来了方便、快捷。
从“共享单车”的结构和使用来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轮胎有凹凸不平的花纹是为了减小摩擦
B. 在链条处滴入润滑油是为了增大摩擦
C. 轴承里面装有钢珠是为了减小摩擦
D. 用力捏刹车闸是为了减小摩擦
5.下列有关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用力捏橡皮泥,橡皮泥发生形变,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B. 推门时离门轴越近,用力越大,说明力的作用效果只与力的作用点有关
C. 用手提水桶时,只有手对手桶施加了力,而水桶对手没有力的作用
D. 放在桌面上的水杯对桌面的压力的施力物体是桌面
6.关于力与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列车进站时所受合力为零
B. 物体只有在运动时才具有惯性
C. 静止在水平桌面上的书,受到的重力和桌面对它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D. 静止在水平桌面上的书,受到的重力和桌面对它的支持力是一对互相作用力
7.小明和爸爸自驾游,汽车行至多沙山坡时,车轮打滑,不能前行。
爸爸让小明下车,便于爬坡,小明
否定了爸爸的提议,邀请路边的行人上车,车果然不再打滑,开上山坡。
下列做法与小明的做法蕴含相同原理的是()
A. 自行车刹车时,用力捏车闸
B. 给自行车链条上加润滑剂
C. 自行车车胎表面有花纹
D. 给自行车上安装滚动轴
8.下列有关压强知识的说法正确的是()
A. 马德堡半球实验证明了液体内部有压强
B. 利用托里拆利实验可以测出大气压的值
C. 随着大气压的减小,水的沸点会升高
D. 破窗锤的敲击端做成锥状,是通过减小受力面积减小了压强
9.下列实例中减小压强的是()
A. 铁轨下面铺放枕木
B. 篆刻刀的刀口做的很锋利
C. 破窗锤的敲击端做成锥状
D. 推土机的推土铲刃
10.乘客需站在安全线外等候列车,这是因为行驶的车体附近()
A. 空气速度小、压强大
B. 空气速度小、压强小
C. 空气速度大、压强大
D. 空气速度大、压强小
11.如图所示是托里拆利实验的过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图1中,在玻璃管内灌满水是为了排尽管内空气
B. 图2中,在把玻璃管倒放入水银槽内时,要等管口浸没在水银内时松开堵玻璃管口的手
C. 图3中,托起水银柱的是大气压
D. 图4中,倾斜玻璃管,会使得测量大气压变化
12.著名的“木桶理论”:是指用木桶来装水,若制作木桶的木板参差不齐,那么它能盛下水
的容量,不是由这个木桶中最长的木板来决定的,而是由最短的木板来决定,所以它又被
称为“短板效应”。
那么决定木桶底部受到水的压强大小的是()
A. 木桶的粗细
B. 木桶的轻重
C. 最短的一块木板
D. 最长的一块木板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18.0分)
13.某运动员用头顶远处飞来的足球时,足球被顶了回去,这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______ ,同时运动
员感觉头疼,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______ 的。
足球被顶到空中后由于受______ 力作用(不计空气阻力),所以最终要落向地面。
14.中国探月工程已经取得巨大进展,已知物体在月球表面受到的引力约等于在地球表面受到的引力的六
分之一。
一名质量为70kg的宇航员在地球上最多能举起1000N的重物,登上月球后,该宇航员的质量为______kg,在月球表面他最多能举起在地球上重______N的重物。
15.静止在桌面上的书,受到支持力和重力的作用,支持力的施力物体是______ ,重力的施力物体是
______ 。
16.一个箱子重为30N,放在水平面上,受6N的水平推力,箱子未动,这时箱子受到的摩擦力______ (选
填“大于”、“等于”或“小于”)6N。
当水平推力增大到10N时,箱子恰好做匀速直线运动。
当水平推力增大到20N时,箱子受到的摩擦力为______ N。
17.一艘轮船满载时的排水量为2.4×107kg,船的自重是8×107N,它最多能装______N货物;当它满载
货物在河面上航行时,浮力是______N,浸入水中的体积是______m3.(g取10N/kg)
18.(1)如图1所示,物体A的长度为______ cm。
(2)如图2所示,温度计的示数为______ ℃。
(3)如图3所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______ N。
三、作图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9.0分)
19.图为小球受力在水平面做圆周运动,请在图中画出小球受到的重力示意图。
20.如图所示是田鼠洞穴图,洞穴左上方洞口处有一个小土堆,当风从左向
右吹动时,请在图中用箭头线画出洞穴内空气的流动方向。
21.如图所示是水龙头往空杯中持续地匀速注水过程,请画出此过程中杯
子底部受到水的压强随时间变化的曲线。
四、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6.0分)
22.“探究滑动摩擦力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在图的甲、乙、丙所示图中,分别用F1=0.5N,F2=
1.5N,F3=1.2N的拉力,拉着物块A沿水平方向匀速前进。
(1)实验过程中,必须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着物块A做______ 运动,这样做就可以得出滑动摩
擦力的大小。
(2)在乙图中物块B随A一起匀速运动时,物块B受到的摩擦力为______ N。
(3)分析______ 两图可得:在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时,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
23.如图所示,用微小压强计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
(ρ盐水>ρ水)
(1)实验中,将液体内部的压强大小转换为用U形管两侧液面的______ 来表示。
(2)为了使实验现象更明显,U形管中的液体最好用______ 的(选填“有色”或“无色”)。
(3)将探头放在图乙中所示液体内部等深的B、C位置,观察到U形管两侧液面的高度差ℎB______ ℎC(
选填“<”“=”或“>”),这是为了研究液体压强与液体______ 关系。
(4)由以上实验可知图乙所示液体内部A、B、C、D四个位置压强最大的是位置______ 。
五、简答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3.0分)
24.汽车启动时,坐在车上的乘客会向后仰,请你解释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
六、计算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6.0分)
25.一座平直的大桥全长1.8km,桥头立着如图所示的两个标志牌。
一辆总重为2.8×105N的大货车从桥
上匀速通过,用时0.05ℎ.(g取10N/kg,车长不计)请通过计算说明:
(1)该货车是否超出此桥的限重标准;
(2)该货车是否超过此桥的限速标准。
26.夏季铁岭新城区每天清晨都要进行洒水。
若一辆洒水车空车质量为6t,水罐容积为5m3,装满水后,
罐内水深1.5m,车轮与地面的总接触面积为0.5m2(g取10N/kg,ρ水=1.0×103kg/m3)。
求
(1)该车最多能装水的质量;
(2)装满水时,洒水车对地面的压强;
(3)装满水时,水对罐底的压强。
答案和解析
1.【答案】B
【解析】解:A、中学生的正常体温约为36.5℃,故A不符合实际;
m/s≈1m/s左右,故B符合实际;
B、成年人正常步行的速度在4km/ℎ=4×1
3.6
C、中学生的身高在160cm左右,课桌的高度大约是中学生身高的一半,在80cm=0.8m左右,故C不符合实际;
D、中学生的质量在50kg左右,受到的重力大约为G=mg=50kg×10N/kg=500N左右,故D不符合实际。
故选:B。
首先对题目中涉及的物理量有个初步的了解,对于选项中的单位,可根据需要进行相应的换算或转换,排除与生活实际相差较远的选项,找出符合生活实际的答案。
物理学中,对各种物理量的估算能力,是我们应该加强锻炼的重要能力之一,这种能力的提高,对我们的生活同样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
2.【答案】B
【解析】解:①用力揉面团,面团形状发生变化,体现了力改变物体的形状;
②篮球撞击在篮板上被弹回,篮球的运动方向和速度变化,体现了力改变物体运动状态;
③用力握小皮球,球变瘪了,体现了力改变物体的形状;
④一阵风把地面上的灰尘吹得漫天飞舞,体现了力改变物体运动状态;
故ACD错误,B正确;
故选:B。
力的作用效果有两个:①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即使物体发生形变。
②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包括物体的运动速度大小发生变化、运动方向发生变化。
解决本题的关键是掌握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3.【答案】A
【解析】解:因为不计空气阻力,所以空中飞行的足球只受到重力的作用,并且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故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空中飞行的物体,在不计空气阻力的情况下,只受重力作用,并且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
解决此类问题要注意足球已经被踢出去,不再受到脚的作用力,又忽略空气的阻力,所以只受到重力的作用。
4.【答案】C
【解析】解:A、轮胎有凹凸不平的花纹是为了在压力一定时,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可以增大摩擦,故A错误;
B、在链条处滴入润滑油是为了使接触面脱离,可以减小摩擦,故B错误;
C、轴承里面装有钢珠是为了变滑动为滚动,可以减小摩擦,故C正确;
D、用力捏刹车闸是为了在接触面粗糙程度一定时,增大压力,可以增大摩擦,故D错误。
故选:C。
增大摩擦力的方法:在接触面粗糙程度一定时,通过增大压力来增大摩擦力;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力。
减小摩擦力的方法:在接触面粗糙程度一定时,通过减小压力来减小摩擦力;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减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减小摩擦力;使接触面脱离;用滚动摩擦代替滑动摩擦。
“共享单车”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交通工具,从“共享单车”的结构和使用来看,应用了非常多的物理知识,平时多注意观察,将学到的知识与实际应用结合起来。
5.【答案】A
【解析】解:
A、用力捏橡皮泥,橡皮泥发生形变,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即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故A正确;
B、推门时离门轴越近,用力越大,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作用点有关,另外力的作用效果还与力的大小和方向有关;故B错误;
C、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用手提水桶时,手对手桶施加了力,同时水桶对手也施加了反作用力;故C错误;
D、放在桌面上的水杯对桌面的压力的施力物体是水杯,受力物体是桌面;故D错误;
故选:A。
(1)力的作用效果有两个:①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即使物体发生形变。
②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包括物体的运动速度大小发生变化、运动方向发生变化。
(2)力的三要素有: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它们都影响力的作用效果。
(3)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物体受到力的同时,也对另一个物体施加了力;
(4)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发生力的作用时,至少要有两个物体;其中受到力的作用的物体叫受力物体;对别的物体施加了力的物体叫施力物体。
深入理解力的概念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6.【答案】C
【解析】解:
A、列车进站时速度发生了变化,所受合力不为零,故A错误。
B、一切物体在任何状态下都具有惯性,故B错误。
CD、静止在水平课桌上的书,处于平衡状态,则竖直方向上所受的重力和桌面对它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故C正确,D错误。
故选:C。
(1)物体受到的合力为0时,处于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2)一切物体在任何时候都具有惯性。
(3)(4)从平衡力、相互作用力的四个条件进行分析。
本题考查了力与运动的关系、平衡力的辨别,属于基础题。
7.【答案】A
【解析】解:邀请路边的行人上车,车果然不再打滑,是在接触面粗糙程度一定时,通过增大压力的方法来增大摩擦的;
A、自行车刹车时用力捏车闸,是在接触面粗糙程度一定时,通过增大压力来增大滑动摩擦力,故A符合题意;
B、给自行车链条上加润滑剂,是通过使接触面脱离来减小摩擦,故B不符合题意;
C、自行车车胎表面有花纹,这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力,故C不符合题意;
D、给自行车上安装滚动轴承,是变滑动为滚动,减小摩擦,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增大摩擦力的方法:在接触面粗糙程度一定时,通过增大压力来增大摩擦力;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力;变滚动摩擦为滑动摩擦等。
知道增大摩擦的方法和减小摩擦的方法,并且会判断一些现象是用什么方法改变摩擦的,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8.【答案】B
【解析】解:A、证明大气压存在的实验有马德堡半球实验等,故A错误;
B、托里拆利最早精确地测出了大气压的值,故B正确;
C、液体的沸点随气压的增大而增大,随气压的减小而减小,故C错误;
D、破窗锤的敲击端做成锥状,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减小受力面积来增大压强,故D错误。
故选:B。
(1)马德堡半球实验证明了大气压的存在;
(2)托里拆利实验最早测出了大气压的值;
(3)液体的沸点随气压的增大而增大;
(4)增大压强的方法: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减小受力面积来增大压强;在受力面积一定时,通过增大压力来增大压强。
本题考查大气压的存在和测量,以及沸点与气压的关系、增大压强的方法,相对比较简单,属于基础题。
9.【答案】A
【解析】解:
A、火车铁轨铺在枕木上,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压强,故A符合题意。
B、篆刻刀的刀口做得很锋利,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减小受力面积来增大压强,故B不符合题意;
C、破窗锤的敲击端做成锥形,是压力一定时,通过减小受力面积来增大压强,故C不符合题意;
D、推土机的推土铲刃做得很锋利,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减小受力面积来增大压强,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减小压强有三种方法:一是当压力一定时,需增加受力面积;二是当受力面积一定时,需减小压力;三是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同时减小压力,增大受力面积。
同理,增大压强也有三种方法。
这是一道与生活联系非常密切的物理题,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来增大或减小压强,要学会学以致用,活学活用,这才是学习物理的真正意义。
解答时,要注意使用控制变量法。
10.【答案】D
【解析】解:人离高速列车比较近时,高速列车的速度很大,人和高速列车的之间的空气流动速度很大,压强小,人外侧的压强不变,人受到外侧压强大于人内侧受到的压强,人在较大的压强差作用下很容易被压向列车,发生交通事故。
故选项D正确。
故选:D。
在气体或液体中,流速大的位置压强小。
流体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越小,这一规律适用于所有的液体与气体,生活中有很多类似的现象,要学会用物理知识解释,锻炼自己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11.【答案】D
【解析】解:A、在玻璃管内灌满水是为了排尽管内空气,使测量结果准确;故A正确;
B、在把玻璃管倒放入水银槽内时,要等管口浸没在水银内时松开堵玻璃管口的手,防止空气进入影响测量结果;故B正确;
C、水银柱是由大气压托起的,故C正确;
D、玻璃管倾斜,管中水银柱长度将增大,高度不变,测量大气压不会变化,故D错误。
故选:D。
(1)玻璃管内灌满水排尽管内空气;
(2)在把玻璃管倒放入水银槽内时,要等管口浸没在水银内时松开堵玻璃管口的手;
(3)大气压拖起水银柱;
(4)玻璃管倾斜时,管中水银柱长度将增大,高度不变;测量大气压不会变化。
本题考查了托里拆利实验的原理--大气压与管内水银柱压强是相等的,故大气压不变的情况下,水银柱产生的压强也是不变的,即水银柱高度不变。
12.【答案】C
【解析】解:根据p=ρgℎ可知,在液体密度不变时,液体压强的大小取决于液体的深度,而木桶里水的深度是由短木板的长度决定的。
故选:C。
决定木桶底部受到水的压强的大小的是水的深度,水的深度决定于短木板的长度。
本题考查液体压强公式的应用,关键是知道决定压强大小的是液体的深度和液体的密度,本题是液体的深度,而液体的深度决定于木板的长度,是短木板的长度,而不是长木板的长度。
13.【答案】运动状态相互重
【解析】解:(1)足球运动员用头顶回远处飞来的足球,足球在力的作用下运动状态发生改变,该现象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2)足球运动员的头被撞疼,说明头受到力的作用,头在对足球施加力的同时,足球也对头施加力的作用,这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3)由于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因此飞行中球最终落向地面是由于受到重力作用。
故答案为:运动状态;相互;重。
(1)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2)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
(3)地面及附近的一切物体都受到重力的作用,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
本题考查了力的作用效果、物体间力的相互作用以及重力的方向,是一道基础题,熟练掌握基础知识是正确解题的关键。
14.【答案】70 6000
【解析】解:
(1)质量是物体的一种属性,与物体的位置无关,则该宇航员登上月球后,其质量仍然为70kg;
(2)因同一个人在地球上和月球上所能举起物体的最大重力相同,
所以该宇航员在月球上最多能举起物体的重力G月=1000N,
由题意可得G月=1000N=1
6G
地
,
解得G地=6000N,即在月球表面他最多能举起在地球上重6000N的重物。
故答案为:70;6000。
(1)质量是物体的一种属性,不随物体的形状、状态、位置的变化而变化;
(2)物体在月球表面受到的引力约等于在地球表面受到的引力的六分之一,同一个人在地球上和月球上所能举起物体的最大重力相同,据此解答。
本题考查了对质量概念的理解以及重力的计算,其中第2空不好理解。
15.【答案】桌面地球
【解析】解:书本静止在桌面上,受到重力和支持力的作用,支持力是桌面支持书本的力,所以支持力的施力物体是桌面;
重力是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所以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
故答案为:桌面;地球。
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发生力的作用时,至少要有两个物体;其中受到力的作用的物体叫受力物体;对别的物体施加了力的物体叫施力物体。
了解力的基本概念,会判断重力、支持力的施力物体是谁,可顺利解答。
16.【答案】等于10
【解析】解:
箱子受6N的水平推力,箱子未动,说明箱子处于静止状态,则在水平方向上所受的推力与静摩擦力相互平衡,摩擦力等于推力等于6N;
当水平推力增大到10N时,箱子恰好做匀速运动,所以此时滑动摩擦力与推力是一对平衡力,大小等于10N;当水平推力增大到20N时,箱子对地面的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变,所以滑动摩擦力不变,仍为10N。
故答案为:等于;10。
一对平衡力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两个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
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此题考查了二力平衡条件的应用,当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时,受平衡力的作用,是一道基础性题目。
17.【答案】1.6×108;2.4×108;2.4×104
【解析】解:(1)已知G排=m排g=2.4×107kg×10N/kg=2.4×108N,
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可知船满载时受浮力:
F 浮=G
排
=2.4×108N,
由于轮船漂浮,则F浮=G船+G货,
所以,G货=F浮−G船=2.4×108N−8×107N=1.6×108N;
(2)当它满载货物在河面上航行时,根据漂浮条件可知F浮=G排=2.4×108N,由F浮=ρ水gV排可得:
V 排=
F
浮
ρ
水
g
= 2.4×108N
1.0×103kg/m3×10N/kg
=2.4×104m3.
故答案为:1.6×108N;2.4×108N;2.4×104m3.
(1)知道排水量可求船满载时受浮力,由船受浮力等于船自重加上货物重求解;
(2)知道自重,根据漂浮条件求解;根据阿基米德原理求排开水的体积(浸入体积).
本题考查了浮力的计算、物体的浮沉条件,提供了已知条件,但应用公式要灵活,难度适中.18.【答案】3.8039 3.6
【解析】解:
(1)由图知,刻度尺上1cm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1mm,即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物体A 左侧与0刻度线对齐,右侧在3.80cm处,所以物体A的长度为L=3.80cm。
(2)由图3知,0℃在下方,液柱在0℃以上;每一个大格是10℃,则每一个小格是1℃,示数为39℃;
(3)由图知,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为0.2N,其示数为3.6N。
故答案为:(1)3.80;(2)39;(3)3.6。
(1)刻度尺的最小刻度值(或叫分度值)为相邻的刻度线表示的长度;使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时,要观察是否从0刻度线量起,起始端没从0开始,要以某一刻度当作“0”刻度,读出末端刻度值,减去前面的刻度即为物体长度,注意刻度尺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2)判断温度计的示数:首先判断是零上还是零下,然后确定每一个大格和每一个小格代表的示数,即分度值是多少。
(3)先确定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再根据指针位置读数。
本题考查了弹簧测力计、温度计的读数、长度的测量等,是一道基础题。
19.【答案】解:过球心沿竖直向下的方向画一条带箭头的线段,并用符号G表示,如图所示:
【解析】首先找出力的作用点,重力的作用点即重心在物体的几何中心;然后确定力的方向,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最后用一条带箭头的线段表示力的方向。
画力的示意图,就是用一条带箭头线段表示出力的三要素,所以要先正确分析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再根据力的示意图的要求作出力的示意图,要注意在线段末端标出重力G。
20.【答案】解:如图所示,田鼠洞穴左上方洞口处有一个小土堆,右上方洞口较平,当风从左向右吹动时,相同时间内,经过右侧的时速度小、压强大;经过凸的小土堆时速度大,压强小,两洞口出现压强差,使空气顺利进入洞穴。
如图所示:
【解析】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流速越大,压强越小;流速越小,压强越大。
据此分析得出左右洞口的压强大小,然后画出洞穴内空气的流动方向。
掌握流体压强跟流速的关系,能用流体压强解释有关的问题。
21.【答案】解:据图可知,杯子的形状是上宽下窄,所以在向杯子中注水时,相同时间倒入相同质量的水,但水在杯子中的增加的高度越来越小,所以杯子底部所受的水的压强的增加量也会越来越小;当杯子注满水后,深度h不再变化,杯子底部受到的水的压强不再变化,故作图如下:
【解析】液体内部压强与液体的深度和液体的密度有关,所以据题目中浴缸的形状分析判断即可解决。
此题考查液体压强的特点,看清容器的形状,并能结合液体内部压强大小的影响因素分析判断是解决该题的关键。
22.【答案】匀速直线0 甲、乙
【解析】解:(1)实验过程中,必须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着物块A做匀速直线运动,物体在水平方向上受到平衡力的作用,根据二力平衡,拉力大小才等于摩擦力的大小,这样做就可以得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2)在乙图中物块B随A一起匀速运动时,B相对A没有相对运动的趋势,故物块B受到的摩擦力为0N;
(3)研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压力的关系时,要控制接触面粗糙程度要同,故分析甲、乙两图可得:在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时,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
故答案为:(1)匀速直线;(2)0;(3)甲、乙。
(1)根据二力平衡的条件分析;
(2)摩擦力产生的条件:①两物体相互接触且接触面粗糙并相互挤压;②有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的趋势;
(3)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因素有两个: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研究与其中一个因素的关系时,要控制另外一个因素不变,据此分析。
本题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考查实验原理、摩擦力产生的条件及控制变量法的运用,体现了对过程和方法的考查。
23.【答案】高度差有色<密度 D
【解析】解:(1)由转换法,实验中,将液体内部的压强大小转换为用U形管两侧液面的高度差来表示;
(2)为了使实验现象更明显,U形管中的液体最好用有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