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观《沁园春·宿霭迷空》原文译文鉴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秦观《沁园春·宿霭迷空》原文|译文|鉴赏
《沁园春·宿霭迷空》是宋代词人秦观的词作。
这是一首咏春感怀、怀旧忆人之作,抒发了词人对青楼知己的怀念之情。
而下面是小编收集这首词的相关资料,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沁园春·宿霭迷空》原文
宋代:秦观
宿霭迷空,腻云笼日,昼景渐长。
正兰皋泥润,谁家燕喜;蜜脾香少,触处蜂忙。
尽日无人帘幕挂,更风递、游丝时过墙。
微雨后,有桃愁杏怨,红泪淋浪。
风流存心易感,但依依伫立,回尽柔肠。
念小奁瑶鉴,重匀绛蜡;玉龙金斗,时熨沉香。
柳下相将游冶处,便回首、青楼成异乡。
相忆事,纵蛮笺万叠,难写微茫。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昨夜残存的雾气弥散在天空,厚厚的云层遮住了太阳,夏日渐长。
长满兰草的曲折的水泽湿润了泥土。
燕子衔起泥土,飞去筑巢。
蜂房香气渐少,蜜蜂都到处忙着采蜜。
庭院深深,帘幕低垂。
只见一阵风吹,把昆虫吐出的游丝吹过了墙来。
微雨轻抚,窗外桃花杏花的枝头有水珠如泪滴般不住滴下。
我想起了从前那一段风流往事,恋恋不舍得站在那里,内心无限痛苦。
想起她对镜梳妆,想起她用熏笼里的熨斗熨烫衣服。
当年我与她在柳下相伴游玩,多么的欢欣。
如今回首往事,那青楼已成了异乡,不禁无限伤怀。
回忆我们之间的往事,纵使有千万张纸笺,也难以表达我的一腔相思。
注释
宿霭:隔夜犹存的雾气。
腻云:肥厚的云层。
昼景:日光。
兰皋:长着兰草的河岸。
蜜脾:蜜蜂营造连片的蜂房,酿蜜其中,其形如脾,故名。
触处:到处,随处。
游丝:蜘蛛等昆虫所吐之丝在空中飘荡。
红泪淋浪:描写桃花杏花上的水珠连续的向下滴。
红泪:美人泪。
淋浪:流滴不止貌。
风流:本指有才华而不拘礼法的风度,此处意喻多情。
回尽柔肠:形容内心极其痛苦。
小奁瑶鉴:盛放化妆品的镜匣。
重匀绛蜡:指重施脂粉。
绛蜡,原指红烛。
玉龙:熏笼的美称。
金斗:熨斗。
相将:相与,相随。
游冶:游玩寻乐。
后多指出入妓院。
青楼:本指女性所居华丽楼房。
后多指妓院。
蛮笺:蜀纸笺。
微茫:隐约模糊。
这里当指隐情或隐衷。
鉴赏
《沁园春·宿霭迷空》是首咏春感怀词,写景、叙事、抒情,浑然一体,情景交融。
前片春光满楮,景色宜人。
从“昼景渐长”、“桃愁杏怨”等句来看,自是二、三月间。
此时天空积着厚厚的云层,地上弥漫着隔夜未散的浓雾,似乎令人发闷,而自然界却充满了活泼泼的生机。
词人用一个“正”字领起以下四个偶句:长满兰草的水边,泥土非常湿润。
燕子飞来,衔起润湿的泥土,去到人家画梁上筑巢。
着一“喜”字,写尽了燕子营巢的欢乐。
“蜜脾香少,触处蜂忙”,先说“香少”,是一抑;后说“蜂忙”,是一扬。
因为香少,所以蜂儿忙于采蜜,着一“忙”字,既写出了蜜蜂的勤劳,也渲染出春天的喧闹。
着一“忙”字而境界全出。
“尽日”二句,才写到词人自己。
此时庭院深深,帘幕低垂。
只见一阵风来,把昆虫吐出的游丝吹过墙来。
游丝为细物,最易体现幽
静环境。
“微雨”三句,照应起首三句,本来是“宿霭迷空,腻云笼日”,此刻便化作微雨,把正在开花的桃杏弄得“红泪淋浪”,花枝上的水珠不停地下滴。
“红泪”原指女子之泪,此处移用于花,是拟人化的手法。
花乃无知之物,经词人这么一写,似乎也具有人的感情和形象:它能愁会怨,更会流泪。
此处反“梨花一枝春带雨”之意而用之,可谓各尽其妙。
后片着重抒情。
词人目睹如许春景,不禁悲从中来。
“风流”一句,紧承前片意脉。
所谓“风流”着,乃指风韵、风情。
词人触景生情,想起了从前的一段风流韵事,于是恋恋不舍的伫立在那里,内心无限痛苦。
“回尽柔肠”的情状,宛如《减字木兰花》里“欲见回肠,断尽金炉小篆香。
”接着以一“念”字引起四个偶句,皆写昔日与恋人同处时的生活。
“小奁瑶鉴,重匀绛蜡”,写女子对镜梳妆;“玉龙金斗,时熨沉香”,写熏笼内香炉中压着熨斗,准备烫平衣服。
这样的细节和场面,充满了温馨的气氛,不能不引起词人的回忆。
更为重要的是“柳下”一句。
在词人的印象中,“柳下”当为欢会之地、游冶之处。
这里“柳下”具有相当的典型意义。
当年他与恋人在“柳下”游冶,倍极欢娱;如今桃开杏绽,杨柳丝丝弄碧,他再回首往事,顿觉“青楼成异乡”,不禁无限伤怀。
歇拍三句,以夸张的语言抒发相忆之情。
尽管有千万蛮笺,也难以表达他的一腔相思。
以“万叠”与“微茫”对举,可算夸张到了极点。
语似豪迈,实极深沉。
全词自发端开始娓娓道来,至此陡然一振,令人不胜叹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