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温江区七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三次月考试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成都市温江区七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三次月考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 (共3题;共6分)
1. (2分)下列划线字注音和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 . 咂(zhā):用唇吸;呷。
B . 棘(jí):泛指有刺的草木。
C . 灼(zhuó):烧;烤。
D . 袤(mào):纵长或南北距离的长度(与“广”相对)
2. (2分) (2017八上·曹县期末) 下列词语的字形和划线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 蜷(juǎn)缩诘(jié)责文绉(zhōu)绉藏污纳垢重峦叠嶂
B . 绯(féi)红黝(yǒu)黑颔(hān)首广褒无垠抑扬顿挫
C . 戳(chuō)穿解剖(pōu)譬(bì)如粗制滥造深恶痛绝
D . 禁锢(gù)炽(chì)热稽(qǐ)首冥思苦想杳无消息
3. (2分) (2017七上·平顶山月考) 依次填入下面横线上的句子,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
一个真正的读者应具备基本的判断力和鉴赏力,能够辨识一本书的优劣,本能地拒斥劣书,倾心好书。
___________________一旦你的灵魂足够丰富和深刻,你就会发现,你已经上升到了一种高度,不再能容忍那些贫乏和浅薄的书了。
①只要坚持这个标准,灵魂的品质和对书的判断力就自然会同步得到提高。
②这种能力部分来自阅读的经验,但更多地源自一个人灵魂的品质。
③当然,灵魂的品质是可以不断提高的,读好书也是提高的途径,二者之间有一种良性循环的关系。
④重要的是一开始就给自己确立一个标准,每读一本书,一定要在精神上有所收获,能够开启你的心智。
A . ①③②④
B . ②③④①
C . ②①③④
D . ③②④①
二、句子默写 (共1题;共6分)
4. (6分)(2020·包头模拟) 古诗文默写。
(1)有约不来过夜半,________。
(《约客》)
(2) ________,端居耻圣明。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3)辛弃疾在《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中赞扬在京口开创伟业的少年英雄孙权,气魄极其宏大雄壮的是:“________,________。
”
(4)《三峡》一文中的“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一句与《与朱
元思书》中“________,________”有异曲同工之妙。
三、中国名著 (共1题;共5分)
5. (5分)名著阅读。
(1)《海底两万里》的作者是________,他是________国人。
(2)法国作家罗曼•罗兰的《名人传》包括了《贝多芬传》、________、________三部传记。
其中,________(人名)饱受耳聋折磨。
四、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7分)
6. (7分) (2019八上·浏阳期末) 综合运用。
某校初二年级开展“关注语文”的调查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小题。
(关注一)只背经典有局限
现象:小强同学在小学时就背诵了《三字经》《弟子规》《论语》等国学经典,但谈起现在的语文学习,他还是一头雾水。
分析:语文学习涉及听说读写各方面,背诵国学经典并不是提高语文学习水平的万能钥匙。
对策:语文学习要________________。
(关注二)________________
现象:进入初二,丽丽同学天天在语文的题海中拼搏,可是语文成绩仍然徘徊不前。
分析:大量重复的练习会让人身心疲惫,提高语文成绩不能盲目做题。
对策:语文练习要适度、得法。
(1)给“关注一”写出一条对策:________。
(2)给“关注二”拟定一个标题(限7个字):________。
(3)为了帮助同学们更好地学习语文,班委会决定去采访本校九年级语文学习之星娜娜学姐,请你设计两个采访问题。
五、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37分)
7. (20分)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音乐巨人贝多芬》(节选)
客人小心翼翼递过去一张字条。
贝多芬戴上眼镜,专注地凝视了一会:“好,你们竟敢到兽穴里来抓老狮子的毛。
”他说,虽然严肃,但脸上浮现出善良的微笑,“你们很勇敢……可是你们不容易了解我,也很难使我听懂你们的话。
过来坐在我旁边,你们知道我听不见的。
”
他敲敲自己的耳朵,随手拿过来一张纸一枝铅笔给客人。
客人在纸上写着:“我们要知道您的生平,把您的消息带给万千大众,使他们了解您真实的好灵魂。
”
看了这几句话,一滴泪在大音乐家眼里闪光。
他喃喃地如同独语:“我的好灵魂!人家都当我是个厌世者,你
们怎么会想到这个!在这里我孤零地坐着,写我的音符——我将永远听不见音乐,但是在我心里发出的回响,比任何乐器上演奏的都美。
我有时不免叹息,我真软弱……一个音乐家最大的悲剧是丧失了听觉。
”
贝多芬神往地说:
“一个人到田野去,有时候我想,一株树也比一个人好……”
他接着说:
“你可能想到我——一座已倒落了的火山,头颅在熔岩内燃烧,拼命巴望挣扎出来。
”
贝多芬激动而又沉郁的情绪深深感染了来访者,客人不断写下笔记。
命运加在贝多芬身上的不幸是将他的灵魂锁闭在磐石一样密不通风的“耳聋”之中。
这犹如一座永无天日的囚室,牢牢地困住了他。
不过,“聋”虽然带来了无可比拟的不幸和烦忧,却也带来了与人世的喧嚣相隔绝的安静。
他诚然孤独,可是有“永恒”为伴。
贝多芬留客人在他屋子里吃简便的晚餐。
在晚餐桌上说起他往昔的许多故事,包括他在童年时跟海顿学习时的生活,包括他为了糊口指挥乡村音乐队的生活。
贝多芬还向他的客人叙述自己最后一次出席指挥音乐会……
贝多芬对客人大声说:“听我心里的音乐!你不知道我心里的感觉!一个乐队只能奏出我在一分钟里希望写出的音乐!”
(1)请概括选文写了几件事。
(2)下列句子运用恰当的修辞而生动形象,请从该角度进行赏析。
① 好,你们竟敢到兽穴里来抓老狮子的毛。
② 一座已倒落了的火山,头颅在熔岩内燃烧,拼命巴望挣扎出来。
(3)请理解下列句子的含义。
① 他诚然孤独,可是有“永恒”为伴。
②“听我心里的音乐!你不知道我心里的感觉!一个乐队只能奏出我在一分钟里希望写出的音乐!”
(4)读了本文,你认为贝多芬哪一点最打动你,请结合自身实际谈谈感受。
8. (17分)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
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
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
风轻悄悄的,草绵软软的。
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
花里带着甜味,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
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1)从第一段找出描写小草质地、色彩、长势的相关语言。
质地:________
色彩:________
长势:________
(2)第二段写春花的顺序是从________到________,写春花繁密茂盛________、________的特征。
(3)第二段中的“闹”字能不能改为“叫”,为什么?
(4)“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次序是否颠倒?为什么?
六、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4分)
9. (14分)阅读《送东阳马生序》中的语段,完成后面小题。
余幼时即嗜学。
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
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
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
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
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
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
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
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
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
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1)下面哪一组句子中画线词的意义或用法相同?()
A . 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黑质而白章(《捕蛇者说》)
B . 色愈恭,礼愈至比至陈,车六七百乘,骑千余(《陈涉世家》)
C . 弗之怠策之不以其道(《马说》)
D .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属予作文以记之《岳阳楼记》
(2)下列加点词与“腰白玉之环”一句中的“腰”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 必先苦其心志(《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B .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曹刿论战》)
C . 如鸣佩环,心乐之(《小石潭记》)
D . 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陈涉世家》)
(3)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
”这句话有何表达效果?
(4)有同学将“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
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
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
”这段话与王国维境界说相联系,你觉得应与第几境界对应?请说明理由。
资料链接:第一个境界是:“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第二个境界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 第三个境界是:“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正在,灯火阑珊处。
”
七、诗歌鉴赏 (共1题;共10分)
10. (10分)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小题。
鲁山山行
梅尧臣
适与野情惬,千山高复低。
好峰随处改,幽径独行迷。
霜落熊升树,林空鹿饮溪。
人家在何许,云外一声鸡。
(1)这首诗描写的是何时的景色?请结合诗句的具体内容简要赏析。
(2)这首诗的尾联采用了什么写作手法?请结合诗句分析。
八、命题作文 (共1题;共5分)
11. (5分)写作表达。
从下面两道作文题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文。
题一:请以“我眼中的”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题二:在水族大家族中,有一种有趣的现象。
螃蟹是横着走路,河虾是倒着走路,这种怪异的走路姿势引起了其它鱼类的非议。
身体矫健的银鱼大声地嘲笑说:“螃蟹真笨呀,横着走路遇到障碍物不就过不去了吗?”
聪明的章鱼讥讽道:“河虾更蠢,向前走路多顺啊,可它偏偏倒着走,这岂不是给自己的行动造成不便嘛。
”
螃蟹和河虾听了传言只是浅浅一笑。
它们心里明白,选择什么样的前进方式是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决定的。
请认真阅读上面的材料,自拟标题写一篇议论文。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共3题;共6分)
1-1、
2-1、
3-1、
二、句子默写 (共1题;共6分)
4-1、
4-2、
4-3、
4-4、
三、中国名著 (共1题;共5分)
5-1、
5-2、
四、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7分)
6-1、
6-2、
6-3、
五、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37分)
7-1、
7-2、
7-3、
7-4、
8-1、
8-2、
8-3、
8-4、
六、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4分)
9-1、
9-2、
9-3、
9-4、
七、诗歌鉴赏 (共1题;共10分)
10-1、
10-2、
八、命题作文 (共1题;共5分)
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