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深圳市第二外国语学校高三生物上学期期末试题及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2021学年深圳市第二外国语学校高三生物上学期期末试题及答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下图是探究酵母菌呼吸作用的实验装置,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①中加NaOH为了清除空气中CO2
B. ②中的葡萄糖是酵母菌呼吸作用的底物
C. ②中酵母菌在有氧条件下产生酒精
D. ③中加澄清的石灰水用于检测②中是否有CO2产生
2.某研究人员对玉米组织、小白鼠组织、T2噬菌体(DNA病毒)、乳酸菌、酵母菌等样品进行化学成分分析。

以下分析结果正确的是()
A. 含有水、DNA、RNA、糖原、蛋白质等成分的样品是小白鼠组织
B. 只含有蛋白质和DNA成分的样品是乳酸菌
C. 含有水、DNA、RNA、蛋白质、纤维素等成分的样品是玉米组织和乳酸菌
D. 既有DNA,又有RNA的只有玉米组织、小白鼠组织
3.如图甲为某单子叶植物种子萌发过程中干重的变化曲线,图乙为其萌发过程中O2吸收量和CO2释放量的变化曲线。

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A.与休眠种子相比,萌发种子胚细胞内RNA种类将会增多
B.萌发初期干重减少,而自由水/结合水的比值会增大
C.A点时,光照下萌发种子合成ATP的细胞器有叶绿体和线粒体
D.图乙两条曲线相交时,有氧呼吸开始大于无氧呼吸速率
4.如图所示为某池塘内鲤鱼种群出生率与死亡率的比值变化曲线图。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图中a点和b点,鲤鱼种群的自然增长率一定相等
B.O~d时间段内,曲线最低点鲤鱼种群的自然增长率小于零
C.a~b时间段内,该鲤鱼种群的年龄结构为稳定型
D.b~c时间段内,该鲤鱼种群的数量逐渐减少
5.下列关于人体神经调节有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大脑皮层受损的患者,膝跳反射不能完成
B. 神经细胞轴突末梢可形成多个突触小体
C. 肌肉细胞的细胞膜上有神经递质的受体
D. Na+与神经细胞膜上兴奋传导有关
6.下列不属于植物生长发育调控因素的是()
A. 基因表达调控
B. 激素调节
C. 环境因素
D. 免疫调节
7.下列各项中属于孟德尔获得成功的原因的是()
①正确地选用实验材料是孟德尔获得成功的首要条件
②知道生物的性状是由遗传因子控制的
③成功运用了假说—演绎法
④研究是从一对相对性状到多对
⑤将科学理论-统计学运用于对结果的分析
⑥科学地设计了实验程序,第一次运用杂交方法进行实验
⑦有坚强的意志和持之以恒的探索精神
A. ①②③④⑤⑥⑦
B. ①③④⑤⑦
C. ①②④⑤⑦
D. ①③④⑥
8.科学家在探索基因踪迹的历程中,运用了多种研究方法和技术,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 “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是孟德尔提出假说的主要内容之一
B. 沃森、克里克研究DNA分子结构时构建了其物理模型,后又提出DNA半保留复制的假说
C. 赫尔希、蔡斯运用同位素标记法研究T2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
D. 萨顿研究蝗虫的有丝分裂过程,运用类比推理法提出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假说
9.研究人员在一定条件下测定了A、B两种植物光合速率与光照强度的关系,结果如下图所示。

据图分析错误的是()
A.光照强度为a时,植物A的叶绿体消耗CO2
B.植物A固定CO2的能力大于植物B
C.在光照充足的条件下,植物B对光适应性较强
D.进行图中所示实验时,需对CO2浓度、温度等进行控制
10.关于“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无水乙醇可用于绿叶中色素的分离
B.研磨时加入少量二氧化硅是为了研磨充分
C.在滤纸条最上端的色素带颜色是橙黄色
D.分离各色素的原理是不同色素在层析液中溶解度不同
11.一对患同种遗传病的夫妻,生了一个不患此病的正常女孩,那么该病的遗传方式为
A.X染色体上的隐性基因
B.常染色体上的隐性基因
C.X染色体上的显性基因
D.常染色体上的显性基因
12.下列关于新型冠状病毒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为研究新型冠状病毒,可用富含营养物质的培养基培养新型冠状病毒来扩大病毒数量
B.分析新型冠状病毒所含核酸碱基种类可确定其遗传物质的类型
C.新型冠状病毒结构简单,仅含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
D.新型冠状病毒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具有相似的结构
13.我国小麦育种专家李振声将长穗偃麦草的抗病、高产等基因转移到普通小麦中,培育成了小麦二体异附加系(流程如下图所示)。

普通小麦6n=42,记为42W;长穗偃麦草2n=14,记为14E。

根据流程示意图判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①过程可用秋水仙素处理,得到纯合二倍体
B. 丙染色体组成具有多样性与乙形成配子时7E随机分配有关
C. 丁自交产生的子代中,含有2E的植株戊约占1/4
D. 该育种过程依据的原理是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
14.钠-钾ATP酶(Na+/K+-ATPase)存在于大多数动物细胞膜上,能够利用ATP水解释放能量,将细胞内Na+泵出细胞外,而相应地将细胞外K+泵入细胞内,从而维持膜内外一定的电化学梯度。

该电化学梯度能驱动葡萄糖协同转运载体,以同向协同转运的方式将葡萄糖等有机物转运入细胞内,然后由膜上的转运载体GLUT2转运至细胞外液,完成对葡萄糖的吸收。

下图为人小肠上皮细胞吸收葡萄糖的过程示意图。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图示细胞吸收和释放Na+的方式依次是主动运输和协助扩散
B. 图示细胞吸收和释放葡萄糖的方式均属于主动运输
C. 图示中的Na+/K+-ATPase对于维持细胞渗透平衡具有重要作用
D. 图示细胞的膜蛋白有催化、运输的功能
15.细胞学说被恩格斯称为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之一,下列有关细胞学说的叙述错误的是()
A.施莱登、施旺、魏尔肖均为细胞学说的创立作出了重要贡献
B.细胞学说认为,自然界中的生物由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组成
C.细胞学说揭示了细胞的统一性和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
D.细胞学说认为,一切动植物都是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所构成的
二、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每小题有一个或多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有选错的得0分。

16.某同学进行观察洋葱表皮细胞的质壁分离及质壁分离复原实验时,将观察到的某个细胞大小变化情况(注:细胞的初始大小相对值记为1)绘制成了如图所示曲线。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be段,由于失水过多,细胞可能已经死亡
B.cd段,水分子只从细胞外进入细胞内
C.de段,细胞液浓度等于外界溶液浓度
D.e时液泡的颜色比a时深
17.某些细胞毒性T细胞在癌组织环境中会合成两种细胞膜蛋白(CTLA-4、PD-1),这两种膜蛋白对细胞毒性T 细胞的杀伤功能具有抑制作用。

2018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了两位科学家,是因为他们发现了以上两种膜蛋白的特殊抗体,并成功将其用于癌症的治疗。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人体内癌变的细胞会成为细胞毒性T细胞攻击的对象
B.降低CTLA-4、PD-1的活性,细胞免疫功能将增强
C.上述两种膜蛋白的特殊抗体能够与癌细胞结合,达到治疗目的
D.合成上述两种膜蛋白的基因不可能来源于细胞毒性T细胞自身
18.如图是按顺时针方向表示的四种植物细胞的细胞周期,其中说法正确的是()
A. 图甲的b→a段与图丙的b→a段所用的时间可能一样长
B. 温度对丙植物a→b段的生理活动有影响
C. 在a→b段,DNA的复制使染色体数目增加一倍
D. 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实验材料最好是选甲植物
19.如图表示人体通过体液免疫消灭破伤风杆菌外毒素的过程,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 ②、③过程与细胞膜上蛋白质有关
B. 细胞5属于保留分裂能力的细胞
C. 细胞2、细胞3在骨髓成熟
D. 仅细胞4中含有合成物质a的基因
20.下列物质在跨膜运输过程中,一定需要转运蛋白参与的是()
A.葡萄糖进入红细胞
B.K+进入轮藻细胞
C.H2O进入细胞
D.Na+进入神经细胞
三、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55分。

21.根据孟德尔的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在孟德尔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中,全为黄色圆粒,自交后代表现为9:3:3:1的性状分离比,据此实验孟德尔提出了对基因自由组合现象的假说,其主要内容是____________________,并通过_____________实验验证其假说,从而总结出了该定律。

(2)有人提出孟德尔运用自交的方法也可进行验证,如下是相应的实验方案:
方法一:将进行自交,如果出现9:3:3:1的分离比,即可证明假说。

方法二:将自交得,让植株分别自交,单株收获种子,并单独种植在一起成为一个株系。

观察并统计的性状。

①你认为方法一可行吗?_____________(填“可行”或“不可行”),理由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方法二实验结果分析:出现9:3:3:1的分离比,且的双显性植株自交后代中出现3:1的占_____________,出现9:3:3:1的占_____________;单显性植株自交后代中出现性状分离的占_____________,中双隐性植株自交后代全部表现一致,则孟德尔的假说成立,若未出现上述情况则不成立。

③已知上述假设成立,实验发现自交得到的过程中有1/4比例的个体不发生性状分离;还有_____________(比例)的后代出现3:1的性状分离比,与该比例相对应的中共有___________种基因型。

22.果蝇的长翅和短翅是一对相对性状,受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红眼和棕眼是一对相对性状,受另一对等位基因(B/b)控制。

已知Y染色体上没有上述基因。

将纯合长翅棕眼雌果蝇与纯合短翅红眼雄果蝇杂交,F1全为长翅红眼。

回答下列问题:
(1)在长翅和短翅、红眼和棕眼这2对相对性状中,显性性状分别是___________
(2)关于控制上述2对相对性状的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有以下假设:
假设①A/a和B/b分别位于2对常染色体上;
假设②A/a和B/b位于1对常染色体上;
类似的合理假设还有__________________
(3)某同学将F1长翅红眼果蝇相互交配,所得F2中长翅红眼:长翅棕眼:短翅红眼:短翅棕眼=9:3:3:1.此杂交结果_(填能或不能)确定基因与染色体的位置关系如假设①所述?请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果蝇的灰身对黑身为显性,由位于常染色体上的B和b基因控制,纯种灰身雄果蝇群体经60CO照射后可从中筛选出果蝇甲。

果蝇甲产生的各种配子活性相同,且基因均能正常表达。

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如图经60CO照射后果蝇发生的变异类型属于_____,果蝇甲经过减数分裂能产生_____种配子。

(2)F1中染色体正常的果蝇的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

(3)研究发现果蝇性别由X染色体数目与常染色体组数之比(性指数)决定,性指数≥1时发育为雌性,性指数≤0.5发育为雄性,请推测性染色体是XYY、XXY的果蝇分别发育成_____。

这种性染色体变异称为__________
24.炎症发生时,疼痛是一种防御性的保护反应。

研究发现,炎症因子ILs能够促进痛觉的形成,其作用机制
如图所示。

但过量的炎症因子会造成免疫过强,自身器官受到损伤。

2019年底出现的由新冠状病毒引起的肺炎,部分重症患者体内细胞产生了过量的炎症因子,在治疗方法上可酌情使用糖皮质激素来对抗强大的炎症反应。

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某些细胞释放的炎症因子使相关神经元更易产生兴奋,传到______________从而产生痛觉。

兴奋传导过程中,突触后膜发生的变化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研究过程中发现,炎症因子ILs能通过系列信号通路促使Ca2+内流增加,据图分析炎症因子使Ca2+内流增加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

(3)若使用Ca2+阻滞剂抑制神经细胞膜Ca2+通道的开放,则能减缓炎症因子引起的疼痛,为探究Ca2+的作用机制,进行了如下实验:
对照组:对突触前神经纤维施加适宜电刺激,检测神经递质的释放量。

实验组:向突触小体施加适量的Ca2+通道阻滯剂,对突触前神经纤维施加适宜电刺激,检测神经递质的释放量。

结果是实验组神经递质的释放量小于对照组。

由实验结果能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

为进一步验证上述结论,请再补充一个实验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糖皮质激素属于类固醇物质,其靶细胞广泛分布于肝、肺、脑、淋巴组织等处,能有效抑制炎症因子ILs的合成。

糖皮质激素与胞内受体结合后,“激素一受体复合物”能够进入细胞核,请推测糖皮质激素产生抗炎作用的途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Kisspeptin,简称Kp,是Kp神经元产生的一类多肽类激素,它通过调节生物体内雌激素含量来调控生殖活动。

Ⅰ.通常情况下,图中的过程①参与鹌鹑体内雌激素含量的调节:排卵前期,启动过程②进行调节。

据图回答。

(1)神经元内合成Kp的细胞器是__________,Kp作用的靶细胞是__________,器官A是__________。

(2)在幼年期,通过过程①反馈调节,Kp释放量__________,最终维持较低的雌激素含量;排卵前期,启动过程②的生理意义是__________,促进排卵。

Ⅰ.Kp-10是Kp的一种。

为研究Kp-10对鹌鹑产蛋的影响,对生长到20日龄的鹌鹑连续20天腹腔注射一定剂量的Kp-10,从产蛋之日起统计每日的产蛋率,结果见图。

(3)据图可知,Kp-10__________(影响/不影响)鹌鹑开始产蛋的日龄。

在50日龄内,Kp-10影响产蛋率的趋势是__________。

Ⅰ.综合分析
(4)综合Ⅰ、Ⅰ分析,推测Kp-10调控鹌鹑产蛋的方式属于___________调节。

参考答案
1.C
2.A
3.D
4.B
5.A
6.D
7.B
8.D
9.C
10.A
11.D
12.B
13.A
14.D
15.B
16.ABCD
17.AB
18.AB
19.CD
20.ABD
21.在产生配子时,每对遗传因子彼此分离,不同对的遗传因子可以自由组合(2). 测交(3). 不可行(4). 让进行自交只是对实验进行了重复,并不能证明假说(5). 4/9 (6). 4/9 (7). 2/3 (8). 1/2 (9). 4
22.AXa(长翅红眼)和BbXAY(长翅红眼);杂交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也为长翅红眼:长翅棕眼:短翅红眼:短翅棕眼=9:3:3:1
23. (1).易位(2). 4 (3). 1/4 (4).雄性、雌性(5).染色体数目变异
24. (1).大脑皮层(2).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的特异性受体结合(3).Na+内流,产生动作电位(4).促进Ca2+通道蛋白合成(翻译),促进Ca2+通道与细胞膜结合(5).Ca2+能促进神经递质的释放(6).向突触小体中施加适量的Ca2+(7).激素—受体复合物能抑制炎症因子相关基因的转录,从而抑制相关蛋白质的合成
25. (1).核糖体(2).GnRh神经元细胞(3).垂体(4).减少(5).使Kp释放量增加,使下丘脑产生的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含量增加,进而促进卵巢合成和分泌雌激素(6).不影响(7).促进鹌鹑的产蛋率,且随时间延长,促进作用越强(8).神经-体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