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一中实验学校运动和力中考综合专项复习训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南京一中实验学校运动和力中考综合专项复习训练
一、选择题
1.茶杯放在水平桌面上处于静止状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桌面受到杯子的压力就是杯子的重力
B.杯子受到的重力和桌面对杯子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C.桌子受到的重力与地面对桌子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D.杯子受到的重力和桌面对杯子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2.在粗糙程度相同的水平面上,重为10N的物体在F=5N的水平拉力作用下,沿水平面由A点匀速运动到B点,此时撤去拉力,物体继续向前运动到C点停下来,此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在AB段摩擦力等于10N B.物体在AB段摩擦力小于5N
C.物体在BC段摩擦力等于5N D.物体在AB段摩擦力大于BC段摩擦力3.一名空降兵的质量为60kg.他随身所带的装备(包括降落伞和武器)总重为200N.在匀速下落过程中,若在竖直向上只受空气阻力和重力的作用,则他与所带装备所受的空气阻力为()
A.ON B.260N C.788N D.388N
4.如图所示, “舞狮”是我国传统年俗活动,此时狮子静止在支架上,关于该活动说法正确的是
A.狮子对支架的压力和和狮子受到的重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B.狮子受到的重力和支架受到狮子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
C.当狮子向上跃起时,狮子受到的是非平衡力
D.狮子向上跃起后到达最高点的瞬间,受到的是平衡力
5.利比亚当地时间2011年3月19日18时45分起,法国、美国、英国等国家开始对利比亚实施代号为“奥德赛黎明”的军事打击.从一架沿水平方向匀速飞行的飞机上先后落下三颗炸弹,在不计空气阻力的条件下,在炸弹未落地之前,站在地面上的人看到飞机和三颗炸弹的运动情况是
A.B.C.D.
6.如图所示,叠放在一起的物体A和B,在F=10N的水平拉力作用下沿水平方向作匀速直线运动,则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A.A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10N,B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0N
B.B物体受到的重力与A对B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C.A受到的重力与地面对A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D.若拉力F增大,B与A之间的摩擦力增大,A与地面的摩擦力也随着增大
7.在有些地区,人们常在小河边洗衣服。
如图所示,人们先把脏衣服浸泡在河水里,然后提出来放在石板上,用木棒捶打,水花四溅…,如此反复多次,直到衣服被洗净为止。
这里,用木棒捶打的主要目的是()
A.把衣服上的灰尘打碎,以便于洗涤
B.增大木棒与灰尘之间的摩擦,将灰尘带走
C.迫使湿衣服里面的水从衣服纤维之间的缝隙中高速喷出,利用高速水流将灰尘冲洗掉D.木棒捶打,使衣服突然运动起来,而衣服上的灰尘由于具有惯性仍然静止,从而使灰尘脱离衣服
8.如图所示,水平地面上静置着A、B两个物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B物体对A物体的支持力与A物体对B物体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
B.A物体受到的重力与A物体受到B物体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C.B物体受到的重力与水平地面对B物体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D.B物体对水平地面的压力与水平地面对B物体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9.一只手握住甲、乙两个核桃,逐渐增大握力,发现甲核桃碎裂时乙核桃完好,下列有关两核桃相互挤压时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甲对乙的作用力小于乙对甲的作用力
B.甲对乙的作用力没有使乙核桃发生形变
C.甲对乙的作用力与乙对甲的作用力都是弹力
D.甲对乙的作用力与乙对甲的作用力是一对平衡力
F 作用,在水平地面上做匀速10.如图所示,重200N的小车受到水平向右的拉力15N
直线运动。
当小车受到的拉力增大为18N 时,小车与地面的摩擦力为( )
A .18N
B .15N
C .33N
D .200N
二、填空题
11.载有20t 防疫物资的汽车沿岳华公路匀速直线向西行驶,汽车受到的水平牵引力是
2.5⨯104N ,则汽车在水平方向上受到的阻力________N 。
到达我县防疫站卸下一半物资后,汽车以原速继续前进,那么汽车的动能与进站前相比____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12.如图甲所示,水平地面上一物体,受到方向不变的水平推力F 的作用,F 的大小与时间t 的关系及物体速度v 与时间t 的关系如图乙所示,则第1秒内,物体处于______状态,物体受到的摩擦力是______N ;第2秒内,物体受到的摩擦力是______N ,假若此时物体不再受任何力的作用,物体将保持______状态。
13.假设雨滴下落过程中受到的空气阻力与雨滴(雨滴可看成球形)的横截面积S 成正
比,与下落速度ν的平方成正比,即2f kSv =阻,其中k 为比例常数。
已知球的体积公式:343
V r π=(r 为半径),每个雨滴的密度相同,且最终都做匀速运动,则雨滴从静止开始到做匀速运动的过程中,其所受合力大小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如果有两个雨滴的半径之比为1:2,则这两个雨滴的落地速度之比为_____。
14.如图所示,在15N 的水平拉力F 作用下,木板A 在水平地面匀速向右运动的过程中,物体B 相对于地面静止,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3N ,则B 所受滑动摩擦力方向水平向
___________(选填“左”或“右”),A受到地面的摩擦力大小为___________N。
若增大水平拉力F为18N,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___________N。
15.学习惯性知识后,小明用6N的水平推力推着书,书上的橡皮擦恰好随书一起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书对橡皮擦的支持力是由于______(选填“书”或“橡皮擦”)发生形变产生的,如果书突然停止运动,橡皮擦将会向______(选填“左”或“右”)
16.一跳伞运动员和伞的总质量为70kg,张开伞一段时间后以5m/s的速度竖直匀速下降,这时运动员(包括伞)受到的阻力为____________N,阻力的方向是
____________.(g取10N/㎏)
17.木块与小车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遇到一障碍物时,小车停下,木块从车上的a点滑至b点(如图甲);木块能停在b点,说明木块在滑动过程中受到向__(填“左”或“右”)的摩擦力作用。
为测量摩擦力的大小,小明在障碍物上固定了弹簧测力计拉住木块,用手拉着小车向左运动(如图乙)。
则木块受到的摩擦力方向向__(填“左”或“右”),大小是__N。
18.用20N的水平推力推放在水平地面上重为150N的课桌,没有推动,此时课桌受到地面对它的摩擦力大小为________N;当推力增大到30N时,课桌恰好做匀速直线运动,如果将推力增大到40N时,课桌受到地面的摩擦力大小为_________N。
19.天气炎热,多喝水有益于身体健康,某同学买了一瓶瓶装矿泉水,发现瓶盖上有一道道条纹,其目的是在用手拧开瓶盖时能_______(填“增大”或“减小”)摩擦;他用力握矿泉水瓶,看到瓶瘪了,表明力可以使物体发生_______。
20.一本书静止放在课桌上,书受到的重力是G,书对桌面的压力是N,桌面对书的支持力是F,其中属于平衡力的是_____;属于相互作用力的是_____。
(填物理量符号)
三、实验题
21.某同学用如图甲的装置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1)他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动木块A,应使木块A沿水平桌面做_____直线运动。
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实验时,该同学记录的部分数据如表所示。
序号木块放置情况木板表面情况压力/N弹簧测力计示数/N
1平放木板6 1.2
2平放木板8 1.6
3平放木板10 2.0
4平放木板上铺棉布6 1.8
5平放木板上铺毛巾6 3.0
(2)分析序号_____三组数据可知: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所受的压力有关;分析序号1、4、5三组数据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当_____相同时,_____越大,滑动摩擦力就越大。
(3)该同学对实验装置进行了改进,如图乙所示,改进后装置的优势是_____。
22.在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活动中,小黄同学提出了以下猜想:A.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可能与物体运动的速度有关
B.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可能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C.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可能与压力的大小有关
小黄同学进行了如图甲、乙、丙三个实验探究过程:
(1)在实验中,小黄应该沿水平方向用弹簧测力计拉着物体做_____运动.
(2)对比图中_____两个探究过程,可以验证猜想C.
(3)实验探究中,小黄采用的实验探究方法是_____
A.类比法 B.科学推理法 C.控制变量法.
23.在“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因素”的实验中,小英做了如图甲所示的三次实验,用到了一个弹簧测力计、一个木块、一个砝码、两个材料相同但表面粗糙程度不同的长木板。
实验中第1次和第2次用相同的长木板,第3次用表面更加粗糙的长木板。
(1)实验时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动木块,使其在水平桌面上做直线运动,此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__________(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拉力的大小。
(2)比较1、2两次实验,得出结论:___________。
(3)比较_________两次实验,是为了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粗糙程度的关系。
(4)如图4,若斜向上拉动木块A做匀速直线运动,那么相比图甲中第1次的A,图4中的A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将___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5)刚开始小兰做第1次实验时控制不好力度,拉力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乙所示,木块的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丙所示,则木块在第4s时的摩擦力为__________N。
(6)小东同学将实验方法进行了改进,实验装置如图丁所示:将弹簧测力计一端固定,另一端钩住木块,木块下面是一长木板,实验时拉着长木板沿水平地面向右运动,此时木块受到的摩擦力方向块,木块下面是一长木板,实验时拉着长木板沿水平地面向右运动,此时木块受到的摩擦力方向____________,这样改进的好处是_____________。
(7)小东在作图丁实验时,拉动木板没有及时停下来,当木块有七分之一滑出木板表面的时候,摩擦力大小为_________N。
24.(1)如图所示,小华在做“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因素”的实验时,出现的操作错误是______.纠正错误后,他应拉动弹簧测力计使木块作______运动.实验中从弹簧测力计上的读数便可知道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这是运用了物理学的____________原理.
(2)若在木块上再放一个砝码,则木块运动时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将__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3)图乙、丙中铜块和木块叠在一起的目的是使______相同,根据弹簧测力计的读数可知,________(铜块/木块)的下表面更光滑.
(4)实验前,个别同学在竖直方向上手钩圆环对弹簧测力计校零,然后用弹簧测力计拉着物体沿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则测出的摩擦力________(大于/等于/小于)实际摩擦力.
(5)将木块沿竖直方向截去一半后,测得木块所受的滑动摩擦力变为原来一半.他由此得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随接触面积的减小而减小.你认为他的探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是
________________.请你帮他提出改进措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大量实验进一步证明:在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压力大小成正比.在丁图中水平面上的物块A上叠放一块与A相同的物块B,用弹簧测力计拉着物块A,使物块B随A一起以2m/s的速度匀速前进,此时弹簧测力计示数F1=10N,此运动过程中,物块B受到的摩擦力为____N,将B放下如图戊,用力F2推着AB以5m/s的速度匀速前进,则B对A的作用力为____N,方向________________。
25.在学过摩擦力知识后,小明想探究:摩擦力大小是否与压力、重力都有关系?他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探究实验.
实验步骤如下:
①把金属盒放在质量不计的白纸上,读出台式测力计示数;拉动白纸的过程中,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②将质量不计的氢气球系在金属盒上,读出台式测力计示数;拉动白纸的过程中,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③再往金属盒注入适量的沙子,使台式测力计示数与步骤①中的示数相等,拉动白纸的过程中,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实验相关数据如下表:
(1)此实验是根据____________________原理测出摩擦力大小的,实验过程中金属盒受到的摩擦力的方向是___________.
(2)与直接用弹簧测力计拉动金属盒测量摩擦力相比,拉动白纸进行实验具有容易操作的优点,具体体现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一条即可)________
(3)请你补齐上表中空格处的数据,其值为____________N.
(4)实验中是通过_________________改变金属盒总重力的.
(5)比较实验步骤_____________(填序号)的数据,说明摩擦力大小与重力无关.
四、解答计算题
26.如图所示,小物块A在固定的斜面B上恰能匀速下滑,请在图中画出A下滑时受到斜面的摩擦力的示意图.
(_______________)
27.木块在拉力F的作用下向左做匀速直线运动,请在图中面出木块所受摩擦力的示意图.
(_____)
【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
一、选择题
1.B
解析:B
【解析】
【详解】
A.杯子对桌面的压力是由于杯子的重力而产生的,重力是由于地球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但这两个力性质不同,作用物体不同,不能说桌面受到杯子的压力就是杯子的重力,故A错误;
BD.杯子受到的重力和桌面对杯子的支持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作用在一个物体上,是一对平衡力。
故B正确,D错误;
C.桌子受到的重力与地面对桌子的支持力,二力大小不相等,不是平衡力,故C错误;
2.C
解析:C
【解析】
【详解】
物体在AB 段做匀速直线运动,处于受力平衡状态,即拉力与滑动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故f AB=F=5N;在BC段撤去拉力,物块做减速运动,但压力大小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均不变,则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不变,仍是5N,故C正确,故ABD错误。
3.C
解析:C
【解析】
伞兵的重力为:G=mg=60kg×9.8N/kg=588N,伞兵和装备的总重力为:G总
=588N+200N=788N,当他匀速下落时,受到重力和空气阻力的作用,这两个力是平衡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所以受到的空气阻力为:f=G总=788N.故选C.
点睛:已知伞兵的总质量,根据G=mg求出重力以及伞兵和装备的总重力.然后根据匀速下落,则受到的重力和空气阻力是一对平衡力(平衡力的条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
4.C
解析:C
【解析】
【详解】
A、狮子对支架的压力和狮子受到的重力,二力方向都向下,不是相互作用力,故A错误;
B、狮子受到的重力和支支架受到狮子的压力,二力方向都向下,不是一对平衡力;狮子受到的重力和支架对狮子的支持力才是一对平衡力;故B错误;
C、当狮子向上跃起时,运动状态发生改变,一定受到的是非平衡力;故C正确;
D、狮子向上跃起后到达最高点的瞬间,只受到重力作用,故受到的是非平衡力;故D错误;
故选:C。
【点睛】
平衡力与相互作用力的判断是个难点,平衡力是作用在一个物体上的力,而相互作用力作用于两个物体,两对力的大小都相等,方向都相反,也都作用在一条直线上。
5.B
解析:B
【分析】
一切物体都有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属性,即惯性,从飞机上先后投下三颗炸弹后,三颗炸弹也有惯性,以原来的速度向前运动.
【详解】
三颗炸弹在没有离开飞机前与飞机一起做匀速直线运动,离开飞机后,由于惯性,在水平方向上仍以原来的速度向前运动,在水平方向上相对于飞机静止,所以三颗炸弹在飞机的
正下方.故选B.
6.A
解析:A
【详解】
A.A物体在水平方向上受到摩擦力与拉力的作用,根据二力平衡可知摩擦力为10N,B物体在水平方向上不受力,即受到的摩擦力为0N,故A正确;
B.B物体受到的重力与A对B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故B错误;
C.A与B的总重力与地面对A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故C错误;
D.若拉力F增大,B与A之间的摩擦力增大,A与地面的摩擦力不变,因为压力不变,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变,故D错误。
故选A。
7.C
解析:C
【详解】
用木棒捶打衣服,水从衣服的纤维中冲出,水给尘土一个力,尘土改变了原来的运动状态,使尘土脱离衣服。
故选C。
8.D
解析:D
【详解】
A.物体B对物体A的支持力与物体A对物体B的压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作用在两个物体上,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故A错误;
B.物体A受到的重力与物体A受到物体B的支持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是一对平衡力,故B错误;
C.物体B受到的重力与水平地面对物体B的支持力,大小不相等既不是相互作用力,也不是平衡力,故C错误;
D.物体B对水平地面的压力与水平地面对物体B的支持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作用在两个物体上,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故D正确。
故选D。
9.C
解析:C
【详解】
AD.在挤压两核桃的过程中,甲对乙有力的作用,因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则乙对甲也有力的作用,所以甲对乙的作用力与乙对甲的作用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不是平衡力,且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故A、D错误;
B.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甲对乙的作用力会使乙核桃发生不明显的弹性形变,这样才能产生弹力,故B错误;
C.甲对乙的力与乙对甲的力,都属于弹力,两核桃都会发生弹性形变,从而产生弹力,只是最终甲发生的形变超过了自身的弹性形变极限,产生了破碎,更加明显。
故C正确。
故选C。
10.B
解析:B
【详解】
小车在水平地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时,水平方向上小车受到的拉力和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所以由二力平衡条件可知,小车受到的摩擦力
f F
==
15N
当拉力增大为18N时,由于小车对地面的压力大小没有改变,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没有改变,所以小车所受摩擦力的大小不变,仍然为15N;故ACD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
故选B。
二、填空题
11.5×104 变小
【详解】
[1]救灾货物的汽车沿济青高速公路向西行驶,受到牵引力和阻力的作用,因汽车匀速行驶,所以牵引力和阻力是一对平衡;力阻力与牵引力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即阻力大
解析:5×104变小
【详解】
[1]救灾货物的汽车沿济青高速公路向西行驶,受到牵引力和阻力的作用,因汽车匀速行驶,所以牵引力和阻力是一对平衡;力阻力与牵引力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即阻力大小为2.5×104N,方向水平向东。
[2]当到达灾区某救助站卸下一半物资后,汽车继续前进,虽然汽车前进的速度与进站前的速度大小相同,但汽车的质量减小,动能减小,所以汽车的动能与进站前相比减小。
12.静止 30 40 匀速直线运动
【详解】
[1]由图可知,第1秒内物体的运动速度为0,说明第1秒内物体处于静止状态。
[2]第1秒内物体处于静止状态,物体在水平方向上受到拉
解析:静止 30 40 匀速直线运动
【详解】
[1]由图可知,第1秒内物体的运动速度为0,说明第1秒内物体处于静止状态。
[2]第1秒内物体处于静止状态,物体在水平方向上受到拉力和摩擦力作用,两个力互为平衡力,所以物体受到的摩擦力等于推力30N。
[3]第1秒内物体匀速运动,此时拉力和摩擦力作用,两个力互为平衡力,则物体滑动摩擦力为40N,第2秒内,物体加速运动,但物体对地面压力和接触面粗糙程度不变,摩擦力等于匀速运动时的摩擦力,所以第2秒内物体所受摩擦力为40N。
[4]由牛顿第一定律可知,若此时物体不再受任何力的作用,物体将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13.变小
【详解】
[1]由题意可知,这个雨滴速度在慢慢变大,所受的空气阻力也在变大,阻力方向竖直向上,自身重力不变,那么所受合力大小在变小;
[2]设这两个雨滴的半径分别是、,质量分别
解析:变小2
【详解】
[1]由题意可知,这个雨滴速度在慢慢变大,所受的空气阻力也在变大,阻力方向竖直向上,自身重力不变,那么所受合力大小在变小;
[2]设这两个雨滴的半径分别是r 、2r ,质量分别是34
3r πρ、3323
r πρ,重力分别是343r g πρ、3323
r g πρ,由于最终都做匀速运动,那么所受的空气阻力等于重力,即 222311114ππ3
f kS v k r v r
g ρ===阻 22232222324ππ3f kS v k r v r g ρ==⋅=
阻
可求得12v v =:。
14.右 12 3
【详解】
[1]物块B 是处于静止状态,在水平方向受到的摩擦力和拉力,二力平衡,而二力平衡的条件就是力的方向相反,拉力水平向左,摩擦力就是水平向右。
[2]经过对A 都
解析:右 12 3
【详解】
[1]物块B 是处于静止状态,在水平方向受到的摩擦力和拉力,二力平衡,而二力平衡的条件就是力的方向相反,拉力水平向左,摩擦力就是水平向右。
[2]经过对A 都受力分析,A 在水平方向受到B 对A 的水平向左的摩擦力3N ,水平向右的F 拉力15N ,由于匀速,平衡状态,因此地面对A 的摩擦力向左12N 。
[3]无论如何改变拉力F 的大小,物块B 仍然是静止的,所以摩擦力大小仍然等于拉力的大小3N 。
15.书 右
【详解】
[1]由于书发生了弹性形变,要恢复弹性形变,而产生一个对橡皮的支持力。
[2]书突然停止运动,橡皮擦由于惯性继续向右运动,故橡皮擦将会向右运动。
解析:书 右
【详解】
[1]由于书发生了弹性形变,要恢复弹性形变,而产生一个对橡皮的支持力。
[2]书突然停止运动,橡皮擦由于惯性继续向右运动,故橡皮擦将会向右运动。
16.竖直向上
【解析】
一跳伞运动员和伞的总质量为70kg ,则重力大小为:;
张开伞一段时间后以5m/s 的速度竖直匀速下降时,受到的力平衡,即阻力与重力相等,即阻力为:,阻力的方向与重力的方向相
解析:竖直向上
【解析】
一跳伞运动员和伞的总质量为70kg ,则重力大小为:70kg 10N/kg 700N G mg ==⨯=; 张开伞一段时间后以5m/s 的速度竖直匀速下降时,受到的力平衡,即阻力与重力相等,即阻力为:700N f G ==,阻力的方向与重力的方向相反,竖直向上.
17.左 左 2.6
【详解】
[1]摩擦力是阻碍物体相对运动的力,木块由向运动的过程中,受到的摩擦力方向向左。
[2]就乙图中的木块来说,木块受到了平衡力的作用,即拉力和摩擦力是一对 解析:左 左 2.6
【详解】
[1]摩擦力是阻碍物体相对运动的力,木块由a 向b 运动的过程中,受到的摩擦力方向向左。
[2]就乙图中的木块来说,木块受到了平衡力的作用,即拉力和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小车对木块的摩擦力方向是向左。
[3]由于乙图中的木块相对小车做匀速直线运动,受到平衡力的作用;在水平方向上,木块受到向右的拉力和向左的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故摩擦力的大小等于拉力的大小即2.6N 。
18.30
【详解】
[1]此时课桌静止,课桌受到静摩擦力,其与水平推力为一对平衡力,大小等于水平推力的大小,为20N 。
[2]推力增大到30N 时,课桌恰好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为滑动摩擦力,因为物 解析:30
【详解】
[1]此时课桌静止,课桌受到静摩擦力,其与水平推力为一对平衡力,大小等于水平推力的大小,为20N 。
[2]推力增大到30N 时,课桌恰好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为滑动摩擦力,因为物体做匀速直
线运动,故此时水平推力与滑动摩擦力为一对平衡力,其大小为30N。
当推力增大到40N 时,课桌仍然受到滑动摩擦力,滑动摩擦力大小只与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粗糙程度有关,因为两者均没有发生变化,故此时滑动摩擦力大小仍为30N。
19.增大形变
【详解】
[1]矿泉水瓶盖上的条纹是为了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从而增大摩擦。
[2]用力握矿泉水瓶,瓶瘪了,说明力让物体发生了形变.
解析:增大形变
【详解】
[1]矿泉水瓶盖上的条纹是为了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从而增大摩擦。
[2]用力握矿泉水瓶,瓶瘪了,说明力让物体发生了形变.
20.,,
【详解】
[1]
书的重力和桌面对书的支持力两者都作用在书上,并且两者大小相等、都等于书的重力;方向相反,重力竖直向下,支持力竖直向上;且在同一直线上;所以两者是一对平衡力。
解析:G,F F,N
【详解】
[1] 书的重力和桌面对书的支持力两者都作用在书上,并且两者大小相等、都等于书的重力;方向相反,重力竖直向下,支持力竖直向上;且在同一直线上;所以两者是一对平衡力。
[2] 书对桌面的压力和桌面对书的支持力,这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
作用在两个物体上,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即相互作用的力,故N与F是相互作用力。
三、实验题
21.匀速使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等于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1、2、3 压力接触面粗糙程度弹簧测力计示数稳定,便于读数
【分析】
(1)弹簧测力计拉动木块时,弹簧测力计显示拉力大小,要使滑动摩擦力等于拉力,根据二力平衡的知识,拉力必须和滑动摩擦力方向相反,在水平方向上。
(2)要探究滑动摩擦力与接触面所受的压力的关系,必须要控制其他变量相同,选择合适的实验,并根据实验现象总结实验结论;要探究滑动摩擦力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的关系,必须要控制其他变量相同,选择合适的实验,并根据实验现象总结实验结论。
(3)根据图示情景分析其优点。
【详解】
(1)[1]本实验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滑动摩擦力的大小无法直接测量,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