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轨道运营安全教案完整正规格式版[1]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节 城市轨道交通的未来
21世纪的地铁, 以高速、正点、低能耗、少污染、安全、舒适等功能吸引大中城市客运交通的80%以上。
第一代高速(时速200~350 )。日本东京到大阪的东海道新干线, 法国的""高速列车, 穿越英吉利海峡的“欧洲之星”, 德国的""城际列车。
第二代高速500 :磁悬浮列车, 日本计划沿东京至大阪的东海道新干线修建磁悬浮新干线。
3、三种基本形式
(1)放射形线网
A.基本骨架: 至少3条相互交叉线路
B.中心区衔接换乘处理
(2)C.线形选择:采用直径线
(3)设置环线的线网
第二节在城市轨道交通线网中布置环线, 主要有两个作用: 一为加强中心区边缘各客流集散点的联系;二为截流外围区之间的客流, 通过环线进行疏解, 以减轻中心区的客流压力。棋盘式线网
第三代高速: 地下真空磁悬浮或超高速列车。
板书设计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 城市道交通的概念与特点
一、城市轨道交通的定义
1、定义
2、分类
二、城市轨道交通的特点
小结
课题
安全概述
授课时数
4
授课班级
授课日期
作业练习P14 2授课形式课堂三维目标
认知
认识所学内容
技能
熟悉专业范围
情感
能很好的了解交通运营安全概述
教学重点
板书设计
第一讲 课程概述.
一、课程概述
课题
单元一 安全概述
授课时数
4
授课班级
授课日期
09.8-09.8
作业练习
P14 2
授课形式
课堂
三维目标
认知
认识所学内容
技能
熟悉专业范围
情感
能很好的了解交通运营的种类
教学重点
城市轨道交通的种类与特点
教学难点
城市轨道交通的未来
教学方法
讲授结合讨论的教学方法
仪器教具

审批意见
审批人: 20 年 月 日
教学内容和过程
第一节轨道交通的概念与特点
一、轨道交通的种类
1.城市轨道交通的定义
城市轨道交通定义为“通常以电能为动力, 采取轮轨运转方式的快速大运量公共交通之总称”。目前国际轨道交通有地铁、轻轨、市郊铁路、有轨电车以与磁悬浮列车等多种类型, 号称“城市交通的主动脉”。一般地, 城市轨道交通是指城市中使用车辆在固定导轨上运行, 且主要用于城市客运的交通系统。目前在我国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中, 主要包括地铁和轻轨。
了解安全的相互关系
教学难点
安全问题的基本特征安全、危险、事故等基本概念
教学方法
讲授结合讨论的教学方法
仪器教具

审批意见
审批人: 20 年 月 日
教学内容和过程
安全基本概念与相互关系
1.基本概念
(1)安全
•关于安全的概念, 可归纳为两种, 即绝对安全和相对安全。
•绝对安全观是人们较早时期对安全的认识, 目前仍然有一部分现场生产管理人员和科技工作者有此认识。绝对安全观认为, 安全指没有危险、不受威胁、不出事故, 即消除能导致人员伤害, 发生疾病、死亡或造成设备财产破坏、损失以与危害环境的条件。无危则安, 无损则全。例如, 在简明牛津词典中将安全定义为“不存在危险和风险”, 有的学者认为安全是“免于能引起人员伤亡或财产损失的条件”, “安全意味着系统不会引起事故的能力”, “安全即是无事故, 没有遭受或引起创伤、损失或损伤”。这种安全观认为发生死亡、工伤等的概率为零, 这在现实生产系统中是不存在的, 他是安全的一种极端理想的状态。由于绝对安全观过分强调安全的绝对性, 使其应用范围受到了很大的限制, 特别是在分析社会-技术系统的安全问题时更是如此。
(2)按线路敷设方式分类
按线路敷设方式可分为地下(包括山岭、水下)、高架和地面三种形式。特大、大容量轨道交通在交通较为繁忙的地区多采用地下隧道和高架形式, 在市郊则可采用全封闭的地面形式;中容量可兼有三种敷设形式, 且通常不与机动车混行;小容量轨道交通系统一般采用地面形式, 可与机动车混行, 运输效率较低, 相对于普通公交优势并不明显。
城市轨道交通运送乘客, 要经过复杂的生产过程, 要经过若干工序若干人员的共同劳动才能实现乘客的位移, 把其运送到目的地。安全生产贯穿运营生产的始终, 牵扯着生产环节中的每一道工序、每一个人。因此生产过程中, 各个工作环节都必须严格遵章守纪, 才能确保乘客的运营安全。否则, 只有某一个工种、某一个职工违章作业, 就将造成行车事故或人身伤亡事故。不仅浪费了城市轨道交通运营能力, 而且影响城市轨道交通的声誉。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特点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生产活动都是在地下、地面、高架等复杂的运行条件下进行, 外界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以与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系统内部环境等多方面的因素对运营安全的干扰和影响较大。城市轨道交通运营是由车辆、车站、工务、电务等多部门组成的一架巨大联动机, 每个工作环节必须紧密联系、协同动作, 才能确保安全运营。否则, 一个部门、一个环节出了问题都会影响其运营安全。特别是行车安全方面更为突出。如果一个地方发生行车重大、大事故, 就会影响一线、一片, 甚至波与整个运营生产。
主要内容是城市轨道交通的通信系统、信号系统、自动检售票系统等系统的结构功能和基本的工作原理。
6.城市轨道交通的灾害与防护
针对城市轨道交通的火灾、水害、震灾、战争灾害采取的防护措施。
7运营管理
主要内容是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特性与发展趋势, 城市轨道交通行车组织城市轨道交通客运管理、票务管理、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办法的知识。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生产一年四季地进行, 这样, 安全生产必然会受到外界自然环境变化的影响。如天阴、下雨、刮风、下雪、下雾等, 会影响电动车驾驶员瞭望信号和观察线路情况, 稍不注意就可能发生事故;到防洪季节, 可能发生塌方落石, 或线路、桥梁被毁坏, 影响行车安全;到寒冷季节, 可能造成运营设备冻坏, 影响安全生产;强烈的雷电, 可能毁坏或干扰通信、信号设备, 也可能影响行车安全等。
仪器教具

审批意见
审批人: 20 年 月 日
教学内容和过程
1.城市轨道交通的特点、发展历程, 以与城市轨道交通地位与作用。
2、城市轨道交通的路网规划与线路设计。轨道交通线路的建设首先必须要相关城市规划部门与政府部门做出合理规划, 然后才能设计施工, 本章主要介绍我们采取何种方法去规划, 如何设计。
3.轨道交通土建工程
•在系统安全研究中, 认为危险源的存在是事故发生的根本原因, 防止事故就是消除、控制系统中的危险源。
危险源一词译自英文单词, 按英文词典的解释, “——a ”, 即危险的根源的意思。哈默( )定义危险源为可能导致人员伤害或财物损失事故的、潜在的不安全因素。按此定义, 生产、生活中的许多不安全因素都是危险源。根据危险源在事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 把危险源划分为两大类, 即第一类危险源和第二类危险源。
教 案
(201 —201学年度第 学期)
课程名称: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 任课教师: 保存年限: 三年
课题
认知学习
授课时数
4
授课班级
城轨
授课日期
作业练习

授课形式
课堂
三维目标
认知
认识所学内容
技能
熟悉专业范围
情感
能很好的了解自己所学的专业
教学重点
课程的体系结构
教学难点
课程的体系结构
教学方法
启发式的教学方法
世界第一条地下铁道的诞生, 为人口密集的大都市如何发展公共交通取得了宝贵的经验;特别是到1879年电力驱动机车的研究成功, 使地下客运环境和服务条件得到了空前的改善, 地铁建设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从此以后, 世界上一些著名的大都市相继建造地下铁道。
我国城市轨道交通起步晚、数量少。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 我国城市轨道交通进入快速发展时期, 到2008年, 全国已有北京、天津、上海、广州、深圳、南京、青岛、台北和香港九个城市拥有了轨道交通, 运营线路达35条共八百多公里。
•与绝对安全观相对应的就是人们现在普遍接受的相对安全观。相对安全观认为, 安全是相对的, 绝对安全是不存在的。例如, 美国哈佛大学的劳伦斯教授将安全定义为“安全就是被判断为不超过允许极限的危险性, 也就是指没有受到损害的危险或损害概率低的通用术语”;霍巴特大学的罗林教授指出, “所谓安全系指判明的危险性不超过允许限度”;在《英汉安全专业术语词典》中将安全定义为“安全意味着可以容许的风险程度, 比较地无受损害之忧和损害概率低的通用术语”
仪器教具

审批意见
审批人: 20 年 月 日
教学内容和过程
第一节线网类型
一、线网类型
1.线网形式的主要决定因素
(1)城市地理形态(河流、山川等)
(2)规划的城市用地布局
(3)人口流向分布
(4)主观决策因素
2、任何城市都具有其独特的自然地质条件、地理形态, 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世界各国城市的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具有千差万别的结构形态。网络由初级到高级演化, 由于规划的控制作用, 多为组织性生长方式。典型的结构形态是网络式、无环放射式与有环放射式三种。
(3)按车辆导向方式分类
按车辆导向方式可分为轮轨导向和导向轮导向, 一般钢轨钢轮系统(地铁、轻轨、有轨电车)属前一类型;单轨与新交通系统等胶轮车辆属后一种类型。
(4)按轮轨支撑形式分类
1、按轮轨支撑形式, 可分为钢轮钢轨系统、胶轮混凝土轨系统以与特殊系统。钢轮钢轨系统是目前地铁与轻轨的主流形式, 胶轮混凝土轨系统主要指单轨与新交通系统, 而特殊系统则包括支撑面置于车辆之上的悬挂式单轨系统、磁悬浮式轨道系统等。
2、轨道交通的种类
(1)有轨电车
(2)轻轨交通
(3)重型轨道交通
(4)独轨交通
(5)自动化导向交通
(6)磁浮交通系统
(7)缆索轨道交通
第二节 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历史
1843年英国人C·皮尔逊提出在英国修建地下铁道的建议, 1860年英国伦敦开始修建世界上第一条地铁, 采用明挖法施工, 为单拱砖砌结构, 1863年1月10日建成通车, 线路长6. 4 , 用蒸汽机车牵引。
•从系统的安全性能讲, 安全性为衡量系统安全程度的客观量。与安全性对立的概念是描述系统危险程度的指标—风险(又称危险性)。假定系统的安全性为S, 危险性为R, 则有 S=1。显然, R越小, S越大;反之亦然。若在一定程度上消减了危险因素, 就等于创造了安全条件。
•由于安全性与可靠性的联系十分密切, 在实际应用中存在着将可靠性与安全性混用的现象, 因而有必要明确二者之间的差别。可靠性是指系统或元件在规定条件下, 规定时间内, 完成规定功能的能力, 而安全性则是指系统的安全程度。可靠性与安全性有共同之处, 从某种程度上讲, 可靠性高的系统, 其安全性通常也较高, 许多事故之所以发生, 就是由于系统可靠性较低所致。但是, 可靠性不同于安全性, 可靠性要求的是系统完成规定的功能, 只要系统能够完成规定功能, 他就是可靠的, 而不管是否会带来安全问题。安全性则要求识别系统的危险所在, 并将他从系统中排除。此外, 故障的发生不一定导致损失, 而且, 也存在这样的情形, 即当系统所有元件均正常工作时, 也可能伴有事故发生。
2.城市轨道交通的分类
城市轨道交通有很多种类型, 依据不同的指标有不同的分类。
(1)按交通容量分类
交通容量即运送能力, 指单方向每小时的交通断面上乘客通过量。按交通容量的大小, 轨道交通可分为特大、大、中、小容量四种系统。 特大容量系统一般指市郊铁路, 其单向小时断面客流量可达到5万~8万人;大容量轨道交通通常指常规地铁;中容量轨道交通包括轻轨、单轨、小型地铁和新交通系统;小容量轨道交通系统则多指有轨电车。
主要内容是车站、区间隧道、高架结构工程的设计和施工方法。轨道、无缝线路的相关知识。
4.机车车辆与牵引系统
主要内容是城市轨道交通车辆的种类、结构、电力传动与控制与新型城市轨道交通结构的特点。城市轨道交通供配电系统组成与功能;牵引供电系统结构和供电方式, 以与牵引网的结构和种类。
5.车市轨道交通通信信号与其他设备系统
板书设计
1.交通运营安全概述
2.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特点
课题
基础知识与管理特点
授课时数
4
授课班级
授课日期
作业练习
P14 4
授课形式
课堂
三维目标
认知
认识所学内容
技能
熟悉专业范围
情感
能很好的了解交通运营的基础知识
教学重点
城市轨道交通的线网模式
教学难点
城市轨道交通的网络规划方法
教学方法
讲授结合讨论的教学方法
第三节棋盘式线网是对线网构架整体而言, 其特点是平行线路多、相互交叉次数少。采用这种线网的城市有北京和墨西哥城。
第四节路网规划
一、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模指标
1.线网总长度
2.线网密度
二、3.日客运周转量
三、线网长度、线网密度规模指标的确定方法
1. 服务水平法
2. 出行需求分析法
3. 吸引范围几何分析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